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Sony FE 100mm F2.8 GM STF 实拍/测试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5-03 07:14:21
虽然 100STF 就各项方面都不是第一,但它应可算是目前所有 E-Mount 镜头中,
最有特色的一颗。
网志好读版:http://immian.com/sony-100stf-reviews/
以下 PTT 版(图多注意):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3050_12-1050x549.jpg
这是 Sony 全片幅 E 接环第一颗、同时也是唯一一颗搭载 STF 功能的镜头,也因此,这颗镜头的规格相当特殊,它的全名是 Sony FE 100mm F2.8 T5.6 STF GM OSS,其中 FE、100mm F2.8 指的是它的接环、焦段与光圈,这些不再赘述,而“T5.6”指的则是“光通量”,“STF”则是 Smooth Transition Focus 的缩写,“GM”意味它属于 G-Master 系列镜头,OSS 则表示它具备了光学防手震功能。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1425_1.jpg
为了达到 STF 的终极目标,它牺牲了对一颗镜头来说非常重要的要素:光圈(光通量),虽然光学上的光圈值是 F2.8(镜头镜片光通孔径经公式计算后为 f/2.8),但因为搭载了 APD 光学切趾元件,实际的光通量衰减到了相当于 F5.6 的程度(T5.6),相当于将入射光衰减了 2EV 之多,而这样的牺牲,最终也造就了 Sony 镜头中的散景翘楚。
我一直觉得在一颗镜头上搭载了“STF”功能是有些不合逻辑但却又相当浪漫的一件事情,这种以许多镜头都在追求的光通量为代价、打造出一颗小光圈顶级定焦镜的精神,颇有一种古代铸剑师为了铸成一代宝剑,最后不惜自残挥洒自己鲜血造就干将莫邪的气魄在。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1450_70.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1429_84.jpg
照理来说,一个专门为了散景而特化的镜头,它的用途应该十分受限。确实它的 T 值仅只有 5.6,但即使是一颗用途专一的镜头,Sony 仍然为它赋予了两项还不错的技能,其一是防手震,其二是近拍功能。
首先提到防手震,这功能对这颗镜头会是很难得的吗?其实在 Sony 高阶的 GM 镜头中也只有 FE 70-200mm F2.8 GM、100-400mm F4.5-5.6 GM、FE 400mm F2.8 GM 这几颗镜头拥有防震配置,相较之下我觉得 FE 100mm F2.8 STF GM 拥有防震配置算是还不错的规格。
第二点,是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具备了“近拍模式”,在镜头后方有环形微距切换环,按下并转动即可将最近对焦距离由 85cm 拉近至 57cm,这大幅提升了它的泛用性,也让 100 STF 变成一颗用途不是那么专一的镜头。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1421_57.gif
当切换为近拍模式时,这颗镜头的镜组会向前移动,采用近似于接写环的方式来达到近拍功能,在此模式下,镜头的放大倍率会由 0.14x 提升为 0.25x。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1427_48.jpg
▲“环形微距切换”,有两个刻度可供调整。
虽然我们在现在可以看到 Sony 顶级镜头“GM”特别着重散景的特征,但说起对散景的执念,最早或许可朔及 A-Mount 的前身:Minolta 这个已经逝去的相机品牌。Minolta 颇负盛名的“四大怪镜”其中二怪就是以散景为号招,其一是 Minolta 135mm F2.8 STF,第二颗比较少人知道:Minolta 100mm F2.8 Soft。
身为从 Minolta A-Mount 一路玩过来的老玩家,第一时间看到 Sony FE 100mm F2.8 STF 的推出其实有种既视感,它同时结合了 Minolta 135mm STF 的 STF,以及 100mm Soft 的焦段与光圈。同时,Sony FE 100mm F2.8 STF 更加入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功能,例如自动对焦(135STF 只能手动对焦)、近拍模式,以及防手震功能等等。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01439_71.jpg
那么,我们先来聊聊这颗镜头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特征吧:
【以“散景”为题】
理所当然是这颗镜头的重点,毕竟它的型号“STF,Smooth Transition Focus”就直接了当的告诉你,这是一颗拥有柔顺散景的镜头。
与柔焦镜(Soft)不同,STF 实现的是焦内清晰,焦外呈现犹如梦幻般,虚实难辨、可称之为近乎完美的散景。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228_52.jpg
▲100mm F5.6 1/32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STF 散景的特色是,只要是在景深之外的景物,所有的色块都是用一种犹如丝缎般丝滑柔顺的方式过渡,无论是点光源、杂乱的树枝、复杂的背景,全都会以一种独有的方式诠释为 STF 的散景,无论是前景或后景皆有效。
