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ntzo (Dantzo)》之铭言:
: ※ 引述《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之铭言:
: : 自从玩摄影之后,对于照片景深外的散景特别的注意,
: : 即便是看电影时,也不自觉得把注意力放在散景上。
: : 电影拍摄时,为了让宽萤幕比例16:9能压缩到3:2的35mm上,会使用anamorphic镜头,
: : 之后再透过投影机或者是数位的方式还原成16:9的比例,
: 先说一件事
: 最早电影原本的投射比例是4:3(1.33)(例如小津安二郎的片)后来电视出现且开始普及
最早的确是1.33,但自从影艺学院订下1.37的规范后即已1.37比例做为正式学院比例
除了影像轨之外,还会把声轨印在底片上面,但是从电视出现后
电影公司百家争鸣,各式各样的比例不断的出现
: 电影产业为了把观众拉回戏院,开发出了wide screen的投射比例
: 但是究竟“正确的”wide screen raito
: 是几比几在电影届当中也没有达到完全的一个共识(1.85? 1.66?)
: 当时也不是所有的戏院都支援所有的投射比例
: 要达到这种宽广的萤幕比率
: 除了直接从胶卷上裁切,anamorphic镜头就派上用场了
: (其实anamorphic镜头的发明其实很早,是为了在一战时让战车的驾驶有更宽广的视野
: 后来才在电影圈开始流行)
: 原po有件事说得不尽正确,现在的电影机器的感光元件尺寸
: 大小都是16:9而非像数位相机常见的的3:2
: 所以现在电影中看到的anamorphic ratio
anamorphic以常见的变形比率来说有2x和1.33x
实务上电影比较常使用2x变形镜头
透过4:3的感光元件拍摄,后期再把画面伸长成2.66后裁切 (以alexa为例)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以JJ的片星际争霸战:闇黑无界为例,电影中用了两种长宽比率
: 1.44:1(IMAX胶卷)跟2.39:1(anamorphic)
: : 所以几乎所有的影片看到的散景都是垂直立著的椭圆
: : 例: http://imgur.com/JzscYpZ
: : 但很奇怪的是,J. J. Abrams的电影,像是星际争霸战、星际大战:原力觉醒
: : 例: https://youtu.be/ALHiJaSPrns
: : 散景不但是水平方向的椭圆、而且连眩光都是水平的走向,
: : 如果搜寻关键字(如JJ Abrams Lense Flare)几乎都是揶揄JJ Abrams的文章或是影片,
: : 并没有解说这个现象。
: : 到底这样的光学效果是如何办到的呢?
: 虽然说anamorphic镜头的光圈是垂直椭圆形,让散景是垂直椭圆的
: 你提到水平椭圆形的散景应该算是电影为了flare而做的部分,在你提供的youtube当中
: 我只比较在耀光闪烁时有看到类似的情况
: 其他部分的散景仍是比较接近垂直椭圆形或是不明显的
: 至于为什么会有横向的flare则是这类镜头本来的特色
: 产生的原因则是镜片的特殊形状(由正面看非弧面而接近桶状)
: 不过确实后制也是可以添加的
不全然所有变形镜头都有变形散景跟flare
西班牙镜头厂Scorpiolens出的变形镜头就把传统的压缩风格给修正了
推 carl3104: 那请教一下为什么感光元件不直接做2.39比例呢? 数位是新 07/10 00:21
→ carl3104: 的系统 应该没有规格上的包袱才是 为什么还要用变形镜头 07/10 00:22
→ carl3104: 去做比例转换呢? 谢谢 07/10 00:22
推 ericf129: 专业推推 07/10 00:36
上面有说明了,比较常疑惑的是为什么还要用4:3
因为arri设计数位摄影机是为了让以前的老摄影师方便使用
在观念上会以底片摄影为主,而底片时期就是利用4:3的画面变形
所以这观念才会沿用到数位摄影机上
然后感光元件裁成2.39的话......
那么要嘛这个公司会倒闭,不然就是帮他代工的半导体厂会入不敷出然后倒闭...
