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NEX升级求建议

楼主: dandelionpip (浪)   2017-11-08 17:21:41
现在用的是NEX-5N,转盘已经不灵敏,调光圈很难调
电源旋钮上个月竟然断一半,开机也很难受
目前是看了a6300及a6500
价差有点大,想问一下我的需求有没需要a6500
或是有其他机种建议
镜头两颗 SEL24F18Z SEL55210
基本上就是24ZA终年在用,变焦就毕业典礼用过而已
拍人拍景各半,常用就调光圈,人脸对焦
附上最近拍的,都用google修而已
https://photos.app.goo.gl/YbLZSr5fVGvqvaY43
谢谢!!
作者: blackzero1 (honChao)   2017-11-08 17:36:00
存钱改A7系列吧
作者: hey1590 (老皮)   2017-11-08 17:36:00
a6300跟a6500最主要的差别在防手震和萤幕触控 我觉得a6300就可以了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11-08 17:51:00
这需求讲跟没讲一样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8 17:52:00
不介意机身塑胶感重我觉得 a6000 就可以。有预算就直上 A7R2。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8 17:59:00
A6300就可以了 没事不用上全幅 镜头不用重买
作者: BBryson (布莱森)   2017-11-08 18:27:00
镜头两颗而已,不如趁这个机会快跳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8 18:27:00
A6300除了高ISO之外 其他性能都比初代A7强不懂动不动就推人跳全幅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没有那个需求 就只是更贵更重而已
楼主: dandelionpip (浪)   2017-11-08 21:41:00
想说镜头就沿用为主,当然能省就省当然想过A7,感谢楼上提醒,出门轻便越好总比和有全幅机的朋友出去,反而没带了
作者: wolfted (谢小胖)   2017-11-08 23:26:00
6300提升发色,6500提升发色白平衡这是跟6000 相比,规格书感受不到的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06:47:00
用啥都好,不要在 APS-C 上花太多钱,除非专业需求
作者: Demaciaaaaa (蓝策欸区)   2017-11-09 10:32:00
要不要在APSC上花太多钱也是见仁见智,我自己升FF没有感觉到花更多钱投资会比较值得看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定XD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11-09 11:56:00
如果就是不会升全幅 那继续投资apsc也无妨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9 12:07:00
我在APS-C上投资超过13万 也不会觉得不值得就是想要轻一点的机身和镜头 所以不会想用全幅在打光充足 ISO 100~200的情况下A6300+24Z的照片并不会和A7+35Z有天差地远的差别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2:15:00
https://i.imgur.com/RJR3PpO.jpgAPS-C 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考量到镜群宁选 M4/3 也不要花那么多钱在 E 口 APS-C 上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9 12:20:00
我就是想用SONY的APS-C 用在工作上也可以交差你为何要批评别人的选择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2:20:00
Well, 天大地大,我就是想要最大...:)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9 12:21:00
而且即使你说A7+35Z的体积比A6300+24Z小好了那如果换上变焦镜呢 A6300+1670Z 在A7上能有比他轻的?A6300+24Z+1670Z就可以应付我8成的工作需求了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2:23:00
我给你看的是 A7R2,A7R2 装任何 APS-C 镜都还有2000W 画素,体积上没有明显劣势,重量倒是会多上一些。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9 12:24:00
A6300+24Z+1670Z只要900g 你A7R2要怎么搭? 一定比较重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2:24:00
总之,我没有说 APS-C 不能用,我的建议就是不值得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09 12:25:00
更不用说A7R2多贵了 7万多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2:25:00
多花钱;因为他的优势就是便宜。至于我就是想要这理由,我没有其他意见。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2:33:00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我的建议:有预算买 A7R2,没预
楼主: dandelionpip (浪)   2017-11-09 14:04:00
感谢两位大的建议讨论,收获很多,谢谢!!