以上面这张照片为例,一般镜头在处理焦外前景时,大多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界线与轮廓,并且在照片中以不规则色块的方式存在,而不会像是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带来这么线性的渐层散景。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样的散景其实是有点不太习惯的,拍照拍久了,其实我们都会允许散景出现那少许的二线性,包含一些比较明显的色块,同时也可以接受一些光学上的缺陷,例如口径蚀、猫眼… 但相对之下,很少有镜头能呈现如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那样如此规律完美的散景。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300_46.jpg
▲100mm F5.6 1/1000s ISO 160,Sony A7R3 机身直出
有些人认为 STF 那规律且均匀化开的散景,某种程度十分类似后制领域中“高斯模糊”的效果,其实这也不完全正确。
原因在于 STF 的散景会依照距离不同的前后景产生程度不一的虚化效果,但影像后制中的高斯模糊却是平面的,它无法针对不同距离的景物调节虚化效果,同时,高斯模糊也没有具备镜头散景(Bokeh)的一个重要特征:高光增益,经过高斯模糊后的散景是比较没有立体感的,但 STF 的散景明显不同,它比较有立体感、远近景更有层次,同时在明暗过渡上也更加明显。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417_13.jpg
▲100mm F5.6 1/16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这实在是一颗很特殊的镜头,它具备非常独特、柔顺的散景。
使用 Sony FE100mm F2.8 STF GM 时,总还是会觉得“要是景深再浅一点就更好了”,但这世界上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镜头,浅景深的任务可能还是要留待 85mm F1.4、135mm F1.8 这类镜头来实现,至于更完美的散景,就交由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吧。
【人像】
这颗镜头搭配第三世代以后的机身(A9、A7R3、A73、a6500、a6400),使用“眼控 AF”可说十分准确好用,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颗镜头本身对焦速度就属于前段班的水准,AF-C 加上眼控 AF,反应速度很好掌握,用来拍摄人像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053_6.jpg
▲100mm F5.6 1/60s ISO 800,Sony A7R3 机身直出(这张有稍作拉亮)
100mm 的焦段、光圈说大其实也不算大,毕竟相较于 F1.8、F1.4 这类凶残的大口径定焦砲时,F2.8 的光圈或许绝难称作为“空气切割”,确实它的景深并不比 105mm F1.4、200mm F1.8 这些定焦砲要更浅,但反过来说,这颗镜头最大的强项就在于处理杂乱的背景。
富锦街周围满是树荫,这些树枝树叶构成的背景与密集的光源们,十分适合用来测试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面对杂乱背景的状况。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115_2.jpg
▲100mm F5.6 1/80s ISO 4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若说有什么可惜之处,应该就是光圈只有 F5.6 这点了吧,如果光圈全开 F5.6,同时又考量到拍人的安全快门至少要抓到 1/125s 以上,在阴天感光度是有可能 ISO 800 起跳,如果是在阴影下或是室内长廊,没打灯的状况下 ISO 拉到 1600~3200 其实是常有的事。以夜拍环境来说,虽然这颗镜头在“塑造散景光点”上有一流的表现,但若要低光源下拍摄人像的话,还是比较建议在有控光的方式下进行。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221_92.jpg
▲100mm F5.6 1/125s ISO 2500,Sony A7R3 机身直出(这张有稍作拉亮)
相较于其他镜头,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属于发色较暖、颜色较厚的类型,在拍景时颜色会稍稍有些偏洋红的状况,不过这对拍人来说并不算是坏事。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204_33.jpg
▲100mm F5.6 1/125s ISO 3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150_74.jpg
▲100mm F5.6 1/100s ISO 125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120_25.jpg
▲100mm F5.6 1/80s ISO 4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059_85.jpg
