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网址(附书籍图片与相关资讯超连结)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2441238
台湾推理作家协会海外成员陈浩基在今年六月推出他的最新作品,近
五百页的中篇连作集《13‧67》。在讲读后感之前,我先讲件看似无
关、实则相关的小事。
最近一次见到基哥,是在第三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
那天他从香港远道而来,而我也在典礼期间利用空档跟他小聊一番,
由于我要提早离开,没办法跟他继续聊下去,他热情且好客地送给我
一盒香港当地才买得到的巧克力和一叠香港警队博物馆的明信片。(
说起来也真好笑,应该他是客人才对,怎么变得好像我是客人了XD)
虽然我不喜爱吃甜食,但人家送我也不好意思推绝,只好收下,事后
想想,还真多亏他送的那盒巧克力,因为我那天赶着坐车,来不及吃
晚餐,坐车时肚子好饿,中途就把那盒巧克力嗑光;至于那叠香港警
队博物馆的明信片就放在我的背包里,没怎么去管它。
往后某天我在写作的时候,需要了解台湾警方刑事档案的相关资讯,
于是上网输入几个关键字,结果令人意外,第一页的搜寻结果全是香
港那边的网站。(我输入关键字的时候没想太多,没加上“台湾”,
没想到搜寻结果跑出来的第一页竟然都是香港警方的资讯)
这个结果一方面让我意外,另一方面却也让我不意外,毕竟从小看港
片长大的我早已看过不少警匪悬疑的类型电影,香港人本来就很喜欢
这类题材,我想这也连带影响现实香港警方的公关,令他们得提供更
多的资料给好奇的民众查询了解。
这时我突然想起基哥送我的那叠香港警队博物馆的明信片,于是我将
它拿出来翻阅,当我翻阅这些上头印有过往香港警察照片的明信片时
,我依稀有种感觉:在香港市民的心中,香港皇家警察似乎具有一种
独特的地位与形象,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警察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地位与
形象。
言归正传,《13‧67》,光看书名,我想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对这
组奇怪的数字感到疑惑,我一开始也是如此,但在看过简介之后,才
明白“13‧67”指的是1967年到2013年的香港,书中的六个故事就是
发生在香港1967年到2013年的这段期间。各篇的简略读后感逐一发表
如下(篇名之后的数字是故事发生的年份):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2013
警方碰到了一起难解的杀人案件,去向瘫卧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的退休
神探关振铎请教,而这位半昏迷的侦探只能借由脑波仪器传答自己的
想法给他的徒弟骆小明知道……
典型的“安乐椅神探”作品(尽管看到最后才发现事有蹊跷),相当
符合本格推理的形式与趣味,我认为这篇也是本书六篇作品当中“警
察程序小说”(police procedural)风格比较稀薄的一篇。(所谓
的“警察程序小说”,顾名思义就是描写警方办案过程的小说,小说
中有关警方办案的过程务求精准写实)
虽然第一篇还没让本书进入“警察程序小说”的氛围,但对习惯本格
推理形式的推理迷来说,反倒是一个相当愉悦的暖身过程。(是说,
第一篇写出这样的高水准还只是暖身,就可以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会有
多精采了)
〈囚徒道义〉──2003
两个系出同门的帮派长年的互斗,竟导致新人女星唐颖意外身亡,负
责侦办此案的警官骆小明不知该从何突破,而已经退休六年的神探关
振铎适时介入,给予提点……
老实说,我对第二篇是有点失望的,不只是因为这篇走相当正式纯粹
的“警察程序”风格,而是内容涉及帮派组织犯罪,即便依旧有推理
的形式,却感受不到本格推理的乐趣。
我不禁想起范达因的二十诫里所提到“(本格)推理小说不宜描写组
织犯罪”以及“(本格)推理小说里的犯罪动机必须是个人的”的条
目,就我个人而言,第二篇〈囚徒道义〉就带有这样的缺憾。
不过如果喜爱“古惑仔”那类黑道帮派电影的观众,应该就会蛮喜欢
这篇的吧。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1997
在九七大限之前,神探关振铎即将退休的那天,香港变得十分不安宁
,各地意外频传,而警方还在为“强酸随机伤人事件”忙得焦头烂耳
之际,恶贯满盈的重犯石本添却在这时趁著到医院就诊的空档,在惩
教人员的看管下,成功越狱……
本篇的开头近似第二篇,本来还以为这篇可能会跟第二篇走同样调性
,但看着看着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跟上一篇〈囚徒道义〉不一样
,虽然仍是“警察程序”的外壳,但内里却是扎扎实实的本格推理。
如果这篇〈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是正统“警察程序”小说
,那么里头提及的数件案子很可能毫无关联,像日本电影《大搜查线》
就是“警察程序”类型一个很好的例子(若要以小说举例,我想到八十
七分局系列的《莎迪他死时》),毕竟警察平日办案,总是得面对大大
小小、毫不相干的案子,这样的安排才算得上写实且合乎情理。
但〈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却非如此,看到侦探解答的时候
,才会惊觉先前铺陈的线索竟是如此繁多,并且巧妙地把之前提过的一
些事件串连在一起(我想这样应该不算暴雷吧,因为侦探在办案时就隐
约透露各个案件相关联的讯息了),最后的真相除了意外性强烈之外,
公平性也漂亮地兼顾,实属一篇本格推理的杰作。
虽然这篇成绩斐然,但另一方面我却也觉得可惜,因为我想这篇应该是
本书最精彩的一篇了吧,剩余的三篇相较之下逊色不少的机率颇高。
然而,看完接下来的〈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才
让我明白作者陈浩基的写作实力已经超过我的想像太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