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谈谈预视在风景摄影中的重要性

楼主: ThisLove (哈囉)   2023-03-29 15:46:48
现在坊间这么多的摄影教学、摄影课程,有什么是真的可以翻天覆地改变你对摄影的方式

这篇文的预视(Pre-visualization)是我一直很想写的主题,它虽然是一个字但我还是在
中间加上分隔,比较好懂。Pre指的是预先、visualization指的是视觉化,以下称作预
视。
透过预视,摄影师可以预先想像出最终成品的构图、光线、色调等视觉效果,并透过脑中
想像、手绘草图等方式将其做出草稿。在摄影中,Previsualization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主要优点有下:
1.提高效率:通过 Previsualization,摄影师可以提前决定最终成品的构图、光线、色
彩等方面,从而在拍摄时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摄影方向,节省了后期修图的时间和精力。
2.确保拍摄成功:Previsualization 可以让摄影师提前检查拍摄的角度、光线和构图是
否符合要求,从而在实际拍摄时可以更好地控制影像效果,确保拍摄成功。
3.创造独特的风格:Previsualization 可以帮助摄影师确定拍摄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在
后期的编辑和修图中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4.降低拍摄成本:Previsualization 可以帮助摄影师提前了解拍摄所需的设备和场地,
从而减少了后期修改的次数,降低了拍摄成本。
总之,Previsualization 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提高拍摄效率,确保拍
摄成功,创造独特风格,并且降低拍摄成本,有助于摄影师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创造力。
案例:
眼睛看到一座雪山,感觉光线有搞头。
手机拍下来是长这样。

但在我脑海里大概已经想像出来是下面(已经修图完了)

套用上面的说法,我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知道光线是从左边向右边来。于是,尽管我的
视觉主体是中间的山峰,我依然在左边留了比较多一点的空间以在后制的时候提供加光线
的空间。
我知道上面的云很棒但是再更上面的话是无聊的蓝天,所以构图的时候我选择不要留太多
天空,让云雾充满画面。
我看到山下面很多岩石的纹路,最后成品可能会让人分心,所以我构图也舍弃下面。
而“预视”如何可以改变你摄影的方式呢?
其实就跟煮饭一样,如果你想做出一碗咖喱饭,那么你知道你需要的食材有咖哩块、白饭
、马铃薯、红萝卜。你想要输出一张如何的相片,你在现场就必须拿到你所有需要的材料
,或是去除你不要的材料。
你心中先出现画面之后,你就不是漫无目的的按下快门了。这点街拍摄影师或是人像摄影
师应该很了解,你等到你要的那个瞬间的前后才按下快门。风景摄影也是一样。
分享一些最近的其他照片,充充版面。
这张我拍下去的时候除了光束外旁边没那么暗,我是知道可以把周围调暗做出这个效果才
按下快门。

这张拍的时候我知道可以把除了边缘外压暗以凸显边缘。心里先想了这个结果才拍的。缺
点,我忘了对焦叠图,所以上面那条糊掉了,下次要注意。

尽管原图有微弱光束,但我知道可以后制加强,然后把后面处理的比较不会抢镜。但为了
完成这个心中画面,我修了八小时以上。

这张单纯等那个人走到那个点,为了等他走过去我多吃了一两分钟沙子。

这张,我超爱的但是社群上还没发。
我知道光线会慢慢从上面洒下来,因为这是我第三次去,我第一次是不知道的,第二次则
是没注意。
第三次的时候已经想好这个画面,所以才有拍到。

