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Shimoda Explore V2 E25

楼主: rotttttt (溺水的远)   2024-06-29 16:33:43
图文好读版 : https://www.mikewudiary.com/shimoda-explore-v2-e25/
(文中图片偏多,有流量限制的人请斟酌)
.
.
.
.
.
.
加上今天介绍的“Shimoda Explore V2 E25”,这辈子用过的摄影后背包算起来这是第三
个了
前两个分别是 Elecom S037 及 Thule TCDK-101,这两个用起来的感觉就是让我觉得离理
想中的摄影后背包还差了一截。不是太重,不然就是不够装,机能并不是那么理想。
而这咖“Shimoda Explore V2 E25”则是看了很多 PTT 网友推荐后才决定入手的,但因
为新品价格满贵的关系,所以这包我是入手二手的。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网友会推崇 Shimoda,这包真的是好背、机
能性又强,除了我买的 E25 版本容量比较小以外,几乎是没什么好嫌的地方。
这次刚好也背着它去日本自由行,所以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我使用“Shimoda Explore V
2 E25”以来的感想吧!

介绍
Shimoda Explore V2 的配色总共有两色,分别是军绿&黑色。尺寸也有分25L/30L/35L,
能装的内袋及笔电尺寸也会因尺寸不同而有所区别
E30 & E35可容纳 16 吋笔电,E25可容纳13吋笔电。

正面处有 Shimoda 的标志。

背包外层拉链的前端,大多都使用牛皮皮革作为把手。除了外观有点缀效果以外,还具有
好拉的特色。

背包外层的最下方就有一层内袋,这边我大部分都放卫生纸、湿纸巾这类比较常拿的物品


上层总共有三个收纳处,先来看最前方这个。里头有笔电夹层,E25可放13吋的笔电,大
部分我都是拿来放 iPad Air。
我试过手上的 14 吋 Prestige 14Evo A11M 是放得下的,不过因为前面没什么缓冲,所
以笔电就鲜少会放这位置。
然后中间处则是可放一些笔记本、杂物,深度满深的。

另外有设计两个有拉链的小透明收纳袋,充电线、行动电源、相机清洁用具我会放在这,
因为是透明关系的东西也比较方便找。

在上头还有个固定环,可挂一些卡片、钥匙。或是利用包包附的配件带来将物品固定在包
包上方。

接着看到第二层,第二层因为下方有相机内袋的设计,所以没办法做得像第一层那样的深
度,顶多能放一些体积稍微大一点的物品。
像这次出国我这边就塞了防晒喷雾、小孩餐具。

靠背包前方里头有个拉链小网袋,我拿来放一些较私人的用品。
不过网袋的设计我个人没那么喜欢,有时候你拿东西不小心勾到的话,很容易就会勾破。

靠内部还有个拉链小网袋,这边我都拿来放钱包,比较安全些。

里头还有个钥匙快扣,把钥匙、门卡挂在上面就能快速拿取。

接着是第三层,第三层打开后就能看到底下的相机内袋,这边的空间因为有相机内袋顶着
,所以上层还能放一些外套、杂物..等。
如果出门没带相机的话,也可以选择拿掉相机内袋,这样就有空间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靠相机内袋还有处笔电夹层,跟前面的笔电夹层不一样的是,这边就真的放不下 14 吋的
笔电,只能塞 13 吋的。
就以我这次出国来说,这个内袋我就拿来放全家人的护照跟小孩的图画书,藏这里是相对
比较安心的。

另外,这三个收纳处都是采用 YKK 的拉链 ,而且还是双拉链的设计,同时也提供可用 T
AS 防盗锁的功能。
如果是去欧洲类的国家,是满建议利用 TAS 防盗锁来加强防护性。

在相机内袋的上方,还有一个拉链小网袋,这边其实就是第二层网袋的后方。

第二层的收纳袋是可以整个取下的,如果你想利用背包后方整个大空间,只要把这个收纳
袋跟相机内袋取下就能完整的使用。

大概就是这样的空间 (图片中上方的收纳袋忘记取下)。
如此一来能放的东西就会增加很多,可从相机包一秒转换成登山包或是外出包使用。

在靠近拉链处能看到背包的骨架,这也是我买过的相机包以来,第一次看到的设计,可见
这包非常"粗勇"。

E25 的相机内袋仅能用小型的,对我这个镜头不多的人来说是够用的!

