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陆得主屠呦呦 获选美国家科学院士
09:06 2025/05/01 中时 蓝孝威
诺贝尔医学奖陆得主屠呦呦,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士。(中国科技网)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导,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
共计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当选。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
教授当选外籍院士。到现在为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共有2662名院士,556名外籍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的私人非营利性组织。它是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的顶
尖组织之一,拥有来自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和国家科学奖章获
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由被选为
院士的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医学专家组成。院士的选举是基于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所做
出的卓越贡献和对整个领域的重要性。这些院士是通过对名誉和声望的高度认可而被选出
来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属机构:国家工程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这两个附属机构也拥
有自己的成员和任务,致力于推动和支持工程和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有屠呦呦、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华、刘建国、刘
军、单舒鸥、沈康、周集中。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于2015年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523抗疟项目”,通过对
《肘后备急方》等古籍的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乙醚低温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成功突破传
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难题。这一成果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数
据显示,青蒿素类药物使非洲疟疾死亡率下降6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71%。
此次当选是屠呦呦继拉斯克奖(2011年)、大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共和国
勋章(2019 年)之后的又一国际荣誉。美国科学院在颁奖词中特别强调,她的工作“重
新定义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协同路径”,其研究范式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提供了“跨
学科创新的典范”。
尽管屠呦呦的国际影响力显著,但她在大陆国内院士评选中曾多次落选,引发对科研评价
体系的讨论。有观点认为,大陆国内评选更注重论文数量和学术头衔,而她的成果因历史
原因(如青蒿素研究早期未在国际期刊发表)未被充分认可。此次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再次凸显了国际学术界对“实际贡献”的重视,也为大陆国内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提供
了借鉴。
屠呦呦人物档案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屠呦呦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
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发现并研发了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大陆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大陆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
究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7年获2016年
度大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新闻出处:中时新闻网
https://reurl.cc/eMV3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