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从几年前就已看过大烂老师的婚礼摄影作品,当下就被照片中饱满的光线及丰富的情
节吸引。而在对老师更进一步Google之后,便发现老师的blog上有蛮多篇他对摄影美学的
研究,一篇篇看完后,更是对老师脑袋中所建立的知识体系佩服。而之后也有一直在
follow老师的动态
这次无意间看到了在Nikon School有大烂老师的课,会员价3000元。心想,值得一去,当
下就报名了!
*注: 本文章只是本着推广的态度书写,由于大烂老师的讲课内容繁多,在此只能重点式
分享,请多见谅。如对老师的论述有兴趣,在他的blog中有更完整的文章,或是可以在
Nikon School下载到讲义
(讲义:http://goo.gl/ALpsLQ)
====================================================
1.缺乏精确定义的美学命题是只是假命题
一开始,老师就以"柯锡杰"的著作来说明
(在他的blog也有提到http://goo.gl/95CVUR)
http://imgur.com/Z4kV4RT
"《柯锡杰摄影美学》这样写着:“看一个人的照片,就知道他的心有多大。透过一张小
小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家背后的精神。”这个框架非常符合一般人所谓“作品反映
心态”的框架,因此拥有较高的传播效力,但外行人难以看出这是一个完全空洞的假命题
。
我再举一个对照的例子给大家看。英国美学家 Jonathan Friday 在其著作《美学与摄影
》中如此写道:“感觉与情绪常常伴随艺术作品而产生,我们的社会环境背境,影响了我
们对艺术作品的部分反应。而观众的经验、理解、品位,也部分地影响艺术家作品表现的
内容。”"
前者只是说了一个很空泛的命题,其实并没有说出什么道理,也没有精确定义"什么是心
?","什么是大?","有多大?",所以形成一个假命题。但在网络上,这种言论容易被接受
,也容易被传播。
后者则是明确说明了作者,作品,观者三方的关系。虽然第一次看会觉得有些晦涩,但实
际上却是在短短一句话中说明了观众对影像如何审美
====================================================
2.学摄影需要理论吗? 美感可以训练吗?
http://imgur.com/xtPvp7R
老师在此引用了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论鉴赏的标准>一书的文字。
http://imgur.com/T6GpSij
很多学摄影的人会认为
"美感是天生的"
"摄影是感性而非理性的"
"摄影没有对错,不用批评他人的照片"
....
但事实上,美感教育就像我们学音乐,学文学,学物理...
第一次遇到微分方程式,不也是感到陌生?但接触多次之后便越能体会背后的意涵
第一次接触量子力学的机率波,不也是觉得不合常理? 但接触久了,便可以活用在各个领
域(半导体,天文,物理化学...)
同样的,美感是可以训练的。
纵使在网络上,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在"玩摄影",不用去阅读过于深奥的理论。但小弟我
反而认为,这种"玩摄影"的心特正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更造成许多人拍出来的照片是
"数十年如一日",完全没有改变。到最后,摄影可能变成一种社交行为(交朋友,认识异
性...),或是沉迷于器材,我想这都不是摄影要带给我们的
====================================================
3.网络上众多奇怪观点
http://imgur.com/J263Nld
常见的月经文(问有建设性的问题才有帮助)
http://imgur.com/uTztiXR
谬误观念
(x)闪灯是要把物体打亮 ==>是要打出阴影
(x)以为离机闪就是厉害
(x)坚持不用闪灯,只拍现场光
(x)新手要从50mm标准镜练习
==> 只是这个焦段比较能去除杂物,加上大光圈去除背景干扰,看起来比较厉害
(x)不修图才原汁原味
==> 数位机身本来就有修图,底片扫描也有修图,重要的是你要如何呈现给观众
====================================================
这次的心得分享其实只是少部分重点,很多精彩的图片讲解都没有办法在此呈现。
目前小弟其实只上了第一堂课(共3堂),相当期待接下来的课程阿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