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Sony FE 16-35mm F2.8 GM 开箱/实拍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5-23 22:48:50
“Sony 镜头开箱实拍”这系列到目前为止,堪堪已写了 20 颗镜头,从平价系列镜头开箱开始,近期我们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高阶的“GM”镜头系列。而这一次,我们要来聊的就是 Sony 全片幅 E 接环史上第一颗超广角大三元:Sony FE 16-35mm F2.8 GM(SEL1635GM),它同时也是 F2.8 三元阵容中最末补足的镜头。
图多建议点网志完整版:http://immian.com/sony-1635gm-reviews/
以下PTT版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24_90.jpg
过去我们曾多次介绍过“GM”系列镜头,不过比较值得玩味的是,在先前的 Sony 官方推出的降价优惠中, Sony FE 16-35mm F2.8 GM 是其中少数没有调整价格的镜头之一,这也让想到这颗镜头维持价格的原因,是因为画质绝佳?卖太好?规格出众?还是成本较高?
Sony FE 16-35mm F2.8 GM 在 2017 年 5 月发表、7 月在台上市,售价 69,980 元,与之同步登场的还有 FE 12-24mm F4 G 这颗超广角镜,不知不觉间,这两颗镜头上市也快届满二年了。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53_5.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21_32.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37_75.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42_92.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40_6.jpg
[关于重量这件事]
其实在过往我一直觉得 Sony“GM”镜头是比较大且重的系列,但实际上却也不然。
初入手 Sony FE 16-35mm F2.8 GM 时,我一直觉得这颗镜头应该算是满重的,但其实仔细想想,这可是一颗超广角 F2.8 的大三元镜头啊,如果我们把标准放到“全片幅超广角大三元”这个等级来看,这颗镜头的 680g 其实算不上是比较重的选择,相反的,它还比其他家的镜头要轻上一点。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59_59.jpg
其实我们在后来的“GM”镜头还是会看到类似的设计趋势,那就是 Sony 还是有在一些新镜头身上加入了轻量化的元素,例如之前推出的 Sony FE 24mm F1.4 GM 就是一颗既轻巧又画质极佳的镜头。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08_77.jpg
如果有人这么问:“这颗镜头对我来说会很重吗?”,或许这样的说法可以让你参考。
我们先不拿其他家来比,如果只看 Sony 自家镜头的话,Sony FE 16-35mm F2.8 GM(680g)它远比 FE 24-70mm F2.8 GM(886g)来得轻巧,而与 FE 24-105mm F4 G(660g)这颗旅游镜相去不远。 因此,若你可以接受 FE 24-105mm F4 G 的重量,那么这颗镜头应该也会是个可以考量的选择,只是需注意的是它的口径是 82mm,若加上遮光罩,放在摄影背包内可能会需要比较宽一点的空间。
[或许不是最广,但...]
“超广角”镜头在近年不断的突破极限,先有单反使用的 Canon 11-24mm F4 L、Sigma 12-24mm F4 Art 发表,接着无反系统大放异彩,先后有 Voigtländer 10mm F5.6 定焦镜、Sony FE 12-24mm F4 G 变焦镜、 Laowa 10-18mm F4.5-5.6 变焦镜,以及 Nikon Z 14-30mm F4 S 推出,能广 1mm 是 1mm,似乎每一家都在追寻超广角镜头的极限所在。
包含副厂镜头在内,Sony 全片幅 E 接环迄今已有非常丰富的超广角镜头可选择了,不过与这些镜头相较,我一直觉得 16-35mm 还是超广变焦的经典焦段,虽然没有 12-24mm F4 这类镜头来的这么广,但相对来说,16mm 的广度属于我自己很能够驾驭的范畴,广角的透视不会太过强烈,同时也保有超广角的辽阔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 F2.8 的大光圈,以及 Sony 超广变焦镜中无人出其右的 GM 画质。
[Sony FE 16-35mm F2.8 GM 实拍照片]
建筑/空间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507_89.jpg
▲16mm f/10 1/3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边角画质表现也相当不错,一般广角镜头在广角端大多会有边角画质较差的问题,但它的边角画质即使是在 16mm、光圈 f/2.8 全开之下依然有很好的表现,若是望远端 35mm 则画面中心至边角的表现也相当平均。整体来说,它在 16mm 的画质就已经相当锐利。
虽然是针对无反系统所设计的镜头,但它就“变形抑制”来说仍算是颇为传统的镜头,意即它并不太仰赖数位修正来修正变形,即使关闭数位修正、仅凭原始表现的状况下,变形抑制的表现就已不差,对我这种数位修正 Always on 的人来说更是没有任何困扰。
另外一点我觉得还不错的是,这颗镜头的画质对于缩光圈的容忍度似乎比较高,我们平时在拍摄时若光圈缩越小,画质通常也会变更差,大约在 f/8 是个分水岭, f/11~1/13 开始画质下降,大约在 f/16 时画质就会比较明显的变差。不过 Sony FE 16-35mm F2.8 GM 大约缩光圈至 f/13~f/16 也还有近似于全开的锐利度, 从 f/16 开始才会比较明显的下降,这点对需要缩光圈求景深或摇黑卡的风景摄影师来说应该相当实用。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520_62.jpg
▲16mm f/2.8 1/60s ISO 64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521_34.jpg
▲16mm f/4 1/8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抗耀光表现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737_23.jpg
▲16mm f/8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虽然 Sony GM 系列镜头似乎没有特意强调抗耀光表现,但我自己是觉得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抗耀光应可算是一流水准了。
