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9年CCD最后的荣光【NIKON D3000】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4 22:03:25
好读网页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5581039
没错! 就是D3000 不是D3500 XD
陪我8年多/22万多快门的D3100
从风景拍到追焦、从人像拍到物品
上山下海、国内海外,无役不与
非常坚实耐操,尽管快门数已经超过保证的10万
期间又有淋过小雨,但它始终给我满满的信任感
但是,就在最近,模式转盘故障状况越来越惨
M与S模式乱跳到AUTO越来越频繁
偏偏这两个模式个人也算常用
新加坡之行,已经到会干扰的程度
原本就锁定D5700做为次期主役机
且D3500已经发表,或许再3个月就轮到
但是,D3100似乎已经撑不到那时了
其快门数就算买料回来修也不划算
所以就想买个便宜二手机顶顶吧
原先想找个战神D90,好买好脱手
但是,我觉得太大太重了
又不想再续D3100前缘
而D3200以上,对短期运用又不划算
那.....D3000如何? 做个功课
发现不得了,它居然是NIKON最后一款CCD DSLR
这下不仅可以拿来当备机,也具有历史的意义
因为是9年前的款式,价格空间自然很大
最后收到颇为便宜,状况不错,快门数仅1万多的机子
以不到型号价而言,D3000本体(快门数1万初头)
、充电器、副厂电池(但已膨胀),算是颇划算的
D3000跟D3100发售时间仅差一年左右
算是D3xxx系中改款周期颇短的一次
有着早期NIKON"红内裤" Style
按钮布局跟D3100很相似
不过D3000无live view与录影能力
所以按钮较少,且热键较少一些
另外,按钮的手感比较软比较深
跟D3100满有差异的
D3000这里没有拇指蒙皮
多少感觉有些差异
快门键为电镀银提升质感
到了D3400以后为塑料原色
最高快门速度为D3xxx系的1/4000
另外,D3000跟D3100快门模组不同
声音也不一样,比较沉且闷
且也没有静音快门功能
D3xxx系常见布局
内闪键与Fn键
可惜D3500拔除Fn键
另外,D3000不支援电磁光圈
且也无法使用AF-P系列镜头
另一个小地方是,D3000外露的螺丝较多
好处是,较易于维修,缺点是抗绣跟质感
相较于D3100,比较靠机背一侧
已较有份量的镜头而言,往镜头侧靠较理想
当年推出D3000时
早先的D90、D5000已经改用CMOS
D3000用10MP CCD,加上仅1年就推出更新为
14MP CMOS的D3100,难免有销库存的感觉
不过CCD在相机史上曾为其特殊的存在
遽闻表现类似D80,反倒是它的亮点
具有感光元件清理装置
不过这东西在D3400之后被省掉
D3xxx因市场定位不支援高速闪
故闪灯同步最快为1/200
为GN 12的内闪
到了D3400、D3500下修至GN 7
95%视野率 0.85放大率
重点是有观景窗格线!!
合焦时也会整片闪
这到D3100之后的款式就取消了
D3xxx系列一直是3" LCD
为23万画素,到D3200提升至92万
因为D3000萤幕尺寸跟D3100一样,玻璃保护贴可沿用
屈光度调整跟往后款式的旋钮不同,为滑键的形式
另外,DK-20的眼罩橡胶
只用一次就喷掉了,毕竟闲置满久的
不过打算继续沿用Panasonic VYC0973接目放大镜
输出接口不多,且无支援快门线
不过有红外线遥控功能,部分替代快门线功能
且这样可以用副厂垂直握把,用遥控快门模式,免牵线
这功能在D3100拔掉 (不过D3100有快门线)
在D3200、D3300、D3400加回来
虽然D3500又拔掉,不过有App可遥控,倒没差
为EN-EL9A,而非EN-EL14A
电池不通用,不过对我没差
反正D3100电池早就衰退了
大约可以拍500张
到了D3500大幅提升至约1500张
跟D3100同一套
而影像引擎为初代EXPEED
跟D3100的EXPEED 2还是有性能差距
WB比较没那么准,加上D3xxx系定位而无自订色温
必要时,需要用灰/白卡自行校正之
照片处理速度也可感觉到较慢
大概是底片机手动过片的时间(这单位!!?? XD)
做为规格较齐,且较早期的设计/用料
重量上可以说是D3xxx系之首
到D3500已经轻量到365g
接下来,就来比较一下CCD与CMOS
D3100跟D3200一样有LPF
(到了D3300才移除LPF)
是否如传说中的较为润厚的色彩与更有层次感
有在朋友间进行小规模的盲测
所有人都喜欢D3000的,认为比较明亮且饱和
可见CCD在光源充足下,以机身直出而言,还有有其优势
在白平衡方面,以容易失准的黑色主体来比较
就个人主观判定而言,都不是很准
D3100拍起来偏红,而D3000则是偏蓝
这部分在后来EXPEED中有强化
不过D3000有个很大的劣势
暂存可能不大,读取照片的速度明显较慢
开启D-lighting,变慢有感
虽然还是可以持续连拍
但无法很快速确认EV、WB是不是自己要的
这点对于跑场次、追焦而言较吃力
对焦方面,为入门款首次运用
Multi-CAM 1000 11 区对焦模组
相较于前身D60的3点对焦好上不少
可以很快捕捉到一些画面
追焦能力一样OK的
连拍为3fps,从D3200之后为5fps
ISO的部分,D3000算是相当劣势的
D3000 原生ISO100~1600
D3100 原生ISO100~3200
D3200 原生ISO100~6400
D3300~ 原生ISO100~12800
高反差下,噪声较不明显
在较"平坦"的状况,就可以看到高ISO噪声了
不过白天拍人像,倒是没什么问题
室内是勉勉强强,一般环境光,难以避免的噪声
默认的锐利度跟D3100相比略低一点
调整+1就很OK的
对于植物的发色颇为还原
逆光下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要拍星芒的话,得注意高ISO带来的噪声
