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两岸背后的美国因素——从1922年的《九国公约》谈起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10-25 09:45:07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09150
许剑虹 2020-10-25 07:20
https://i.imgur.com/o5tJEHE.jpg
作者认为谈及两岸情势,无论立场为何,都必须承认最大的外部因素是美国。(资料照,
AP)
提到影响两岸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相信无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不论是主张两岸统一、
永远维持现状或者台湾独立的人,大概首先想到的都是美利坚合众国。那么美国是何时开
始干预两岸事务的呢?肯定不是川普总统派遣国务院次卿克拉奇( Keith J. Krach)访
问台湾开始的,也不会是1982年雷根总统向经国先生提出《六项保证》(Six Assurances
)时才出现的。
美国对中国事务的介入,远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甚至早在美国与中华民国共
同抵御日本侵略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一切的介入,始自1922年建立的“华盛顿体系”(
Washington System)。而如果看过大陆电影《八佰》的人,应该对维系这个“华盛顿体
系”的国际条约印象深刻,那就是签署于1922年2月6日的《九国公约》(Nine-Power
Treaty)。
虽然经过快100年后的今天,国际局势早就人事已非,当年能影响中国的八个国家只剩下
了一个,可“华盛顿体系”却维系到了今天。不复存在的《九国公约》,仍以不同的面貌
影响着海峡两岸,即便是长期被国民党视为定海神针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政策,背
后都还有《九国公约》的残影。所以要了解今天美国与海峡两岸的关系,还是要从《九国
公约》开始谈起。
从1922年的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开始,到1937年指挥淞沪会战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
员长,都期待美国能依照《九国公约》为遭到日本侵略的中国主持公道。可见《九国公约
》的核心基础,在于中国认可美国领导下的亚太秩序,即所谓的“华盛顿体系”,而美国
愿意在历史上多次出面确保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目的也是要确保一个亲美的中国存在。
确保一个亲美的中国
《九国公约》的产生,必须要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M. Hay)所提出的“门户开放
”政策(Open Door Policy)谈起。相对于英法而言,美国受到传统的孤立主义精神影响
,长期奉行只管美洲事务的“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不介入欧亚的旧大陆事
务。然而美国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经济能力与工业能力日益强大,已经没有办法被单纯锁
在新大陆里面了。1898年到1899年的美西战争,让美国取得菲律宾这块殖民地,首度将国
力投射到东亚。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不可能不把眼光放到庞大的中国市场上,
然而却因为到了20世纪初才进入远东的关系,中国大陆的势力范围早就已经被俄国、英国
、法国、德国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走,没有美国进来插手的余地。为了确保美国的
在华利益不被剥夺,海约翰决定反其道而行。
不愿意屈服于英国的海约翰,提出了以确保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的“门户开放”政策
,目的就是要确保所有列强国家都有均等的机会发展对华贸易。在中国享有最多特权的英
国,起初对“门户开放”政策激烈反对,认为这是挑战大英帝国建立的东亚秩序。但英国
的国力在此刻已出现下滑趋势,而且又陷入南非波耳战争的泥沼之中,无力在远东开启另
外一场冲突,只好向美国做出妥协。
美国虽然参加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但因为这场战争本身是因义和团滥杀外国人与传教士
所引起,所以更让多国部队对北京、天津的入侵看在中国知识份子眼中更像是正当防卫。
何况慈禧太后还代表大清帝国,向世界所有国家宣战,从各方面来看中国本身都要为这起
悲剧负上一半责任。不过在事件结束后,美国老罗斯福总统率先将部份庚子赔款退回给中
国,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
