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北京 将设多个卫星城

楼主: Dionysus (因信称义)   2014-04-29 20:43:32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JNvvMpp ]
作者: Dionysus (因信称义)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新闻] 北京 将设多个卫星城
时间: Tue Apr 29 20:42:56 2014
连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台湾的中国大陆也懂得要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设置副都心和卫星市镇
看来 稍微搬家几个捷运站就胡扯无法良善办理该管业务的文化部龙大部长该羞愧了
人家可是三十至七十公里的位在所谓平津保三角那么远的保定都可以设置政治行政副中心
然后交通方式看来是改善版电联车顶多加几列自强号的市郊铁路而不是五分钟一班的捷运
其实 除了有特殊历史因素的巴黎伦敦和东京 世界各国中央政府行政单位很多分散各地
像美国除了华府特区 调查局等诸多非部会本部一级单位多有分散全美各地者
而德国联邦政府的各个中央单位除了部会本部一级单位也多有分散全德各邦的
甚至 连东京也设立了行政副都心 据报载在苏贞昌任阁揆决定设置新庄副都心时有参考
就功能性与政治学理而论 除了必须不时到议会备询部会本部一级单位
其他的二级行政单位乃至于不那么常备询的准部会本部一级单位 
其实不一定要放在行政首都市区之内 而可以设置副都心 
甚至迁往亲近该管业务所在之地的非行政首府邻近的其他偏远地区
否则 美国联调局这么重要且具有一定政治性质的单位又怎会不在华府而在辛辛那堤呢
因此 管见以为 为了平衡台湾各地的发展 为了让事务性单位能贴近该管业务
也为了让过于拥挤租金成本过高阻碍了经济活络的台北市与大台北地区能有更健全的发展
政府单位应该开始思考把一些非部会一级单位迁往台北市以外的地区 
例如 署建署水利署与国道工程局迁往台中乌日以便居于全台之中而能通盘思考建设
而像健保署劳保署退辅会以及国家档案局等福利发放与文献性机构则可以迁往中兴新村
毕竟这些单位主要功能在计算与发放福利以及保存盘案 并不一定要在台北市内
而诸如农粮署渔业署林务局等则适合迁往台南市以便就近理解与管理该管业务
此外 像是原民会便应该迁往中兴新村或花莲 而客委会则宜迁往新竹或苗栗
而主管航空业务的单位以及华航总公司则宜迁往桃园 主管航运业务则可迁往高雄
而其他如蒙藏委员会与侨委会等没有自有官舍的单位则移在新北桃园另行设立副都心
当然 像警政署和监察院就不适合迁离大台北 但也许可以迁往新北副都心
而其他没有一定要留在台北市中心的单位如健保署台北分局也可以迁往新北副都心
当然 还有更多单位不一定要留在大台北就应该思考扩充政院中办与南办而迁出
而有必要留在大台北的单位则应该思考迁到台北市以外 像保一总队改迁往三重芦洲
以俾台北市做为台湾经济中心的都市机能更加确立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当然 也让本就有大学城性质文化都市性格的台北市有多一点公园广场的可能
当然 凡事讲究选举的台湾 一定要谈一下这个政策对于年底七合一选举的影响
首先 若马政府或胡志强主动推动 胡志强史无前例几可挑战伍子胥的第四任才有点希望
毕竟胡的初选对手蔡锦隆和纪国栋都提过迁都台中的政策 胡总得有点卖点
而若让林佳龙抢功并联合蓝绿中南部乃至新北桃园立委推动 
一则蔡英文上次大选就提过台北减压却一直没有任何的具体政策 这个政见有落实沿续性
二则这本来就符合民进党照顾中南部平衡区域发展的立场而易获得全党相挺
倘若让林佳龙抢先推出且有具体方案让台中选民信服 胡志强即使后来拿香跟拜都会辛苦
第二 就大台北而言 新北基本上仍是受益者而不会反对 而在台北市
基本上蓝绿基本盘受此影响不大 何况有助于台北市发展的再平衡
因此 想必不论是顾立雄或柯文哲代表民进党 这个政见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而对连胜文而言 即使胡志强主动推动这个政策 但林佳龙不可能不跟进 也不会有影响
当然 如果是柯文哲对上连胜文 虽然柯文哲医师内心绝对支持此一政见
但既然是在台北市参选 民进党可能要管管他的嘴巴多谈谈其他建设或其他政见了
以上一点浅见分享
附上旧文一篇 谈这对台北市房价与居住问题的意义 
毕竟 尽管非自用住宅加税有某种升息效果而有助增加资金成本而减少点投机囤屋