▲100mm F5.6 1/40s ISO 8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20138_100.jpg
▲100mm F5.6 1/200s ISO 8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花卉】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333_99.jpg
▲100mm F5.6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在光圈全开的状况下画质也相当好(虽然说光圈全开也没多大),F2.8(T5.6)全开就相当锐利,并不太不需要为了求得更好的画质而缩光圈。
简单来说,如果要将前后景都纳入构图,那就完全放心的光圈全开吧,一方面是镜头解析力即使在 42MP 的 A7R3 身上也够好了,二方面是 STF 的效果在光圈全开时才是最好的。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353_94.jpg
▲100mm F5.6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409_12.jpg
▲100mm F5.6 1/64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346_71.jpg
▲100mm F5.6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532_68.jpg
▲100mm F5.6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535_87.jpg
▲100mm F5.6 1/64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餐桌】
看起来似乎是跟这颗镜头有点无关的题材,但我却用它拍摄了为数不少的餐桌美食照片,原因在于它的近拍功能。
在一般模式下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的最近对焦距离是 85cm、放大倍率 0.14x,若在近拍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则会拉近至 57cm,放大倍率则会提升至 0.25x。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124_83.jpg
▲100mm F5.6 1/60s ISO 128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如果以焦段相近的镜头来说,Sony FE 85mm F1.8、FE 85mm F1.4 的最近对焦距离分别是 80cm、85cm(手动对焦则为 80cm),FE 55mm F1.8 ZA 则为 50cm。换言之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在近拍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可以有接近 FE 55mm F1.8 ZA 的操作空间,但放大倍率却又大上许多。
我自己是觉得在拍摄近物方面,这颗镜头会比起 85mm 的定焦镜更好发挥。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134_74.jpg
▲100mm F5.6 1/30s ISO 8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前面提到这颗镜头的色调略偏暖一点,同时饱和度也较高一些,这在拍摄餐桌食物时感受也比较明显。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117_35.jpg
▲100mm F5.6 1/30s ISO 125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3129_15.jpg
▲100mm F5.6 1/30s ISO 20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城市与街拍】
以街拍方式来说,85mm 这类焦段比较偏向走向人群、以较浅景深来分割主体与背景的题材,相较之下 100mm 则是一种更为专注的视角,在城市中十分适合用来诠释一个不属于你我任何一个人的观察者角色。
我十分喜欢用长焦的压缩感来拍摄城市,它可以把距离比较远、原本看似无关的景物透过压缩感构筑在同一个画面之中。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4940_33.jpg
▲100mm f/8 1/32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153_74.jpg
▲100mm f/5.6 1/8s ISO 20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009_41.jpg
▲100mm f/5.6 1/8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001_27.jpg
▲100mm f/5.6 1/320s ISO 100,Sony A7R2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4953_10.jpg
▲100mm f/5.6 1/60s ISO 50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014_46.jpg
