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星际争霸战、星际大战:原力觉醒的眩光

楼主: s8974135620 (果汁( –口–)/)   2016-07-11 08:47:40
※ 引述《Dantzo (Dantzo)》之铭言:
: ※ 引述《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之铭言:
: : 自从玩摄影之后,对于照片景深外的散景特别的注意,
: : 即便是看电影时,也不自觉得把注意力放在散景上。
: : 电影拍摄时,为了让宽萤幕比例16:9能压缩到3:2的35mm上,会使用anamorphic镜头,
: : 之后再透过投影机或者是数位的方式还原成16:9的比例,
: 先说一件事
: 最早电影原本的投射比例是4:3(1.33)(例如小津安二郎的片)后来电视出现且开始普及
最早的确是1.33,但自从影艺学院订下1.37的规范后即已1.37比例做为正式学院比例
除了影像轨之外,还会把声轨印在底片上面,但是从电视出现后
电影公司百家争鸣,各式各样的比例不断的出现
: 电影产业为了把观众拉回戏院,开发出了wide screen的投射比例
: 但是究竟“正确的”wide screen raito
: 是几比几在电影届当中也没有达到完全的一个共识(1.85? 1.66?)
: 当时也不是所有的戏院都支援所有的投射比例
: 要达到这种宽广的萤幕比率
: 除了直接从胶卷上裁切,anamorphic镜头就派上用场了
: (其实anamorphic镜头的发明其实很早,是为了在一战时让战车的驾驶有更宽广的视野
: 后来才在电影圈开始流行)
: 原po有件事说得不尽正确,现在的电影机器的感光元件尺寸
: 大小都是16:9而非像数位相机常见的的3:2
: 所以现在电影中看到的anamorphic ratio
anamorphic以常见的变形比率来说有2x和1.33x
实务上电影比较常使用2x变形镜头
透过4:3的感光元件拍摄,后期再把画面伸长成2.66后裁切 (以alexa为例)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实际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宽多了
: 以JJ的片星际争霸战:闇黑无界为例,电影中用了两种长宽比率
: 1.44:1(IMAX胶卷)跟2.39:1(anamorphic)
: : 所以几乎所有的影片看到的散景都是垂直立著的椭圆
: : 例: http://imgur.com/JzscYpZ
: : 但很奇怪的是,J. J. Abrams的电影,像是星际争霸战、星际大战:原力觉醒
: : 例: https://youtu.be/ALHiJaSPrns
: : 散景不但是水平方向的椭圆、而且连眩光都是水平的走向,
: : 如果搜寻关键字(如JJ Abrams Lense Flare)几乎都是揶揄JJ Abrams的文章或是影片,
: : 并没有解说这个现象。
: : 到底这样的光学效果是如何办到的呢?
: 虽然说anamorphic镜头的光圈是垂直椭圆形,让散景是垂直椭圆的
: 你提到水平椭圆形的散景应该算是电影为了flare而做的部分,在你提供的youtube当中
: 我只比较在耀光闪烁时有看到类似的情况
: 其他部分的散景仍是比较接近垂直椭圆形或是不明显的
: 至于为什么会有横向的flare则是这类镜头本来的特色
: 产生的原因则是镜片的特殊形状(由正面看非弧面而接近桶状)
: 不过确实后制也是可以添加的
不全然所有变形镜头都有变形散景跟flare
西班牙镜头厂Scorpiolens出的变形镜头就把传统的压缩风格给修正了
推 carl3104: 那请教一下为什么感光元件不直接做2.39比例呢? 数位是新 07/10 00:21
→ carl3104: 的系统 应该没有规格上的包袱才是 为什么还要用变形镜头 07/10 00:22
→ carl3104: 去做比例转换呢? 谢谢 07/10 00:22
推 ericf129: 专业推推 07/10 00:36
上面有说明了,比较常疑惑的是为什么还要用4:3
因为arri设计数位摄影机是为了让以前的老摄影师方便使用
在观念上会以底片摄影为主,而底片时期就是利用4:3的画面变形
所以这观念才会沿用到数位摄影机上
然后感光元件裁成2.39的话......
那么要嘛这个公司会倒闭,不然就是帮他代工的半导体厂会入不敷出然后倒闭...
