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SONY新成员即将发布

楼主: mikebibbyg   2023-07-10 22:08:09
来源: SONY FB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64380705716997&set=a.648474413974293
【 一同迎接新成员的到来】
于 2023 年 7 月 12 日 22 : 00,欢迎新成员加入 Sony Alpha!
直播网址:https://youtu.be/ucSX37AC7DY
会是什么产品?好期待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2-07-10 22:08:00
87%又是一台vlog机种
作者: mim5566 (爆红56)   2023-07-10 22:12:00
87%又是一台vlog机
作者: Antanomi (鸽子咕咕刑警)   2023-07-10 22:12:00
下半年应该会出主打拍照的机种看rumor 应该是新的aps-c旗舰
作者: Deparic (碱性石方)   2023-07-10 22:26:00
就a6700啊
作者: SteamDick (蒸汽机)   2023-07-10 22:59:00
汝摸说卖2000镁左右,那要可以打爆R7才卖的好耶
作者: setuping ( )   2023-07-10 23:29:00
rumor说比xt5便宜阿,xt5单机身1699美元
作者: SteamDick (蒸汽机)   2023-07-11 00:16:00
可能新闻抄错了
作者: s900144 (zaza)   2023-07-11 00:19:00
终于 快上市吧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1 00:26:00
Sony 机身要赢很多我才会花一样的钱买 因为他的高阶机几乎都不给新 firmware 要把未来三年的功能更新一次拿到才行XD
作者: cowardooooo (懦夫Joe猩)   2023-07-11 01:16:00
6700吧?比较期待之前传说的FX10 (轻量版FX30)
作者: finger213 (场外肥宅)   2023-07-11 01:22:00
a7c2呢
作者: dooffood123 (螺旋丸大帝)   2023-07-11 06:25:00
反正先不报期待https://i.imgur.com/vzlAilJ.jpg
作者: AnderinSky   2023-07-11 06:31:00
a6700
作者: helixc (@_2;)   2023-07-11 06:49:00
当年N社09' 出D300 等D400等不到 然后16'才出D500A6600 19年出的 你们还可以再等4年(并不是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1 06:59:00
目前看起来是FX30底的A6700
作者: TrueTears (真实之泪)   2023-07-11 07:04:00
SAR蛮久之前就爆了是A6700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23-07-11 08:34:00
装EVF的低配FX30
作者: m18680768 (ARC)   2023-07-11 08:39:00
Apsc 旗舰快出吧!
作者: loxjjgu (ゼノ)   2023-07-11 09:52:00
A7C2呢
作者: tawintrain (绿叶铁道)   2023-07-11 10:07:00
应该就6700了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23-07-11 10:15:00
A6700 吧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3-07-11 10:29:00
R7才卖四万2 这台要卖6万 是要怎么打爆 单论机身R7显然是更让人闭眼挑选的那一款FX30用"小电影机"的噱头就卖到5万5 6700只能卖更贵可以去看一下lucus hu怎么喷FX30的 电影机来讲 这片sensor 完全不及格 反而拿来拍照会好一点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1 10:40:00
如果是FX30的底那其实比较类似X-S20,或许处理器的AF或其他功能比较强,价格压在X-S20跟X-T5之间就有可能了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3-07-11 10:45:00
FX30都比XT5贵了 6700又要比FX30贵 不晓得怎么定价
作者: yytseng (yytseng)   2023-07-11 10:56:00
索尼台湾很会定价,都比国外佛心,不必担心...
作者: TaoYPingS (桃之轩)   2023-07-11 10:58:00
6700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1 11:01:00
我觉得定价什么真的还是次要 而是高阶机身被放生 让人放心不下买他 毕竟是高阶机种非入门vlog机 后续支援是很重要的Sony这几年策略 我会倾向购买niche产品 但还是期待Sony能端出什么打爆R7的菜就是了...
作者: krisher (慢速娃娃车司机)   2023-07-11 11:09:00
SONY 就是这样,在什么领域领先后,就开始各种乱搞...