大概是这样的大小,内隔板给的相当多,可依照个人器材做空间配置。
不过25L大概最多就是一机三镜吧!但对我这个只有 RF 24-70、RF 35 1.8的人来说,已
经很足够了。

接着来看看背包后方。

Shimoda Explore V2 在背带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巧思,靠胸前的部分就有许多能另外挂放
东西的配件。

背带的调整带分别设计在肩膀处及腰部,依照背负的重量调整可让背包跟背部接触面积增
加,降低肩膀不适。
另外调整带都有这种环型圈作为固定,即使调整带拉太长也可以避免乱甩。

背带的一大亮点之一,就是可以依照个人身高不同,然后调整不同的背长。
我自己的话,调整在 M 的是最好的背感,S的话会觉得背带的重心太低。

调整方式也很简单,先将侧边的拉链拉下。

然后再将魔鬼毡拆掉,就可以调整背带位置。

这样的设计除了可以调整背带要背的位置以外,还可以整条拆下来清洗。
这也是我买过的后背包以来,第一个可以这样做的。大部分的后背包在背的时候,背带很
容易一直吸收身体的汗,每次要清洗我多半都是整个包包一起洗,反正都要沾水了。
但整包下去洗,在晾干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毕竟没办法脱水,要等全干就得等一段时间

虽然市面上有贩售无水用的清洁慕斯,标榜喷一喷就能快速清洁,不过我觉得还是自己清
洗会比较干净点。Shimoda Explore V2 这样的设计我就觉得挺聪明的,背带可以拆下清
洁,背包只要表面稍微擦拭即可,就不用还要等整个包包晾干。

另外我最喜欢的设计莫过于这两个小型的收纳袋。

右边这个可以放比较大一点的物品。

我试过用来装我自己的水壶倒是有点勉强,宽度不够。

但拿来放我儿子的水壶就非常刚好,一些日常用的票券、文具、零钱类的也都可以放这边


左边这个就很适合放手机、行动电源,里头还有个小束带可固定物品。

我的 iPhone 12 Pro 放进去刚刚好。总之这两个小收纳袋,提供可以快速拿取的功能,
像我这次去日本出入海关时,都先将护照和机票放在右边的收纳袋里面
如此一来就不用伸进背包内袋找护照,满方便的。 (出海关后还是会放回包包内袋)

Shimoda Explore V2 也有胸扣设计,比较特别的是,插扣是采用口哨扣的设计,遇到危
险时可用这个警示。

背垫提供使用者在背负时能有个硬挺感,能感受到背垫有在支撑你的背跟腰,达到重量平
均分布的效果。
同时网孔的设计还具有透气的功能,这次去日本旅行我的腰几乎没什么湿,大部分时间只
有肩膀是湿的。
不过如果是在台湾背的话,再怎么具有透气效果的功能,基本上还是会湿成一片,只能说
日本的天气真的很舒服。

接着来看到 Shimoda Explore V2 侧面的部分。

侧面的上下都有这种收纳固定绑带,如果有携带脚架、小型灯架都能用这绑带固定。


Shimoda Explore V2 侧面两边的构造不太一样,这是左边的。

白色的部分可用来放一些CPL、ND 滤镜,有拉链设计可以不用担心会乱跑。

蓝色区域则是可以塞点小东西。

这个侧边收纳袋平常是隐藏在里头的,有需要直接拉出来用就好,而且左右两边都有收纳
袋设计
这也是我很喜欢的设计功能之一,如此一来就可以一边放脚架,一边放水壶,功能性就满
强的。

一般的保温瓶、矿泉水都能放,放入后将束口袋拉紧就不会因为弯腰而掉落。

刚也有提到收纳固定绑带,携带脚架出门的话,像这样绑住就能牢牢地固定脚架。
不过建议脚架一律绑在左边会比较好,因为右边的侧袋有设计快取相机的功能,所以如果
将脚架绑在右边,相机就没办法做快取。当然你不需要快取也是可以绑在右边,就看自己
方便。

