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逛国外论坛时偶然看到的,真实性不可考。
原文连结:https://www.fredmiranda.com/forum/topic/1733906
大意是,有个人说他参加了一场当地相机店的腾龙镜头展示/试用活动。
现场有腾龙的官方销售代表。
于是他就问了关于 28-75 F2.8 Z 的事情。
结果得到一些很有趣的答复:
1. 对方说腾龙完全不需要对 Z 口进行逆向工程。
因为腾龙本来就有在长期代工尼康镜头。
2. 所谓的“封闭卡口”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而是合约意义上的。
对腾龙来说,代工尼康的镜头带来大量收益,
再加上双方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因此腾龙不会在获得尼康许可之前生产 Z 卡口副厂镜头。
3. 除了 28-75 之外,已经有其他 Z 口镜头是腾龙代工。
虽然对方说不能透露细节,
但有提到是塑胶镜身、广焦段的变焦镜,
因为这是腾龙擅长且有技术优势的镜头类型。
4. 至于为什么 F 卡口腾龙镜头转接 FTZ 会碰到困难,
对方说那是因为“复杂的合约问题”。
不过发文的人并不买帐这个说法就是了。
纯粹是无法验证的路边消息,看看开心就好。
如果要我猜的话,或许 24-200 也是腾龙做的?
作者: h311013 2021-12-20 09:37:00
泥坑赚真大
作者:
LoveBea (德川田信秀)
2021-12-20 10:01:00好八卦
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问题(或许也牵涉到专利授权?)
难怪Z镜长的像副厂镜,该不会连外观设计也给腾龙代工
作者:
klub (shipwreck)
2021-12-20 11:36:00用户:好想看到副厂Z镜 尼康:这不就来了吗
作者: Derp (Heisenderp) 2021-12-20 12:30:00
反正我是信了 恭喜Z镜用户 但这样是不是就比较难买到便宜副厂了(?
直接代工可以免掉副厂相容性的问题是好事 副厂的光学品质真的不差 最大的败笔就是相容性问题 例如对焦精准度
作者:
t7556281 (裤子里有奈得丽)
2021-12-20 14:16:00推楼上
作者: h311013 2021-12-20 15:38:00
省掉开发费用 贴牌直接捞消费者一笔
跟SONY一样啊XPERIA1跟5自己做,10外包给其他厂商..
代工还好啊 不走代工怎么挣钱 一条龙发展肯定不行了
作者:
keynote1 (So it be)
2021-12-20 18:01:00从尼康角度这种合作模式是有利的,除了不卡自己主力产品产能,也易于掌控产品卖价,对消费者好处是拥有更多选择,至少韧体与机身修正有官方维护,只是价格没那么甜,有点可惜
作者:
akito (明人)
2021-12-20 18:44:00既然这样,快出35-150
作者:
whe84311 (Rainsa)
2021-12-20 19:22:00作者:
Roset (ROSET)
2021-12-20 21:36:00楼上XD
作者:
asters (嫩星)
2021-12-20 22:46:00可能非s镜都是贴牌吧
作者:
bmf3dy (bmf)
2021-12-21 03:51:00这样看来,24-200极有可能是副厂做的,因为一样优秀...
我比较怕35-150五万就算了 还是一代F2.8-4....
z原厂镜哪颗不优秀?代工的话,希望后续还有1728、70180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1-12-21 20:47:00快代工1770吧,解决z50没IBIS的困扰
作者: father4321 (闪电侠lbj) 2021-12-21 22:37:00
尼康apsc用户开始许愿XD 我希望有18-300
作者:
xoy (XerXes)
2021-12-22 09:15:00副厂OEM跟ODM是两回事,另外还有一种是副厂设计原厂制造,例子就更多了
在科技业里技术问题从来不是最大问题所以ftz那个问题很明显就是合约有啥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