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修图用萤幕请益

楼主: playyong (阴暗面...)   2016-03-05 23:33:02
个人在广告摄影公司上班
我想直接告诉您
用什么软件校色,或是使用等级多高的萤幕
都只是一个假议题
不过是商人赚钱的噱头罢了
纵使软硬件都使用到最顶级
把颜色校正到瑞士研究室的最高标准
但是客户还是只要你把档案line给他
光是破坏性的压缩格式不说
每个人的观看萤幕就大不相同
纵使同一家公司出的手机
同一款型号,不同一批料
也还是会有色差
更遑论每家印刷厂的颜色品质不一了
你难道觉得比较贵的手工冲片
会比较标准?
还是去costco一张两元
就完全不会色偏?
答案其实通通都会跑色
而且,客户在办公室使用不同色温的灯管
观看你的照片,颜色也会不完全一样
我们光是每天在跑印刷部门做打样冲印
对照客户提供的产品色版重新校正
就可以天昏地暗处理好几回
而这些情况
在面临到使用手机及平板浏览照片的客户
更是完全无解
就算我用i pro one把他平板校正的跟我萤幕一致
也会因为显色域的问题造成色阶不一
可是客户只会堵你一句《林北系用apple的馁》
so...
回到你的问题
便宜的、顺眼的、大尺寸,就可以买了
其他的,参考而已
※ 引述《sachen0325 (inDream.tw )》之铭言:
: 推文推一半断掉,直接回文比较快
: nec 和eizo 个人用的经验
: 都有硬件校色
: 但看的黑色阶最清楚有序的还是cg等级
: nec 还是输一节
: 加上也会闪频,看的舒适度也是eizo较好
: 我目前是用nec 27的
: 若要重选也一定直上eizo cx或cg等级的
: 另外 win 系统很多软件对icc 支援根本悲剧
: 光流览器和开图程式及 adobe 软件在广色域
: 的颜色统一,就够搞死自己
: 在win 系统 你会发现,到底那个颜色才是正确的
: 或存在非常重的疑问
: 若你全用 sRGB 或许没什么问题
: 但 aRGB ,你一定会遇到上述的问题
: 修图照修,但你根本不晓得自己的图片调色
: 可能已经走火入魔了
: 若有输出再转CMYK 就肯定是更花钱的悲剧
: 做有个校色器校一校,并不叫校色标准化
: 能把整个环境全弄成aRGB 标准化是非常好的理想
: 但真的取决于你硬件,软件,环境光,周边支援还有客户的观看条件
: 所以很多人绕一圈又选回对sRGB 做最佳化
: 全套的色彩标准化
: 有些也甚至是把 NEC 或 EIZO 校成 sRGB 给WIN或MAC 做统一,加上照片挂 sRGB icc
: 也可以减少颜色错乱
: 而不管 nec 或 eizo 校成 sRGB 细节是不会少的
: 差的就色域显色不足
: 有要印更厉害的颜色就再改吧
: ※ 引述《damaishin (嘿嘿嘿)》之铭言:
: : 目前使用的萤幕是dell u2412
: : 作业系统是win,备有色猴
: : 近日有一笔预算想要升级萤幕,大概上限是3.5w
: : 希望是16:10,24吋以上即可
: : 想要挑选有adobe rgb 99%的萤幕
: : 不知道哪台体质比较好
: : 输出打印的需求比较少,但是希望萤幕上看到的细节可以多一点
: : 改正平常PS和LR修图的习惯
: : 看了很久
: : eizo FlexScan系列没有adobe rgb
: : ColorEdge系列预算就是爆炸...
: : NEC 台湾买没有保固,我人品不是很好...
