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UMIX S9 开箱心得 2/8更新[S9]

楼主: erspicu (.)   2025-02-01 10:56:29
https://www.baxermux.org/ersalblog/20250131235411.htm
Panasonic LUMIX DC-S9 与 LUMIX S 28-200mm F4-7.1 MACRO O.I.S.(S-R28200GC) 开箱
PS.2025/02/01 更新Lut使用心得和范例照
PS.2025/02/02 高分辨率模式心得与S9规格缺点
PS.2025/02/08 增加夜拍范例与说明室内灯光拍摄疑虑
2025年1月28日PCHOME购买,29号到货,买的是公司货,有赠送一些东西,登录商品注册后之
后还可以拿到以下赠品,但目前还没收到...
2025.01.01-2025.02.28 凭购买证明官网注册送: (1) S-R26GC全片幅镜头 1颗(市值
$8,990元) (2) DMW-BLK22原厂电池 1颗(市值$2,490元) (3) 蒙皮颜色更换1次(市值
$1,500元)
我的前一台相机是M43的LUMIX GX9,至今到现在已经六年多了,这期间LUMIX也不是没有新
的M43机种,但机种倾向与我的偏好不符合(GF1.GX7.GX9),未来也可能再也没有后续接替机
型,刚好YOUTUBE看到LUMIX S9介绍,第一眼感觉就对了...这台S9真的让我有一种GX9接替
产品的感觉,以后可能会加上一些比较的评测
我对摄影设备的需求大概就是可携性.重量轻.小巧跟画质之间能够有一个平衡...所以都
很喜欢那种小巧轻倾向的相机,从以前Nikon D40到后来的Panasonic GF系列....但到最近
这2.3年发现手机已经符合绝大多数我对创作的需求后,相机出动就越来越少...相机再怎
么小巧,还是很难随时带在身边阿....但我还是偏向喜欢和熟悉相机的操作,整个操作感完
全不同,这连带会影响到我拍摄的专注力和兴致和投入程度,画质的话,如果不是拍自己高
兴自己欣赏.当成珍藏的那种心态,而是分享社群网络的话,这种需求下相机现在能占到优
势不多了...
以前对于全片幅那种极致画质有占有的欲望(单纯想要,不是需要的那种),但就碍于全片幅
相机重量体积吓死人(还有贵到吓死人..),不过现在出了迷你版的,我就很心动,只是我也
很清楚知道,现在买会比较像是买了珍藏品,生活型态已经不是以前学生时代能够常常到处
跑,每天就是上班下班的为主,渐渐也跟摄影生活比较脱节....
买了这台,但买相机相比下是小钱,镜头投资也是一块开销,以前投资M43的镜头群已经花了
不少钱,加上现在真的比较没有动力特别为了摄影专程带相机常常到外头到处跑,所以就搭
配LUMIX S 28-200MM最小投资(有可能会再添购LUMIX S 35MM F/1.8.
以前那时代最轻小兼顾画质的大概就是M43系统,感觉无反光镜系统拿去给ASP-C或是全幅
搭配使用,又缩小机身后,M43未来也越来越没明显优势在了(以体积.重量可携性来说).
不知道厂商未来会不会放弃M43机身与镜头群开发,让整个产线继续经营,目前看起来是想
延续M43在专业录影这块,但像GX9那种顾及专业摄影需求且兼顾机身大小平衡的产线可能
不会再有了... 我觉得M43还是有一些优势,以我以前学生时代和刚出社会存款比较有限
时,价格可以忍受是先决条件,M43镜头群价格比较亲民,另外喜欢拍摄生态这块,M43真的是
最超值的选择了了, 另外如果是录影需求GH7似乎是满不错的选择...
总之大概是这样吧...真的觉得没有gx10非常可惜,买了S9后,觉得相隔六年多,纵然S9在机
身体积外观设计上给我感觉很GX9,但随着时代进步,S9真的多了很多东西, 现在时代KOL的
VLOG录制需求,似乎是现代相机必要提供的条件之一,另外跟手机操作深度整合,S9真的进
步很多,充电也改用USB TYPE-C,以及套用滤净功能,有一种机身LightRoom的感觉, 毕竟手
机摄影确确实实成为相机产品严重的竞争者,相机还是要提供足够的卖点和增加更多类似
手机的方便性功能,才能避免一般消费市场被侵蚀...
整个拍起来的感觉,跟M43在白天日光充足时候,画质差异不大,但动态范围能力明显S9比较
理想,主要是以前如果画面中有明暗对比比较大的地方,不然就是黑的死黑,没有细节,不然
就是白的区域过曝, 在S9拍摄下这种问题改善非常多,但要说白天低ISO画质表现,其实没
啥差异...至于光线不足高ISO时,也可以想像S9一定是比较理想.
