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消失
我自己在数位相机也是四连跳
Canon→Nikon→Olympus/Panasonic→Fujifilm(现在在这)
如果还要加上底片时代的话还可以加上Leica/Konica/Rollei等家
高中时期入坑买的是Canon的500D,以第一台可以录1080P的入门级单眼来说,500D的轻巧好用与人像色彩给了我相当愉快的拍摄体验。虽然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作品构图曝光上惨不忍睹,但是相当愉快的一段时光
升大学后又有一个机会买相机,体验过Canon的我决定试试看不同的另外一个路线,于是我购买了一代战神Nikon D90。一开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机顶萤幕,那是500D所不具备的功能,全面提升的操作体验以及机身的可靠性也让我喜欢上这个品牌。
后来过了几年D600系列横空出世,虽然有制尘的问题,但仍然是当时相当有竞争力的一款相机,而我也在D610上市一段时间后收了还算实惠的二手机以及前代大三元的28-70/2.8,同时也是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了NIKON初代SWM的娇贵TT
相安无事的用了几年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出远门的时候总觉得相机太重了。
FF+大三元动辄两公斤的组合在单纯出门游玩时显得如此笨重麻烦,此外NIKON极差的LiveView体验也让我越来越想要跳入无反的区域。也因此跳入M43的领域,购入EM5II+12-40/2.8的组合。当把这个组合与原本NIKON的组合并列时,仅有一半的尺寸与重量让我强烈的觉得自己跳家的行为是正确的
后来又购入GM1则又让我感受所谓的极致小的可换镜头系统原来是这个样子(不过GM系列如此短命也是令人感伤的事情)
这样又用了几年,好像又感受到了一些不足的部分
一来是M43先天的画素与画质问题,祖传的1600万像素感光元件在裁切成3:2的比例后更是所剩无几,纵使是新的(也不是很新了)2000万画素相比其他厂商动辄2500 3000万的画素量,在后制裁切上总是显得力有未逮。高ISO的躁点也成为问题,ISO3200几乎是勉强能用的极限,但也已经不能指望放大的表现
二来EM5II没有相位对焦,AFC与人脸对焦几乎是毫无用处,特别是录影的时候格外令人着急
三来其实还是懒惰做祟,即使在这几年里建立了一个快速且懒惰的修图流程,但内心深处的懒惰魂还是希望修图所需的步骤越少越好
于是富士又赢了(X
趁著XE4上市的这个机会又是一个灭门跳家,虽然目前使用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吐槽的小问题(不过我没用过富士不确定这是正常现象还是买到机王)
但上述大多数的问题都得到(部分)解决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好好的在这个品牌待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