: : DELL 有支援adobe rgb又是16:10的好像没有 (官网列的型号)
: : U2413符合条件,可是在官网上已经没有这个型号了(停产)
: : BENQ和ASUS的好像有符合我的条件
: : 不过总觉得对这两个品牌不是这么有信心
: : 不知道有人能够分享吗
: :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5 23:35:00
你说的是现实 但也正是这样不长进的想法造就这样的环境阿XD(不长进不是针对人拉~冒犯先说sorry)要是大家都有心 自己这端 客户端 印刷厂,其实对把颜色弄好绝对是正面的帮助,至少大家语言要先统一,才不会家同鸭讲印刷每批油墨颜色不同 其实那是印刷厂的事 负责任印之前先色靶印出来调整,至少就有个准了不是?问题有多少厂商真的打样会打色靶印出来?又灯光的问题更复杂 负责任的话应该要马大家都用标准灯看,不然就是客户端指定合格的灯光设备,印刷好像有软件可模拟(举个题外话例子 大家去信义区行人徒步区广场看,刚好两个大型LED广告看板,一边是百货公司的一边是H&M的。天差地别一个连基本白色都不准,更别说每个广告颜色都乱跑,另一个黑白鲜明层次立体感非常好,肯定是厂商软硬件都特别用心过)最后;其实有钱还是能够搞好这些,可惜就是没钱吧....XD
作者: channel79 (119金城武)   2016-03-05 23:55:00
楼上的....,你可以回复一篇文章何必用这么多行占空间咧....==
作者: mirox (miro)   2016-03-05 23:57:00
现在印刷的价格打的那么烂 很难跟你慢慢校色拉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5 23:59:00
懒地回了文XD 觉得版上太多这类延伸讨论大家可能看了烦(?)
作者: linpo1206 (东区徐志摩)   2016-03-05 23:59:00
现实就是这样 但是理想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6 00:01:00
对阿其实还是钱 悲哀(不过没钱印刷烂 至少自己档案不要烂吧)
楼主: playyong (阴暗面...)   2016-03-06 00:18:00
您回到了最基本的问题,只付的起香蕉的消费者,自然只能得到猴子国外可以花十万弄装潢布景只为一张照片台湾却只出一千要你有一样的效果我不是说台湾不好,我们有很多好人才但是国内的需求市场真的不大,加上对岸打压低价就算了,你还必须祈求客户不要再杀价还有,在这个时代,要好、要快、要便宜,是办不到的你要摄影,输出(萤幕或印刷),客户端三者统一答案是办不到的,原因在于,我们又不是靠一个客户吃饭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6 00:43:00
老实说我不确定这是否要被称作“噱头”,因为实际上是可用的流程或硬件之一,如果你今天觉得客户那边根本不在意,有有没有做都无所谓,那老实说你也很难真的接到有这需求的客户了,毕竟都认为这是“噱头”了不是吗?讲个难听点的,你今天档案送出去,印出来有问题,客户要追责任时,你连自保的条件都没有。
楼主: playyong (阴暗面...)   2016-03-06 01:11:00
坦白说,我们公司可以做到这样子的需求而这也是为什么每天我们到处校正颜色的原因但是相对的,付出的成本真的太过度的高昂了我想回到原po的课题,掌握色彩的练习固然重要但它不会是摄影的全部,就好比你不会去质疑蜷川实花的色彩准不准一般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6 01:15:00
所以你们公司还是有用“商人赚钱的噱头”的流程来执行业务的意思?不然你们怎么判断送出去的档案是没问题的?
楼主: playyong (阴暗面...)   2016-03-06 01:16:00
色彩对于摄影来说,就好比外貌对女孩一般每个人喜欢的环肥燕瘦不同不用刻意去执著一定要几cup或腿长多少除非你走的是极讲究颜色还原的市场回tr1111,请看我文章的第六段,我们有校色的依据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6 01:24:00
第六段的文字我不太能理解依据的部份在哪?可否提点一下?