作者: vpjack (~扬~)   2017-11-09 16:31:00
A6500配24蔡和A7R2配35F2.8等效焦段和最浅景深都一样,后者最大光圈还低4/3级,在低光环境还少0.5级防震和使用高一级iso,重量又重100g,又比较耗电,机身又贵3万,读存盘效率和白平衡也比不上A6500,除了画素和-2EV对焦,对原po这种一机一镜打天下的人而言,我才不懂A7R2有什么优势。无意贬低A7R2,是单纯就预算和使用方式来看,不觉得有什么推FF的必要。以原po的问题来说,我觉得要看你低光静物使用比例高不高,24蔡本身没防手震,我用A6500快门有机会低到1/3s不手震,A6000就只能勉强1/20s,A6500的白平衡改善很多,但看你图修的很好,我想这应该对你加分有限。其他就只差一个按钮、连拍张数、触控萤幕和录影些微改善。价差大概15K,看你自己觉得值不值得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09 16:51:00
A6500 和 A6000 差 15K?我以为我记错还特别去查了价格。我还是那句话:你要一机一镜,便携,随拍,就没什么必要去买四万块的机身,除非你钱多。然后等效光圈就是帮你把 iso 都考虑进去了,所以没有什么高一档感光这种事。两套在景深和曝光条件上就是接近的配置而 [email protected] 拥有更好的解像力也更加便携。同时也提高了你镜头选择的空间。再讲现实一点,卖二手折价都折得比较少。所以如果打算延续 Nex5N 的拍摄方式,其实 A6000 足够,奢侈一点 A6300,摸起来爽一点。甚至不在乎对焦速度,淘一台 Nex6 已经够用不拍视频却去买 A6500...我只能说:钱是你的。
楼主: dandelionpip (浪)   2017-11-09 22:01:00
V大和L大都分析好详尽,因预算因素才有这问题不然板上一半的问题就都直上就好了 XD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09 22:15:00
看你的拍摄习惯真心建议出24za换X100T 相片好看人也变帅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0 05:51:00
如果真的完全没换镜需求,X100T 的确是很好的选择除了几点:1.近拍比较弱 2.自动对焦比较差,单点还行,至少够用,但追焦和 A6000 系列完全没得比3.可以当很傻瓜的电子相机用,但整台机器的设计还是根植于旁轴上,所以至少得了解旁轴在干什么才不致于妨碍操控体验。 整个来说对摄影者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但不算新的机器了,价格还很硬挺,而且二手征比卖还多....:P其实我这边讲这么多只有一个重点:你有预算考量,就应该尽可能谨守预算以够用就好为原则。不要觉得多花一点这里好一点,多添一点那里又强一些。最后花了很高的价格去买一台优点自己完全用不到的机身。你真追到那种预算,绝对是直上全幅海阔天空,尤其是 A7 系列相较于 A6000 系列光就机身并没有明显的携带劣势A6500 其实就是一台视频机,他的追焦的确有拍运动的潜力,但如果有这么强烈的需求,又到这预算,一般在总体考量下会选择添一些去 D500。D6300 合理一些,无论 EVF 和机身质感相较于 A6000 都有明显的进步但起码贵了 12~13K,多花的这些钱添一点都可以买支55 1.8ZA 或 10-18F4,后者对整体的提升绝对比前者
作者: changmada (马大)   2017-11-10 08:43:00
楼上l大说得太好了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1:25:00
L大对相机的研究的确令人佩服 但我只针对一个点来说你说"APS-C 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优势"我认为是不客观的那SONY APS- C来说绝对还有重量轻便的优势你说A7相较A6000 系列光就机身并没有明显的携带劣势先不说A7R2本身就比A6300重了200g 而且你只用机身吗?还是要搭配镜头吧 不能只能35F2.8这个特例来说我们拿标准变焦镜来说 A6300+1670=708gA7R2+2470Z=1044g 300g的差距是很大的再拿广角变焦镜来说 A7R2+1635Z=1100gA6300+1018=625g 这差距更到了500g对于工作跟生活需要到处跑的人来说 0.5KG差距是很大的所以我还是觉得你说除了便宜 没有任何优势是不对的更不用说APS-C还有长焦优势 接上70-200就变成105-350要拍运动比赛的优势更是不用说所以我要表达的是APS-C并没有你说得这么不堪不仅是便宜而已 至少还有相对轻便和长焦的优势我知道这时候你可能会说M43更轻便 更长焦但APS-C相较M43 在画质 高ISO 浅景深还是有优势不然一吋机种不是更轻之所以说这么多 是要表达全幅 APS-C M43 1吋都有优缺点每个都有他的市场及支持的族群我只是看不惯你把APS-C说成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优势这么不堪即使你对相机非常了解 也需要尊重每个族群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0 13:56:00
S家apsc如果不是标变和长变那么烂真的是很不错....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4:04:00
你说长焦烂 还有70200G 70300G可以搭 焦距还再X1.5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0 14:04:00
APSC片幅赢m43半级,结果变焦光圈全部输整整一级,其实感光景深都是反输的。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4:05:00
你说标变的话1670Z和2470Z其实画质并不会差很多不是每个人买A7系列都会搭2470 GM那你这样说是不是说整个SONY系统都不值得买?