剩下没有还给中国的钱,则被美国用来在北京创办清华学堂,即今天位于新竹的国立清华
大学的前身。美国不只没有侵占中国土地,退回中国的庚子赔款,还协助培育中国的下一
代青年,种种善举让中国的知识份子很难不对美国产生认同。当然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也绝对不是单纯想搞慈善,否则这些资源可以优先提供给已经是美国殖民地的菲
律宾。
https://i.imgur.com/35HRk1H.jpg
美国代表参加了九国条约会议。(维基百科)
海约翰之所以主张美国应该善待中国,是因为他已经认知到美国的未来不在开始往下坡走
的欧洲,而是即将发光发热的亚洲。美国不只是大西洋国家,同时也是太平洋国家,中国
又凭借著广大的人口、土地、资源和市场将成为亚洲最有潜力的国家。所以美国如果想将
英国、法国、德国与俄国的势力排除出亚洲,并把日本帝国给压制下去,就务必需要来自
中国的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统一、富裕、强大又亲美的中国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
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极为成功,早期的孙中山先生就是中国的亲美典范,他为了避免清廷
的搜捕,在1904年加入美国国籍,而且还以林肯的《盖茨堡宣言》(Gettysburg Address
)为蓝图创立了他的《孙文学说》,即我们从小读到大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身为基督徒,起初对革命后的世界构想也是希望中华民国能够加入英美领导下的海
洋联盟,共同对抗以德国、俄国还有日本为代表的欧亚大陆联盟。他的这个构想,充分反
映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席军事顾问,美国人荷马李(Homer Lea)的作品《撤克逊时代
》(The Day of the Saxon)中。只是20世纪初的美国,还没有足够的国力将“门户开放
”政策贯彻始终,从而导致了孙中山走上与美国的分道扬镳之路。
美国对日本的利用与斗争1913年5月2日,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为继承大清帝国的中国合
法政府,但是因为此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已经由袁世凯接替,所以美国打交道的
对象自然也是袁世凯还有后来的北洋政府,并没有给后来与北洋政府站在对立面的孙中山
任何承认。美国的态度让孙中山放弃了联合英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抗德、俄、日的想
法,转而希望取得后面三国的协助来将国民革命推行下去。
然而涵盖英法等协约国在内,所有侵占中国的列强当中唯一能抗衡美国称霸亚洲的只有日
本,因为日本是众列强中唯一的亚洲黄种人国家,而且还跟中国人同属儒家文化圈。英国
、法国、德国、奥匈帝国、荷兰、葡萄牙与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无论实力有多强,都是本土
远离亚洲的欧洲白人国家,迟早会有从中国退场的一天。国土涵盖太平洋滨海地区的俄罗
斯,早已因日俄战争的失败和层出不穷的革命而大幅衰退。
美国比其他西方列强更早体认到,唯有赢得中国人心才有可能进军亚洲,而深受中华文化
洗礼数千年的日本无论在肤色、血统、历史与文字都与中国更加接近,势必将成为美国争
取中国人心的头号阻碍。不过20世纪初的美国,还没有今日的全球投射能力,无法直接派
兵从亚洲驱逐日本。唯一驱逐日本的方法,只有与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英国合作。
只是英国与日本已经在1902年缔结同盟关系,而且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更是把
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欧洲和中东战场,没有办法顾及亚洲局势的发展。出于巩固印度殖民
地的需要,英国更是不可能在与德国开战的节骨眼上得罪日本。英美既然无法驱逐日本,
那就不如先联合日本这个次要敌人将主要敌人德国在亚洲的势力拔除掉。
日军在英美两国的诱惑下,于1914年8月27日向胶州湾租界地的德奥联军发起进攻,以优
势兵力轻而易举夺下青岛的控制权。为了确保日本不在亚洲扯后腿,美国国务卿蓝辛(
Robert Lansing)还于1917年11月2日亲自出面,与日本外务大臣石井菊次郎签署《蓝辛
-石井协议》(Lansing–Ishii Agreement),确保日本在中国大陆的特殊地位。
此举让孙中山先生以美国出卖中国主权为理由,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界定为一场“帝国主义
之间的战争”,公开反对段祺瑞领导下的北洋政府对德国宣战。不过孙中山并非当时中国
的执政者,无法改变北洋政府派遣民工到西线战场上协助英法两国作战的决心。段祺瑞这