楼主: playyong (阴暗面...)   2016-03-06 01:28:00
对照客户提供的产品色版重新校正。拿印刷对色版再修正档案还有,在您质疑我的同时,建议您也质疑一下硬件商人究竟那些号称校色准确或还原度高的萤幕与校色硬软件的依据在哪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6 01:35:00
所以贵公司还是用传统老路的作法在处理整个流程的意思……另外,不要说没有质疑硬件厂商,今天不管是Eizo或NEC…等都是透过各家出厂的校色器来做量测的动作,有些校色器都是工业等级的,你今天骗过一家还有第二家等著验证你的萤幕,当然,如果你要质疑这整个是联合大骗局我也无话可说。
楼主: playyong (阴暗面...)   2016-03-06 01:48:00
难道有更新潮的做法可以校色?愿闻其详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6 01:54:00
没有所谓的更新潮作法,重点是在于从前期的摄影、修片到后期的印刷都有被控制跟着标准流程走,而不是靠传统样做来回修色的动作,标准化的流程就是为了节省这类“成本”。以这个案例来说,为什么拍出来、印出来的颜色会跟被拍摄的产品颜色差异太大?这才是要去调整修正的。
作者: Annex (安妮)   2016-03-06 06:39:00
台湾大环境的问题 而且情况越来越恶化
作者: nasa01 (123)   2016-03-06 08:18:00
你这才是商人的噱头吧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6 10:49:00
达不到效果才是噱头。 (最后钓出一堆人....变成业界甘苦谈?)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3-06 11:16:00
是说LINE身为现在最流行的通讯软件 他的照片画质还真是惊人 颇有56k拨接时代的复古情怀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3-06 11:28:00
那是 "通讯软件",流量控制比画质重要。
作者: canandmap (地图上的流浪者)   2016-03-06 15:03:00
等哪一天网络能上1Gbps时就不会控制流量了
作者: modeng (沉着心灵)   2016-03-06 20:17:00
这篇楼主说的很对 现实就是如此 有些人在怎么反驳也没意义有做过这行或接触过的才能理解应该说最终还是得看客户的要求到哪去应变
作者: theskyofblue (天空蓝)   2016-03-06 21:35:00
所以用apple萤幕好了因为这么想就买了一个 放弃了eizo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6 21:42:00
楼上误会了 真正好的搭配是Mac OSX配EIZO CG...XD
作者: theskyofblue (天空蓝)   2016-03-06 21:44:00
哈 但因为预算有限买不起骨灰坛 imac效能又不够
作者: isdnwind (紫风)   2016-03-06 21:53:00
如果只是修图,IMAC效能会不够?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6 21:54:00
现在骨灰坛现在不推荐阿 都2013年的产品了 早该/快更新了(?)
作者: icevil (房租好贵)   2016-03-06 22:34:00
哈哈 终于有人说出真相了,跟我的感想一样
作者: x78212 (穿袜猫(づ′・ω・)づ)   2016-03-06 23:33:00
在做影像工作+1 推这篇真相XD真要说的话就用mac系统跟萤幕吧 因为最能说服客户XD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6-03-07 00:19:00
原PO都说输出很少了XDD 不懂干嘛要在乎这些 别浪费钱啊~~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00:28:00
选MAC其实是有标准化的逻辑在里面的 可惜看来很多人只知选择不知其道理 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理解才是真相呢(酸)
作者: mirox (miro)   2016-03-07 00:42:00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情 其实重点就是这样而已 就算再标准化的系统 由于经费或预算的问题 在台湾的环境下常常苦无用武之地 这种校色的问题对自己交代得过去就好 搞定客户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00:55:00
我是觉得拉~现实是这样,但总不能连正确观念 那你跟无知客户有什么区别?然后再来嘲笑客户没观念、没钱 这样甘好?
