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皆从新机价格推荐
感谢推文,补充一些资讯
全幅
A7ii+28-70 F3.5-5.6 约50K
优点
1. 全幅
2. FE接环能接很多老镜,转接其他全幅镜,也是目前
无变形最广角的接环(福伦达10mm)
3. 70端算是能看出一点背景虚化的感觉。
缺点
1. 短时间内无法购入其他镜头,焦段不太好,比手机
还不广。
2.镜头有够贵,很重。
APSC单反
其实我相当不推荐这个系列....
如果没有镜头包袱不太有必要为了预算投入这个系列
原因之一是APSC常常并非厂商主力,专用镜头停滞
虽然有人说因为接环共用可以慢慢累积全幅镜再一次跳
但预算都够上全幅A7了,就直接上A7累积就好
另外就是法兰距太长,这之后解释
不过有一个小小优势,就是有T116这颗光角大光圈国民镜...
如果不想转接的确是可以考虑
但请不要买便宜的APSC单反,规格很差....
APSC无反
我觉得考虑到镜头支援度这应该是最好的系列,
尤其在增光减焦环出来后,S跟F家的APSC无反
可以无损光圈焦段转接全幅镜,这是APSC单反
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不推单反)在加上现在有
很多副厂开发很多不错的APSC无反镜头,例如
三阳的12mm f2,可以说是选择相当多,
sony A6300/6500
这两台都不错,当然A6500有机身五轴很不错
但价格值不值得见仁见智,另外这两台跟A7的
接环都是一样的。
Fuji XT-20
富士一直都是很有诚意的厂商,而且他也只有
APSC跟中片幅,所以APSC算是开发主力,
富士相机调色功能相当多元,很多人觉得富士
人像直出很讨喜,但富士硬件就不如Sony强悍
,而且没有原厂解RAW软件...想用RAW又想保
有相机的发色是不太可能的...
更正:富士有原厂解RAW,但颜色跟相机直出
有落差
感谢rock74710 changmada指正
Canon M6/M5
不太推...镜头群太少,没有原生大光圈人像镜
,而且片幅也比S跟F小一些些,硬件也不算顶
不过有便宜的11-22...但预算够其实M43的7-14
更广,单纯只想要便宜广角愿意慢慢等大光圈
再考虑。
总之APSC无反支援镜头很多,建议可以先配kit,
然后看要补广角还是大光圈,或是直接省下kit
直冲也可。
M43
这也是我很推荐的系列,虽然片幅略小,但比起
全幅的差距,M43跟APSC画质几乎相去无几,而
体积却是显著缩小很多,反观APSC许多镜头跟全幅
却没有拉出显著差异,虽然副厂镜头支援不如APSC
但M43原生的镜头群却非常的多,而且各价位都齐全
还有福伦达很神奇的0.95系列....
Olympus em5-ii
功能齐全,五轴防震,作弊的livecomp,防尘防滴
侧翻萤幕,几乎应有尽有的机器,O家的调色跟外观
也算是讨喜。
Panasonic g85
规格跟em5几乎一样,但没有livecomp但多了4K,有
录影需求就P家,想要多点照相功能就O,但不论如何
这两家的接口都是共用的
镜头搭配看你想不想配kit,M43有很多便宜到很诡异的
镜头例如9mm鱼眼3K 跟40-150mm长焦4K(水货) 也有便宜
等校14mm的广角,可以省下kit配大光圈定焦,再补7-14
F4,镜头水货或许能压在预算内。
总之这系列优势就是很轻,然后你可以在预算内买到超广角
跟长焦,机身性能相当不错,可以拍摄很多题材。不过
这系列背景虚化就差了一些,除了原厂f1.2的超贵镜头,
跟副厂0.95系列的镜头,我个人都觉得不算很散...
结论:
想要画质就直上A7,但如果不能买新镜焦段跟类单没啥区别,
就只是相同主题更高画质的照片,我觉得有点浪费可换镜的优势
APSC无反可以无损转接全幅单反镜头,加上许多副厂支援,可以
选择的镜头很多,但S家镜头几乎没有低价选择,要转往副厂
F家镜头很有诚意调校颜色顺眼但规格输S,不能原厂修RAW也要考
虑,C家CP值高但机身性能实在很落后...
M43非常轻便可以每天携带,画质也没有显著落后APSC,镜头群跟
价位都相当全面,机身性能也很不错,可以在预算内买齐镜头跟
各种机身功能,对新手来说可以马上拍摄许多单反才能拍摄的主题
,如超广角、长焦、散景等等,但背景虚化效果略差一点
虚化效果大概是M43 f1.2~ APSC f1.6(x ~FF f2.4
想要虚化有感只能用长焦或是副厂的0.95系列。
入坑前真的要慎选接环系统...
然后机身价位差别可能是公司或跟水货
不要被店员骗了,审慎考虑价差是不是值得保固时间
(至少至少不要用公司货价买到水货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