▲100mm f/8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041_72.jpg
▲100mm f/8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158_47.jpg
▲100mm f/8 1/64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127_30.jpg
▲100mm f/8 1/60s ISO 4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312115040_8.jpg
▲100mm f/11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APS-C 模式)
以浪漫之名实现的散景奇镜
毫无疑问,Sony FE 100mm F2.8 STF GM(SEL100F28GM)是颗以散景为目的所特化的镜头,我个人算是十分喜欢的一颗,虽然它在使用上相对受限制,但也因为它的独特性,使得这颗镜头变得更加有魅力。
它在散景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里程碑,同时拥有很好的光学设计与近乎完美的散景表现,但却也牺牲了部分对一颗镜头来说很重要的要素,例如光通量。如果用打 Game 来比喻,它就像是我们在玩 RPG 时偶尔会尝试的那种偏门练法,例如敏捷点超高但 Str 点超低的角色,用来推某些 Boss 非常好用,但同时对操作技巧也有很高的要求;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在使用上确实就很类似这种技能树点点很歪的角色,在平常使用时或多或少有一些限制,但若能找到它的战场,相信这颗镜头绝不会令人失望。
大抵上来说,我认为这颗镜头比较适合晴天、光线好的环境,这不仅仅是因为 T 值 F5.6 所带来的限制,而是若不在光线好的地方拍摄,未免有些埋没了它。举例来说,如果现在在一片树林中拍摄人像,当光线从那树叶缝隙中洒下,透过这颗镜头将数以百计的点光源化为一颗颗完美的弥散圆… 我想这才是最能发挥这颗镜头的迷人之处吧。
http://img.immian.com/20190327040755_50.jpg
不过写到这边,还是要提一下这颗镜头的现实面,以虚化效果来说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是“现阶段最趋于理想的选择”,但若以散景而论全部的镜头,这颗镜头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在相机历史上,曾对散景做特殊调整的镜头并不在少数,除了前面提到的 Minolta 135mm F2.8 STF(后来 Sony 也有再版 Sony SAL 135mm F2.8 STF)、Minolta 100mm F2.8 Soft 之外,Canon 曾推出过 135mm F2.8 Softfocus,Nikon 则是推出过两颗 AF-DC 镜头,分别是 105mm F2 DC、135mm F2 DC,后面的这四颗都属于柔焦镜的范畴。
年代比较新的现代镜方面,Fujifilm 推出过 XF 56mm F1.2 R APD、副厂老蛙也推过 Laowa STF 105mm F2.0(T3.2),那么相较之下,Sony 所推出的 100 STF 似乎显得没有这么独一无二?
却也不然。
首先要做到“柔焦”这点是相对容易的,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 Softfocus 镜头与 Minolta 135mm F2.8 STF 一样都是年代比较久远的镜头。若要在全片幅系统中找到一颗支援 STF、因应高画素机身、具备防手震、近拍模式… 等需求的新镜头,则还是只有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可以满足全部的条件。
http://img.immian.com/20190313100246_62.jpg
【在理性背后,它满足的是…】
如果以全方面来评价这颗镜头,Sony FE 100mm F2.8 STF GM(SEL100F28GM)并不像那些焦段更长、光圈更大的镜头一样拥有“空气切割”的雅号,例如 85mm F1.4、105mm F1.4、135mm F1.8、200mm F1.8… 诸如此类的镜头它们的景深是肯定会比 100mm F2.8 要来的更浅。
在近代的光学设计上,不可否认的大多数镜头都以大光圈、大口径来兼顾“解像力”以及“浅景深”这两项要素,这似乎已经是各厂所咸认的王道路线。相比起那些以大孔径、大光圈王道法则来达到散景王者的镜头,相较之下采用较小口径、较小光圈来特化散景的 FE 100mm F2.8 STF GM 似乎更有种独特的意义存在。
诚然 FE 100mm F2.8 STF GM 的散景是经过理性的计算与设计所呈现出的结果,但在现代镜之列,我们也很难用完全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颗镜头;你需要一些浪漫、一些向往、一些憧憬、一些对未知事物的想像,以及更多的尝试与创造。
换言之,若单纯只是用 100mm F2.8 这样焦段与光圈的数据来看待它,这无疑是相当可惜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更加熟稔这颗镜头后,运用它所能拍摄出的,会是截然不同于其他、只属于这颗镜头独一无二的影像。
或许,这就是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的独有价值吧。
==
下一颗开箱的应该会是 Sony FE 16-35mm F2.8 GM 或是 Batis 40mm F2 CF 吧...