作者: mirox (miro)   2016-03-07 00:58:00
我是觉得拉~现实的顾客问题可以搞定~顾客满意、肚子也填饱后~~再来强调自己的设备有多好还比较实在~而且业主有多少钱 我们做多少事情 还比较实际一点
作者: theskyofblue (天空蓝)   2016-03-07 02:04:00
不同业主预算不同 但还是用同一台机器跟萤幕阿...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3:19:00
如果要一直怪客户没预算、不懂就不做,真的就不要在抱怨了几个月前碰到一本书要印,印刷成本约百来万,出版社想将印制的部份在台湾处理,结果好了,找的几家印刷厂都过不了美国的要求,硬生生单子被对面抢走。当你自己连观念、基础都没有时,就算真的有机会也轮不到你。而且前端标准化成本相对之下很低,有的设备比一盏进口棚灯还便宜……另外,这本翻译书已经准备第三刷了,这东西到头来还是我们把机会推回给别人了。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4:20:00
某程度认同这想法 其实一堆人在谈什么买多好的萤幕但大部分连色彩校正的观念都马是错的 根本用不上好萤幕要不要买好萤幕 先问你的输出端...如果你的客户是网拍客户 你的输出端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萤那你买很高等的萤幕根本没意义 重要的是你的色域有对吗所谓色彩准确这件事 绝对跟你的输出端习习相关基本上我是专业平面设计师 我用的萤幕只有八千元VA萤幕y要说美国欧洲多厉害 我设计一堆国外摄影书都印得比原书来得好... 当然不排除一百本里有一本国外印刷真的很厉害与其先花钱买台顶级萤幕 建议先花时间搞懂Color Profile十年前好的设计师都可做出很准确的颜色 我不相信现在万元内非TN的萤幕会比十年前的EIZO萤幕烂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4:33:00
设计的部分萤幕需求跟摄影师不同,如果摄影端已经处理好了设计只是做档案进出的动作,不需要去做修色的部份,所以某种情况下用黑白萤幕也可以完稿送件。另外,标准化的目的有蛮大一部分是在于节省成本,就跟上机前的预放墨系统一样,能够减少师父修正的时间。以前的作法就是花时间慢慢调,要准不是太难的事,只要有时间可以磨都行,反正钱给够就有了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4:39:00
摄影端如何处理平面设计端的档案 你做多好的RGB档 终究要化为CMYK 如果摄影师不懂平面印刷 那就不要谈为设计师来调色 因为你RGB调得多完美 没有跟后端对上对的CMYKProfile的话 修得多好只是自爽 想当年跟顶级摄影师合作确实真的有这么专业 精通CMYK的摄影师 但现在市场养不起以目前的设备水准确实可以做到很好的颜色准确的流程也没有想像中贵 但缺乏的是 摄影师 设计师 的正确观念也缺乏把这些观念如何简易的导入整个工作客户沟通流程总归结论是 买台万元内 非TN 尺寸够大的萤幕就可以了钱花在买台mac或组台黑金塔上面 其余先搞懂profile吧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4:48:00
想请问当年的顶级摄影师的CMYK Profile从何而来?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4:50:00
当然是先敲定印刷厂是哪一家 从印刷厂拿来profile摄影现场拍完照片 直接用PS套用Profile分色 客户在现场直接看萤幕比对商品颜色 确认后存盘给设计师这样设计师才确实不需要处理图档置入工作即可但现在现实是 印刷厂没有分色师傅 在工作流程上 分色这个动作其实是设计师在做 但在PS里实在是简单的工作所以每个人都忽略掉其中有很多专业性的问题点所以才会说 要不要买专业萤幕 先看你后端的需求专不专业这些know-how我都懂 但我就是不会花钱去买那么贵的萤幕为何?因为99%的工作都碰不上这么专业的伙伴我的摄影作品也没到放到艺廊去销售的水准提升自己是对的 但把资金放在好的萤幕上不是第一要务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5:02:00
老实说我以为icc转换这件事是很基本的概念,应该不用到顶级才可以拥有的技能,另外,如同刚才说的,设计端是真的不太需要用到顶级萤幕,但如果真的摄影端有软打样的需求,这就真的会需要了。我这边接触的印刷厂是会先选好纸张跟油墨后上机印色靶来制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5:10:00
建议你去市面上做一下市调 懂得ICC转换的摄影师比例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5:11:00
