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NSAI (关西哥)》之铭言:
: 最近加入某牌相机粉丝团
: 每天都有非常棒的照片可以欣赏
: 不过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点是
: 颜色都太梦幻了根本和肉眼所见的景色完全不同
: 虽然照片要怎么拍是个人喜好旁人无从置啄
: 但是这个社团的人好像都很喜欢强调这是“直出”而不是“修图”
: (甚至好像有点鄙视后制?)
: 问题是这个直出也是相机里面的软件修过的啊...
: 然后此牌相机(我自己也有一台)的所有者很喜欢强调发色是该牌优势
: 可是后来我发现
: 网络上有一堆可以模拟该牌“发色”的LR滤镜组可以下载
: 可能是我木眼但用LR后制过其实好像都差不多啊...
: 最后,我才领悟(?)
: 相机的价值绝对不是只有数据表上的性能(CP值)而已
: 信仰或是品牌形象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一项不可小觑的因素吧
关于修图的定义想请教一下。
相机品牌大都有出自家的修图软件,
不外乎是吃进自家的RAW档,改改色调、饱和度、亮度、对比、白平衡之类的。
这样算是后制修图吗?
因为相机内建的风景模式、鲜明模式、人像模式等等,
好像也只是事先在相机内设定好色调、对比之类的数值,
依样输出(或说直出)罢了。
补充一下,
会有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对于“后制”的印象,
还一直停留在底片时代那种无中生有或是凭空消失。
ex.
在底片的背景上,“画”一张桌子、花瓶之类的,
或是郎静山大师那种合成照,
甚至是直接把人涂掉,比如说下面这一张 XD
https://i.imgur.com/uep7BJ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