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Canon EOS R1即将上市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4-05-16 10:59:56
国外通路 Adorama 的预购页面曾经"不小心"放出规格,比较重要的就以下几点
‧AI 增强高速自动对焦和曝光,辨识移动物体追踪
→ 相机会自己判断打门或投篮动作然后改对焦点到该球员身上
‧30MP 堆叠 Dual Gain CMOS,动态范围优于 R3 和 R5
→ 还是保持传统 1DX 运动相机的路线,和 A1、Z9 全能机不同,高画素机要等 R5 II
‧电子快门比任何机械快门更快,1/1250 闪光同步
→ 代表读出速度小于 0.8 毫秒,这样也不用全域快门了,是否会一并取消机械快门呢?
‧最高 120fps 全功能连拍
→ 120fps 下可连续测光对焦?这有点猛!
‧支援 1 秒预拍,可 240fps 连拍
→ 芯片资料流处理能力为 30MP*1000000*12bit*240fps = 10 GB/sec
(对比 R3 24.1MP/195fps 处理能力为 6.5 GB/sec)
‧无限 40fps (1:2 CRAW) / 60fps (1:3 CRAW) 连拍
→ 写入速度必须高于 30MP*1000000*12bit/3*60fps = 1.25 GB/sec
此外,没提到水平线对焦,所以应该确认没有 QPAF 了
作者: smileahpain   2024-05-16 11:18:00
Canon不知道哪来的神力,可以把一般BSI感光元件读取速度弄到跟堆叠式差距不大....
作者: xoy (XerXes)   2024-05-16 11:28:00
Canon现在众人嫌的FSI读取速度就是非堆叠里最快的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5-16 12:37:00
如果有R3的眼控配120fps不知道如何
作者: PhilumniS (马克.eyephil)   2024-05-16 12:57:00
会很准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4-05-16 13:08:00
眼控对焦应该是不会放到 R1 上?除非 Canon 觉得已经够稳定了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5-16 13:14:00
感觉旗舰机应该是会放 就真的要等发布了
作者: wjill (vergil)   2024-05-16 14:40:00
30mp不是连8K都不到
作者: odgbb (去旅行吧)   2024-05-16 14:47:00
R3的眼控不放到R1上 那R1也太逊色
作者: xoy (XerXes)   2024-05-16 14:52:00
底片时代眼控都没上1系列,这次就要看看了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4-05-16 14:59:00
几个重点 1.读速<0.8ms 一般拍摄 跟GS几乎没区别2.Canon的对焦/AI识别一直领先群雄 好R1更能追3.DaulGain算杀招 如果能像C70弄个DGO 那么没到8K也是很精彩 毕竟画面漂亮一直是canon的强项 比起朴实细致的8K 我会觉得4K的DGO更有看头 以R1的定位来说出个4K60 甚至4K120的DGO都很合理 反之 若R1不给DGO 那么这台就逊掉了光是第一点 30mp读速 0.8ms就宰掉 A1/Z8+9了Canon似乎很钟爱30mp这个规格 但如果能弄成45mp读速1.2~2ms 这样已经可以辗压众生了
作者: xoy (XerXes)   2024-05-16 15:12:00
R5 II可能还是45MP,谣传的规格也很吓人了
作者: smallpig02 (小猪二号)   2024-05-16 15:27:00
奥运机是要8K干嘛?连拍强、不过热、续航强才是重点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4-05-16 16:39:00
如果像你讲的只定位在奥运机打鸟 那受众就窄了A1/Z8/Z9很多人买 并不单是因为他们是奥运机 泛用也很强 反之R3就比较少人用 这是现实 若是要讲奥运机R1看起来也没有比GS的A93有更多的优越之处SonyA1上市于2021年1月 等R1出炉 A1-II应该也会出炉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4-05-16 17:09:00
电影机的功能应该不可能放到 R1 上,定位不同而且今年 Canon 还要发表 2 台电影机,不可能自砸脚
作者: blueneo007 (达菲)   2024-05-16 17:44:00
R1价格会破二十万本来就不是要给大众买的,大部分的人等R52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4-05-16 17:58:00
诸位如果还要用"定位""受众"来说项 我只能说那是过机械时代的观念 无反->SOC时代的电子产品 都是集成性能/功能越强 产品月受欢迎 因为这才是SOC比过去强大的地方 拍照一台 拍影片一台 拍鸟一台 还是三合一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4-05-16 18:02:00
因为 Canon 也不想要 R1 在专业录影需求客群里卖太好卖电影机的价格更高、毛利更好,傻了才把功能全放进 R1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4-05-16 18:03:00
受欢迎? A1/Z89都是给你三合一的选项 所以成绩斐然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5-16 18:11:00
R52也不太会是for大众 这价格对于一般人还是稍嫌负担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4-05-16 18:33:00
因为决定readout speed的关键不是在于analog layer而是digital layer的制程。而索半自家只有65nm,但就算投TSMC顶多投40nm,直到今年mobile才用上22nm。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4-05-16 18:59:00
65nm是intel奔腾年代的产品 已经快20年了超古老足见这些相机厂商的颟顸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4-05-16 20:04:00
到底在讲什么?analog和logic又不是同一回事。TSMC就算用28HKMG去造CIS的analog layer一样打不过索半的90nm。TSMC的logic虽然是目前最强的,但analog依旧打不过Intel,更不用说造CIS用这类特殊analog。而索半既不是代工厂也不是卖cpu/gpu的,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砸大钱在logic上。TSMC熊本厂就是专门给索半造logic layer的。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4-05-17 00:14:00
话说眼控其实canon提了几个相关新专利 看起来它们很在乎并且想改进 就看R1会不会放进来+突破了
作者: abcd11001100 (乂粗残a依瓜纳乂)   2024-05-17 00:43:00
FF这么大一张,没啥必要缩线宽吧?
作者: callmelanpa (HC)   2024-05-17 11:23:00
其实R5第一代够用了
作者: ktoaoeex ( )   2024-05-17 13:00:00
够不够看人吧 不然A73多数人也够用了
作者: oldk13 (OldK)   2024-05-17 13:05:00
真的是看人看需求 不然5D2也够用惹
作者: callmelanpa (HC)   2024-05-17 13:22:00
我只是想表达有便宜的R5可以捡了(遮脸)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24-05-17 20:55:00
R1是公司买给记者用的,R5是摄影师买来赚钱用的,R6是给有兴趣的非职业用的,真要说定位是这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