项不受欢迎却正确的政策,成功替中华民国争取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地位。
不过与英国、法国、美国还有意大利齐列战后五强的唯一亚洲国家,却是出兵山东的日本
,这是日本帝国协助英美驱逐德国后所得到的奖励。日本不只在山东取得特殊地位,还继
承了德国在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殖民地,并引起中国知识份子的强烈不满。然而
德国的战败却也意味着英美与日本的蜜月期就此结束,五四运动的爆发让美国有了揭开下
一阶段对日斗争的雄厚政治资本。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美国对于激化中的中国民族主义,不只没有加以阻止,还暗中给予极大的鼓励。燕京大学
校长的美籍校长司徒雷登(John L. Stuart),在上任第一天就接见了被北洋政府逮捕的
抗议学生,给他们加油打气。虽然司徒雷登并不代表美国政府,却也代表当时美国知识份
子期盼中国崛起,成为美国牵制日本伙伴的主流思维。他表示:“我燕京大学在这时候诞
生,是在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燕京大学何幸生逢此时。”
靠击败德军取得山东控制权的日本,自以为成为了西方认可的强国,期待能得到与美英列
强的平等地位。然而美英列强对日本的打压,却是此刻才刚刚开始,先是日本在巴黎和会
上提出种族平等的提案,遭到了英美两国的否决。出席和会的中华民国代表顾维钧,给日
本的这个提案投下了赞成票,这也是巴黎和会上少数出现中国和日本站在同一阵线的场景。
https://i.imgur.com/gnOVuHC.jpg
燕京大学美籍校长司徒雷登。(取自维基百科)
族群平等的提案被否决,让日本政府认知到自己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提出的“脱亚入欧”
彻底失败,黄种人终究无法与白种人平起平坐制定亚太秩序。不过美国对日本的打压并没
有到此为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标志世界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必须要
为即将到来的太平洋时代做准备,必须要加紧联合英国这个次要敌人减减日本这个主要敌
人的锐气。
于是美国从1921年11月12日起,邀请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
还有中国的代表齐聚华府,商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亚太秩序。美国召开这场华盛顿
会议(Washington Conference)的目的,一是要离间英国与日本,破解《英日同盟》,
并想方设法限制日本海上武力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孤立日本,巩固自身的道德正当性,美
国还打算在这场会议中抬高中国地位。
抬高中国地位的方式,就是强迫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对中国让步,并且与其他列强合作将“
门户开放”的精神发扬光大。言下之意,就是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
重,确保每个列强在中国都能“机会均等”。在美国的强行介入之下,日本与中国在1922
年2月4日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确保北洋政府从1922年12月起恢复对山东的主权。
《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签署的两天后,参与华盛顿会议的九个国家签署《九国公约》,宣
布华盛顿体系的降临。英国还宣布,1902年签署的《英日同盟》在1923年到期后不会续签
,让日本陷入更加孤立的局面。山东问题的落幕,再一次向中国知识份子证明了美国是一
个会为中国人主持公道的良善霸权,但是却没有为孙中山的广州政府所接受。
孙中山打从一开始就拒绝徐世昌总统的邀请,没有派遣广州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随施肇基
、顾维钧及王宠惠一起组团出席华盛顿会议。日裔美籍学者入江昭(Akira Iriye)在其
大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中,指出承认华盛顿体系等同于承认北洋政府的
正当性,所以孙中山必须对《九国公约》持否定态度。
日本对《九国公约》的反击比起多次让他失望的美国,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新的合作对象,
那就是列宁推翻沙皇之后,建立的人类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苏联。列宁不只公开谴责
帝国主义,还声称要“输出革命”,帮助世界各弱小民族摆脱殖民母国的枷锁,甚至将过
去帝俄在中国的特权还给中国。孙中山于上走上“联俄容共”道路,决定在苏联与中国共
产党支持下,把以打倒英美“帝国主义”的“革命外交”贯彻到底。
英美对北洋政府的支持,让孙中山将英美视为他革命的头号目标,然而孙中山并不是共产