如果以上面这张照片来看,正面对打烈日的状况下照片的反差与饱和度都有维持,镜头的光斑不大,且非常干净。
不过我更喜欢这颗镜头在下面这张照片上的表现: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741_88.jpg
▲16mm f/11 1/125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同样的,这张照片没有经过任何后制调整,在较茂密树林中仰拍太阳很容易拍出地景 under、天空 over 的照片,但这张照片给我的感觉是立体感十足,在逆光下仍有非常好的反差。
不过,这颗镜头仍然有个凸玉超广角镜所具备的共有特征,那就是环形的光斑。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750_29.jpg
▲16mm f/20 1/15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这在画面正中央有强烈光源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但大多数的状况下并不太影响拍摄,或者更多人会用这种环形光斑来当成构图的一部分。
[超广角,能有好散景吗?]
或许这个问题在以前来说并不存在,通常我们会追求超广角镜头有很好的画质、锐利度、抗耀光、边角画质、变形程度低、失光轻微 很少人在追求超广角镜头的散景,因为超广角大多是用来拍摄风景的,通常不太需要有好的散景表现。
但是我们都记得,Sony 在发表“G-Master”系列镜头时就曾经强调,柔顺的散景是 GM 镜头的共有特征。那么,这项原则对超广角镜头来说仍然适用吗?
Sony FE 16-35mm F2.8 的望远端是 35mm,拥有最大光圈 F2.8,确实是很适合用来测试散景表现: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936_78.jpg
▲35mm f/2.8 1/20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929_67.jpg
▲35mm f/2.8 1/8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上面这两张照片几乎是在这颗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所拍摄的,虽然 35mm 并不非常适合用来拍摄浅景深照片(毕竟 35mm 在传统定义上仍属于小广角范畴),但只要想拍,这颗镜头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做得还不差。
这样的散景表现坦白说已经比我想像中好上非常多了,当然它绝难与 50mm F1.4、85mm F1.4 这类特别强调散景的镜头匹敌,但若与我之前测试过的镜头相较,我会觉得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散景表现已经优于许多 Distagon 结构的定焦镜了。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932_59.jpg
▲35mm f/2.8 1/15s ISO 8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诚然,这些照片都是在 F2.8 光圈全开的状态下拍摄,但其实即使是缩光圈,它依然有着还不错的散景,原因在于这颗镜头用上了 11 枚光圈叶片(一般镜头是 9 枚),这几乎可算是“GM”镜头的标准配备了。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939_23.jpg
▲35mm f/2.8 1/10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在面对一些比较杂乱的背景时,还是可以看到轻微的二线性。
但说真的,这本来就是一颗超广大三元,能有这样的散景与立体感已让我相当惊艳,并且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时,画质也并没有什么减损,即使是 f/2.8 全开依然相当锐利。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1937_12.jpg
▲35mm f/2.8 1/10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我们前面提到它在超广角镜本命上的表现,像是视角、抗耀光,以及散景方面的特征。
不过就我看来,实际上 Sony FE 16-35mm F2.8 有很大一部分的价值在于 35mm F2.8 端的灵活性。接着我们就要谈到它在 35mm F2.8 端的两个重要应用:“人像”与“生活美食”方面。
人像
35mm 对于人像拍摄来说应该是非常好运用的焦段,过往我所开箱过的中长焦段的 GM 镜头中,大多具备散景柔和、逆光表现通透的特性,这对广角的 Sony FE 16-35mm F2.8 GM 来说同样适用。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121_97.jpg
▲35mm f/2.8 1/60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不缩光圈的状况下逆光拍摄会降一些对比,但这样的特征很适合用作拍摄人像。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135_80.jpg
▲35mm f/2.8 1/60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128_98.jpg
▲35mm f/2.8 1/80s ISO 200,Sony A7R3(对比调整)
除了可带出一定浅景深的 35mm F2.8 之外,16mm 也经常被拿来拍摄一些全身人像,或是拍摄较特殊的构图。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131_25.jpg
▲16mm f/4 1/100s ISO 1250,Sony A7R3(饱和、对比调整)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125_19.jpg
▲16mm f/2.8 1/80s ISO 800,Sony A7R3 (色温校正)
http://img.immian.com/20190513235657_7.jpg
▲16mm f/2.8 1/60s ISO 1250,Sony A7R3(对比调整)
生活美食
关于 35mm F2.8 的散景与画质表现,体现在生活面就是拍摄餐桌食物的强项了,Sony FE 16-35mm F2.8 GM 具备 0.19x 的放大倍率,最近对焦距离则是 28cm,以超广角镜头来说其实算是满好用的,不需要裁图就可以靠近食物近拍: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335_11.jpg