但老实说 房价一如所有商品价格 基本盘仍然是取决于供需法则
而台北市的房价过高与租金成本过高增加产业经济成本与压缩利润空间的老问题
基本上仍然在于产业与大学和政府单位等的消费及相关产业过于不必要地集中台北
原文转自原PO部落格
网址:http://dionysus1101.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9533.html
《台湾都会区住宅政策总评:实价课税是最佳选项吗?》
自从2000年的网络泡沫后,后冷战十年的全球不理性繁荣终于走到了尾声,包
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凯恩斯式的扩张性财政与货
币政策试图刺激经济再度成长,然而,由于缺乏有报酬前景的创新性投资标的
,充斥各国的游资与热钱遂快速地流向经常被误解为稳赚不赔的房地产市场,
加上房地产的证券化与金融业的解除管制,凡此种种均为2008年次贷风暴与金
融海啸埋下了伏笔。
而在台湾,由于长期采取军事独裁统治的国民党政府本身具有迁占者政权性质
,在民主化之前,其注意力一直在于某种停格在1949年的早已回不去了的中国
怀乡却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台湾各地,此一统治性格一方面造成了长居台
湾的本省籍各族群对于国民党政权反复诵唸的“中国”与“中华文化”等名词
与概念产生了一种对己并无利益可言却被强迫灌输的反感情绪,二则使得战后
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巨大城乡差距与都会区基础建设等问题未能获得及时
解决,甚至首善之都台北市的大众捷运系统均是到了民主化启动的1990年代才
开始发展而远远落后于日韩;此外,1998年冻省之后,原本能够代表着台北中
心之外另一个非台北的政府政策与资源分配体系的另一个权力中心消失,但在
台北的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却未能在冻省后相应地以其他方式重
建,政府资源分配于是更加地过度侧重台北观点而未能考虑全台湾的整体发展
;凡此均使得台湾社会的许多较佳的就业机会与都会基础建设过度集中于台北
,也因而,使得人群为了寻找较佳工作与生活而不得不被迫向台北都会区迁徙
,住屋需求也当然居高不下,加上华人观念向来觉得有土斯有财而热衷炒作房
地产,于是,就这么不断地推高了台湾都会区的房价与租金。
由于房价与租金等住屋问题占了台湾都会区民众可支配所得颇大比例,加上房
地产相关产业成为长期不景气下缺乏投资标的的游资所投注的少数获利较高产
业之一,很自然地,都会区住屋问题自然也就成为近年来的民怨焦点与社会争
议核心,不论在台湾或欧美甚至大陆均然。而由于担心游资大量流入房地产炒
作会形成新的经济泡沫,各国政府也大多采取诸多政策试图稍加压抑,台湾近
年来也同样地推出了奢侈税并开始出现房地产交易实价课税的主张。
然而,如上所述,台湾都会区住宅问题的根源在于需求大于供给,亦即在较佳
就业机会与基础建设过于集中在都会区的情况下,尤其在台湾基本上是台北市
一市独大独享优厚资源,追寻较佳工作机会与生活品质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
往往不得不集中于台北工作生活并因而使得住屋需求增加。在此情况下,增加
课征奢侈税等房地产相关税赋对于解决住屋需求问题的功能不大,最多只能说
,由于交易双方供需弹性的不同,房地产相关税赋的税赋归属将大多由卖方承
担,因而此类税赋的增加并不会造成房价与租金的大幅提高,并可以因为此一
对包括许多投资客的卖方为主的税赋增加而可以减少经济长期不景气造成的相
对剥夺感与社会民情不稳定,却难以说可以这么简单地就造成房价与租金下降
而有利解决住屋问题,而更何况,所谓的实价课税虽然立意良好,但却有可能
在房地产相关业者与金融业者联手操作下进行移转定价等各种手段而压低名目
价格进行避税动作,实质可能在房地产相关产业与有从事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金
融机构之间造成恶性竞争,亦即以代客从事上述脱法甚至非法避税操作为其竞
争手段,而能够这么做的往往是较大的房地产或金融业者,因而甚至可能造成
守法或者较小的业者因恶性竞争消失却不是因为价格与品质竞争而消失,而供
应商的减少势必提高在恶性竞争之中存活下来的少数房地产业者与金融业者的
独占力量,最终可能反而会因为独占力量的提高而造成房价与租金等住屋产品
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因此,若以租税公平以追求公平正义与维持社会稳定的政策目标而言,或许不