主义的支持者,所以在德国被打败的情况下他还寻求来自日本的支持。孙中山在1924年11
月28日的神户演说,就是鼓励日本不要当“西方霸道的鹰犬”,而是应该要当“东方王道
的干城”,与中国、苏联一起携手推翻盎格鲁-撒克逊建立的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时的日本,正处于大正民主时代,首相高桥是清期望以融入西方国际体系的方
式争取国家的最高利益,于是支持在《九国公约》上签字。然而英美在巴黎和会上拒绝平
等对待日本,还有华盛顿体系对日本发展海洋武力的打压,都让以挑战西方秩序为目标的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决心反制《九国公约》,建立真正属于东方人的亚太秩序。
站在日本与苏联的角度来看,英美提倡《九国公约》确保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说法极为虚
伪。英国是最早以武力强制打开中国国门,强销鸦片、夺取殖民地并建立租界的国家,如
今突然一改过去贪婪的态度声称要尊重中国主权,不过是因为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
,国力严重削弱的影响罢了。既然英国不是因为良心发现,单纯只是因为自己在中国吃饱
了而已,那也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没吃饱的日本不能采取行动。
美国的表现对日本而言更是伪善,先不提美国在亚洲还有菲律宾这个殖民地,光是过去白
人在北美大陆对印地安人的种族屠杀,还有美国南北战争后把整个西半球纳入自己势力范
围,不让其他欧洲列强染指的行为,就没有比日本在台湾、朝鲜的表现好到哪里去。日本
在亚洲的扩张,不过是效法美国推行自己的“亚洲门罗主义”,所以美国实在没有什么正
当性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孙中山的选择,确保了他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只有两条选择,要不就向左转投向苏联怀抱
,要不就向右转与日本合作建立属于黄种人的亚洲秩序。《九国公约》只是西方列强透过
另外一种手段宰制中国的糖衣毒药,而且还比俄国人、日本人赤裸裸血淋淋的侵略更具迷
惑性。尤其是1925年五卅惨案,更让国共两党联手发起了挑战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省港
大罢工,让国民党一度被西方视为苏联在华的头号代理人。
伴随着孙中山先生去世还有北伐胜利告终,新上台的国民政府却一反过去敌视英美的政策
,转而拥抱起《九国公约》,成为华盛顿体系在亚洲最坚强的拥护者。而且这个态度,也
完整的由国民政府的继承者,即1947年行宪后延续到今天的中华民国政府所完整继承。从
蒋中正到今天的蔡英文,历届中华民国总统都以亲美派自居,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蒋公给美国的“投名状”
蒋中正调整孙中山的态度,带领国民政府由反美转向亲美,除了他个人的基督教信仰外,
还有高度合理的现实主义判断。曾经到日本接受军事训练,又被孙中山派到苏联考察过的
他,认为苏联与日本才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两个国家。苏联虽然打着反帝国主义旗号,可
实际目的是要消灭中国的固有文化,把中国改造成共产国际赤化世界的马前卒。
至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虽然是以将英美驱逐出亚洲为目标,本质上针对的不是中国,然
而日本做为一个岛国缺乏足够的人口、资源以及战略纵深来与西方国家长期对抗。要达到
这个目标,日本必须要先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来夺取人口、资源及土地。换言之这场日本
针对西方发动的大东亚战争,必然是要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代价,是蒋中正所无法
接受的。
所以从“远交近攻”的地缘政治考量,蒋中正必然延续北洋政府而不是孙中山晚年的外交
政策,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拥护者。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美国虽然受到国内孤立主义影
响,无法直接派兵参战,但仍在外交、贸易还有军事训练等三个方面设法援助国民政府,
为的就是不让中国被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在蒋夫人宋美龄的穿针引线下,美国对国民政
府的影响日益升高。
泛美航空买下中国航空的股份,日本就要在满洲国成立满洲航空株式会社,接着又在华北
创立惠通航空,就是要抢先美国主宰中国民航市场。至于中华民国空军,则因为美军退役
少校裘以德(John H. Jouett)少校率美国顾问团进入中央航空学校,还有寇蒂斯-莱特
(Cutiss-Wright)对中央飞机制造厂的投资,在抗战爆发前就已经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
