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摄影一段时间的人,不少应该都听过“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
画面应该追求简洁,避免框进太多的视觉元素,好让主题可以突显出来。带进太多周遭的东
西不只会干扰视觉上的聚焦,往往也会影响画面上的美感,尤其在拍街头摄影这种类型的照
片时更是如此。
然而,由于街头摄影相对更重视视觉的故事性,因此适度运用“加法”的构图,把一些可以
使画面更丰富或与主题有关联的元素加进来,可以将照片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当然,到底哪
些该纳进影框,哪些该去芜存菁的滤掉,有赖摄影者临场的眼光与判断。尤其街头摄影经常
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精准反应,才能掌握到最好或够好的构图与视角,否则那完美的一瞬间
一旦错过就错过了。因此,加法对于街头摄影者可以说是更不容易达成的挑战。
#1
https://i.imgur.com/msqS5S7.jpeg
#2
https://i.imgur.com/cNWqy1o.jpeg
上面这两张是有一次去上海出差所拍的街头照片。画面的主角是小白猫,但是构图如果只侷
限在小猫上面,那这顶多就只是一张可爱的动物照。在第一张照片里,构图框进了背景的广
告招贴,就形成了颜色与姿态的呼应。第二张多了人物的双脚,则是形成了动作的类比呼应
。类似这样的加法构图可以让画面更丰富、更有故事性,并且使观看者的目光可以停留更久
的时间。
#3
https://i.imgur.com/Ndb8mNn.jpeg
#4
https://i.imgur.com/ipV3TIs.jpeg
上面是另外两个例子。#3 自然是颜色组合的关联与呼应,而且红与绿也具有台湾本地色彩
的纪实特色。#4 是快接近傍晚的斜射光打在三个不等距离的人物上,一个背面、两个正面
,两个正面的人同时举手遮阳,形成呼应与连结。
一般说来,构图的加减法运用准则可以这样看:如果加进来的元素能为照片加分就框进来,
可以是与既有元素的关联性,也可以是提供更多的场景资讯。如果纳进来的元素没有这样的
加分效果,例如会使背景看来更为纷乱,或是分散了观看者对主题的注意力,那就应该想办
法靠着移动或缩小影框来将其滤掉。
话说回来,初学者最好先将基本功的减法学好了,再来学加法,免得乱了学习构图的步调。
当然,加减法也只是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互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并且要
考虑当时场景的特性。
如果将摄影的加法进一步延伸时,照片甚至可以是所谓的“复杂构图”。复杂构图通常会有
多个视觉焦点,可以是一主多副,也可以是无分主副。通常我们会把各个视觉焦点视为不同
的影层(layer),而不同影层间如果能有一定的关联性,也会使得照片有着更丰富的意象。
#5
https://i.imgur.com/o0vKRqt.jpeg
#6
https://i.imgur.com/rL6oMsu.jpeg
上面两张是复杂构图的例子。#5 比较大的挑战是:多个小朋友不断的快速移动中,要能让
人物在画面里避免交叠,甚至可以均匀的分散开来,往往需要多拍几张才有机会成功。
#6 可以大致视为有三个影层,从视觉焦点的角度看,三位购买的家人是主焦点,表情也最
丰富,揑面小贩以及从后面走过的一群出家人则是其他的两个副焦点。三个影层有着各自的
角色,并且某种程度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甚至主影层还有自己的次生态系统。
#7
https://i.imgur.com/0TC5lbV.jpeg
#7 的构图有着相对复杂的分割画面。画面里的不同人物间有着一般台湾早餐店的生态,有
煎煮早餐与擦桌子的店员、有在店里面用餐的顾客,也有准备离开与等候的外带顾客。
正中间提着早餐的女子将画面分割成两大半,左半边是实体人物的影像,右半边则是镜中人
的影像,连女子都分割成了实体与镜像两部份。右半边的镜子里还又分成左右两部份,左边
是也有出现在实体影像的一位店员,右边则是仅出现在镜中的人物(包括女子的头部),而且
因为镜子的层叠反射,一男一女在画面中各出现两次。
当然,复杂构图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拍照的成功率偏低,更需要一些运气。对复杂构图有
兴趣的话,可以在网络上搜寻美国街头摄影师 Alex Webb 的影像,应该可以找到不少很经
典的复杂构图街头摄影作品。
一点街头摄影的业余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