这张,树旁边本来有一些杂物,但是我知道以我薄弱的PS能力可以去除,所以变成下面
这样。

最后,如何可以提升预视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后制能力跟现场拍摄能力的提升要双管齐下进行。你后制的技巧将相当大的提
升你现场拍摄的灵活度。试想,若是你知道如何把那根恼人的电线竿P掉,那么你在构图
的时候就可以忽略那根电线杆。如果你熟悉在后制上强化现场光线,那么你构图的时候即
可以预留空间处理。
从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现场拍摄能力很稳定,那么也可以为你的后制省下不少功夫。
我认为一张照片按下快门的时候就能大致知道成品的模样了。并不会因为你是后制高手
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现场拍摄高手如果不学后制,那么作品的潜力甚至发挥不了50%
应有的潜力。你的后制与现场能力越强,你的预视可以更清晰、更有突破。
以上,即是预视在根本上改变我拍摄的心得。有问题欢迎在下面回复。感谢支持。但我未
来几天要上山,所以可能要等几天后才能好好回答。
作者: KasmirLo (科科科~)   2023-03-29 15:48:00
我想重点94 先去学画画
作者: vbandgt (当排球与吉他交织)   2023-03-29 15:48:00
好强!
作者: ddkkz2003 (eyebear)   2023-03-29 15:50:00
推教学
作者: Tosca (hi)   2023-03-29 15:52:00
你修了八小时的那张其实已经修到太像AI生图了 过度完美=.=我这几天玩AI修图的感想是以后照片再也不能当作"证物"了因为AI做的图再来不可能让人能分辨 deepfake门槛变超低所以我认为反而摄影是我们仅存能保留"现实"的办法因为以后什么都是假的了 再过几年就会这样了o.O既然是真实 我觉得照片反而该保留一点真实的"瑕疵"让大家知道 这照片是真的 不是AI以前顾尔德演奏的唱片 都会有他的哼声以前大家都会觉得很恼人 想要研究怎么后制把哼声去除这几年大家觉得那些哼声很珍贵因为那提醒大家 这是一个活人在演奏 不是AI我觉得大家应该要开始忍受相片里的瑕疵 瑕疵代表真实好吗好像离题了 你讲得预视讲得很好 谢谢你~~~
作者: vi000246 (Vi)   2023-03-29 16:05:00
不完美其实也是一种美 真实也是一种美
作者: Tosca (hi)   2023-03-29 16:11:00
可是以后修图就是靠AI阿 移除电线杆就是AI来做才会自然阿AI是用来"辅助" 虽然现在很多人爱玩AI生图 无中生有但AI最好用的地方还是你已经知道要干嘛 而AI帮你完成好比以前漫画家都还要请一堆助手手工贴网点 画背景这些现在靠AI来做轻而易举但不是用AI来帮你生漫画生猎人结局 那成功率很低但如果目标明确又单纯 只是请AI帮忙上色或贴网点 成功率高
作者: louiswei1986 (CPdemon)   2023-03-29 16:13:00
讲白了就是了解自己能修到什么程度
作者: Tosca (hi)   2023-03-29 16:13:00
去背景或移除杂物这类修图 几乎可预期都会是AI软件的天下
作者: Tosca (hi)   2023-03-29 16:14:00
是阿 但是在AI的辅助下 修图的门槛和难度会大幅降低
作者: louiswei1986 (CPdemon)   2023-03-29 16:14:00
那无谓要用手机先构图然后才能用单眼拍吧?
作者: louiswei1986 (CPdemon)   2023-03-29 16:51:00
我理解你说的,但事实是就数位来说构图多拍几张就好,光线也多拍几张就好总是会有好看的照片,这就是风景摄影的事实绝大多数时间地点也有前人拍过构图过了风景最难的是踏出去拍的那一步这是我对风景摄影的看法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3-03-29 19:50:00
作者: issac ( )   2023-03-29 19:59:00
不好意思 请问您的台湾景点照片都在哪拍? 我只认得鼻头角
作者: ll35566 ( 东健哥)   2023-03-29 20:29:00
作者: DCapple (我真的很喜欢那句)   2023-03-29 22:02:00
推,太强了
作者: kanokazurin (我既是叶教授,也是博士伦)   2023-03-29 22:19:00
推心得 也推louis的意见
作者: gjcl6 (789)   2023-03-29 22:38:00
作者: timmy20232 (台湾人壮)   2023-03-30 00:06:00
大大是我的偶像,现在每天都看你的文张学习风景摄影,希望有一天可以拍出跟你类似水准的作品!拜托多拍一些大片让我们欣赏!
作者: n0029480300 (NicK)   2023-03-30 01:55:00
