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rumor早就4个月之前就有啦
https://www.43rumors.com/panasonic-made-a-new-full-frame-camera-for-leica/
请看最后一句
“UPDATE: Our sources CONFIRM Panasonic has made a new FF camera for Leica”
请记得,Panasonic之前也有出过全片幅,只不过是帮Leica出的XDDD
所以到底是Panas自己出的FF无反,还是只是为Leica出的版本,这就期待了
因此说不上是打了一巴掌啦,不过rumor自打嘴巴倒是有可能XD
帮整理aztec1234大的推文内容:
“一个是成本,再来是如果自己有Ff换镜产品,还推同片幅的DC势必会有各种市场区隔
不过每次讲到成本晶圆等东西,听得懂的人少,多数人都是忽略,隔一段时间又再冒出
FF平价化的期待,但晶圆成本依旧明摆在那里没有变
a7被比价的对象是apsc或m4/3的高阶机,但不会被拿来比像是xt20或gx9这种等级的机身
而前代a7虽然相对便宜,但性能差异也很明显
晶圆成本就是明摆在那,你没办法靠大量出货摊掉晶圆成本,价格就会受限,这与是不是
消费性电子产品无关
举个例子,一片12吋晶圆只能切割出60颗左右的FF sensor,却可以切割出2240颗左右的
1/2.33" sensor,一片晶圆的花费相同,做除法的分母却差了快40倍,就可以知道价格的
差距
当然你也可以用低阶便宜的制程去做FF Sensor,不过出来的表现能不能被接受?”
引述《swingman (勇敢gogo)》之铭言:
: 松下也来战片幅啦
: 43rumors FT5 松下9/25推出全幅相机
: https://www.43rumors.com/ft5-panasonic-will-announce-
: its-first-full-frame-system-camera-on-september-25/
: 缩:https://tinyurl.com/y75cr7zv
: 真是打了m43用户很大一巴掌QQ
: m43会走入历史吗?
作者: h311013 2018-09-01 07:43:00
这个出了就刺激了FF 422 10bit…
一个是成本,再来是如果自己有Ff换镜产品,还推同片幅的DC势必会有各种“市场区隔”不过每次讲到成本晶圆等东西,听得懂的人少,多数人都是忽略,隔一段时间又再冒出FF平价化的期待,但晶圆成本依旧明摆在那里没有变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8-31 23:52:00出,都出,其实最近SAR上也有蔡司FF的谣言,选择越多消费者越有利
蔡司机身听说在自己的官网上预告过 然后又神秘的全部下架...........
作者:
bbsbug (bbsbug)
2018-09-01 00:16:00赣...这样是要买哪一台阿 ....阴阳.....XD
Q 本来就是Pana 做的, 一开始大家希望出Pana版的 Q.
作者:
Gnaug77 (熊熊爱吃鱼)
2018-09-01 01:14:00底大一级压死谁?有人想过RX1系列平价化吗,DC改全片幅是更轻便的新选择!刚特地去查,Rx12代已停产!!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9-01 01:24:00出,都出,反正我应该也买不起XD其实我蛮期待FF DC平价化
作者:
waakye (明天的太阳)
2018-09-01 09:02:00抽徕卡税囉
作者:
lef1986 (303)
2018-09-01 09:08:00出台Lumix Q 订价69980的话皆大欢喜
作者:
Gnaug77 (熊熊爱吃鱼)
2018-09-01 09:32:00可换镜全幅相当平价了,“消费性电子产品”需要与时俱进
其实还是不平价,a7被比价的对象是apsc或m4/3的高阶机,但不会被拿来比像是xt20或gx9这种等级的机身而前代a7虽然相对便宜,但性能差异也很明显晶圆成本就是明摆在那,你没办法靠大量出货摊掉晶圆成本,价格就会受限,这与是不是消费性电子产品无关举个例子,一片12吋晶圆只能切割出60颗左右的FF sensor,却可以切割出2240颗左右的1/2.33" sensor,一片晶圆的花费相同,做除法的分母却差了快40倍,就可以知道价格的差距当然你也可以用低阶便宜的制程去做FF Sensor,不过出来的表现能不能被接受?
看来只有掌握低阶制程有自己生产线又拥有品牌忠诚度的公司才有办法推出入门级ff囉
其实低阶制程也不一定省得到钱,因为很多低阶制程只有8吋晶圆产线,切割数更少
作者:
FMANT (OE)
2018-09-01 11:52:00这个成本是Foundry还是自己搞?
作者:
Gnaug77 (熊熊爱吃鱼)
2018-09-01 12:11:00勿忘GR3 XDDD 只要五万上下即是平价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9-01 12:30:00Sony自己算IDM, 这应该是指整体成本吧
自己搞也一样,差别是有Fab的是负担产线在跑的成本,没Fab的是负担Fab给你的报价五万上下算平价就不会一堆人嫌GH5贵了
同样是5万上下,全片幅就说好便宜,M4/3就说贵XDD
作者:
peatle ( ̄︶ ̄)/\( ̄︶ ̄)
2018-09-01 13:31:00感觉就是Lumix SL
作者: SonyA7RIII (Sonyα7RⅢ) 2018-09-01 13:45:00
最起码这篇比较公正而且严谨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9-01 15:29:00呃...便宜和贵不是比较出来的吗?你不是也承认晶圆成本的差异了?这两者被放到不同价位初始值比较也很符合常情吧
我觉得你没看我回的前因后果很多人希望的“平价FF”绝对不会是指“相对以前平价”,如果希望未来是FF无反的天下,说平价的FF机身一台卖五万你是能普及到那里去?再来,你说放到不同价位初始值比较是“合乎常情”,那么拿“平价的FF”说“旗舰的apsc/m43”不值得,这算是“放到不同价位初始值比较”吗?然后晶圆成本的差异不是“承认”,那是我从以前就讲到现在的东西,要用“承认”这两个字请用在以前无视这个事实现在才正视的人,不是用在我身上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9-01 17:06:00其实我不是在跟你说XD不过我说的便宜的确是是指价位初始值还有另外一个对大众来说以用相同价格换来的“性能”初阶FF的确相较高阶APS-C来的便宜当然这里面的误区可能是每个人的“性能”并不是一样的有的人要感光元件有的人要对焦系统或是耐候所以选择“对自己”来说“性能”最高价钱最低的即可
作者:
Gnaug77 (熊熊爱吃鱼)
2018-09-01 17:06:00DC现在卖最好的当属S家,M6三万五真的是没在客气的,FFdc13万也很高价,将他转到五万多这个级距,虽然高价,但不会高不可攀。
作者:
waakye (明天的太阳)
2018-09-01 17:10:00数位相机最贵的零件就是感光元件 全幅变便宜 APS-C当然也会变得更便宜... 别忘了全幅与APS-C面积就差了2.25~2.56倍与m43更是差了4倍另外觉得RX1R会贵? 他还多送一颗蔡司镜头阿
@jhangyu: Sorry,我以为你在说我的话@waakye:感光元件是不便宜,但其他料件很多也没有你想像中便宜,有些大家以为该附的功能背后的代价出乎意料地高另外RX1系列绝对不是买感光元件送镜头,你这说法太一厢情愿
作者:
FMANT (OE)
2018-09-02 16:41:00Q重量640g 体积重量爽度都是上选
作者:
bebesog (bebe)
2018-09-03 09:33:00Q跟RXR2曾经一起拥有,嗯我把RX1r2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