▲35mm f/2.8 1/30s ISO 50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321_31.jpg
▲35mm f/2.8 1/30s ISO 4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513235647_5.jpg
▲35mm f/2.8 1/15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318_46.jpg
▲35mm f/2.8 1/30s ISO 50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虽然 Sony FE 16-35mm F2.8 GM 这颗镜头在 35mm 这个焦段,它的放大率并不一定是最优,散景也不一定是最柔,但若论及“泛用性”它绝对是首选。
举例来说,如果我是想要纪录旅行与生活的使用者,当我找到一间餐厅准备用餐时,这颗镜头可以同时替我拍摄店内环境(16mm 广角),并且也可以用来拍摄食物本身(35mm F2.8 可带特写与浅景深),从超广到小广角的 16-35mm 焦段更可用来记录一起用餐的家人朋友,F2.8 的大光圈在灯光昏暗的室内也很有运用的余裕。
在生活与旅途中,这种“能超广、能特写、能浅景深,同时具备不错的发色与柔和散景”,应该仅只有 Sony FE 16-35mm F2.8 GM 能具备这些全部特质。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338_62.jpg
▲35mm f/2.8 1/60s ISO 125,Sony A7R3 机身直出
夜景
说了这些“不务正业”的部分,我们还是必须回到超广角的本质,那就是风景的拍摄。
毫无疑问这仍然是一颗非常好用的镜头,虽说很多镜头都可以拿来拍摄风景与夜景,但如果我们去看画质之外的表现,每颗镜头之间仍然有不小的差异。
http://img.immian.com/20190513235640_12.jpg
▲16mm f/2.8 1/15s ISO 16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513235644_7.jpg
▲16mm f/5.6 8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852_90.jpg
▲28mm f/4 1.6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在这部分共 9 张城市夜景照片中,只有一张因为是雨天拍摄所以有修图调整对比,其他都是 Sony A7R3 机身直出。
我在机身上有加一些对比与饱和,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颗镜头的原始表现相当干净,对于城市夜景复杂的光源处理得相当好。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856_60.jpg
▲16mm f/5.6 1/2s ISO 10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849_44.jpg
▲16mm f/5.6 1/15s ISO 1000,Sony A7R3(雨天隔窗拍摄,有调整对比)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847_23.jpg
▲16mm f/5.6 1/2s ISO 125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过往我开箱过、印象最深刻的干净镜头是蔡司推出的 Loxia 21mm F2.8,它惊人的锐利度与纯净的表现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以这几张夜景而论,我觉得 Sony FE 16-35mm F2.8 GM 有不亚于 Loxia 的纯净度。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2839_88.jpg
▲16mm f/4 1s ISO 4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旅游/风景
http://img.immian.com/20190513235654_80.jpg
▲16mm f/8 1/15s ISO 320,Sony A7R3 机身直出
我十分喜欢这颗镜头在晴天下的表现,它的颜色并没有比 ZA 镜头、Loxia 系列、Batis 系列来得更浓,但相较于其他的“GM”镜头,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颜色表现则略显鲜艳一些。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01_52.jpg
▲16mm f/8 1/16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701_22.jpg
▲21mm f/5.6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白平衡校正)
这样的发色在晴天非常好用,使用它拍出的蓝天并不是所谓的暴力蓝,而是一种比较中庸、舒适一些的蓝。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19_64.jpg
▲35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22949_11.jpg
▲16mm f/9 1/2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广角镜在“对比度”上的拿捏其实算是两面刃,因为对比度较高的镜头会让人感觉更加锐利,但相对的,高对比也会牺牲较多的亮暗部细节,这对超广角镜头来说并不全然是好事。
现代镜头大多拥有比较锐利的画质,Sony FE 16-35mm F2.8 GM 当然不例外。
不过我认为,包含这颗在内的“GM”镜头,算是在“对比”与“亮暗细节”之间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它并不像是 ZA 镜头那样拥有较强的对比,但画质依然锐利,并且亮暗部的细节与反差仍旧拿捏的非常好。
尤其是在亮暗变化较剧烈的场合(例如树林中),仍可以拍摄出立体感十足的照片。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542_82.jpg
▲16mm f/4 1/2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36_24.jpg
▲16mm f/8 1/2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蓝,大概就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用 STD 标准色调拍摄出的蓝是这样: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714_53.jpg
