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威廉.波伊《007 独角戏》

楼主: heero5104 (岛田Heero)   2014-05-18 15:17:37
(图文网志版:http://heero.pixnet.net/blog/post/32275065)
书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164
原名:William Boyd《solo》(2013)
“007”詹姆士.庞德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特务情报员、也是史上最为成功畅销的大众娱乐
作品之一。如果说侦探界的王者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特务中的龙头老大就非庞德莫属,
知名度可谓是难分轩轾。目前已经上映过的23部系列电影,累积的票房已达天文数字。
2012年推出的最新一集《空降危机》更是叫好又叫座,被誉为是影史最经典的庞德电影之
一,可以看到这位继史恩.康纳莱以来历经六位实力派男星演出的真人版超级英雄,历久
弥新、永垂不朽的独特魅力!
小时候在阅读百科全书时就认识了庞德的原作者伊恩.弗莱明,这位生于1908年的英国作
家不仅开创了007传奇,有趣的儿童故事《万能飞天车》亦是脍炙人口。弗莱明本身的独
特背景,曾在二战期间担任间谍(皇家海军谍报官)的过去,成为创作庞德最有力的实战
基础。在他在56岁的岁月中共完成了12本庞德系列小说。笔下第一本作品《第七号情报员
》在1962年改编的电影中,因庞德女郎身着火辣的比基尼,就此引发了比基尼的热潮、以
及确立之后的“庞德女郎”不败模式。而出身苏格兰贵族的弗莱明在记者、股票经纪人职
业上的履历、在情史上的风流故事,甚至在今年年初由BBC America制作成英剧《詹姆士
庞德的前世今生》(FLEMING:The Man Who Would Be Bond),与赫赫有名的《新世纪福
尔摩斯》一样以四集的模式搬上银幕,再现不同的庞德风潮!
回到本作《独角戏》,这是得到弗莱明协会授权,于2013年《007首部曲皇家夜总会》的
60周年出版纪念所推出的正宗官方仿作。负责执笔的作者威廉.波伊是英国知名作家与剧
作家,曾获得惠特比文学奖、毛姆小说奖、布克奖等多项文坛荣誉,但目前在台湾可以看
到的中文版作品只有天下文化的《最后的任务》。他生于加纳、成长于尼日利亚的西非生
活、目前居住在伦敦切尔西区等多项背景,相信阅读本作的读者都可以感受到,确实相当
完美地融入于这场新的庞德历险之中。身为台湾的推理迷,我们常看到福尔摩斯仿作出版
,各有不同特色,一方面鉴赏作者解读原典、融入新意的能耐,另一方面更考验著能否满
足忠实读者的挑剔胃口。以这两点来说,《独角戏》可谓表现中规中矩、应有尽有!完整
呈现出詹姆士.庞德的元祖风貌,也加入了属于威廉.波伊才有的独特元素,不愧是名家
手笔。
本作中的庞德以原作《雷霆谷》中的“讣闻”年表资料为依据,故事开头让庞德回忆起他
十九岁担任皇家海军志愿后备军特种部队上尉,服役于专事蒐集敌情的菁英突击队,包含
文件、档案和加密装置。并参与一九四四年六月七日诺曼第登陆作战的惨烈过去。原来打
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自己这一生将与死亡不断地交手、对决。他的代号007,被授予杀
人执照,拥有除去任何妨碍行动的人之权力。这一次,长官“M”下达了要他单枪匹马深
入西非内战不断的国家中进行危险的任务,而且手无寸铁…这是庞德系列游走于全世界上
山下海战斗的“旅情”特征。
==============================================================================
当周围的环境越来越蛮荒,庞德便觉得自己的力量、能力与权势愈发地虚幻赢弱。庞德不
懂非洲为何会令人如此卑微?
==============================================================================
原来,一九六四年独立的西非小国“桑札里”,内部族群对立分明,国土内发现蕴藏丰富
的油矿,就成为国家分裂的契机。法卡萨族为维护自家土地的祖产而宣布以“达罕”独立
,他们凭借被誉为非洲拿破仑,一再挫败实力胜其十倍的敌人的军事奇才索罗门将军“蝎
子”阿德卡的能耐,让达罕固若金汤。而英国政府站在支持桑札里这一方,决定派出庞德
前去让阿德卡“动弹不得”,早日结束战争。只是在严密的入境管理下,庞德能携带的武
器只有一个刮胡包,放著安全刀片和刮胡水、滑石粉这些看起来毫无作用的东西…
==============================================================================
每次出任务时,他总是这个样子──当未知激起他的戒心和无可名状的谨慎时,同时也激
起了流窜全身的颤栗与兴奋。庞德再次对自己强调,这正是他的所学与专精;有时他怀疑
自己天生就是吃这行饭的。
==============================================================================
庞德以法国记者的身分,在桑札里当地的英国美女间谍小幸的协助下前往达罕,却在路途
上被卷入战争,迷失在原始丛林中。好不容易抵达了达罕国家内部,虽然他伪装的法国人
身分受到当地的欢迎(法国是支持独立这一方),却发现蝎子阿德卡如同谜团一般完全无
法接近。庞德冒险地选择协助佣兵打赢一场关键战事,终于借此发现了阿德卡的秘密,却
也让自己身分遭受怀疑,几乎彻底丧命…虽然幸运保命,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但已经45岁
的他即便身体状态不如年轻时,除恶务尽与报仇的决心与狠劲丝毫未减,他决定违背政府
的命令,随心所欲地行动,狠狠报复背叛他与伤害他的这一票西非危险分子!这是属于
007情报员詹姆士.庞德的“独角戏”,没有其他人能插手!