作者: fpboy0070314 (小李李李)   2019-05-03 07:30:00
沙发推!
作者: pcpcpcpcpcpc (Rogi今年请加油)   2019-05-03 07:37:00
最可怕的镜头开箱XDDDD
作者: setura (castella)   2019-05-03 07:40:00
买不起只能推!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5-03 07:44:00
为什么是最可怕XD
作者: soarling   2019-05-03 08:18:00
虽然已经看过了 但还是要推一下XD F大快开箱全制霸了
作者: Roset (ROSET)   2019-05-03 08:22:00
作者: pcpcpcpcpcpc (Rogi今年请加油)   2019-05-03 08:36:00
因为会很生火,可能会把钞票烧掉XDDDD
作者: ronbaker (尼克扛霸子)   2019-05-03 08:37:00
作者: ianferrari (吴麻糬)   2019-05-03 08:56:00
只能一推再推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5-03 09:08:00
没法全制霸啦XD 镜头出不完 买都买不完....
作者: koloto (速水透)   2019-05-03 09:17:00
推推,STF真的很漂亮自己很喜欢,但身边的人都不爱w
作者: jengmei (郑小妹)   2019-05-03 09:20:00
2.8无感。
作者: vpjack (~扬~)   2019-05-03 09:21:00
有在追F大的网页,已经看过了还是要推。100STF真的很有特色,可以说是我最有兴趣的GM。但考量我90%的照片都是孩子,T5.6实在很伤,一直无法入手
作者: innoblue (必要之恶)   2019-05-03 10:26:00
期待135GM和100GM STF的pk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9-05-03 10:27:00
STF推
作者: musichong100 (yo暗杀)   2019-05-03 11:18:00
F大可是被破渡大认证的推坑好文
作者: blackbrian11 (轩)   2019-05-03 12:20:00
想看Batis 40~~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5-03 12:52:00
作者: mv328 (淯耳)   2019-05-03 13:52:00
也太毒了
作者: ialeou (纯种乡民)   2019-05-03 14:11:00
这篇刚上线的时候还有密码保护,被F大吊了好几天胃口XD
作者: Xenogamer (ゴミ丼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9-05-03 14:25:00
这比某评测网专业多了
作者: honeylover (123木头人)   2019-05-03 14:38:00
这散景好毒....
作者: salamanda (sala)   2019-05-03 15:34:00
又是你!!!!!先推再说
作者: akowarren (恍恍惚惚)   2019-05-03 17:33:00
好猛的机身直出喔!sony三代机拍人像要怎么调才能这么好看呢?
作者: jacky791111 (小马儿)   2019-05-03 18:24:00
被你推了无数坑,代表文章写的很好,加油
作者: TC0430   2019-05-03 18:25:00
这直出?我书读得少,不要骗我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9-05-03 20:23:00
这颗散景真的超级毒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5-03 22:35:00
文笔超赞,推
作者: frank355571 (TAUTU)   2019-05-04 00:01:00
https://i.imgur.com/NRzK8lT.jpghttps://i.imgur.com/foCrjdq.jpg这颗是我的镜头盖,真的直出就有这种效果
作者: superyow (阳光男孩)   2019-05-04 00:09:00
作者: akowarren (恍恍惚惚)   2019-05-04 09:38:00
感谢回复,3代肤色明显好很多,不过我就是没法微调到像你直出这么好看,哈哈
作者: oatu (oatu)   2019-05-04 11:44:00
推上!!
作者: ByKiss (白亲)   2019-05-04 12:11:00
比起人像,我更好奇拍花时的设定(跪
作者: soarling   2019-05-04 12:37:00
想学设定! 不过a7ii还有救吗XD
作者: marbu (marbu这样我就买了orient)   2019-05-05 22:54:00
好棒的镜头看完想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