→ ad47: 说没有包袱是错的,电影系统包袱更大,专业镜头随便一颗都是 07/10 00:54
→ ad47: 十万为单位在计算。再者感光元件的比例是不是要刚好作的跟最 07/10 00:55
→ ad47: 后放映的比例相同也不是这样,从取景到剪辑到最后输出成放映 07/10 00:56
→ ad47: 尺寸,可能比例都不相同;最前面考虑剪辑时预留安全框 比例 07/10 00:57
→ ad47: 有没有1:1显然不是很重要,只要不要差太多浪费太多画面/像素 07/10 00:57
→ ad47: 就好。最后上映尺寸可能也不只一种,如果包含DVD、蓝光发行 07/10 00:58
→ ad47: 那画面上 更是要预留多种比例输出可能。所以回过头看变形镜 07/10 00:59
→ ad47: 头,从发展出来的脉络到现在数位拍摄继续用,手法跟画面比例 07/10 01:00
→ ad47: 头,从发展出来的脉络到现在数位拍摄继续用,手法跟画面比例 07/10 01:00
→ ad47: 都可能是考虑的点。 07/10 01:03
目前电影只有Flat(1.85)和Scope(2.39)两种比例
其他比例均为电视产业、发行产业他们自行增加或做修改的结果
推 carl3104: 所以简单来说 一部电影摄影机会使用最通用的比例去做 07/10 01:15
推 carl3104: 所以简单来说 一部电影摄影机会使用最通用的比例去做 07/10 01:15
→ carl3104: 感光元件 那需要其他的比例的时候 因为要做画质最佳化 07/10 01:15
→ carl3104: 用变形镜头去fit通用比例 以达到最好的画质表现 这样 07/10 01:17
→ carl3104: 用变形镜头去fit通用比例 以达到最好的画质表现 这样 07/10 01:17
→ carl3104: 讲应该没错吧 07/10 01:17
观念上是因为以前要拍宽萤幕的时候,会浪费底片的空间
因为拍摄一般1.85片子的时候会造成底片有上下空间被浪费掉(除非拍3-perf)
而为了让底片所有空间都能被应用到所以才发展了变形镜头
推 po3d: 那些炫光部分是JJ针对作品订制的效果,何必解释? 07/10 11:23
推 Wangdy: 摄影版真专业呀 07/10 11:42
推 hycchiao: 推推好认真的一篇文 07/10 12:00
推 carl3104: 感谢您的解惑 不过您说的有些人追求"anamorphic look" 07/10 18:41
→ carl3104: 还真是令人感到奇怪 这本来是妥协下的一个 算是缺点的 07/10 18:41
→ carl3104: 产物 即使不叫缺点也是一个与本来预期不同的效果 竟然也 07/10 18:43
→ carl3104: 产物 即使不叫缺点也是一个与本来预期不同的效果 竟然也 07/10 18:43
→ carl3104: 是有人喜爱 进而变成一种特色 07/10 18:43
不算缺点,因为他树立了新的风格以及规范(2.39)
推 atropos: 不会奇怪啊,耀光鬼影也是光学缺陷,一样有人很爱 07/10 18:57
推 ad47: 星芒爱的人更多。 07/10 21:46
虚焦都能变成一种情绪了呢。
推 carl3104: 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解像力差的镜头? 07/10 22:31
现在很多电影还是会使用zeiss super speed或者cooke S2之类的镜头
不过实务上商业电影不会使用这些镜头,除了没有LDS不方便后期外
还有这种缺陷不够稳定,对于商业大片来说难以容忍这样子的结果
EX:推拿里头使用很多lensbaby
推 ad47: 当然有阿 微距太锐利不是很多人不拿来拍人吗 07/10 22:48
推 user1120: 推 07/10 23:26
推 carl3104: 那会为了拍人 特别买画质很差的镜头吗? 07/10 23:55
推 rgbff: 星际争霸战那种全部都是后制的吧,事实上现在拍摄的时候反 07/11 01:15
→ rgbff: 而会尽可能避免镜头耀光的产生,因为重拍的成本太高,还得 07/11 01:17
→ rgbff: 看演员赏不赏脸,星际争霸战就是后制玩太凶了被拿出来吐槽 07/11 01:18
简单来讲,除非进棚背景可以后制外,基本上看到散景是椭圆形,
那么他们的flare就可以断定是变形镜头产生的
因为现在还是有很多电影会拍16:9再裁成2.39
所以也无法肯定是不是全后制或者全实拍
话说变形镜头话题大概每半年会在单眼版出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