==============================================================================
M叫他放轻松,把身体养好,宠一宠自己,庞德却一心想报复,想找这些人对质。他想对
他们扮演可怕的复仇女神,享受报复的快感。这跟他的007身分、M或密情局的单位无关,
完全未经批准──纯属私人行为。他在漆黑的房中迳自笑着:未经批准的事,反而更富趣
味,他打算演一出所谓的“独角戏”。他知道在密情局不成文的规定里,严禁这种私人行
动,惩罚亦十分严峻。他不在乎,他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他将从长计议,不带感情地仔
细筹画。庞德提醒自己,报复这盘菜,只能放凉了吃。
==============================================================================
庞德一路追踪敌人到了美国华盛顿,但他却发现与自己做对的除了凶恶的佣兵“双面人”
布里、疯狂狡诈的军火商人林克,还有美国中情局的探员,以及越来越紧迫的时间。他必
须在短短四十八小时以内,中情局将他私下行动的事情回报长官以前解决仇家。这些人在
达罕被灭国以后,跑来美国成立的慈善基金会背后隐藏着什么阴谋?庞德深入敌情,将对
手一网打尽,揭发了令世人震惊的不法黑暗面,然而他在最后领悟到的欧洲列强对于未开
发国家、已开发国家的剥削,却是他身为大英帝国御用密探,职业上必须听命,心理却无
法认同的痛苦与挣扎。作者描绘的信念道德拉扯,确实让这个007情报员人格更为立体,
也亲近。
==============================================================================
泛欧洲区的乳制品霸主霍柏特.林克自掏腰包数百万元,招兵买马、雇用外籍佣兵、租用
飞机、到偏荒地区的国际武器市场购买违法军用品,只为了让这个新生的非洲国家存系下
去。林克说他纯粹是为了单纯的“理想”,这赐给他活下去的理由,是林克个人的十字军
东征。他那略带疯狂的举止──满眼的热情、浑身不修边幅──难道是一种非常狡诈的虚
饰?在庞德看来林克的一切显得造假做作,这种人的身世召来越多揣测猜疑,便越容易掩
饰。
那种地方没有所谓的前线,不断有人走私食物到达罕,整片区块是由水道、河流及溪沟组
成的大迷宫,这也是战争为何延宕不休的缘故。
==============================================================================
威廉.波伊在《独角戏》中将自己的阅历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桑札里是个虚构的国家,
但西非的各项风景、民族特色栩栩如生。非洲严重的内战、种族问题,在高野和明那部横
扫书市的强作《种族灭绝》中就让读者有了深刻的印象,本作中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叹。西
方人眼中的“内战”实际上是本身傲慢的国土划分所导致,非洲民族并不认同殖民主义下
的所谓国家名称,而引发战乱不断的悲剧。这样严肃的议题,虽然在本作娱乐小说的本质
下并不太过深入探讨,但透过庞德这个站在霸权方的角色去处理,倒是呈现出更让读者不
由得反向思考的独特滋味。西方人眼中的非洲性命真的如此这么不当一回事?也正因波伊
本身没有那种种族歧视思想,才能让庞德在耍帅之余更添人性。另外,波伊居住的切尔西
地址与庞德的居所十分接近,更让他在描写情报员优雅浪漫的英格兰生活时更有依据与底
气。
==============================================================================
这些达罕所雇用的前东欧的飞行员全都已上了年纪,不是退休、过了气,就是被革了职─
─他们在这场非洲恶战中当佣兵,谋取暴利…一天一千美元,混三个月就可以辞职,休息
几年,在家乡起厝,还可以买部很炫的进口车。
==============================================================================
而本作在身为原典正宗续作的前提下,威廉.波伊是相当用心地营造时代氛围、地景特色
,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再度回到弗莱明笔下庞德所生活的六零年代,见证二战后英美经济
复苏后的纸醉金迷。庞德潇洒撒尽钞票、享受人生的一切美好,美艳的电影明星碧丝.费
兹翰在片场拍摄的场景描述,以及庞德在华盛顿“不解地看着棒球赛──参议员队对皇家
队──觉得板球刺激多了。”的逗趣英国佬思路、文化的冲击,在在呈现出历史考证精准
的专业作家本色,更是对于伊恩.弗莱明这位传奇作家的最高致敬。
==============================================================================
这些护士什么都见过了,庞德心想,假正经、尴尬、震惊、恶心或羞耻等,根本不在她们
的字汇里,也许正因如此,人们──男人──才会觉得她们如此迷人。
庞德提醒自己,进入一个房间前,务必先评估各种离开的出路──他从不忘记最初学到的