再来看到右边。

侧面的上下一样有收纳固定绑带。


也可将侧边收纳袋拉出来作为使用,能同时使用两个侧边收纳袋也是我觉得 Shimoda Exp
lore v2 的一大特色之一
之前用的后背包顶多就一个侧边袋而已,遇到带脚架出门的情况,水壶就得另外找地方放
,就比较不方便些。

右边有设计相机快取功能,相机内袋的侧边是可以用拉链拉上的,防止你拉开侧袋时相机
、镜头掉出来。

像这样就能快速拿相机内袋的相机,不过相机快取我觉得 Shimoda Explore v2 设计的并
不是太好,待会会讲到。

另外如果想让相机内袋的侧边维持打开的状态,在侧袋的内侧有处魔鬼毡。

将相机内袋的侧边直接贴上魔鬼毡后,每次你打开侧袋的时候,就可以让相机内袋维持打
开的状态。

配件
Shimoda Explore v2 给的配件还满丰富的,像是在背包的底部还有雨罩的收纳位置。

里头有背包雨罩&相机内袋雨罩两种。

虽然 Shimoda Explore V2 系列都有防水功能,防小雨可以,大雨就会有淋湿的风险。这
个相机内袋雨罩装上后,就能阻绝雨水跑进包包而淋湿器材的风险。

包包防雨罩 :

外挂配件则是有腰带跟两条固定带。

腰带的固定方式是靠内侧的魔鬼毡与背包内部结合。

将腰带从背包腰部的地方穿过,魔鬼毡有黏上即代表已安装上。

大概有料想到内部用魔鬼毡的方式会很难拆下来,所以随背包附赠了这块硬板,用途也很
清楚的标示在上头。
简单来说想取下腰带时,只要将这硬板往魔鬼毡的结合处一伸,就能断开魔鬼毡的结合,
还算聪明的做法 (?

配件带可用在包包外层这种固定环,来额外增加背负的东西。

懒得装,所以直接转官方的图来做示范,使用上大概就是这样,看是要挂在包包上方还是
下方都可以。

使用心得
介绍完背包外观跟配件后,接着来讲讲我使用 Shimoda Explore V2 E25 这三个月以来的
心得。

以重量来说,E25 的版本含相机内袋净重仅 1.57kg,有这些功能跟容量我觉得是满漂亮
的数字了。

比起我第一个摄影包 Elecom DGB-S037 (1.75kg) 和第二个 Thule TCDK-101 (2.26kg)
相比
在重量方面还是有稍微地减轻了些。虽然这三包能放的笔电尺寸不一样,但因为我也没有
携带笔电的需求,所以E25这容量就相对比较适合!

另外除了可以正提以外,外侧也有个手把可以提,同时这边也可以挂在行李箱拉杆上。

收纳心得
前袋跟上袋的收纳我就不多提了,以一个相机背包来说,我比较注重的是他置放相机的空
间跟快取的便利性。
因为我目前的设备就仅有一台 R5 + RF 24-70 f/2.8+ RF 35 f/1.8,所以大部分就只会
选择带一颗镜头出门拍照。
像帮朋友拍一些活动的场合,24-70 + 单闪灯就很够拍了,内袋塞了一机一镜+V1+AK-R1+
相机电池就差不多塞满了。
是说如果放弃快取功能而改变隔板的位置,或许还有机会塞一点东西,这部分就因人而异


像我这次去日本为了轻便,所以就将镜头换成 RF 35 f/1.8,上飞机的配置则是放了一机
一镜+电动刮胡刀+小孩推车用的电风扇。
到了日本则是塞了小孩尿布、餐具,可以说是另类的爸爸包 (笑
反正带着一个一岁儿去日本,本来就没幻想能有多少时间可以认真拍照,所以还是轻便比
较重要!