作者: beagle2001 (迈向财务自由之路)   2023-03-30 03:25:00
偶只会预视妹子
作者: balubalu1018 (小巴鲁)   2023-03-30 08:23:00
推推
作者: rainxo6p (雷恩)   2023-03-30 09:13:00
推推 我也会预视一下 但大多数时间都修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
作者: x80378 (我要成为夜景王)   2023-03-30 09:58:00
哇,好厉害!推!!提升预试的那段话我觉得写得非常好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0 10:21:00
必需坦白说,你举的照片并不适合当预视的例子,这不是大型相机的时代换底片换背板要时间,数位时代能连拍包围就包围,因为只凭LCD精细的阶调无法判读,且更重要的是raw留着以后科技可以怎么优化还未可知。所以与其在乎脑子里画面长怎样不如在乎你如何活着到有美景的地方且相机拿出来不会罢工,这才是不可逆的条件
作者: kevin184550 (kevin184550)   2023-03-30 11:14:00
作者: lostbook (笑有出头天)   2023-03-30 14:20:00
遗憾的是后制永远难登正规之堂,因为那是虚构出来的画面P掉一些本来存在东西、加入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那个画面就等于是虚构出来的画面,不曾存在这世界上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23-03-30 14:24:00
修图跟使用AI制作照片 我认为是同一种事情,现在很多摄影师以前在卖LR PS 教学,现在在卖AI产图教学,目的都是让自己的照片看起来很屌https://i.imgur.com/2R1d9f5.jpg
作者: xhl12000 (宏宏)   2023-03-30 15:20:00
这种 创造光束 的修图法=虚构场景=AI照这种修图法,构图正确、别过曝就好你提的优点:减少后期的时间和精力(1=4)、创造独特风格(3),AI修图都做得更快更好,看看上礼拜发表的Firefly。既然要精修,在拍摄时就只剩构图要注意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0 16:24:00
其实构图也不用特别注意,超广角先抓一抓,反正既然是风景透视压缩的影响就不会这么大的,现在五轴又强缩光圈不难,过去大部分底片时代的难题在数位都不是问题的时代,最大的问题反而是你如何找到你要(或者点击率需要)的场几?你的特休够不够?你能不能忍受生态厕所的恶臭?做得到的人手机拍的决定性瞬间比你set半天的点击率高多了*场景
作者: triplekiller (triplekiller)   2023-03-30 17:41:00
Tosca 大也玩摄影喔哈哈摄影本来就不用拘泥于物证 你又不是在拍X-ray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0 17:50:00
我认识躺在家收租的前辈摄影师既由买通当地人报告大景征兆冲大景,他的预视是从气象图就开始了*借由
作者: waa006 (卖问阮A名)   2023-03-30 18:17:00
风光大景好像用超广角再裁也说得通,难怪拍风光的没落了,连手机都拍得美美的
作者: KasmirLo (科科科~)   2023-03-30 18:53:00
同62楼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0 21:18:00
简单来说你用错了词,previsualization和抓拍向来都是天秤两边,准备都器材和成品的展示也不一样,现在数位的难处在于除了夜景其他的场景都不可能像F64联盟那样操作相机,那你想半天手上拿的却是抓拍等级的小相机,这又何必呢,不要管脑子想什么,先按回去回电脑再慢慢想,这是数位时代不然你就回到当初使用这个词的拍片现场和大型相机使用者,先体验一下他们的拍摄节奏和成本控管吧不过如果你讨论的是如何打发客户的商摄照那讨论就完全不同了 (虽然我也不确定风景照要怎么卖钱)你这样就有点不老实了,既然是商业摄影师在开头就应该明示身分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拍摄方式分享,那下面的讨论就会完全不同我有认识艺廊老板,他们经营美术品画家的模式和成本投入、合约洽谈都很不适合台湾的摄影圈,说到底纯风景的摄影还是收藏大于交易,价格拉不起来,说不定你分享外国营利经验会比探讨摄影来得有帮助
作者: RieX (eX)   2023-03-31 00:17:00
原PO别太在意了,虽然摄影我是外行,但好好的心得分享被弄成这样,这版一堆自命清高的,看看下一篇的推文,连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都能被他们瞧不起,叹为观止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00:26:00