另外S 28-200MM是旅游镜定位,画质是真的还算不错,最长焦200mm真的很好用,但就是28mm
其实以广角端来说有点不足就是.
目前大概就试用到这,刚拿到手,等以后有更多心得再动态补充上去...目前还没拍过夜景
或是在光线比较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过...录影那块功能我个人也比较少用,虽然这是这几年
全幅机的一个大重点功能 ,我机子目前已经更新1.2韧体,除非过热自动停止录制,不然不
会有刻意的录制时间限制....另外S9有超高分辨率功能,原来是利用多帧合成....不知道
实际的演算输出方式,但我会希望可以多帧填 感光元件Bayer filter每颗PIXL位置的完整
RGB资讯.
Lut档也已经从手机上LUMIX Lab APP上下载传送到S9内,不过还没使用过.
2025/02/01更新Lut使用心得和范例.
我个人其实是比较喜欢接近于现场环境真实呈现的色彩,以前会用LightRoom解raw,略调整
EV,之后输出tif档后再稍微略补一点饱和跟对比,只做很基本微调,颜色很没个性, 算是非
常中规中矩,也可以说是平淡无奇(反正就很标准的默认LR味..),套用Lut后整个画面色彩
会有比较强烈的个性,主要还是要看你想呈现的感觉选择适合的Lut, 套用个性滤镜这块对
我来说是新的尝试,以后会多摸索怎样应用比较符合我的喜好.
2025/02/02 高分辨率模式心得与S9规格缺点
高分辨率的照片样张和对照样张我放在flickr,在flickr你可以选择下载最高
12000*8000(96M)分辨率的照片,对照组一般模式 6000*4000(24M).
12000*8000 sampl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rspicu_brox/54300613767/in/dateposted/
6000*4000 sampl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rspicu_brox/54301483191/in/dateposted/
可以观察中间纸牌的印刷纹路细节,96M超高分辨率是真的能分辨率更多细节无误,但这种
多张合成模式的拍摄只适合脚架拍摄静物为主,感觉适合用于数位裁切的编辑需求, 尤其
微距拍摄上,另外如果能增加景深叠图功能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东西是真材实料,但就是多数时候这功能上场时机似乎不多.
最后再来谈S9规格缺点...S9我觉得商品定位其实是比较类似M43机型中的GF或是GX,甚至
GF策略定位成份可能还多一点...不过规格不足的部分,多数我并不是很在意..整理一下网
路上提到的.
1.没有机械快门,拍摄高速移动物体可能有果冻效应,这对我几乎没啥影响,主要比较明显
的大概是录影模式拍到如同火车之类的移动物,这题我不在意.
2.没有主动散热机构,初版韧体录影会有拍摄时间限制,不过后来韧体升级这个限制移除,
但因为没有主动散热功能,录到一定时间后过热下还是会停止摄影,这题我不在意.老实说
如果是专业录影人士 大概也是会去买别的机型像是GH7之类,这台定位我觉得不必强求这
个,就单纯很明显定位不同.
3.没有EVF,我真的觉得那东西是多余的,我没在用那功能,这题我不在意.
4.没有内建闪光灯(我个人觉得多余就是),也没有热靴座,这题我不太在意,主要还是看拍
摄题材篇好
5.有人抱怨机身不好握持...后来官方有相机握把支架,但我真的搞不懂,为啥一定要用握
的方式拿相机,看你怎样拿而已,这题我不在意.
6.raw格式只有12bit...这个我有点在意,姑且我猜是商品定位问题,故意做市场区隔?不知
道之后韧体升级能不能修正这块,不过如果你是JPG直出派,RAW啥格式纪录跟你毫无影响就
是.
感觉上一些规格需求官方不会没想到,但就是商品定位刻意作的市场区隔,考虑到受众族
群.能忍受的价格.体积与功能平衡所做的取舍,如果你原来有用LUMIX M43系统, 而且是
GF GX相机爱好者,这台的定位适合你.
去金门玩了几天,顺便测试看看S9拍摄金门桥夜拍效果...照片如下(照片都是iso 800拍摄
)
在金门时还有人写信跟我问到说室内灯光拍摄,会不会因为电子快门而产生频率波纹,在金
门玩一玩回家后,在我家房间和客厅测试了一下,是没有观察到有这个问题, 但我觉得会不
会出现可能也跟拍摄参数和室内灯光频率(或是灯源种类)有很大关系,真的遇到而且明显
的话,再看看怎样放慢快门速度应该就可以解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