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用脚架这件事,想来也是盘旋在使用者间多年,
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得到一致的见解理由很简单:
因为没有一致的观看条件设定,于是对于画面锐利与否
的观感也多有落差。
使用稳固的脚架对高画素数位相机画质表现有相当助益,
其实这道理在底片时代也就如此,超高解析力底片
(100lp/mm)需要脚架才能完全展现其表现。
我是属于多用脚架的摄影者,使用脚架可精密构图、
进行移轴调整及使用最佳表现光圈,况且我认为拍自己
喜欢的题材根本不用赶,仔细观察后拍照,所得结果
常常教人十分满意。
以下是我在FB社团“思辨摄影”2018年6月17日的一篇
讨论,谨供参考。
不少使用者曾听说“高画素相机”解析力比较高,但实际
操作结果,却不见得如此,特别是以100%萤幕显示观看照
片的pixel peeper,往往都以“解析力”还不够高作为相
机不好的理由。以下,我以简单文字说明一台36mp的相机
为什么很难达到pixel peeper想像的标准。
1.36mp与100%观看
常见的100%观看方法,意味着把照片放到电脑萤幕观看时
,数位传感器上每个画素皆对应了萤幕上每一个画素点,
此时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出照片放大了多少倍,也就是:
放大倍率=萤幕画素尺寸/传感器画素尺寸
就36mp的D800而言,依原厂提供的资料为一个35.9mmx24.0mm
尺寸传感器上,分布了7360x4912 pixels,每个传感器画素
尺寸为:(35.9/7360)x(24/4912)mm,大约是0.0049x0.0049mm
(取至小数点下第4位,以下四舍五入),画素尺寸的对角线长度为
0.0069mm(0.0049x1.4142)。
因此,于电脑萤幕上100%观看时,若以常见的0.25mm萤幕
点距计算,则放大倍率为:0.25/0.0069,约等于36倍放大
(36.2318倍)。
再考虑到于电脑萤幕上100%观看照片条件与人眼辨别力计算
:以人眼辨别力(宽松者用4lp/mm,严格者采8lp/mm),
以宽松标准来看于25cm可以辨别4lp/mm(每mm可以分辨8条黑
白相间的线条),于观看电脑萤幕的75cm常用距离时,人眼
辨别能力为25cm时的1/3,因此可辨别的最小细节,约等于
1.33lp/mm的解析能力。
于是,在36倍放大的照片下,要让观看者感觉到可辨别最小
细节的(或说锐利)的结果,换算回传感器上应记录的解析力
,必须有:36x1.33约等于48lp/mm,也就是要能在拍摄时记
录下每mm96条(48x2)黑白相间的线条。
2.高画素摄影的问题
如上说明,我们可以大胆假设D800的数位传感器的解析力
上限超过48lp/mm(我想经过许多检测报告的结果一定能超过)
,但能不能完整地在拍摄时记录下上述的解析力就是大问题
,那取一个更宽松的数值,把上述数值打八折变成
:48x0.8=38.4lp/mm,以此数值出发,可以讨论几个影响拍
摄照片时,影响解析力的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
a.被拍摄物体性质:一般静物都不会移动,但如果拍摄人物
、树木、动物时,任何风吹草动在高倍放大下都有机会看到
移动、吹动甚至晃动的现象。
b.摄影镜头:许多近代135镜头的MTF测试多以40lp/mm为测试
标准,事实上现代优秀镜头解析力以80lp-150lp/mm标准都没
有太大问题。
c.震动问题:以上述的38.4lp/mm记录解析力出发,拍摄时,
数位传感器上的震动不能超过1/(38.4x2)mm,每个摄影者对
此条件的要求不一,如果再用更宽松视觉标准看待,就会
发现所谓的“安全快门”将是个别摄影者自觉可以接受的临界值。
d.景深问题:以本文所讨论到的36倍放大,放到景深公式的
讨论(请参阅冼老师blog上的探讨文章)时,代表着原来常用
放大倍率(约10倍)所求得的景深数值并不能充分作为参考,
而是放大倍率越高,景深范围越短,拍摄时需要更保守地缩
小光圈。
3.就算数位传感器有非常多画素,有非常高的解析能力,但
拍摄过程的许多环节依然影响了最后放大成极大照片(100%观看)
时能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个人给相机测试者与器材玩家
的建议是:脚架、防手振、缩光圈、快门够快都有助于影像品质
,或是观看标准放松一点,许多时候,轻微(震)晃动也不减一张
好照片带给人心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