司徒雷登对爱国学生运动的支持,论规模可丝毫不输给2018年“反送中运动”爆发时,西
方国家对香港反共人士的声援。只是美国是个民主国家,而且民众对于干预海外事务并不
感兴趣,尤其是像中日战争这种黄种人杀黄种人的海外事务不感兴趣。许多美国商人想同
时与中日两国做生意,倾向于在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所以蒋中正如果期望美国加入这场
对日作战,还有必要给美国交一个“投名状”。
所谓的“投名状”,就是中华民国必须要率先在抵御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付出惨重牺牲。唯
有付出惨重的牺牲,才能证明中华民国有决心与日本帝国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牺牲的越
是惨烈,越是能像美国百姓证明中华民国是在打一场壮烈的反侵略战争,让美国政府有介
入亚太事务的正当性。罗斯福那个时代的美国政治家,比2003年的小布什总统更有战略眼
光,知道什么是“师出有名”。
蒋中正显然对此心神领会,并且也为了争取美国的参战准备把德国顾问为他栽培的中央军
嫡系部队全部砸下去,于是就有了电影《八佰》中,蒋中正指派88师524团将士死守四行
仓库,意图影响九国公约会议结果的策略应用。他指出:“世界战争,是以中日战争为导
火线,而中国实为首要之牺牲者,必须具牺牲之精神,方能使利害共同之国家,为共同之
牺牲;并须具彻底牺牲之决心,方能有牺牲之代价。”
https://i.imgur.com/ICTDwO7.jpg
《八佰》没有按照史实还原四行仓库保卫战,却很真实呈现了国民党摇摆在“主战”与“
主和”之间的复杂情绪,重点则要争取国际支持。(许剑虹提供)
《九国公约》的成功与失败
然而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主和派,却认为蒋中正这么做的结果只会让中华民国成为美国称霸
远东的“马前卒”,白白消耗掉中央军嫡系部队的战力,让中国老百姓陷入空前的浩劫之
中。他认为中国就算要投入对日作战,也不应该当第一个给列强牺牲垫背的国家,而是应
该选择对日本的侵略行动采取低调隐忍的态度,让日军把目标转移到苏联或者美国,尽可
能降低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遭遇到的损失。
等到美国、苏联或者日本三方快要打出个结果的时候,中国在选择与胜利的一方站在一起
,从而如二战中的泰国一样争取到最大的国家利益。汪精卫曾经告诉胡适,美国就算出兵
协助中国战胜日本,也是为了美国的利益战胜日本,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战胜日本。蒋中
正把所有精锐部队投入到上海打光,如果没有办法争取到英美参战,会使中国陷入万劫不
复的境界。
汪精卫所最担心的结果,就是中日两国打到两败俱伤,中国共产党在苏联扶植下发展壮大
。自认孙中山先生正统传人的汪精卫,认为中国在共产主义与大亚洲主义之间应该选择后
者,所以在1940年3月选择脱离了重庆的抗日国民政府,回到南京组织亲日国民政府,就
是希望争取中国能在牺牲最小的情况下结束与日本的武装冲突,共同将目标对准苏联。
结果历史给汪精卫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那就是美国最终还是如蒋中正预料的参加了太平
洋战争,中华民国也在罗斯福总统支持下不只成为战胜国,而且还是和美国、英国、苏联
齐名的世界四强。台湾、澎湖与东北等失土得以回归中华民国,朝鲜则将在日本投降后重
新成为独立的国家。汪精卫等“主和派”,则毫无意外的将在大战告一段落后成为“汉奸
”。
身为《九国公约》签字国的比利时、荷兰与法国,国土都在二战爆发之初为德军占领,他
们面对日本的扩张毫无招架之力。葡萄牙则从头到尾严守中立,才免去日军占领澳门的危
机,基本上失去了对远东事务的话语权。从香港到新加坡,英军被日军打得丢盔弃甲,在
殖民地子民眼前早已威严扫地。英国的亚太殖民帝国,虽然战后在美国帮助下得到短暂恢
复,但退场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至于日本与意大利,则根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而且本土都在美军的占领之下
,根本不可能对美国霸权产生任何挑战。由九个国家在1922年联手参与制定的《九国公约
》,到了1945年以后变成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民国的双边关系,华盛顿体系赢得了空前胜
利。唯一的变量,是在欧洲战场上击败纳粹德国,并依据《雅尔达密约》(Yalta
Agreement)进军亚洲的苏联。
中共在苏联提供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美国却因为没有准备好与苏联打下一场世界大战而没
有全力支持国军戡乱,再加上蒋中正无法约束手下官员的腐化,更没有办法解决中国大陆
复杂的土地问题,最终中华民国政府从大陆撤退到了台湾来。在毛泽东的启发下,金日成
和胡志明将中国、朝鲜还有越南本土的民族运动与共产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美军难以