这些程序。另外,永远先从最底下的抽屉开始查看资料
==============================================================================
《独角戏》中有几个令我激赏的特点,一是对于庞德身为干练情报员的深厚底子描写详尽
且有趣,在一场场危险的任务中,总能透过简单的动作、思想,表现出007情报员纵横天
下的真功夫所在。他拥有聪明的头脑、清晰的观念、训练有素的身手,以及足以面对任何
生死关头的强大胆识。但之所以能集福尔摩斯与亚森罗苹一体,兼具正邪两方的拿手绝活
绝对是关键所在。没办法带枪进入西非国家,他就将匕首般的刀片藏于鞋跟与鞋底。陷入
危难钱都被抢光了?他将行李中草帽从筒子里抽出来摊开,拉整成原有的帽型。然后抽出
筒子内侧的硬卡纸,剥下二十张细卷在硬纸空隙里的二十元纸钞。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藏
钱处。好的间谍,永远会为自己保留退路、留下可靠的保险单。这都是一些简单的招式,
但便足以让读者为庞德的智慧与技术所赞叹,不需要靠着他大杀四方就能呈现出来的“主
角威能”!也是满足各年龄层读者的魅力所在。
==============================================================================
庞德知道各种乔装技巧,他可以留胡子、剃光头发,没有人会认出他是詹姆士.庞德。暂
时性的临时乔装则有其要窍,主要针对一两项特征做强调,以模糊其他较为人熟悉的特质

==============================================================================
另一个重点,就是尽管整部小说主轴稍嫌俗套,但波伊在整本作品中的出场人物、道具都
非常漂亮地发挥了它们的功效,并不沦于一带即过的无意义配角。首先谈到两位风格迥异
的庞德女郎,混血探员小幸与电影明星碧丝除了各自贡献火辣辣的床戏外,在剧中所担任
的作用、为庞德赋予的意义都超乎我事前想像,这些美女为彼此的生命刻下了难以磨灭的
印记,尤其带有悬念的结局更将庞德身为007情报员的职业无奈刻画得有板有眼、遗留无
限神伤。更厉害的是就连仅仅出场没几句台词的庞德童年同学“肥仔”、曾因出言轻侮小
幸而挨庞德打的记者赖森、以及看似没路用的落魄自由记者包大本,无论是恩是仇,他们
都因与庞德之间的交集,而成为推动故事前进的重要推手。庞德若不是善心地慷慨资助包
大本酒钱与旅费,也不可能在身负重伤躺在战乱的机场中保住一命。另外,还记得先前提
到庞德唯一能携带的“武器”刮胡水与滑石粉吗?还真的让他在达罕的任务里起到了作用
咧!各个微小伏线都有其存在意义,这是相当成熟且高明的写作手法,令我赞叹。
==============================================================================
通常他只要打电话给军需处Q单位,就能在一小时内拿到毫无破绽的旧护照──盖满国外
旅游的戳章,而且上面还有他的新名字。现在不行,庞德找上了丹尼斯.费德菲,一流的
赝造师,Q单位偶尔技穷时,会请他出马。他曾为庞德制作过通过显微镜检查、天衣无缝
的古巴签证。庞德决定把丹尼斯列入个人的专家名人堂里,必要时便于造访。
==============================================================================
国内的爱书人也很欣赏的,李查德笔下的杰克.李奇那种游侠硬汉的形象,早在一九六零
年代,便由庞德的大众化魅力深入人心。两人同样是身经百战的退伍军人,性格有仇必报
、更嫉恶如仇,勇敢维护心中的正义。但比起米国郎李奇,庞德那种尽情声色人生的游戏
人间、绅士本色却似乎是更为抢眼。钞票、名车、佳肴、美女尽皆在握,劫富济贫的侠者
风格让男女读者都为之向往、为之疯狂。威廉.波伊在这一场亲身主导的华丽“独角戏”
中详尽、但不囉嗦地刻画了庞德的心理与思想,再现正统庞德007风华,也为自己的写作
生涯再增加了成功的一笔履历!回头想想,情报员这样孤独、奉献自我的人生,不正是一
场场独角戏的最佳注解吗...!这又为这本作品添增了双重的意涵,难以忘怀的余韵。
==============================================================================
他的感情用事,一心只想复仇,差点毁了他的专业,害死自己。要下杀手便动手,莫耗在
那儿玩花样。庞德仿佛听到大卫.泰佐下士粗哑的声音:“你这愚蠢的混蛋,要加倍奉还
,人家威胁你,就让他死得很难看。假如他对你吐口水──便撕裂他的咽喉,若踢你的胫
骨,就砍断他的腿,两腿一起斩掉!”
==============================================================================
作者: p4585424 (germanophile笑笑ㄛ)   2014-05-18 15:39:00
原作台湾有出版过吗?
作者: Amege (看见的与看不见)   2014-05-18 16:58:00
脸谱出过,皇冠的十大间谍小说也有收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