作者: h311013   2023-07-11 11:17:00
当Sony领先的时候,就是挤牙膏的开始
作者: limingtsai (明岚)   2023-07-11 11:27:00
我觉得应该就是fx30的底+ai功能的核心 我猜价格应该会比fx30高一些些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3-07-11 11:28:00
除了跳采4K120 FX30或A6700各方面都不会赢过R7所谓AI功能是什么?骨架辨识? Canon不是早就有了?
作者: etw6776 (etw6776)   2023-07-11 11:36:00
不就6700 赶快端出A7C2啦 索尼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1 11:51:00
6700如果要压低价格可以把录影性能压在FX30之下,就偏拍照多些,不过这要说旗舰就看人了,可能没富士X-H2s那么有企图心吧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23-07-11 11:58:00
有种就6K30P内录ProRes啊 啊原来是索尼 抱歉抱歉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1 13:02:00
我倒是挺好奇r7那块fsi 32mp的DR和SNR要怎么赢imx584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1 13:25:00
给楼上,先把这片Sensor放进拍照用机身再来比。摄影机测到的DR/SNR不能等同于静态照片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1 13:47:00
除了imx309那种偏科生,我想不到佳能半导体的FSI能赢索尼半导体BSI的理由,更不用说imx584的感光层还是65nm的更不用说r7连祖传imx284系列都没打赢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1 13:58:00
我想得是FX30这片跟富士第四代Sensor是不是一样的底但是排列不同?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1 14:21:00
富士那片sensor 不是 samsung 的吗?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1 14:25:00
571和584不一样的只有数位层,别称降速外卖版571有bayer版本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1 14:32:00
所以除非搞背照堆叠,FX30这块就是索尼手里最新的APS-C Sensor?就看机身堆多少料放多少功能了
作者: whizz (澄)   2023-07-11 14:48:00
拜托谁会用三星的烂sensor 都嘛Sony的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3-07-11 15:25:00
背照吹了多久...问题是DSLR这快20年来 静态照片的画质有什么显著进步吗? DR的lab数据确实有差距 但都是0.几EV 所以FSI究竟是有多差 以前不懂时候会被唬得一愣一愣FSI就是落后象征 但看久了BSI FSI根本看不出什么实用差距 Sony的BIONZ-X这么差 后期处理的能力早就超越BSI/FSI的差距了 更别讲像素密度越高你放背照的优势就越不明显 色影无忌有一篇就在讲这当时看完才恍然大悟 并没有否认FSI更好只是好的有限简单讲 近代的静态照片画质就这样了 读出速度+ISP能力的综合 才是当今相机能有明显差距的地方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1 15:54:00
我那时看富士跟 Samsung 2018 年合作还以为四代给了他们做原来还是用 Sony 的
作者: sai1268 (....)   2023-07-11 16:55:00
索尼apsc sensor以录影来看还是差了一段,果冻效应还是太明显
作者: KurakiMaki (Maki)   2023-07-11 17:11:00
a7cii快出吧,我要买便宜的a7c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1 17:22:00
第一,r7没打赢90nm FSI的imx284。第二,65nm BSI的imx584全方位压制imx284。第三,BSI和像素密度是完全井水不犯河水。FSI wiring影响的是QE,而像素密度影响的是photodiode的开口率,我不懂像素密度会如何降低BSI相较于的FSI的优势,烦请阁下解释。第四,bionz的处理到底差在哪同样烦请阁下解释。至少以iso3200这个大部分APS-C的用户都不会超越的iso去看,r7的raw的噪声控制是不如a6600的。至于直出不予置评,直出在色彩以外的范畴更多是直接和控噪之间的trade-off。最后补充一点,我没说过BSI能够辗压FSI这种话。FSI和BSI之间的差距无非就是半档,我反驳的点是“有没有赢”,而不是有没有明显差距。错字修正,“直出在色彩以外的范畴更多是细节和控噪之间的trade-off。”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1 17:30:00
