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ony不断于相机硬件上发展突破性的新科技时,其镜头技术的进展相对之下略显落后。这次新的 GM 镜定位,可视为Sony对其光学设计质疑声浪的回应。同时,在自家相机不断翻新解像力标准时,也需要拥有新技术的镜头来解放相机的真正实力。这里小弟整理了一下 GM 镜的前世今生,供有兴趣的板友参考。
什么是 G ?
Sony的高阶镜头有两大分支,除了较为人知的“小蓝标”蔡司镜外,另一支则是传承自Minolta的G镜,定位类似Canon的L镜、Nikon的金圈镜等。以Minolta的标准来说,一颗G镜至少要有以下一种特征:
1. 非球面镜片
2. 不规则分离镜片
3. 浮动对焦镜组
4. 圆形光圈
5. 内对焦
6. 对焦停止钮
至于G镜的识别方式,依据型号的不同,可能是镜身上有G字样、镜头有金圈,或是镜身嵌入一块金牌。Sony接手后的标示方式则较为统一。
什么是 G Master?
这是Sony于今年开始新创的高阶镜头分支,由名称上可看出应为G镜的进阶版。Sony对 GM 镜下了几个定义:
1. 高解像力
在数位相机不断爆发一场又一场的革命性技术时,仍以传统光学为本的镜头也需要一场革命来追上相机不断攀升的像素。
Sony定义其 GM 镜的解像力至少每毫米能解析50组线对,如果考虑到各厂大多以每毫米30组线对为高阶镜的标准,则 GM 对“高阶”的定义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以目前Sony消费级相机中像素最高的A7RII来说,若要达到奈奎斯特采样频率,4200万像素的最高理论解像力为每毫米55.38组线对(彩色照片),排除掉高像素密度的干扰效应,GM镜完全可支撑起A7RII对镜头解像力的要求。
至于其他E环机型的用户也可放心使用,因为镜头解像力的提升也会带动系统解像力的提升,可预期会有理论上1.4倍的解像力增幅。
此外,XA非球面镜片对像场的修正,让一向和中央画质有明显落差的边角也能获得大幅改善。同时,GM镜在弥补像差的同时,也要求保持更佳的光通量。
2. 梦幻散景
非球面镜片的导入虽然让现代镜头有质与量的飞跃,但铸模的物理限制,却使非球面镜片的表面较为粗糙,对焦外光点造成难看的同心圆或洋葱圈。目前各厂的非球面镜片,表面粗度的标准约为0.1微米,而Sony GM的XA镜片采用比以往更精细的铸造工艺,表面粗度限制在0.01微米以下,更平滑的表面大幅降低洋葱圈现象。当然,可预期采用XA镜片镜头的价格不会太低廉。
至于光圈方面,GM镜的光圈叶片标准为11片叶片,光圈开口更圆,且可预期星芒也有理想的表现。
此外,Sony强化了镜头光学设计软件,可以更精确模拟镜片组合对模糊圆过渡的影响,抑制散景的二线性,让从主体到焦外的过渡更佳自然。
Minolta对散景的执著,在 GM 镜上再次苏醒。
3. 对焦系统的文艺复兴
SEL70200GM采用A镜的双浮动对焦系统,并在旧基础上导入新的科技,使其最近对焦距离可达一公尺以下,且同时保持最近对焦时的画质。
4. 兼具摄影和录影用途
一般摄影镜头于录影中改变对焦距离,通常会造成焦距的些微变化,亦即呼吸效应。GM镜针对越来越多使用数位相机录影的人士提出解决方案:于镜头内置一个补偿镜组,在录影变焦中会前后抖动,补偿焦距的变化,大幅降低呼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