你完全误会了,版友多的是捏下去的人(包括我已经不敢算)有办法赚钱真的是大家的福音,这既不是揶揄也不是讽刺至于乱枪打鸟,我其实拍了20多年的底片也在暗房待了20年,我深刻知道不同的媒材有不同的过程和终点,所以数位厂努力让你把这么大的片幅扛出门你还当作底片的节奏那就糟蹋了你说多按不好吗?对于数位机来说只要buffer够快门够快的包围曝光和单张曝光没有任何操作上的差异,而构图的包围许多时候是为了弥补镜头在边角位可能造成的修不回来的畸变,你以为在现场有个完美的构图殊不知多包一点回家裁搞不好结果更满意修图弹性更大。最后我要说,ptt没有年轻人,可以说一个都没有,在这个版的如果被你用"乱枪打鸟"来描述那可能太武断的,何必这样呢而就我所知的年轻人拍法是每秒30张的4K连拍,25000张可能出去玩一趟就达标了,但现在就是这个时代,这也是好拍法对了,为了让你心情好一点,补句"谢谢大师分享,一生平安"
作者: kaiwak (kaiwak)   2023-03-31 08:35:00
只看效率的话大概注定是ai的天下,但谈到乐趣的话就各种因人而异了,我常常相机拿出来瞄一瞄后一张都没拍就收起来了,因为不预期能拍出什么事后看了会开心愉悦的照片,有时候也是因此而相机完全没拿出来,就肉眼看一看就好,可能会稍微想一下如果要拍的话有什么条件、该怎么执行之类的...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08:40:00
其实到最后也只会觉得bbs实在不是适合讨论的平台,大概只是这样而已这在底片时代无法想像,但无反的时代把全幅超广角当作shift lens意外的方便改变构图和控制透视变形,只要掌握这颗镜头的甜蜜点和机身画素够高就有一定的空间减低拍摄的微调时间,你可以试试
作者: kanokazurin (我既是叶教授,也是博士伦)   2023-03-31 12:01:00
就对摄影的想法不同吧 如果能练就原作者讲的预视肯定也能知道自己设备极限在哪 那多懂一些修图应用的人会更有机会突破设备极限创造出更好的照片 这是现代科技带来的好处
作者: pseudo (假事件)   2023-03-31 15:01:00
你这就修图就好,不需要预视。
作者: xhl12000 (宏宏)   2023-03-31 16:06:00
最大的问题举例不当吧,80%的光影靠修图,却一再强调拍摄当下对光影的考量。就跟靠调音师的歌手主题在讲脑中预想的作品,却又要扯发声技巧。
作者: ppqqwweerr88 (龜)   2023-03-31 16:13:00
如果是抓拍就可以出大片的话,我想满地都是风光大师了吧,但事实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拍得跟原po一样,所以应该怪他们修图技巧太差,还是拍太少张呢?Sm大的推文看起来有点为反而反的感觉
作者: xhl12000 (宏宏)   2023-03-31 16:16:00
尤其提到Ps,前面沙漠那张为了等人吃沙2分钟,后面直接开P杂物,前面吃沙吃心酸的吗?
作者: ppqqwweerr88 (龜)   2023-03-31 16:21:00
我想原po沙漠那张没提到p掉杂物吧?何必把等主题出现和修掉干扰物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呢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6:38:00
现在的数位机已经没必要上脚架换背板等等繁杂步骤,如果用数位还坚持要跟底片一样一张入魂先想好再按快门就浪费数位的优势了。时间回到20世纪初,如果大型相机摄影者可以有小精灵帮他们三段射击换背板底片又不用钱不用自己冲然后感度已经有1600度,我想他们很乐意拿来抓拍,预视什么的先别管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EV15这种完全不用考虑手震的情境,如果照片举的是苛刻环境状况就不一样了
作者: ppqqwweerr88 (龜)   2023-03-31 17:07:00
所以浪费数位优势不可以吗?有人就是喜欢思考参数,思考构图,这是摄影的乐趣。你可以认为他的拍照没效率,但或许这是摄影人突破或进步的原料
作者: RieX (eX)   2023-03-31 17:12:00
156楼,感觉像是看到原po的作品优秀到具有商业价值那边开始爆气原po就分享他的心得,分享他的拍照方式,以及优秀的作品,然后就有很多人很爱管别人怎么拍
作者: ihcc (未来の敌は无関心)   2023-03-31 17:17:00
我也满好奇先想好构图慢慢拍,只要能拍出好照片就算浪费数位优势也无所谓才对?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7:24:00