apsc 对 DR 那么敏感的人不会太多(真有需要大概都上FF了)但这很明显是C的弱项 只是高阶 apsc 像是防手震 对焦 果冻效应等 Sony 大概只能从果冻效应这块动手 不过 Sony 现有的菜果冻效应大概也赢不了多少 考虑他的 rumor price 是2k 如果只是 1.2k 那当然没问题 很好奇S拿啥出来才能打爆R7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3-07-11 18:18:00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74353 这篇是其一参考来源 里面有提到某尺寸下BSI/FSI 差别不大至于有没有差?当然有 不然用困难的BSI干嘛至于BIONZ-X差不差? A7R5要另外挂AI运算芯片才能做AI base的形体辨识 以ISP来说R6/R6II早都做4K60的超采Z8/Z9也有突破 唯Sony伫足不前 不是BIONZ-X的问题我还不晓得是什么其他原因...当初用A7S3就觉得很耗电 难道不是BIONZ-X的锅?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1 18:49:00
A7S3应该是第一台用XR,不过X用很久很久有蛮多版本的就是了
作者: heero0333 (hero)   2023-07-11 19:21:00
好像70-200 F4 GII MACRO 会一起出耶 有人在意吗?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1 20:39:00
FSI改BSI能够多10-20% QE已经算不错了,本来末代FSI的QE都不低,从制程方面找solution远比换材料简单。然后对isp负荷最重的不是超采样,而是编码。你拿超采样跟编码比负载就已经是错的。然后每一家的编码品质都不一样,典型的例子有handbrake。当下被动散热的相机里上限就是8k30p h265,8k60p只限于raw,输出没有处理过的数据对于现代isp根本算不上什么负载。然后s3打后用上bionz xr的机种功耗墙全都拉高了,毕竟有人要cost down用老制程,估计是12ffc之类的东西。
作者: rail02000 (台中2B月台)   2023-07-11 21:47:00
已经买R7的我私心希望Canon下放R6 II的飞机与火车辨识,虽然现阶段的AF已经够强了。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1 21:49:00
我只简单说一下,最终在消费者手上的是产品不是Image sensor,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大概只会陷入欣赏Sensor规格却看不出来为什么别人的产品会卖得比较好的死胡同我自己也是IC design house的RD,也做了14年了,只是看着自己在意的规格有没有赢别人却不管客户需求是没有意义的,客户在意的规格要赢才有意义
作者: livewater (萤幕比本人帅)   2023-07-11 22:08:00
想买a6700来打鸟,希望台湾售价不要高于5万
作者: A7S4 (尚恩)   2023-07-11 22:26:00
换我出场了咪?
作者: eric00169 (eric)   2023-07-11 23:04:00
要也是A9M2 S4再等等
作者: h311013   2023-07-11 23:18:00
Sony : 忍一下,等台积积熊本厂量产,新处理器快来了
作者: wolfjk (一介凡狼)   2023-07-12 01:01:00
a92不是出很久了吗?a93吧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01:20:00
A9这条产品线感觉是已经凉了
作者: wolfjk (一介凡狼)   2023-07-12 01:35:00
sony a74不给高速连拍意思就是还有a9出场的机会吧
作者: nikitony2001 (鸿鸿)   2023-07-12 01:47:00
搞不好叫A7000
作者: nintenblo (nintenblo)   2023-07-12 06:00:00
A93场应该是年底,明年初S4场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23-07-12 10:39:00
编码/超采那个负荷重我不晓得 因为我没做影像处理流我只知道sony到现在都还没有4K60P以上的超采FF机种至于是什么问题 我只能怀疑是ISP能力不足 同样拍4K120P A7S3不会过热 高像素A1就热当 我两台时间雷同换言之 要做到像S3的12MP 才能够保证它所提供的规格这也是把48MP合并成12MP的理由: 果冻(读速) 以及处理速度(代价是发热)如果照你讲的 编码负荷 >> 超采甚至是 pixel binnin我没办法理解 为何S3抗热要比A1好 4k120甚至没超采
作者: dddaiel (开心先生)   2023-07-12 11:26:00
请问那家有4k60p以上超采不过感觉不是sony做不出来
作者: keynote1 (So it be)   2023-07-12 12:01:00
Z8 Z9 4k60p都有选项可开启超采,不过发热量是很高的
作者: nathan2000 (风间仁)   2023-07-12 12:21:00
功能加一点钱就很多点,索尼从来就不是吃素的,个人从ZV-E10到FX30很有感.功能往上越专业钱就是商业机的价格,以商业拍摄来看其实很便宜,贵的是像我自己纪录生活拍爽的.