宜采取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实价课税,而是应该采取现行的依公告地价课税但设
法让公告地价的价格较为接近实质上的交易价格,然而再依此思考较为合理的
房地产交易相关税率,一则不论大小房地产业者在同一地段面对的公告地价税
基是相同的而不会造成因脱法违法避税能力不同所造成的恶性竞争与独占力量
提高问题,二则如此可以避免实价课税必然造成的各种避税动作而能够真正地
增加税收,借此真正地稍微抑制房地产投机泡沫并缓解经济长期不景气下必然
发生的相对剥夺感与社会不稳定问题。
而就实质解决台湾都会住宅问题而言,仍然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解决。
就需求面而言,应该设法透过交通建设与政府产业政策以促进北中南各主要都
会区间的产业均衡发展,像是部份政府单位迁出台北市甚至直接迁往所管辖事
务所在的中南部县市,像是未来新产业的挹注以中南部合适区域为首选,或者
像是优先协助中南部都会区发展如轻轨捷运的交通等基础建设以提高其生活品
质吸引力。而在供给面而言,则应该提供包括学生、青年劳工与青年中产阶级
等不见得会长期在台北工作者较为低廉的租屋选择,像是在台北市选择国有地
兴建像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各公私立大学共用宿舍以提供年轻学子尤其是中南部
北上的学生更方便的生活环境并减少其租屋需求,或者像是兴建提供经济弱势
的劳工或年轻上班族方便的社会住宅,当然,透过台北大都会区捷运建设等交
通建设也可以藉著透过扩大离台北市工商活动区域合理通勤时程的住宅范围而
减少台北市区房地产的稀少性 (scarcity) 而实质增加有效的都会区住屋选择范围
与产品数量。
都会区住宅问题是全世界共通的现象,而非只有台湾才独有的现象,“有恒产
者有恒心”乃自古不变的为政之道,都会区住宅问题的解决向来是攸关社会稳
定的政治与政策问题。然而,都会区住宅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供给与需求的各
个层面方方面面地做仔细的政策规划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并维持社会稳定,远
非口号式的实价课税政策所能够解决的,尤有甚者,实价课税更有可能会治丝
益棼而平添更多问题,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却无助于解决实际的房价与租金等
住屋问题。
※ 引述《ilyj2012 (ilyj2012)》之铭言:
: 联合新闻网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638380.shtml
: 北京 将设多个卫星城
: 大陆媒体报导,大陆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最快上半年公布,至于外传的“北京
: 副中心”指的是卫星城,而且不只一个。
: 中国证券报报导,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要突出重点,在京津冀
: 区域内加快建设4至5个新一代卫星城。卫星城距主城的距离应在30至70公里间
: ,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 赵弘认为,卫星城与主城之间建立大容量、一站式的市郊铁路并与地铁快捷联
: 系,形成快速交通体系。同时,卫星城的规模不能太大,应有比较完善的公共
: 服务和产业支撑。
: 外界传言的“北京副中心”,更准确的说法是卫星城,而且不只一个。从北京
: 的角度来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在于大城市病的出现,部分非核心
: 功能可以适当往外疏解。有关部门正在对北京部分功能往外纾解的选址进行调
: 研。
: 大陆财经杂志披露,河北省保定将成北京“政治副中心”;3月26日《河北省新
: 型城镇化规画》公布,明确保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等功能纾解。
: 专家建议,应构建强有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体制,在协调机制上进行重大突
: 破,协同发展应尊重市场主体意愿,而不能靠行政命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