[心得]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七个证人>

楼主: kevinapo (龙羽)   2022-04-06 02:19:48
推 curry333: 比较想看Kevin大对于“七个证人”的服用心得,不知道是 04/01 16:01
→ curry333: 否会跟我所想的一致 04/01 16:01
收到指名的邀请函就火速读完了 >///<
阅读版图收进西村京太郎的第一作 感想是不同于之前吃习惯的刀城金田一
这故事很明确发生在现实的日本东京 也没有任何神鬼怪谈或华丽的诡计
单纯就是一个警察被绑架到小岛上 醒过来发现同一起命案的七个证人齐聚一堂
要来重建案发现场的故事而已 手法与情节都十分贴近现实 甚至就像社会版会读到的新闻
诡计本身无关紧要 凶手在排除法之后 也的确能得出逻辑上剩下的那个人为唯一解
我感触最深的 还是标题那八个字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以下有提及剧情雷 未读可先退出
1.佐佐木(翻案老爹)雇用的侦探真神 居然能重建案发现场的每个细节
还知道重考生的看电视癖好 那名私家侦探真能干
2.悲剧的起源在于七名证人无视于案情的真相
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是自己必须隐瞒的小秘密(偷情 不认真读书) 有的是为了金钱)
胡乱作证把罪名赖在OOO的头上 于是OOO的老爹只好在儿子冤死狱中后出来翻案
而最后真凶的杀人动机 也跟要求被害人协助出手协调某利益不成有关 愤而杀人
读到这一段感慨很深:我们现代人 构筑的社会安全网真的够坚固吗?
就算每个人都把"拓展交友圈""储值人脉存摺"的观念挂在心上
需要的时候 真的能够兑领吗?
不管你在快乐的时候 悲伤的时候 能同理心你的朋友吗?
往事一则:
从前曾有一次 我跟挚友甲埋怨与人相约 出门后却被放鸽子 当下盛怒
甲君宽慰说应该分散注意力 转换自己心境即可
对放鸽子的乙君生气 斥责 于关系毫无帮助 反不如展现风度 一笑置之即可
当下听到甲君的劝勉 觉得甲君十分温润圣人 自己修养好像还不够
过了几天后 自己反思 如果是甲被放鸽子 自己担任倾听者的角色
好像也能说出类似的话 反正不是自己被放鸽子
宽慰朋友"不要放在心上 专注于让自己开心就好" 我应该也能说出这种理性中肯的建言
后来事有凑巧 竟换成我爽约甲......结果甲大发牢骚 花了一段时间才修复好关系
整件事情给予我的启发就是
(负面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跟发生在别人身上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事人体会到的万般苦楚 憎恨 恚怒 就算他人有心同理给予安慰 毕竟还是不同
数个月后读到鲁迅名句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马上心领神会
书中的被害人直接拒绝凶手的要求
凶手感到面子挂不住 又觉得被害人不讲义气 愤而挺刀行凶
真的马上会反思起自己的社会安全网:
到底我平常对谁常伸出援手 谁又最可能对我伸出援手
或是反过来不闻不问?
而不管是杀人溅血的案件本身 或是证人随意的证词
其实都说明了人对他人的利益 他人的死活 似乎都漠不相关
(再扯下去好像可以扯到都市冷漠v.s.乡下热情的对比 扯远了)
3. 真的没有华丽的凶器或诡计
就是凶手对着被害人的背刺一刀而已 其余都仰赖证人的证词
以及佐佐木老爹精彩的逻辑辩驳
4.听说跟五只小猪之歌十分相似 都是翻案旧案件的作品
5.说到社会安全网 我一定要补充这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二战时,一个犹太家庭遭到纳粹分子的迫害,兄弟二人分别去寻求帮助。
哥哥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弟弟去找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
结果是哥哥获救,弟弟被出卖。
虽然只是网络故事 一天可能有数万则飞来飞去
但在爸爸随手转发的数百则影片 连结 讯息之中 这一则我咀嚼最久、最有滋味
作者: kitedolphin (相信吧。)   2022-04-06 07:47:00
看推理小说的心得怎么会写到这么沈重的地方XDDD 食物譬喻断更了~~~如果要用食物譬喻的话,我会觉得七个证人像跳跳糖,连续有爆点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 earldunn (yes)   2022-04-06 09:17:00
"被害人拒绝凶手要求" 我觉得这也只是凶手片面之词
楼主: kevinapo (龙羽)   2022-04-06 13:03:00
可能因为社会写实派吧 我们之前可能都看日本推理小说界的李贺 这本变日推界的杜甫(?)食物譬喻断更我也觉得可惜 下一本试着写回来@这位是 嗯 邓恩伯爵大大吗我觉得当时凶手都已经被突破心防自白罪行了 其既已供称行凶 动机殊为可信毕竟他也不是野野口修 且原文前后文均无暗示足以犯案的其他动机
作者: curry333 (苏董)   2022-04-06 13:09:00
厉害了,神速读完又神速写了这么大一篇心得,赞叹Kevin大运笔如有神般的心得呀,我看完这本都没那么多的启发感想。本来还想说这本会有何食物做为比喻,其实这本我是最近才看的,在历经太多诡计奇想剧情的小说之后,看了这本真的让我有点淡如开水般的感受,不难看但也不知道是哪儿不足,就少了一点点震撼之类的感觉吧,或许真的跟小说的阅历先后有关,早个20年看这本,我的感受应该会很不同 XD
楼主: kevinapo (龙羽)   2022-04-06 13:10:00
“跟真凶同样性别/年龄”的人 因为“同样的动机” 长期累积的不满一次爆发行凶 我觉得很符合社会常识 报纸社会版也常见其 其实你只是想吃食物吗QAQ!虽然我有想给予平淡的评价 但考虑到前两本是恶吹跟无头这样对本作不太公平 (雷恩表示:)
作者: curry333 (苏董)   2022-04-06 13:35:00
你前两本的确口味太重了点,七证应该是这两年中较平淡的,“正体”也没啥诡计,但最后的余味很浓,喜欢社会派的话可以看看,但我不保证合口味喔 哈哈我的两年是指我近两年所读的推理小说
楼主: kevinapo (龙羽)   2022-04-06 20:25:00
确实是余味较浓 不以诡计见长的作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