→ ad47: 说没有包袱是错的,电影系统包袱更大,专业镜头随便一颗都是 07/10 00:54
→ ad47: 十万为单位在计算。再者感光元件的比例是不是要刚好作的跟最 07/10 00:55
→ ad47: 后放映的比例相同也不是这样,从取景到剪辑到最后输出成放映 07/10 00:56
→ ad47: 尺寸,可能比例都不相同;最前面考虑剪辑时预留安全框 比例 07/10 00:57
→ ad47: 有没有1:1显然不是很重要,只要不要差太多浪费太多画面/像素 07/10 00:57
→ ad47: 就好。最后上映尺寸可能也不只一种,如果包含DVD、蓝光发行 07/10 00:58
→ ad47: 那画面上 更是要预留多种比例输出可能。所以回过头看变形镜 07/10 00:59
→ ad47: 头,从发展出来的脉络到现在数位拍摄继续用,手法跟画面比例 07/10 01:00
→ ad47: 头,从发展出来的脉络到现在数位拍摄继续用,手法跟画面比例 07/10 01:00
→ ad47: 都可能是考虑的点。 07/10 01:03
目前电影只有Flat(1.85)和Scope(2.39)两种比例
其他比例均为电视产业、发行产业他们自行增加或做修改的结果
推 carl3104: 所以简单来说 一部电影摄影机会使用最通用的比例去做 07/10 01:15
推 carl3104: 所以简单来说 一部电影摄影机会使用最通用的比例去做 07/10 01:15
→ carl3104: 感光元件 那需要其他的比例的时候 因为要做画质最佳化 07/10 01:15
→ carl3104: 用变形镜头去fit通用比例 以达到最好的画质表现 这样 07/10 01:17
→ carl3104: 用变形镜头去fit通用比例 以达到最好的画质表现 这样 07/10 01:17
→ carl3104: 讲应该没错吧 07/10 01:17
观念上是因为以前要拍宽萤幕的时候,会浪费底片的空间
因为拍摄一般1.85片子的时候会造成底片有上下空间被浪费掉(除非拍3-perf)
而为了让底片所有空间都能被应用到所以才发展了变形镜头
推 po3d: 那些炫光部分是JJ针对作品订制的效果,何必解释? 07/10 11:23
推 Wangdy: 摄影版真专业呀 07/10 11:42
推 hycchiao: 推推好认真的一篇文 07/10 12:00
推 carl3104: 感谢您的解惑 不过您说的有些人追求"anamorphic look" 07/10 18:41
→ carl3104: 还真是令人感到奇怪 这本来是妥协下的一个 算是缺点的 07/10 18:41
→ carl3104: 产物 即使不叫缺点也是一个与本来预期不同的效果 竟然也 07/10 18:43
→ carl3104: 产物 即使不叫缺点也是一个与本来预期不同的效果 竟然也 07/10 18:43
→ carl3104: 是有人喜爱 进而变成一种特色 07/10 18:43
不算缺点,因为他树立了新的风格以及规范(2.39)
推 atropos: 不会奇怪啊,耀光鬼影也是光学缺陷,一样有人很爱 07/10 18:57
推 ad47: 星芒爱的人更多。 07/10 21:46
虚焦都能变成一种情绪了呢。
推 carl3104: 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解像力差的镜头? 07/10 22:31
现在很多电影还是会使用zeiss super speed或者cooke S2之类的镜头
不过实务上商业电影不会使用这些镜头,除了没有LDS不方便后期外
还有这种缺陷不够稳定,对于商业大片来说难以容忍这样子的结果
EX:推拿里头使用很多lensbaby
推 ad47: 当然有阿 微距太锐利不是很多人不拿来拍人吗 07/10 22:48
推 user1120: 推 07/10 23:26
推 carl3104: 那会为了拍人 特别买画质很差的镜头吗? 07/10 23:55
推 rgbff: 星际争霸战那种全部都是后制的吧,事实上现在拍摄的时候反 07/11 01:15
→ rgbff: 而会尽可能避免镜头耀光的产生,因为重拍的成本太高,还得 07/11 01:17
→ rgbff: 看演员赏不赏脸,星际争霸战就是后制玩太凶了被拿出来吐槽 07/11 01:18
简单来讲,除非进棚背景可以后制外,基本上看到散景是椭圆形,
那么他们的flare就可以断定是变形镜头产生的
因为现在还是有很多电影会拍16:9再裁成2.39
所以也无法肯定是不是全后制或者全实拍
话说变形镜头话题大概每半年会在单眼版出现一次
作者: benage (阿边)   2016-07-11 13:40:00
专业推
作者: hhhuichun (huichun)   2016-07-11 17:56:00
数位用变型镜头再还原,画质会变差吧?感觉比1.85再裁切还差?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7-11 19:11:00
楼上 我觉得还是比较好 底片跟数位在单位解像力上的特性应该是一样的 只要使用到的面积越多 其总画质就越好
作者: windcat (there is)   2016-07-11 22:01:00
专业推 请大大多多分享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7-11 23:12:00
可是我看IMDB上的摄影机规格 4k 6k还蛮普遍的呀 应该对规格还是有一定要求吧 其实说起来拍电影还是很重视画质一些老电影现在看来画质依旧不凡 如果这些电影用那个年代的"电视摄影机"来拍 画质现在看来恐怕是不忍卒赌吧好在除了近几年电影有改用数位之外 几十年来电影都是用片幅不算小的底片拍的 画质就以目前2016来讲依旧很棒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7-12 10:45:00
那个修复看起来就花超多时间人力手工的拉wwwww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07-12 23:50:00
感谢各位前辈的解惑我也在我原本文章后面转录电影板的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