关于这相机内袋我必须很认真地吐槽一下,他的相机快取功能实在有够...考验耐性!
为什么我会这么讲?下方照片中,快取区域的两侧都有固定的三角形挡着。

我在想这设计可能是个缓冲,有的消费者打开侧袋的角度不对或是忘了关拉链,相机就因
此顺着滑下来
所以做这设计可能是要减少此情形的发生 (不知道是不是我脑补)。

总之,不管是不是我想的那样,这设计让我非常地头疼!
就以空间来说,将相机放在最下方是为了方便快取,同时上方要规划塞东西会比较容易些
。但这样做的话,当你从侧袋要快速拿取相机时,你的相机就会被那块三角型卡住,加上
隔板上还有其他东西压着的关系
所以你必须花时间将手整个伸进内部去拿相机,加上内袋材质满粗糙的,拿取时并不是那
么舒服,会很火大。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利用隔板隔出一个可快取的区块就可以快取相机
只是有些空间就会浪费掉了,下方也得塞东西支撑,还真是方便 (苦笑。

虽然 Thule TCDK-101 不像 Shimoda Explore V2 可从背后拿相机,也不是那么好隔装备

但它的快取功能就相当顺,内部材质摸起来也较舒服。

背感心得
我自己实际背起来的感想,只要背带调整的好,它始终都能带给我很舒适的贴背感。
没有背重物或走长途的路,其实腰带可以不用绑上,多那条腰带有时候会有点碍手碍脚的
,甚至还要考虑收纳问题。
(Ps.照片为第一天拿到包就拍摄的样子,所以背带并非调整最佳效果)

尤其是肩膀的部分,像这次我背去日本自由行,即使包包塞了相机、水壶、雨伞、尿布..
.快三公斤的重量,背了五天下来,可以感受到身体背负的受力较平均
且透气舒适的内衬材质,让肩膀并没有感觉到特别酸痛 (但私心希望肩膀这边的背带面积
能稍微做大一点)。

考量到自身行李已简化还有腰带的收纳问题,这次去日本我就没带这条腰带了,可能之后
有去爬山或是背负比较重的东西才会拿出来用了。
但我有试过将包包塞到五公斤左右的重量时,用腰带来分摊背包重量是满能有效减轻肩膀
的负担,仅靠背带跟胸带背负重物时还是比较有限的。

腰带的侧边还能塞点小东西进去,譬如袖珍包卫生纸之类的。

跟其他背包比的话,在同样有绑胸带的情况下,之前 Thule TCDK-101 的背感也还算不错

但因为它本身就重,体积也大,我反而觉得这包更应该设计腰带给消费者使用。

背带来说,Thule 这种表面材质是硬的设计,在抓背带时会比较实一点。
Shimoda 两面都是网布的设计,抓起来稍微软一些,但背起来是相对透气的,流汗时不会
让人觉得背带整条是湿的。
两条背带的特性就是支撑性很好,比起一般包包来说减压效果会比较舒适些。
像之前 Elecom 的背带则是太软,当背负过多东西时,肩膀就会满难过的。

外观心得
以手上这两款摄影背包来讲, Thule TCDK-101 的外型是满抢眼的,但整包又大又重,日
常使用很容易就变成一个障碍包。
带出门吃饭、逛街、坐车...等,它都是很突兀的存在,加上它很高,有时候放置就不是
那么方便。
也因为这样,所以我才换成 Shimoda Explore V2,它的外型看起来就比较低调些。而且
双边的侧袋可放水壶、脚架,雨伞,背出门的机能性就会比较灵活些。

两者实际背起来为这样,Thule 背起来的感觉就像炭治郎背了一个祢豆子那样...


会想换掉 Thule 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拿东西实在太不方便了
它利用插扣的设计将外层盖住内层。听起来是有防盗效果,但要拿内袋的东西就相当搞自
己。

虽然说它有很多的夹层设计,不过你得先打开插扣再拉开拉链或是魔鬼毡才能拿到里面的
东西,老实讲就没纯拉链来的方便。
但它整包防水、隔层的设计又多,某一方面来讲我还满喜欢的。