做icc,前端摄影的部份是将颜色处理好后给大档,之后看是设计端或制版端处理都行。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5:12:00
因为我有在玩摄影 摄影师朋友不少 没人懂CMYK ICC所以吊诡就在这 如果设计端或制版端会处理去对应profile那摄影师大费周章去做"对的颜色"这件事意义在哪?我并不是否认高阶萤幕的功能 而是要买之前 先搞懂专业因为等你搞懂之后 新的萤幕会更好更便宜 到时才能发挥其实如果有每天在做RGB转CMYK的人就不会认为ICC转换简单因为RGB转CMYK几乎都会变色 如何让CMYK档看起来最接近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5:20:00
摄影师端本来就应该对颜色负责阿,要将最原始的档案调整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5:20:00
RGB档的视觉感受 是很专业的 以前有分色师傅 现在都没啦客户不会看你的电脑颜色对不对 而是看你输出最终对不对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5:21:00
至正确颜色后,在根据媒体来转换icc,如果颜色有跑在做修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5:22:00
所以如果摄影师无法涉入后端的颜色掌握的话 那重点在哪上面这句话不是结论 只是给所谓有志要提升自己的摄影师去思考看看 色管很重要 但我相信一个摄影师收费提不高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5:23:00
正,转换色域微调都是最后一个步骤阿…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7 05:23:00
绝对跟他没有作色彩管理没关系...所以如果觉得RGB转CMYK不是摄影师的工作 那你得确保你每个案子最后一个步骤的人是够专业的 但现实上大部分的案子都不会有这么专业的伙伴 所以与其靠色管提升自己不如先提升其他的地方 等到自己观念对了 有高端案子机会再导入也不迟 不要连整个观念都没搞懂 现实也没高档案子就花一堆钱买这些设备... 电脑 萤幕这些东西进展很快不要像我大部分的摄影师朋友一样 赚的钱不够他升级设备
作者: tr1111 (tr)   2016-03-07 05:55:00
色管原本就是拿来作为标准化的手段而已,并不会因此提升摄影师的功力或收费阿……一般业余摄影来说,有没有买就只差在自己对色彩还原的喜好或要求而已。在着,我个人认为摄影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处理好保留最多资讯修正过后的图档,确立准确的图档后,要转换那种icc都有可参考的颜色才是。至于是否为摄影师转,我并不特意要求,因为不一定摄影师会在转换后修正的更理想,信任的版厂人员也是选择之一。
作者: cmchiu (C.M.)   2016-03-07 11:49:00
这么爱打字怎么不直接回文...
作者: susicat (寿司猫)   2016-03-07 12:54:00
我比较好奇现在推文的人有几个懂输出流程...不是不进步,而是事实就是如此,这东西也没什么好改变的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3:03:00
反问楼上,不认为标准化流程是比较进步的方法?先搞清楚共识 再来谈能不能改变、有没有必要改变然后每次讨论到萤幕校色、色管 就都是没结论 ( ′-`)y-~然后我觉得其实讨论根本还没到软校样、CMYK ICC转换这步骤耶根本最基本色彩、色域、ICC原理知识都普遍缺乏下 谈那有点远(分次推文赘字有够多 我自己切腹╮(╯_╰)╭)
作者: susicat (寿司猫)   2016-03-07 13:31:00
输出流程本来就有一套标准在了...但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XD
作者: SAMMY728   2016-03-07 13:32:00
的确,色彩管理是一套标准化流程,让从业人员沟通更为简单更为一致. 而色彩是个人感知的问题,有其偏好,所以还是必须要依照客人来做调整.这两个是分开的事情.怎么会说"反正最后都是客人的偏好问题,所以器材不重要""所以教色都不合乎理论"?再来,萤幕的色彩和纸面上的色彩本来就是两码子事,你要追求终极目标,让这两个色彩很接近很接近要花很多的钱来冲设备,但是也不能说,"反正印出来也不会一样,所以不用教色,随便一台看得顺眼的萤幕就行了"RGB归RGB, CMYK归CMYK. 你的东西要印出来的,就要印出来来比色,对色.不是对着萤幕来看印刷品.同样是印刷,CMYK和专色印刷就差很多了,何况RGB to CMYK.同样是印在纸上,输出和印刷的颜色又不一样,何况萤幕的颜色 to 印在纸上的颜色?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3:46:00