总结:
整体的操作、大小以及抓握感
跟D3100极为相近类似
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无痛转换
做为一台相机,D3000虽然为入门款
但除了因市场定位为单转盘,但其他规格
反倒是诚意满满,有些东西,甚至只有D3000才有
虽然在预览照片这一环节,明显被阉割
不过,当时D3000单镜套装大约将近20000元
而现在的D3500单镜套装可能将近18000元
这大约2000元价差所换来,就看使用者觉得值不值得了
因为时代关系,D3000并未有现
在可说必备的LV与绿影功能
且硬件性能上,确实不如后继的款式
不过做为备用机,对我而言倒是无所谓
而重点的CCD感光元件,表现确实不俗与特色
确实有一玩的价值,相较于同时期的CMOS
色彩较润厚且较有层次,但高感光为其劣势
无怪乎当时有句话是 "低高CCD 高感CMOS"
而现代因CMOS进步、高感光需求与成本较低
现在CCD似乎已成为少数人口中的印象
虽然D3000机身功能在现代,已经是相对落后
但是做为一台备用机,加上很熟悉入门机的我
倒是还OK,还可以用相当便宜的价格,缅怀CCD过去的荣光
作者: allmetaphor (能知)   2018-09-24 22:39:00
推推 很有趣的心得
作者: blueneo007 (达菲)   2018-09-24 22:45:00
能带出门又顺手的就是好相机!
作者: karl2526 (松鼠)   2018-09-24 23:31:00
暖暖的文字,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作者: nick10914   2018-09-24 23:35:00
CCD机身我买了E1之后连着买了E300还有E500,最近又买了XZ-1,有机会也想试试看别家的
作者: wasiwatery (你今天1985了没)   2018-09-25 00:15:00
M9价格降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CCD神话
作者: IUOIUOIUO (↙~☆煞气a唉呜3★~↗)   2018-09-25 00:18:00
其实这几年科技已经不需要神话CCD了
作者: benage (阿边)   2018-09-25 00:25:00
一直以为最后的CCD是D80说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00:45:00
期待Olympus的心得 XD传说中的LEICA M9!!!可见D3000多不人气 XD
作者: sleepgod0602   2018-09-25 01:08:00
人生第一台数位单眼推..虽然现在已经跳M43了宽容度跟高ISO真的惨..不过晴天风景照CCD发色真的神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01:24:00
本来不期不待 后来发现避开不利点是可用之材 XD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9-25 01:32:00
何苦为难自己呢?看你也常买镜头,把预算拿来买台D5500不是更好吗?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01:44:00
对我而言 与其现在跳D5500 不如展望D5700而且推估明年第一季可能就有消息只是要个短期补充D3100失能的部分 (M/S模式不稳定所以越便宜越好 无意间看到D3000是NIKON最后一台CCD就搞一台来玩看看 带一点点收藏意味 XD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9-25 01:51:00
D3x00/D5x00系列更新都是要进步没有,拔功能不手软,我是不太乐观D5700会多好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02:01:00
静观其变 看加了什么 拔了什么 有没有符合需求看自己能在这天花板下发挥多少了 XD
作者: billliu (Bill)   2018-09-25 07:33:00
可跟 cmos 的 400d 对比看看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8-09-25 08:50:00
D80应该只能算是"非入门"最后一台CCD机种 在它后面还有D40 D40X D60 D3000四个型号使用CCD呢
作者: fredzheng13 (Scarbo)   2018-09-25 08:52:00
数位相机真的没必要追新机。付出的金额跟机身性能不成比例。
作者: Kentai6 (瑞凡 我回不去了)   2018-09-25 09:03:00
还在用D80
作者: s5pro (惊魂摄魄)   2018-09-25 09:10:00
作者: joy01121126 (油炸捧啾啾)   2018-09-25 09:19:00
相机都没必要追新机阿... 难道底片就要吗
作者: s5pro (惊魂摄魄)   2018-09-25 09:19:00
手上有3台d200、1台s5pro、其中ㄧ台d200改了ir720nm 、ccd不是不好、是因为良率低所以成本高、已经没厂商愿意投入研发、但观测卫星的ccd到现在都还是管制品、福卫5号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cmos的卫星。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09:23:00