总结
虽然 Shimoda Explore V2 我还使用不到半年,但其背负性和机能性可说是目前为止用过
的摄影背包中最好的一个
虽然才 25L,但就日常背出门,它已经很够装了,即使背出国使用也没有问题。
真要说最喜欢哪几个特色的话,大概就是双边侧袋设计可放双水壶或是脚架,还有透气的
背带、背带上的小收纳袋以及能减轻肩膀负担的可拆卸式腰带
这些种种都让我觉得它已经是我心目中那个近乎完美的摄影包了!
作者: Ruysuisui (Ruysuisui)   2024-06-29 17:08:00
推,好详细的分享!
作者: flyinggoat (羊羽)   2024-06-29 17:09:00
很棒的图文分享,谢谢。有Action系列,看到explore的分享后也好心动
作者: killer2k (...)   2024-06-29 17:56:00
我是有一样的E25想换 action x ,可是看到背带不是一样做透气的,我就缩了XD不然顶部能打开有7L,真的超吸引拿来旅游用的我XD
作者: yunjay1220 (aBE)   2024-06-29 18:43:00
推详细开箱,还在考虑X30还是E30
作者: oldk13 (OldK)   2024-06-29 19:06:00
会有额外需求就X吧 有卷卷很方便
作者: ArgoVesta (Argo)   2024-06-29 19:10:00
我买E30 两侧的内建外挂袋真的很方便 装脚架装水瓶赞赞
作者: SOrFA (沙花)   2024-06-29 19:59:00
推,我自己收x25,朋友打算收e25总之都超赞
作者: rcat2010 (发呆中的喵)   2024-06-29 21:43:00
推,详细开箱
作者: camera99 (键盘观察家)   2024-06-29 22:18:00
照片好多真用心
作者: ymwz (静夜星空)   2024-06-29 22:25:00
改天也来分享action x30的改造成果
作者: tgenie (你看不到我)   2024-06-29 23:10:00
推详细!一直在两个之间犹豫了好久 感谢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6-30 00:52:00
我现在是E35+Urban 25L 之后Urban想试试它额外的腰带E35我现在里面搭Large DSLR刚好可以塞我全部东西XD
作者: LUMEN0426 (小源源)   2024-06-30 00:59:00
35L置入Nikon 70-200mm F2.8zhttps://i.imgur.com/ZqH8Yb4.jpeg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6-30 01:05:00
不过25L像我塞长焦+24-70就只能一机二镜了我还有买过他们家的配件包和top loader都可以上腰带
作者: bmf3dy (bmf)   2024-06-30 03:49:00
推,谢谢分享,看完都想买一个25了,但又怕太大
作者: kc147ga (solor)   2024-06-30 15:13:00
请问一机一镜加上DJI Mini 4塞得下去吗?
楼主: rotttttt (溺水的远)   2024-06-30 15:41:00
https://i.imgur.com/bTqswTw.jpeg应该可以!官方的照片长这样子
作者: devin0329 (- - )   2024-06-30 17:09:00
官网照片展示侧取功能都将相机摆在中间层,完整避开两块三角形XD一机一镜或有额外收纳需求都希望将机身尽量下移
楼主: rotttttt (溺水的远)   2024-06-30 17:16:00
对!这样放至少上层要放东西就比较方便,都是三角形的错XD
作者: supsme79 (埔里名泉)   2024-07-01 00:38:00
请问有试过PD的快拆怎么夹比较舒适吗?我一直用不好呜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7-01 07:22:00
除了urban有一块专门做给快拆的位置之外 其他系列都不是还好用 只能用六角螺丝强锁硬上
楼主: rotttttt (溺水的远)   2024-07-01 09:07:00
原本有想买,不过常常要抱小孩就没买来装了
作者: SOrFA (沙花)   2024-07-01 16:19:00
好像是设计在背带上的小圆环那里,需要把小圆环塞进去,但是那个位置实际背起来快到肩膀了...还是我身材太薄
作者: killer2k (...)   2024-07-01 19:33:00
稍高,还算是可以接受QQ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24-07-02 00:30:00
可以分享一下背带调整后最佳背负效果的实背图吗
作者: aaronhung (亚伦)   2024-07-02 20:45:00
我是E30想换E25轻便点..
楼主: rotttttt (溺水的远)   2024-07-04 10:47:00
https://i.imgur.com/ObujtWr.jpegHide大,大概是这样
作者: a0607152 (小白)   2024-07-15 00:24:00
TS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