susicat我觉得你很妙 我从头到尾都没讨论输出流程 哪来"我想的那样"给你讨论? ( ′-`)y-~
作者: SAMMY728   2016-03-07 13:47:00
当客户拿着你印刷的东西对着他的萤幕说你的颜色不准,你应该要跟客户说出一个正确的东西, 而不是摸摸鼻子把印刷的颜色做到跟萤幕接近.然后再来说,教色知识不实用,不合乎业界的现实.To Susicat, 烦请指教输出流程, 谢谢您.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3:50:00
觉得大家讨论是不是该重新聚焦一下?似乎都说得有点远了是不是应该着重在 该如何建议版友选萤幕、自我学习好色管?话题每次越讲越细 最后变成"校色无用论",然后大鸣大放失焦
作者: SAMMY728   2016-03-07 13:55:00
不用建议版友阿,都有预算买CG了,那就很好了啊.即便只用SRGB,CG系列的SRGB还是很棒.至于萤幕有没有必要买到这么好,这个是很主观的事情,买了就知道了.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3:56:00
XDDDDDDDD (这样跳跃不会加速"无用论"的导出吗?)
作者: SAMMY728   2016-03-07 13:57:00
个人觉得不会,买了这么好的东西,自然就会想要学习,自然就会知道有没有用.就算最后他觉得无用好了,也是买到一台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3-07 13:58:00
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对某些人来说无用或还用不到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3:59:00
(回头看这篇文章的开头.......疑?)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3-07 13:59:00
的东西。想做什么,就把资源先集中在那方面就好不必想东想西好高骛远。
作者: SAMMY728   2016-03-07 14:00:00
好萤幕.CG的萤幕和5.6000的萤幕差距,身为一个人,应该都看得出来的.的确, 就算是色彩管理,校色.摄影师,修图师,印刷厂因应自己的工作需要,了解到的程度不一.只需要让自己的工作顺就好.其他的了解越多,当然是越好,不过没用到的东西,久了就忘,也就有点可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 x78212 (穿袜猫(づ′・ω・)づ)   2016-03-07 18:22:00
ad47是在酸我吗@@? 就是知道MAC的逻辑才推的阿...真的遇到很多客户弄半天最后只信MAC那一套阿 ...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8:29:00
MAC背后的逻辑也是标准化概念 怎么会说是假议题、噱头?太多人因为现实达不到而责怪标准化不切实际 我觉得是倒果为因拉,然后就抱着这样的信念说服大家都不用管色管 不就很棒SAMMY728的例子很好啊 客户指跟他萤幕不一样 不是要跟他争辩应该是要用自己的色管知识去解释、解决、排除客户的困难,如果什么都不懂 那是不是要抱着客户的萤幕去对印刷厂打样?
作者: x78212 (穿袜猫(づ′・ω・)づ)   2016-03-07 18:43:00
个人经验是最好跟客户解释的就是用mac那一套的标准化概念ad47跟SAMMY728大大都说得很好 希望发问的原po看得到...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3-07 18:48:00
其实原PO是有色管概念的 只是感觉是被客户搞愤而自我放弃?XD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8 01:58:00
色管观念是一定要学的,但需不需买那么好的萤幕?还是看你输出段需求... 大部分现状都是不需买顶级萤幕,若有钱想花,推荐高端棚灯吧!最受不了我发案给摄影师,用的棚灯光质感太cheap
作者: SAMMY728   2016-03-08 13:38:00
结果,还是没有说输出流程是怎样....以我的经验,透过color management的知识,软打样确认,到花几百块一张微喷输出,对我帮助很大.省钱省时,如果印出来的效果不理想,也能有明确的目标来调整.已实用为目的,这也不是多高深高了不起的东西.何不好好的了解,学习呢?
作者: rickylin (绿光)   2016-03-08 18:01:00
推荐这本书 数位打印/输出圣经 可能绝版了 可找找二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