▲25mm f/8 1/32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513235650_88.jpg
▲16mm f/8 1/16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用 Landsscape 风景模式拍出来的是这样: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58_64.jpg
▲16mm f/8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若遇到很好的天气,重现这种蓝天也绝非难事。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711_86.jpg
▲16mm f/8 1/125s ISO 5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17_6.jpg
▲16mm f/8 1/2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22923_56.jpg
▲16mm f/5.6 1/250s ISO 100,Sony A7R3(裁切)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22946_1.jpg
▲35mm f/18 1/6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这颗镜头也经常在旅途中替我记录下了许多影像,16-35mm 的使用弹性甚至可以让人一整天都不太需要去换镜头。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41_1.jpg
▲16mm f/8 1/32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04_75.jpg
▲16mm f/2.8 1/30s ISO 640,Sony A7R3 机身直出(16:9 裁切)
并且在必要时,亦可使用 APS-C 模式裁切 1.5 倍来取得广角透视感较低、略具压缩感的照片,像这张的等效焦段大约接近 50mm(52.5mm):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22951_61.jpg
▲35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APS-C 模式)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21_91.jpg
▲20mm f/5.6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13639_86.jpg
▲16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423022931_8.jpg
▲16mm f/5.6 1/32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523224308_81.jpg
▲16mm f/8 1/400s ISO 100,Sony A9 机身直出
[当超广角不再是一般范畴]
从各方面来看,这是一颗表现非常平均的镜头,在中央画质、边角画质、抗耀光、发色、对比、散景 等方面皆是一流的水准,尤其光圈全开的锐利度以及散景表现上更令人满意,对我来说是一颗入手到现在为止完全不感到后悔或可惜的镜头。
若说有什么使用上的状况,是这颗镜头有一点令人觉得疑惑的地方,就是在广角 16mm 端时对焦会有轻微犹豫,但换作在 35mm 望远端对焦却相当迅速,这种表现与既定印象相反(一般变焦镜头都是广角对焦较快、望远对焦较慢一点),不确定原因是什么,或许在之后的韧体有可能会获得改善。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57_6.jpg
相较于 Sony 在同焦段的另一颗小三元镜头 FE 16-35mm F4 ZA,更高价的 FE 16-35mm F2.8 GM 无疑是一颗在各方面都更完备的镜头,它在 16mm 至 35mm 全焦段画质都相当好,基本上完全改善了前者(ZA)的一些问题,例如望远端光圈全开的画质、广角端的色散、不对称的星芒,以及全焦段的散景表现,这些 GM 都已经做到趋近于最好了。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我用超广角都只有缩光圈拍风景,那还会需要这颗镜头吗?我的想法是,超广角镜重视的并非只有“缩光圈后的画质”而已,更多时候我们会想追求其他的东西,例如可量化的边角画质、抗耀光、星芒,以及很难量化的通透度、发色、对比度、可靠性等等。
http://img.immian.com/20190422093226_36.jpg
确实就“超广角”领域来说,全片幅 E 接环到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镜头可以选择,例如原厂的三颗变焦镜 FE 16-35mm F4 ZA、FE 12-24mm F4 G、FE 16-35mm F2.8 GM,以及 FE 28mm F2 加上广角转接镜(焦距 21mm)都包含在内,其他还有蔡司推出的 Batis、Loxia 系列、副厂 Samyang、Laowa 等,这些镜头也堪称一时之选。
回到最前面的问题,在前一波 Sony 的降价潮中,这颗是少数没有调整价格的镜头之一。为什么呢?我想即使是花费相同预算,你也绝难在这价格带找到优于 Sony FE 16-35mm F2.8 的超广变焦镜。从各种角度来说,Sony FE 16-35mm F2.8 GM 就是一颗目前在全片幅 E 接环上能买到、品质最优秀的超广角变焦镜,即使转接他牌镜皇来拍摄,表现也仍难与这颗镜头匹敌,它除了身兼风景、旅游、生活、人像各项题材之外,亦可顾及职业用途,于我而言,这就是一颗全方位的超广角大三元。
虽然说玩相机不必事事都攻顶,让预算做最有效的分配是比较聪明的办法,但我还是建议有机会不妨也尝试看看这颗镜头吧。
作者: et949047 (BOB ⊙﹏⊙)   2019-05-23 22:51:00
头推
作者: nickname1o1 (小资BOY)   2019-05-23 22:59:00
颈推
作者: kayajoke (kayajoke)   2019-05-23 23:00:00
胸推
作者: pcpcpcpcpcpc (Rogi今年请加油)   2019-05-23 23:01:00
一读此文散尽千金 二读此文妻离子散三读此文家破人亡 XD
作者: rxiang (rxiang)   2019-05-23 23:03:00
不知道有没机会看到 428 GM XDD
作者: bikevts (鲁鲁鲁鲁鲁)   2019-05-23 23:11:00
看来要换防潮箱了…
作者: andyhiko (andyhiko)   2019-05-23 23:12:00
这只二手好少见,都捡不到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5-23 23:18:00
四读此文........咦我的肾呢?