作者: marslee (mars)   2023-07-12 12:45:00
sony防手震真的弱 而且一直没改进
作者: nathan2000 (风间仁)   2023-07-12 12:47:00
说到防手振拿单眼只要不是随手录真的有人不用脚架还是稳定器选择手持??索尼家勉强能用的就是机身 方振加镜头防振加积极防手振狂裁.
作者: dddaiel (开心先生)   2023-07-12 12:51:00
A7R5有用过吗? 没改进?
作者: Calderon (卡蝶龙)   2023-07-12 13:06:00
canon r6 r6ii r3不是都做4k60全超采吗?老是讲r5防抖多好,问题r5是视频专长机吗?那个果冻能看?r5如果防抖能提升,同样算法为何不更新给别台?在那吹什么
作者: dddaiel (开心先生)   2023-07-12 13:11:00
so?所以没改进? 不就有改在一台里面了至少要等其他后续机种更上吧做产品改进还要回朔就机身?
作者: Calderon (卡蝶龙)   2023-07-12 13:12:00
后出的zve1有改好吗?还是靠裁裁裁裁裁?
作者: dddaiel (开心先生)   2023-07-12 13:12:00
你说老是讲 一直说没改进不是也是老是讲zev1没给我觉得不意外 sony就是很爱切分 这点真的不行
作者: Calderon (卡蝶龙)   2023-07-12 13:13:00
改不改进我不晓得,我只是说拿R5出来吹很瞎,你要叫大家拿R5拍片是吗?还是要等a75出炉?他这防抖多半是算法问题,只提升r5我实在觉得很不置可否就很怪,如果r5有提升,那zve1为啥还一直用裁切大招
作者: smileahpain   2023-07-12 13:21:00
原来是A7R5喔我还以为是CANON R5,我还想说R5评测Rolling shutter在8K情况下15.5ms应该不差才对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2 13:35:00
为什么不能稍微动一下手指,打开计算机app然后算一下国小级别的加减乘除?4k120和6k60的data rate是很接近的,问题是现在全幅哪来的bionz xr+20-24mp机种?另一台和6700长得差不多的型号或许会是吧,但至少现在不存在这种组合。然后机身里会发热的不是只有ISP,还有那块CIS。你觉得多了块DRAM覆蓋在CIS上散热是变简单了还是变困难了?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14:00:00
防手震强主要是在降低安全快门的限制 在apsc机身中 这件事恐怕比DR更多人在乎...以前我也是非上脚架不可的人 但自从我上Canon R系统之后 手持录影超长焦(500mm)根本不需要架脚这点是我以前用其他系统(我没用过O家的)没遇到过的爽度...Sony在这块真的还是需要加油一点就是了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2 14:06:00
M4/3那两家的用户应该早早都体验过了,但问题是当年是个片幅大于一切的风向,还有人以为IBIS是Sony首创的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14:08:00
我知道M43上这两家很强 我朋友用O都跟我说我是CNS乡下俗XD不过C这次R的IBIS提升是真超有感就是了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2 14:10:00
也有人用片幅当成Sony IBIS效果不佳的理由,直到Pana FF机身出现后才知道就是Sony做不好。但说实话我觉得很奇怪的一点是,R8发表后竟然还有人可以说没有IBIS不重要?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14:13:00
R8算是价格甜到让IBIS变不重要啦 如果卖2k,就会变成恶评了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2 14:20:00
O家超强IBIS以前用很久了,不过现在也不至于没IBIS就用不下去,富士如此,RP R8也差不多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2 14:23:00
ZVE1整个软件都是照搬S3的,A7R5之前的机种没有一台升级到最新的IBIS算法,ZVE1自然也不会有。官网也是标的5档防手震,只有A7R5是标8档的。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2 14:25:00
R8没有IBIS的问题其实是来自于原本应该是优势的无裁切4k 60p,纯手持拍摄必须开EIS的情况就会裁很大一块,变成“还是要裁切”的窘境以前国外的O家使用者攻击P家的方式,叫做“No IBIS, nobuy!”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2 14:27:00
