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Sigma dp Quattro 售价/样张/iso表现

楼主: ad47 (我现身了~)   2014-06-28 09:07:59
※ 引述《ayler88 (ele)》之铭言:
: DP2M vs DP2Q
: http://ppt.cc/Uz4O
: 用相同条件去转RAW, FillLight +0.3, sharpness -1.0
: 感觉上颜色是DP2Q明显较正确
: 中央画质差不多, 但硬要讲的话, DP2M中央画质还是小胜, 看地面水泥地就知了
: 边缘画质是DP2Q胜出, 最大F2.8光圈时也是DP2Q胜出(除了水泥地例外)
: 要拼极限画质, DP2M还是小胜一点...
: DP2Q就是稍减一点点画质, 有效改善色彩与电控
: 如果不减sharpness, 不知状况会如何
同样的照片 我拿光圈F4,挑五个地方比就好了
(仔细检查,两台相机似乎都有光轴偏移的问题,DP2M右边糊,DP2Q左边
糊,所以上面五个截图部分都尽量取中间清楚处来做比较。)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d47/14522077412/sizes/o/
说DP2Q颜色正确,应该说DP2M白平衡奇烂无比才对(旧DP系列一直是如此)
要比画质太笼统,应该要分成一般解像力与彩色解像力来检视,毕竟Q的设计与旧X3不同
可以看出来DP2Q面对高对比画面,解像力明显高过DP2M。
除了拜更高分辨率外,可能新感光元件设计提高对比与S/N也有帮助。
但彩色解像力,就拿树叶比较,DP2Q劣化实在太明显了,影像空有锐利的色块边缘,
却缺少细节,可见拿掉一半绿色感光单位影像甚钜。
这部分很像经过去噪声抹平、锐利化后的一般相机照片。当然锐利度上还是赢过一般。
水泥/马路部分很有趣,明显看出来两种不同设计的感光元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DP2M基本上捕捉到更多影像细节,但我不确定当场肉眼看起来,是接近何者。
个人归纳结论是DP2Q立体感变差、白平衡变好直出颜色就很好看,分辨率很好,
但某些影像如树叶却是退步。牺牲部分色彩解像力换取更好的影像控制与档案处理,
看大家买不买单了。
作者: PaulPierce34 (Braveheart)   2014-06-28 11:49:00
DP2M在树叶、路面、路砖、的色彩细节多很多DP2Q虽然色彩更洁净,但是DP2M的立体感、真实感更强DP2Q呈现大众口味的漂亮照片,但DP2M更贴近真实感受
作者: s3011 (真‧人肉Matlab)   2014-06-28 12:09:00
泪推白平衡奇烂无比很有趣的比较图 感谢
作者: F35B   2014-06-28 14:53:00
这个毫无疑问的感觉到Q完全油画感,其实也不意外说真的,因为看它新感光元件的叙述,有部分色彩需要插补(如我没理解错)结论Q应该GG了,我是觉得很奇怪,Sigma这样搞为什不直接出普通一层式的感光元件就好,什么白平衡、电力、高ISO都解决了X3也可以继续发展,这样让使用者选择SA卡口一鱼二吃不好吗?
作者: ayler88 (ele)   2014-06-28 15:44:00
假如这代X3感光依然无法大鸣大放等他厂曲面或有机感光在两三年后成形, 那X3优势更少了
楼主: ad47 (我现身了~)   2014-06-28 19:53:00
根本不需要曲面这种东西,光像素提升、制成进步与更高开口率就打死X3,原生解像力拼不过就用像素压死你。更何况其他厂商也不是没有在研发多层感光元件,用研发资金追上Sigma技术也不是难以想像的事。(忘了哪家还有透过微镜折射分光 我查一下)
作者: ayler88 (ele)   2014-06-28 22:17:00
虽说画素提升可以拉近与X3差距不过就我看到24MP大缩图依然与DPxM有相当差距除非是要到32MP, 大缩图还差不多要等APSC/FF 32MP普及化, 不知得几年后了
作者: nthomas (中華隊..真的很棒)   2014-06-28 22:19:00
看到目前 还是最喜欢单纯DP系列 460万画素的质感
作者: ayler88 (ele)   2014-06-28 22:21:00
曲面要换镜头 普及恐怕还早,不知有机感光状况如何了
楼主: ad47 (我现身了~)   2014-06-29 20:35:00
找到了 潘娜索尼克的新感光元件 http://goo.gl/Rjg3t
作者: gme1992 (小鳄鱼)   2014-06-30 17:29:00
前天龙磐公园 银河肉眼可见
作者: atropos   2014-06-30 20:51:00
Lloyd Chambers的首篇测试也说Quattro有点Bayer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