作者: cicatrix (一起来当新店人)   2019-05-23 23:19:00
照片拍得好看
作者: bebesog (bebe)   2019-05-23 23:26:00
四读此文五脏分裂
作者: A9604043 (A9604043)   2019-05-23 23:31:00
荷包再哭泣
作者: barkleyc (嘎瓜)   2019-05-23 23:39:00
这颗真的让人满意 但星芒就没有C16-35L好看
作者: rex105 (你好我是屁神雷克斯)   2019-05-23 23:45:00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5-23 23:49:00
先推
作者: boyutsai (夫夫)   2019-05-24 00:00:00
照上面没机会5读惹,都烧出舍粒子了QQ
作者: salamanda (sala)   2019-05-24 00:17:00
是你!
作者: Tristan0918 (Tristan)   2019-05-24 01:37:00
拇指推
作者: pussycat2009 (我不是女的)   2019-05-24 01:58:00
GM品质保证
作者: bebesog (bebe)   2019-05-24 02:19:00
那来个五读此文魂归舍利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5-24 03:43:00
作者: vpjack (~扬~)   2019-05-24 06:47:00
虽然我觉得3代直出真的不错了。但自己用始终用不出Furch大这么好看的颜色。
作者: GohHiong (风中吃西瓜)   2019-05-24 07:06:00
赏心悦目 谢谢Furch大大分享:)
作者: TC0430   2019-05-24 07:47:00
请问一下太阳芒那张 是什么什么模式拍的?
作者: iMacAir (工程师转职的使用者)   2019-05-24 08:18:00
我才不会被你的照片骗了QQ,好毒阿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5-24 08:38:00
想看Firin 20mm或是哪里有展示机我可以自己去试
作者: garneethsu (QQ)   2019-05-24 08:45:00
未看先推
作者: Jokering5566 (揪客56)   2019-05-24 08:57:00
每看到大大的文章就要剁手手一次
作者: wolfcoming (狼来了)   2019-05-24 09:07:00
这... 意图使人荷包破洞
作者: akowarren (恍恍惚惚)   2019-05-24 09:36:00
作者: iMacAir (工程师转职的使用者)   2019-05-24 09:36:00
大大要开一下70200GM吗,想看到底多毒
作者: MinoltaSTF (Smooth Trans Focus)   2019-05-24 10:47:00
比A环超广ZA轻很多,好厉害
作者: t684958123 (w96dkJennifer)   2019-05-24 12:06:00
这颗当镜头盖真D好用
作者: TaoYPingS (桃之轩)   2019-05-24 12:21:00
此文推力有上百匹
作者: soarling   2019-05-24 13:52:00
推了啦
作者: ktoaoeex ( )   2019-05-24 15:02:00
只能推了
作者: kwnbsfi2ga (小呼)   2019-05-24 16:30:00
F大只能推了
作者: KSWang (BearrightandTurnright)   2019-05-24 21:46:00
70200gm真的毒... 只是品控我很失望 刚买里面已是星河尘点等等补推F大
作者: GoodXD (^Je pense donc je suis^)   2019-05-24 22:00:00
想看 70200GM,求推坑XDD
作者: LoveBea (德川田信秀)   2019-05-24 22:41:00
作者: KSWang (BearrightandTurnright)   2019-05-24 23:07:00
补推
作者: bmf3dy (bmf)   2019-05-25 05:33:00
本来只想买ZA,看完好想买G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