当然硬件都是一样,不存在什么A7R5用上新的IBIS模块,毕竟卖2000镁起跳的相机SoC连个N7都不舍得用,索尼的原则是能省则省。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2 14:30:00
P家后来镜机双防的组合就远比O家多,一样的心态也是可以亏回去,就人的问题而已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14:30:00
我有问题:硬件一样能否用firmware update来提升ibis?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2 14:37:00
韧体更新修IBIS的Bug有,加强没印象,像Canon就有修正搭配RF16mm时IBIS边缘太晃的问题,没完全解决但是有降低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2 14:39:00
现在提升的都是机镜联动的防手震,这要靠Sample rate,所以机身镜头之间双向沟通的频宽与内部振荡器的Clock rate也要够快。假如真的是硬件完全一样,理论上是可以靠Firmware更新改变的。但我不认为真的硬件完全一样就是了加强的例子是有的,Pana S1系列做过韧体更新提升防手震
作者: ktoaoeex ( )   2023-07-12 14:59:00
R8不就是钱都花到对焦跟连拍去了 机身防震/电池/单卡槽在这价位下一定程度就自然忽略了
作者: Calderon (卡蝶龙)   2023-07-12 15:00:00
机镜通讯protocol甚至clock rate 不是早都定死了吗?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2 15:07:00
振荡器或PLL设定在较低频啊难道你以为振荡器/PLL的电路只会有死死的一种频率吗?不可能啦,都有一定的可调范围
作者: Calderon (卡蝶龙)   2023-07-12 15:29:00
我经手的产品类型peripheral 通常不太会动,因为不是performance critical。我不晓得镜头这类可能一颗mcu就解决的产品有没有这种需求,也许有吧。嘘错抱歉,不是要嘘的意思,镜头这种产品不是很了解不过想讲说,懂digital的人没有很少,也不会有人认为clock rate 是定死的,我只是疑问,这需求频宽很低吧,动clock能改善多少呢
作者: skylightwen ( )   2023-07-12 17:17:00
a7V
作者: heero0333 (hero)   2023-07-12 18:42:00
新70-200F4 0.5x macro throughout the range有人关心?
作者: leung3740250 (jenius921)   2023-07-12 19:22:00
索尼以往就是有着大量共用零件从而cost down的前例,更不用说现任CEO吉田宪一郎在当CFO的时候就干过一堆cost down的事情。如果你要严格到频率有动就不算同一个SKU,那的确是不完全一样,毕竟自家的SLVS就搞出过一堆五花八门的操作,和外卖版各种锁lanes。但光罩一定是一样的,没人有那个闲钱花几个M一直改光罩。
作者: xoy (XerXes)   2023-07-12 22:10:00
发表会结束了
作者: R101 (R101)   2023-07-12 22:14:00
看完觉得好虚…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22:28:00
就照表出一个新apsc,没啥特别亮点 但价格至少合理
作者: teiugun (君羊)   2023-07-12 22:29:00
除了萤幕跟对焦 剩下的就跟a6600差不多防手震还是老样子5级 有点失望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7-12 22:33:00
A6600就这三个缺点:防抖,萤幕,对焦XD,其实给两个算不错了
作者: aztec1234 (调适生活)   2023-07-13 10:33:00
这方面不全然是digital,振荡器/PLL都是类比电路,我是类比的所以很常干这种事。例如说,同样的电路当初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会用在60Hz与120Hz report rate两种产品,就会设计成调整范围较广的架构并预留Register,届时Firmware改Register设定就可以换过去。我前面讲到Clockrate是因为需要更快的Sample rate去侦测更细微的抖动,侦测结果暂存在内部Buffer中,MCU再捞资料运算。如果MCU的IO宽度原本也没用满,例如32-bit只用了16-bit,就有调快Sample rate的空间,只是内部是用更多的Data bit换频宽以及一般这样的系统,不太会把MCU与侦测的Clock generator共用,因为Sample用Clock需要与镜头回传的资料同步,MCU因为还要做一些常驻运算不可能等你同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