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fate (酥酥)
2020-07-11 15:52:58当初看到R5的爆炸规格的时候,版友们虽然期待这种规格,但我多少也有看到对于散热的担忧
因为就连S1H这种4K60的机种都要一颗风扇来主动式散热,更不用说R5的8K30,4K120,积热规格一样可怕
可是S1系列的对焦系统或者说P家,简直可以说直接当作没有AF比较好
对焦最好的Sony卖CMOS躺着赚,FX9出来只有6K的时候就知道,如果有A7s3,也不会超过这规格,更别说8K录影了
小结,目前长时间录影,跟对焦是不是只能2择1,就连能上SSD的BMPCC对焦都不太行
A7s3如果能切入这个痛点,感觉还是那把市场稳住
虽然很大机率还是要上超贵CFE卡QQ
作者:
whe84311 (Rainsa)
2020-07-11 16:06:00你要拍8K的话那麽R5不是硬件建设里头最贵的那一项
因为R5要保留相机的防尘防滴又想秀一下8K才没装主动散热吧
其实我搞不懂为什么s1h要装风扇索尼三代机从a7iii到a6400录6k24p hdr都不会过热
虽然索尼最后输出的分辨率是4k,但在转换成4k前cis是以6000x3376去运作的,isp所需要处理的像素也是6000x3376,超采样到4k还会进一步增加运算量
因为预料其他家不会装风扇,当然就秀一手自家家电的能力阿,家电厂专业风扇的技术,让机机不会过热,多潮!
作者:
andy3020 (:+:One PEACE:+:)
2020-07-11 16:39:00A73和a6400录4K会过热呀,最近才刚在YOUTUBE看过测试
目前的专业市场,高解析跟自动对焦通常都被视为鸡肋,看看Arri Alexa就知道了,自动对焦跟高解析一样都没有,但依旧无可撼动
准确来说是不像6300只能录30分钟,实际能撑多久我就不知道了
我猜运算量还是6K高吧? 不然为什么不做6K? 6K超采到4K效果不可能比6K还要好吧?
作者:
andy3020 (:+:One PEACE:+:)
2020-07-11 16:43:00A6400户外三十多度的情况下13分钟就过热了@@不做6K我觉得运算量之外,可能也跟记忆卡写入速度有关还有会打到自家产品吧@@?!
因为牙膏索,连10bit 4:2:0都不给怎么可能会给你6k砍10bit就算了,连码率都是残废的,以1080p 30p 50mbps h264为标准,4k30p h264至少应该给200mbps的码率,结果连码率都给你卡死100mbps,就知道索尼在相机的录影规格上有多抠,就算能录6k也不会给你
S1系列对焦都嫌了,BMPCC的对焦根本就是没有bmpcc最惨的应该是电量...出门至少带4个电池备用
大太阳下过热无解,还要是金属机身,只能靠更大的机身和更暴力的散热系统,s1h就算多了个风扇大概也是没办法在大太阳底下撑太久
因为这是给你玩的,不是让你拿来干活的;然后如果你的业务真的有特殊需求,还是可以靠一堆土砲方法把他搞到能用,只是整套方案铁定不会很便宜。
S1H有拿到netflix的认证,算是种认可吧如果稳定第一,还是会选S1H吧
我看过这个影片,所以我才说不知道怎么测的,而没有说你在唬烂
作者:
andy3020 (:+:One PEACE:+:)
2020-07-11 17:58:00你有看过这个影片然后说不知道怎么测的...
因为6300的时候听的比较多是很多人在抱怨30分钟录影限制,那就代表着6300都没那么容易30分钟内就过热,6400反而13分钟就过热,而且我也po了其他油管作者 在32度的户外录一个小时都还没过热,所以13分钟就过热的结果我是感觉相当诡异而且13分钟就过热的那个影片没有提及到温度,有时候温度保护就是差那一两度30度和33度就能让结果差很大了
欸欸,r5也是过热仔,这样要战太快吧而且看数据,c家也只是追上2年前的A73而已
canon我等一下就出个散热配件给你个防不胜防#canon:
作者: jjlkk2002 2020-07-11 19:50:00
都没人关心新DigicX芯片吗?一颗档两颗旧款
最近针对8K的H.266也算是出来了,据说压缩率也不错,不知道其他相机有没有办法在这边扳回一成
h265出来好几年才上相机,h266大概又要等两代
出散热配件不是C家作风,当然出一台内建散热让你买爆
作者: h311013 2020-07-11 21:06:00
对Canon来说 这一挤已是十年的牙膏了 应该给点鼓励 反观Sony 那只独角兽还没出来呢
不能上打C系列专业机sony是感光元件大佬,发表一定抢
作者:
scccc 2020-07-11 21:36:00我先前有看到规格,就觉得散热会是个很大的问题
作者:
JinFa22 (Jin)
2020-07-11 22:23:00就看R5是否用较新的制程来做它的芯片新制程是不加散热风扇的令一个可能做法
r5大概是110nm fsiisp 28nm hkmg相比之下索尼cis机种基本上都是65/90nm不过其他家的isp都比较老,索尼的isp可能还在65nm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20-07-12 00:45:00录影MF基本的吧 会买到S1H的人基本上都心里有数了 懒得MF的人根本不会考虑S1H啊XD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0-07-12 01:11:00被leung一讲我才查到a7III还在用a99那史前CXD90027GF的SoC,实在是太离谱
作者:
bleedgreen (BleedGreen1005)
2020-07-12 01:11:00好奇如果把R5的自动对焦关掉能不能让录久一点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0-07-12 01:13:00话说现在有全幅感光元件采用n28吗?毕竟就算65nm也已经是三星NX1时代的产物了
a7iii的isp大概率跟a7初代一样,顶多就双核版索尼的65nm cis已经是代表着图像传感器半导体的巅峰了数位层可能会用到28甚至是14/16nm,索尼目前量产的cis感光层只到65mm三星的我不清楚, 据说有到28nm,但三星的cis在制程更先进的情况下性能完全被索尼辗过去,当年nx系列用上bsi cis结果高感还能和a6300的fsi cis差不多,索尼bsi化后高感大概好了1/3-1/2ev
R开头的又在酸了,不意外,大概是眼红自己的爱机赶不上S1H吧
作者:
bebesog (bebe)
2020-07-12 23:58:00平反一下,S1系列更新韧体后好上很多了
作者:
rinkai (玉串)
2020-07-13 13:11:00P家对焦一直都有进步,只是相较起来落后很多
P家的散热从GH2时代就好到现在了,你有看其他家就因为这样挂掉吗?Netflix认证是以Netflix所需的影像品质与工作流程为考量,稳定度的重要性会非常高,这也是只比拼规格者常见的盲点
作者:
rx119tw (rx119)
2020-07-15 00:31:00查了一下 CXD90027GF不是ISP 说是四核心cortex-A5的soc感觉可能只是因为负责处理interface等简单function所以没必要update? 就像一些电视还在用5-6年前soc一样不过是真的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