楼上ID正确 XDS5 pro也真是经典 当初也有考虑 XD感谢补充NIKON CCD系谱不急用就等看看 新机不符期望捡降价的旧机也不迟 XD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国哥)   2018-09-25 10:29:00
重量也是开箱王考量的重点呀
作者: David2018 (David2018)   2018-09-25 10:58:00
推~我也是Nikon爱好者,虽然跳槽Sony,但还想用Nikon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11:03:00
体积也很重要考量 XDSONY电子功能真的强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8-09-25 11:38:00
D3000之神
作者: jessel (..........)   2018-09-25 11:52:00
第一台单眼就是D60 同一片CCD 相当怀念那饱和的发色阿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12:01:00
神不好当 还是不要好了 (爆汗现在D60很便宜 不过3点对焦 现在看来真的是时代眼泪
作者: jengmei (郑小妹)   2018-09-25 13:36:00
CCD的低iso 真的没话讲。
作者: dsleeper (ppp)   2018-09-25 13:50:00
推!之前用过5600 发色其实也很不错了 期待你的5700开箱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13:55:00
\ 低感CCD /希望NIKON快发布D5700啊~~~ 虽然这几个月应该只打Z6/7
作者: modeng (沉着心灵)   2018-09-25 14:53:00
这年头一堆企业把焦点放在机身性能规格有多强却忘记摄影本质是照片和镜头 也很多人入坑就被洗脑除了靠摄影吃饭 实在想不出不少人为了一点点性能去换机身是为了什么?
作者: tomhlover (哈迪的水某)   2018-09-25 14:58:00
还是请我朋友把这最后的荣光留着别出掉好了 XD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8-09-25 15:06:00
不懂追求性能和忘记摄影本质的关系?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国哥)   2018-09-25 15:18:00
一定要忘记 跟太极拳一样
作者: modeng (沉着心灵)   2018-09-25 15:24:00
就像悟空自在极意功
作者: ACRM2929 (司马娘)   2018-09-25 15:27:00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25 15:43:00
恰恰因为不是把摄影当饭吃,所以得靠机身性能取得更高的成功率。因为你不可能花比机身更多的成本去控制环境。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16:25:00
机身撑高天花板 跟 补正效果 XD我也不是把摄影当饭吃的 想轻松拍兴趣的 XD
作者: dendi (我是乖宝宝)   2018-09-25 17:17:00
d40还在拍....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5 17:44:00
真威猛!!
作者: TomLee928 (老皮卡丘)   2018-09-25 18:24:00
厂商本来就是销售导向,当然要强调自家相机强悍的性能啊XD不然机身更新频率比镜头高那么多要怎么卖~追求摄影本质是每个摄影爱好者自己该去追寻的吧…
作者: ByKiss (白亲)   2018-09-25 22:21:00
我不靠摄影吃饭 但换爽的不行逆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9-26 01:59:00
好奇CCD或CMOS真的会决定发色吗?我以为关键是机身上的DSP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8-09-26 11:01:00
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cmos或是CCD都是Analog元件如果接受光谱的能力不同 即便DSP内处理算法是一样依然会因为接收到的资料不同有所诠释的差异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6 12:02:00
应该是有差异的 不然CMOS更早之前就可以全面替代CCD
作者: itik (PeaceMaker)   2018-09-26 14:31:00
D200路过~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6 18:41:00
怀旧!
作者: chingyun8245 (hjuio)   2018-09-26 20:27:00
家里也有家电厂ccd,a100,可能对焦系统也坏了,还要找读卡机才能传照片,羡慕能玩ccd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6 20:36:00
看能不能买料回来更换零件了 囧
作者: overlay (海边幼女)   2018-09-26 22:44:00
又一个吹捧CCD笑死 盲测我看一堆人闭嘴
楼主: wildspirit (【光羽佳】)   2018-09-26 23:44:00
多少结果就写多少啊 XD 也有拿差1年的来盲测啊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