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hone 摄影时代 - 计算摄影之个人心得

楼主: eyecolor (欸)   2024-06-07 19:18:21
这文章我大概写了一整年了。
基本上也只能做点皮毛上的切入点下去介绍计算摄影。
加上用我本身身上的器材下去做实拍比较。
因为这用到诸多范例,原文也高达几万字,
所以这边并不会提到太多
https://reurl.cc/ZezE83
上面是M01原文...
这类文章会起争执很正常,反正M01吵吵闹闹一年也差不多休止了...
我认为该吵闹过的都吵闹过了,这边大家看看就好。
不同意就不要看原文而已。
因为我也没有强迫大家同意我的看法。
实拍上觉得我的实拍有问题,那也无所谓。一样跳出回上一页就好。
但无论单眼或者手机,我都有直出实拍照一堆可以供参考。
我不是光说说理论却拍不出任何照片可供分享的人。
因为原文太多内文,这边我就重新大略的简单说明。
目前计算摄影所逼近的画质已经可以在良好状况下逼近手持APS-C单眼表现。
请注意这是逼近,而且被限定状况为"手持"
计算摄影算是在小感光元件下的最好解决方案。
可以用自动化的各种曝光操作去实现超越感光元件极限单张所能记录细节。
手机在小体积上尽其可以能的塞入各种技术。
例如IBIS、例如光达等等。
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苹果极力地要塞入IBIS...
其实这是在帮自家的潜望式镜头组铺路。加以缩小体积又有防手震。
手机把单眼上原本复杂的一连串曝光操作去自动化背景曝光。
然后手机做完各种曝光操作后,取得所需细节然后成像。
也因为如此,手机的成像后制空间极小。
去噪声也做得很好,所以才能够提高动态范围,
所以也不用特别去去噪声,不然细节就不见了。
白平衡已经用到图像分析,去做图像分割后的分别自动调整过。
也就是说就算要后制白平衡,也是有极大困难度,因为不是单纯的单一调整就好。
手动个白平衡,针对哪部份去调整,都会动到另外一部份成为错误白平衡。
优点明显可见,背景多张传统曝光+系统分析后,可以成像细节丰富的照片。
连手震都可以被AI取出正确部分变成加强细节。
缺点也明显可见,因为已经尽可能用自动化曝光去取得更多细节。
所以整张照片几乎没太多后制空间。就算ProRAW也一样。
顶多顶多就像富士软片模拟一样,去套个滤镜。
我上一篇文章就有示范了。
所以手机这类的骚操作,
为的就是突破感光元件单张拍摄极限记录下更多细节。
而且也为了求拍照速度跟准确度,一开手机的相机等同于玩大型电玩的耗电。
因为在还没按下快门,手机就同时对所有镜头做一连串的的背景曝光跟运算。
持续缓冲处理直到使用者按下快门后直接成像。
所以这张成像不只是单颗镜头单次曝光成像。
而是所有镜头多次曝光后的细节累积。运算量有多大,应该不难想像。
而且这些都是RAW等级的运算,非常非常庞大。
那可能会有人想说为什么单眼厂不做呢 ?
首先这种技术耗电,感光元件越大处理的细节越多,缓冲就要越大。
就算影像芯片已经先进到处理得来,那也要看电池撑不撑得住。
其次是经费问题,
目前手机厂在拍照上研发的预算是远远超过这些单眼厂。
单眼厂维持目前技术或者开发新技术都有点余力不足。
软件预算上的落差很大。
只是光靠片幅跟光学镜片去拉开的硬件差距,
不知道什么时候优势会越来越不明显。
不明显不是没有优势,而是这种优势在一般消费者眼里是足以忽略的。
当然传统单眼厂除了感光元件跟镜头镜片上的优势外,
还有一个情感上的优势,就是色彩学。
手机厂就算花再多钱研发,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累积情感上色彩学的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手机拍得很好。
但就是没软片模拟看起来有Fu
(当然这也是某几家单眼厂的困境就是了..色彩上就是..不够有Fu)
当然片幅大跟光学镜头还有带来自然的浅景深目前还是会比较好看的。
以及单眼因为不用负荷大量运算,所以连拍速度上是远胜手机的。
(看看手机一张照片要拍多少张去做细节撷取就知道连拍速度上拉不起来)
反正依赖手机拍照,年年去旧换新追旗舰机准没错。
依赖单眼拍照,也不用追什么旗舰机,现在不用旗舰机就不好买或者昂贵了。
或者跟我一样,二边都用。
这边就是简短缩减心得了,原始心得又臭又长,有兴趣的随便去看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