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ndy3020 (:+:One PEACE:+:)
2019-03-01 11:29:4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JDN1mF3I&t=921s
最近看到了这个影片(中国人讲解有对岸用语,不喜勿入),
本身使用nikon D750,用LR将暗部拉回的纯净度觉得很满意,
也一直遵循着以前看到的观念“nikon就是要拍暗以便保留更多细节”。
但看到这个影片后才知道向右曝光的理论,也查询了版上旧文章发现2016年
便有过讨论(更早的我就没看了不好意思),对于曝光补偿值虽然基本上
数位时代向右曝光有较多的拥护者,但减EV拍摄的人也不少。
想请问各种条件下,以“极度重视后制”为主,最适合的曝光补偿值是加还是减?
小弟的工作场合拍摄以抓了就拍为主,找到合适的曝光值并不是最迫切的,
因此一般的工作流程就是拍了再后制调色与亮度。
(1) 假设在iso相同、加减EV后的快门值不会造成手震的前提下,是否向右曝光
是适合后制的最佳解?
(2) 假设需要改变iso但维持在安全快门的前提下,是减EV(拍暗)搭配低ISO还是
加EV(拍亮符合向右曝光)搭配较高ISO值会有利于后制呢?
还请各位前辈协助解惑,谢谢!
作者:
sorochis (ㄇㄚˇ ㄨㄟˇ ㄎㄨㄥˋ)
2019-03-01 11:44:00感光元件组成不同,C家向右,其他左右皆可,建议under
楼主:
andy3020 (:+:One PEACE:+:)
2019-03-01 11:47:00我一开始也是保持各家不同的观念,但这个影片似乎是向右是比较好的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9-03-01 11:54:00各家不同啊,甚至各家不同机种的感光元件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世代的CMOS,不同阶机种的高光阴影能力也不同.也就是在影片中20分左右的"相机raw data亮度范围"这个值有些相机这个值就整个往左横移,你再向右+EV,根本是在减低"亮度范围"阿.
作者:
icexice (用力跳舞会很舒服)
2019-03-01 12:01:00明亮的场合稍微拍暗一点以保留亮部细节但在原本光源就不足,需要开高iso的场合拍亮一点可以降低噪讯,如果拍暗再拉亮,噪讯会比较严重
楼主:
andy3020 (:+:One PEACE:+:)
2019-03-01 12:08:00谢谢两位前辈解惑
作者:
zaqwsxcde (我们是台湾不是中华台北)
2019-05-06 07:09:00楼上好浪漫~~
ISO100 不过曝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就是最佳情况D750几乎是iso invariance快门能压多慢就多慢 以你的问题,1的答案是yes2的答案是,若光圈快门都固定,你会得到相近的结果,差别在高iso动态范围会变低~
他这有个前提 其实是在不弄高iso的情况下建立向右我觉得实务上使用很侷限 这几乎九成都是要放慢快门的意思
楼主:
andy3020 (:+:One PEACE:+:)
2019-03-01 16:21:00放慢快门除了有手震的可能性之外,也有主体晃动的可能,个人觉得这真的很两难,不过还是想知道实务上大家怎么选,谢谢所有提供想法的前辈!
想想大概只有上脚架拍大景那种情况很实用吧,正好这种题材也是最需要宽容度的
白天的太阳白云过曝死白是拉不回来的晚上在可能达成的条件下(ISO,光圈,时间)尽量曝光足够
楼主:
andy3020 (:+:One PEACE:+:)
2019-03-01 19:25:00向右曝光还要不过曝我觉得也需要经验的累积@@
作者:
seou (~课长~)
2019-03-01 21:58:00c家过曝2ev拉得回来 -2ev拉回暗部都噪声
作者:
fiiox3 (飙速宅男)
2019-03-01 22:45:00看直方图也可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9-03-02 10:02:00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从过去至现在我所用过的nikon机种直至d700前都还是故意under处理,因为我能后制甚至是到近代d5500(算吧...?)都还是如此处理但是到D500后,under处理出来的却一直让我们办法接受换上D500后,我个人更偏向“较”正确的曝光去处理手边还会使用的7200、5500,低iso也都还是under在拍离开700后,我就没再使用过FF,抱歉没有样本数
N家在不死白的情况下尽量向右阿 N家死白应该是没救了不过现在更多是用包围啦 按个两张回去合就没这问题惹
1.向右曝光不致死白2.个人喜欢高iso再加ev,比起低iso拉高来说噪声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