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S3 的德国发布稿已揭露
- 4200欧元 九月出货
- 全新菜单 长的很像nikon的
- 12MP
- 15档DR
- BIONZ-XR 8倍强处理器
- 3.0英寸144万点-跟A7R4一样 可触控可侧翻LCD
- 940万点 EVF
- 4K60以下全读取 4K120 x 1.1有30分钟时限
- FHD 240P
- HDMI 2.1 可输出4K60p 16bit RAW
- UHS-II + CFexpress Type A
- 10b422 内录 , CFE 只有在10b422 S&Q才用的到
- CFE-A 将在九月发售 有80GB/160GB 售价230/440欧元
- 5.5 级 IBIS + 陀螺仪资讯
- XAVC-S-I 500Mbps
- XAVC-HS 200Mbps H.265
- 334 PDAF + 425 CDAF -6EV检测
- Z电池可USB充
除了全新菜单 没有太令人出乎意料的部分
谣言的 S-Cinetone没写在里面
R5/R6/A73/A74 画质比较
资讯来自很多人讨厌的东尼北上
结论跟之前讨论的差不多 但是高感部分有出人意料
1. R5 vs R5
8K> 4K HQ >>> 4K30 = 4K60 = 4K120 一样的跳采手法 结果跟HD scale up 差不多
4K30 -garbage said by Tony
4K60 -garbage said by Tony
4K120 -exists (超酸笑死)
[email protected] 25600 exellencent!! 其实应该是你的大脑做了很好的down sampling
2. R5 vs R6
4K HQ R5 = 4K30 R6 差异不可辨 但耐热比R5更好
4K30 R6 > 4K30 R5 noticeable better both High ISO and Low ISO
4K60 R6 >> R5
不意外因为 R6的两个模式都是5.1K超采
3. R6 vs A73
4K30 ISO100的时候差不多
ISO25600时 R6表现更好
R6 pixel较大没错
但SONY的BSI感觉就过誉了 还是敌不过像素尺寸的差异
4. R5 vs R4
4K HQ > 4K 越高ISO越明显
结论是这样 光看画质不看过热问题
如果你拍8K30
作者: SonyA7RIII (Sonyα7RⅢ) 2020-07-28 11:02:00
R5 vs R5的意思是?
作者:
Leaflock (民雄凤梨田切让)
2020-07-28 11:17:004K HQ是什么?
4k60p有点奇怪,R5 ALL-I 840Mbps,: R6 IPB 340Mbps码率差一倍有余,还是只有动态有差吗
因为R6的4K60是超采 流量被计算量吃掉了 IPB本来就压缩IPB本来就比ALL-I小很多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20-07-28 11:30:00看到陀螺仪就是录影直接选A7SIII其他不用说了但是如果你拍照占50%R5R6还是有优势有陀螺仪的无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作者:
jaylj14 (JAY)
2020-07-28 11:33:00楼上那句话应该改成有陀螺仪的"录影机"才对吧
作者:
cevs (cevs)
2020-07-28 12:05:00靠...规格好猛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0-07-28 12:16:00R6真的香....
作者:
naugje (回甘就是炫泡)
2020-07-28 12:24:00我索终于出侧翻萤幕了....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20-07-28 12:56:00作者:
andy3020 (:+:One PEACE:+:)
2020-07-28 13:39:00真正的触控接口和简洁的菜单 看来索尼还是知道客户要的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20-07-28 14:36:00有一个重点 A7S3曝光成这样了 热度明显比R5 R6低因为95%的人都不拍影片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20-07-28 14:51:0012MP上传FB IG够用啦
不是阿 拍照买A73就好了啊 多花那么多买S3干麻@@
作者:
vpjack (~扬~)
2020-07-28 15:10:00我觉得主要是S就拍照而言,要商摄/风景已经有R4/R3,要体育、打鸟有A9,要基本婚摄、兴趣玩家、拍照“顺便”录影有A73,只有“全职专业录影”才会对S3有需求,受众本来就小。而R5/R6对C家像是从A7R3上市之后累积多年一吐怨气的感觉,兴奋度就完全不同。而且他除了过热疑虑以外,几乎一口气满足了C家无反系统在上面A7/A9目标的全部需求,当然就充分反映到热度上。
作者:
louiskuo (复仇者联盟)
2020-07-28 15:44:00主要是看价钱拉,R5+旅游镜价格约14万,但A7s3光机身就14万,想也知道要买R5+镜头
R5 和A7S3 重叠有限吧?一台是能录影的相机 另一是能拍照的录影机XDD
14万台币耶,快可以买三台A73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
作者:
vpjack (~扬~)
2020-07-28 16:23:00S3的售价确定了吗?我记得这几次欧洲的报价都比台索高一截。如果作为工作机,应该也不会介意和R5那2万价差,重点是符不符合工作需求。作为娱乐机……那我觉得从头到尾S3没有半点适合业余、娱乐玩家使用,本来就不用考虑它刚才看到另一个情报是3500美金,这个数字台索最乐观有可能开99890?
作者:
scccc 2020-07-28 19:57:00A73+A7s3的价格不知道会不会比R5便宜
低画素加PDAF...嗯,看来实机出来后要注意一下是否会发生A7III当初的竖条纹现象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0-07-28 22:29:00等实测 看规格很不错但也没特别吓到的点
sony 网页特别说在ibis元件后方加上sony特别设计的散热元件,看来ibis是发热源?canon设计散热转接环的原因
应该说加了IBIS后,不能用感光元件背面做为Heat sink(例如Pana GH2/3/4/5s),所以散热会变得更困难。如果是磁力悬浮式的IBIS非通电不可的又更麻烦了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0-07-28 22:58:00现在的IBIS机种在录影使用上,是不是必然会有不自然的画面抖动?虽然好像不是很明显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20-07-28 23:26:00Pan镜必有问题,因为会误判结果做了错误的补偿,只能靠关闭Yaw轴的IBIS来解
作者:
CtrlX (剪下)
2020-07-29 08:12:00a7s3除了录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夜拍阿 低光源的拍照神机而且有不少场所是全面禁止闪光灯 等于室内必开高iso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20-07-29 08:25:00推 自从用了A7S已经忘了怎么打灯了
今时以拍照来说,同水准感光元件,高感下高画素缩图就算赶不上同面积的低画素,差距也非常小了。我自己还是会考虑拿 A7S3 拍快照,但那是建立在我已经有低感主力相机的前提。唯一相机冲著 S3 的高感去在泛用性和价格上都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