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io293123 (HAHA)》之铭言:
: 最近想购入XT-4,一直在考虑搭配的镜头
: 用途是旅游风光+室内建筑(房间)的拍照+录影
: 最主要的诉求是轻便(不想上稳定器)+防震
: 画质:一直找不到18-55vs17-70的影片,只有找到跟富士1655、适马1850的比较
说到这个标变之争,突然想到之前写过类似的文
#1ZiiFXc6
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一看
最主要这串文钓到我的点在于其中有一句推文
“如果连两百克都不知道可以换到什么为何不用手机就好”
这就让我特别想说明18-50的存在意义具体到底在哪边
我们先看18-50跟17-70的体积重量:
18-50(长度74.5mm/290g)VS17-70(长度119.3mm/525g)
这样看起来重量跟体积差不多都剩六成,这个说法好像很明白但又有点不直观
于是我突然想起隔壁棚某颗恒定2.8的镜头:
Panasonic 12-35(长度73.8mm/305g)
诚然等效24跟27这样比不是很公平,但是差不多的体积重量也在在说明了18-50最主要的价值:最轻巧的恒定2.8标变
那么这颗镜头最主要的受众是谁呢?
我认为是“非常计较携带性,但又有着一定程度的画质需求的人”
而携带性的重要在我前阵子去京都旅游时感受得格外强烈 #1a5VasTu
在旅游时包包不会只有镜头,可能包含了土产、各种失心疯买下的东西、零食点心饮料等,甚至可能还有错估天气状况热到根本穿不了的外套(是的我就遇到这个情况,京都体感温度跟南台湾有拼根本始料未及)
而除了那种以拍照为绝对优先,大背包里装了两机五镜一脚架的神人以外,大多数的人大概都是一机一镜,对画质有一些要求但又不至于那么极致的存在
那么18-50这种有够轻画质又不差的标变自然就成为了首选
毕竟两百公克乍看不多,但当走了三天五天、三十公里五十公里以后,脚一痛起来连包包都想扔了何况是所谓的“那点差异”
至少在旅程中我很庆幸自己带的是18-50而不是17-70
而那个取而代之的焦段差异,在过程中感受并没有那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