不是喜欢慢慢拍,是这个词的提出那个时代只能慢慢拍,摄影师不停权衡等光线等云层,但数位不用,你觉得差不多按就好,要注意的是摄影师同样都是训练有素,只是操作节奏的差异其实那种拍法跟搏杯没什么两样,摄影师也是有个一半把握底片就烧下去了因为结果要回去冲完片才知道
作者: ihcc (未来の敌は无関心)   2023-03-31 17:28:00
但原po的拍法确实让他拍出了好的照片,这样没什么问题吧?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7:31:00
我必须非常坦承的说,数位的发展真的太猛了,配合AI各种加减魔术许多以前习惯的动作说不定早就没必要,比方说ETTR或者低ISO优先光圈开大,在这个情况下真的RAW先留着,几年后或许会感谢自己先把可能性留下来没问题阿,原PO当然是优秀摄影师,但我一直记得以前研究摄影学会学报大半篇幅在刊载恭喜某某师兄出大片,反而技术探讨文要先声明自己不是卖弄只是单纯喜欢技术,我辈摄影师不如针对问题就事论事吧
作者: ppqqwweerr88 (龜)   2023-03-31 17:35:00
Sm大,感觉你在自己说自己想说的,你还是没有提出“在可以产出好作品的情况下,浪费数位优势慢慢拍仍是错误的”这个论点足以说服人的理由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7:37:00
这还是要回到大型相机时代摄影师基于客观环境只能搏杯的"预视"和先把脑袋放空按到底再说的两种节奏差异
作者: ppqqwweerr88 (龜)   2023-03-31 17:37:00
我想没有人离题吧?大家都在就事论事不是吗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7:38:00
简单来说,原PO实在没必要用预视这个词,可以创造其他词汇为他添加诠释
作者: issac ( )   2023-03-31 17:50:00
好像是 Ansel Adams 的 Visualisation 概念?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7:53:00
视觉化比较明确指涉是反差控制和暗房还原的整个过程,我理解的Previsualization是片场摄影师和灯光师发挥经验将现场看起来完全不一样的光线在底片上呈现合适的效果用在静态摄影上也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为了提高成功率用删去法拍照的节奏当然也只有张装底片需要,卷装的烧下去就对了
作者: issac ( )   2023-03-31 18:03:00
拍风景照还是要构图 四处走找个好机位 等待最好的光线上脚架 用最低的ISO 拍出噪声最低 不会手抖模糊的照片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3-31 18:07:00
当然,你可以边走边按快门,回去再细微比较透视差异底片时代缩完光圈可能1/500比较有信心,有了五轴可能125都可以试试看,这样拿脚架的时间和节奏的停顿就省下了
作者: Rogozov (哥发的不是冗是寂寞)   2023-03-31 22:56:00
推推 我觉得满认同的阿 事实上看到场景的时候能想到我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打造成品一直是我还没办法掌握的能力而且成品很好看 喜欢
作者: kanokazurin (我既是叶教授,也是博士伦)   2023-03-31 23:37:00
数位修正的优势在于前期没弄好后期有机会救回来 我想原作者只是强调前期的重要 嘛 如果拍了一张自己觉得不错的照片但后期花了很多时间才处理好 任谁也会想如果前期什么地方修正一下就不用这么累了但说真的 对于一个你没办法待太久或是能常常去的场景与其事后补考还不一定能得到好照片 不如先多拍几张回家再看能不能处理 比如旅游时的拍摄 这个甚至是连摄影器材也受侷限了 靠后期来救应该是常态
作者: eelke (eelke)   2023-04-01 00:13:00
可是比较喜欢第一张原图…
作者: kanokazurin (我既是叶教授,也是博士伦)   2023-04-01 01:23:00
所以你说的是注重前期以减少后期的时间 这个我想应该多数摄影师都认同 毕竟大家都希望最好能拍完当下直出就好 修的那么辛苦都不知道拍照的目的为何了 只是在数位技术越来越强的现在 宁可多换几个视角或构图多拍几张再回家选来修的人一定越来越多 毕竟这就是科技赋予的优势 能够多产好图的方式肯定是会越受人青睐的因为我也差不多进到跟你一样见山又是山的阶段 所以明白你说的前期准备的重要 不过那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自己常拍的环境跟既有的设备限制下找出的可能解答 接着就会去找能用来辅助的修图软件 我认为这是一体两面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