作者: changmada (马大)   2017-11-10 14:16:00
Alan从重量来衡量也有道理 推一下别说500克了 50克都很有感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4:17:00
一个人如果用惯SONY系统 不想用CN也不想用其他家M43然后他就是没有全幅需求 想要轻便一点那SONY APS-C系列就是很好的选择阿为何就是有人要说不上A7就得跳M43 这种奇怪的理论记得有篇文章说SONY微单系列卖最好的就是A6000难道那些人都傻了?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0 14:27:00
1670z和2470z光圈都输m43一级耶...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4:28:00
还有24F1.8Z 35F1.4Z可以搭阿 整体来说不怕和M43比画质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0 14:29:00
而且2470z和1670z的画质连m43的kit都比不上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4:30:00
这栋楼主要是要讨论SONY A7 和A6000你要说M43比SONY系统好 请另外PO一篇依你的理论来说A7R2如果不买2470GM也不用买拉而且上面也有人说A6000对焦和追焦还是比较强大所以我上面早说全幅 APS-C M43 1吋都有优缺点就是有人喜欢把某个系统批得一文不值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0 15:59:00
分几点回应。先讨论便携性:首先,决定 "机身" 便携性的其实是机身定位,而不是片幅。同样举 A7 和A6000 系列来谈,没有机身防震的 A7R 只比 A6300 重了 60 公克,体积上突了一块军舰部。有机身防震的A7R2 相较于 A6500 则重的 100 公克。我必须承认,如果你的便携尺度计较到这 100 公克,那么在不考虑固定镜头 APS-C、M4/3 以及一寸卡片机的前提下,停留在 A6000 这个系列没有问题。也因为决定机身体积重量的其实是机身定位,所以你可以看到 E-M1、GH5、SDQ、X-PRO2 这些并不便携的"小"片幅机身。 https://i.imgur.com/cshSpnE.jpg然而,在一套系统中,镜头对体积重量的影响,通常比机身来得大;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大机身往往是因为它们被默认将经常搭配大镜头才设计成那样的块头。易言之:系统的便携性着眼于厂商对镜群的规划。E 环 APS-C 系统最大的问题就在:其便携系列镜头不但在体积上无法超越 M4/3 系统,甚至在画质上都只能打成平手甚至颇有不如。也许给 Sony 再一次机会,它能做出素质更好的便携镜头,但是很遗憾,现在的Sony靠电子黑科技超车老牌相机厂,它已经不再需要主打无反的便携性,也没打算放更多资源在这上头。所以它最杰出的地方只在电子性能。A6000 系列的电子性能要吃掉富士等没问题,但别忘了 M4/3 阵营也有个家用电器场。反过来说 A7 系列诞生之初 Sony 还要靠便携性和 C、N 抢饭碗,所以它才会推出一系列全幅小光圈的便携镜头,包括了你觉得是特例的 35F2.8za。总此,全幅不是做不出小镜头,看厂商愿不愿意,市场接不接受而已。接下来,我们要厘清一个概念:APS 系统,就是把裁切FF 的其中一块来成像,Olympus 以前的半幅底片机PEN F 就是直接拿 135 底片的一半来用。是故,所有APS 系统,M4/3 系统能做到的事,高画素FF 都做得到。举例:你提到 200mm 在APS-C 上等效 FF 的 300mm,这不意味反过来 200mm 镜头在 FF 上就得不到同样视角。FF 裁切中间那块出来就是 APS 系统给你的视角当你用 APS-C 镜头时,受限于镜头的成像圈,你用不到 FF 片幅外围的画素。而当你用全幅机身上用全幅200mm F4 镜头时,实际上你可以得到等效 APS-C200F2.8~300F4 间的成像效果。所以 APS-C 的片幅转换系数是优势?不是,它是限制。总结,在 E 环系统上,你多拿 50~100 公克的机身,可以得到非常大的镜头选择弹性:你可以选择便携的APS-C 镜,便携的全幅镜,你也可以保有用大镜头增加采光,减小景深的可能。当然,凡事都是对价的:同价位机身,FF 机的对焦等电子性能会稍弱于 APS-C因为你的钱分配到感光元件上,当然在其他地方就有所牺牲。如果你非常需要对焦、追焦这些能力,预算又很有限你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 APS-C 机身,因为省掉一些付给感光元件的费用。总体而言,A7R2 和 A6000 是目前 E 环最有卖点的两台机身。A6300 和 A7 就是 A6500 同 A7M2 就是看片幅以及对焦性能和视频能力的取舍。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6:25:00
你写得非常好 其实你说得很多我都非常赞同我只是反对你所说的"APS-C 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优势"而且你后来的补充打脸了这句话XD除了便宜还有轻便(轻一点也是轻)和对焦的优势不是吗?如果用词不要这么武断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你说的"没有任何优势"就是个完全否定对我这个SONY APS-C用了7年的用户当然会觉得不满SONY APS-C系统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了平衡所以它绝对不是"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优势"你对相机很了解也不代表你可以随意批评即使你后来用了很长很专业的补充说明也不能改变你那句话就是太武断 就是错误的事实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0 17:24:00
alan大你怎么能忍受1670z的画质七年啊...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17:30:00
https://flic.kr/s/aHsm5xizTQ里面广角端的照片几乎都是1670Z拍的 不敢说是多好但至少我的老板跟业主都可以接受 这样不就够了那我为何要多花钱升级或是换系统?另外1670z没有出这么久 大概4年而已我是从NEX-3到NEX-7再换到A6300 才有7年这么久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0 20:44:00
好图耶,推。不过我批评的一直是e环的变焦镜。你用24za的作品配合主题非常完美。反观1670拍出来的图虽然构图也不错,但是画质都明显非常软,这样拍出的人像都是不适合拿去印刷的。
作者: alankaren (alan)   2017-11-10 21:48:00
感谢欣赏XD目前商业用途主要都用在网络上,印刷的话一张图不会超过A5大,所以还觉得够用,如果未来有A3满版以上的印刷需求可能才会考虑升级系统
作者: linjp (JP)   2017-11-11 18:14:00
其实多看版上推文可以发现某L很鄙视A6300 我是A6300user 所以对A6300的评论总是会特别注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