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DC版发过想找相机
有空就爬文也过了几个月
重新审视需求跟预算
小弟本身用富士XQ1也几年了
老实说小归小其实还满轻便好用的
发色不差白平衡也满准确的也很容易操作
就算用M模式一个转盘也能解决大部份设定选单
但是就画质上似乎已经不太能够满足了
没特地调整的话直出jpg感觉还比我用手机pixel xl拍出来还差一点
而且拍起来很容易没电,两颗电池只能拍100多张
但是拍拍自己的收藏写部落格用的照片,用个小棚拍还是相机好用
有接手一台长辈的PENTAX K30+TAMRON 18-200镜头
年代有点久了那体积跟重量也实在有点懒得带出门
最主要用途就是拍自己得收藏,没追焦跟录影的需求
天气好才会带相机出门拍大景+少少的望远
大多是静态很少拍人跟可动的
但还是希望对焦速度能越快越好,应该没人会嫌对焦太快吧
平时都会带侧肩背包出门
所以本来只看类单像是rx100m5跟lx10这类的随身机直接塞包包就好
可是想想要轻便的话,我直接用手机拍就好了,直接上传或是备份都更方便
既然都随身带包包了
干脆直接换可换镜的相机,但还是不希望体积太大跟笨重
最好能有触控功能以及传档方便,毕竟传到手机后有云端无限空间备份
对可换镜相机不是很不了解
先暂时一机一镜为主
预算含镜头大约40K极限50K,没买过单眼所以也没品牌偏好
爬文后就体积跟功能需求来说比较中意得是Olympus OM-D E-M5 II
拍静态能提升到4000万画素,对于我拍模型细节呈现上应该更有帮助
镜头群也比较多种能挑,镜头价格比起更大片幅的来说,以后想换镜好像更划算
暂时不考虑FF,光单换一颗镜头就不便宜,体积跟重量也不方便
可是这么多镜头该怎么挑好?
而且已经是两年前的机型了
还是有其他机型能推荐的吗?
作者:
buzzard (Buzzard)
2017-05-28 01:54:00Olympus 12-40mm F2.8
作者:
bruceiq (最速机车男)
2017-05-28 03:03:00拍模型细节应该需要微距镜跟灯光吧?
O家的话有景深合成可以去找有对应到的镜头用相机不用太担心周期寿命 一台旗舰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加上会使用撑个五年都可以 只要你不要换换病发作一看新机型就想换
E-M5II+12-40pro+脚架,觉得放大率不够时再补DCR250但是这个组合其实不宜久握,带出门的话要加上副厂手把
依需求应该是Olympus E-M5II+12-50kit就足够用好几年了,12-50kit的微距功能足够应付拍模型的需求,另外也节省预算,如果想要体验大光圈的话,还能补颗大光圈镜头,例如45mm、25mm等等。
作者:
MegaGG (超级火焰鸡)
2017-05-28 07:40:00x-t20+16-50 II ,微距补个DCR250 应该可以想让握感好一点可以去左岸淘一个手把回来
GX85+Leica12-60mm也是个符合预算的选择Leica12-60mm就以拍模型来讲也足够
如果不是买水货,那不就爆表了 50k 也不够吧有防潮箱吗? 可能还得买个来放,镜头也要买保护镜这些配件不买也可以,只是心脏要够大颗你的要求也矛盾,现在的相机对焦速度都是相对的静态抢那几 ms 的时间,没意义吧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7-05-28 11:46:00富士拍小模型景深会太浅,而且富士没有微距,个人用尼康60微MFT奥林帕斯的微距很强很棒,可是价格就...当成最终目标吧!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7-05-28 11:58:00嗯...再怎么缩,能缩到前几楼说的景深合成那么深吗?
作者:
buzzard (Buzzard)
2017-05-28 12:11:00富士其实有一颗贵森森的微距镜可用:Zeiss Touit 50mm F2.8
那我建议你去三创 实际操作 确定对焦有没有达到你的要求
作者:
cby2000 (这年头没56好像落伍了)
2017-05-28 12:47:00XF60表示 只有0.5放大率错了吗? QQ
作者:
tyf99 (呵呵)
2017-05-28 12:49:00刚研究GX85可以用对焦包围拍照还有如果真的想用微距镜,当想拍的东西越来越小的时候,就要有练就手动对焦的打算唷 xd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7-05-28 14:26:00XF60是可以搭配 MCEX-11 跟 MCEX-16 啦...可是还要另买就很麻烦多事阿.蔡司系列又贵到个很扯的地步.干脆买个廉价G转XF接环,接尼康60mmF2.8D还比较划算.
作者:
kslxd (置底震怒放火路人某K)
2017-05-28 14:43:00我是都嫌麻烦 直接用XF35orXC50-230接DCR250 ...
作者:
kslxd (置底震怒放火路人某K)
2017-05-28 22:55:00可以 不过还是切成手动比较快
作者:
tyf99 (呵呵)
2017-05-29 00:42:00GX85也有相同功能(韧体v1.2),台松有进
作者:
tyf99 (呵呵)
2017-05-29 13:32:00好不好是看人需求,机身防震跟高阶稳定器相比也没多好用
作者:
jaylj14 (JAY)
2017-05-30 16:56:00我是不懂为何要跳过APSC,一堆人都说M43不然就直上FF,如果你想要更多的ISO可用,又不想重量体积暴涨(喔当然还有价格),APSC其实是不错的平衡吧,圣坛厂官方都声明说"可藉APS-C 搭配镜头取得画质与体积的平衡"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