武力征服的力量,将华盛顿体系的影响范围限制于亚洲大陆的核心之外。
确保三赢的政治框架
华盛顿体系在亚洲大陆的发展,确实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的成立而遭遇到挫败,
但是接受美国影响的亚洲沿岸还有岛屿地区却大多走向了富裕。即便是1975年沦陷的南越
,在经济发展上因为融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发展的一直比北越还要好。直到南北
越统一45年后的今天,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还极度仰赖南方做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台湾在美国提供的保护下,成功避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前30年的各场政治运动与人
祸天灾。中国大陆本身,也在经历了中苏共分离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后,体会
到“发展是硬道理”的真谛。与美国斗争整整30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终究还是在1979
年1月1日实现了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回归华盛顿体系的架构之中。
如同当年“背叛”孙中山“革命外交”路线的蒋中正一样,邓小平回归华盛顿体系同样是
建立在向美国递交“投名状”之上的。由中共在1979年发起的惩越战争,就是邓小平向美
国卡特政府递交的“投名状”,表面上是教训统一后宣布向苏联“一面倒”的越南共产党
政府,实际上是替越战中失败的美国讨回颜面。邓小平全面向美国靠拢的举动,对大陆的
毛派份子而言显然也是“背叛革命”的。
https://i.imgur.com/c4Rru3T.jpg
邓小平改革开放,也是给美国的投名状。图为1987年,美国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
对中国进行私人访问,与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会晤。(AP)
自1945年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还有亚太局势的变化,以《九国公约》为核心的华盛顿体系
也必须要靠不同的框架才能维持运作。比如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到台湾后,靠的是1954年签
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此刻美国承认
中华民国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将中共界定为苏联扶持的傀儡政权,第二个在中国土地
上建立的红色满洲国,中美关系是两个民主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
直到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在邓小平的要求下和中华民国解除邦交关系,
所谓中美关系在两岸都声称自己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情况下演变成复杂的两国三方关系
。美国在不破坏“一个中国”政策的情况下,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但又不愿意对台湾属于哪一个“中国”表达立场。
于是建立在《上海公报》、《建交公报》与《八一七公报》等三个公报,还有《台湾关系
法》这一个法案基础上的美中关系框架,就这样延续了整整40年下来。海峡两岸之间也以
“三个公报,一个法案”为架构,在模糊“一个中国”含意的前提下发展紧密的经贸及文
化交流关系。放在当今的两岸政治环境下,其实就是我们所认知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
“三个公报,一个法案”也好,“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也罢,基本上都是以确保中国主
权不分裂为基础,承认两个中国政权在治权上的各自独立,美国“门户开放”和“机会均
等”的精神仍贯穿其中。台湾在与大陆维持经贸交流的同时发展民主政治,大陆则能取得
美国还有其他海外基金投入基础建设的发展。富裕起来了的两岸中国人,又回过头来投资
美国产业,怎么看都是一个让华府、北京和台北“三赢”的务实框架。
面临内外挑战的华盛顿体系
但是这个“三赢”的局面,是只有在中国大陆国力不足以挑战美国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的。
纵然两岸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从延续自《九国公约》的“三个公报,一个法案”或者“一
个中国,各自表述”中得到好处,但是对这个现状感到厌恶,甚至认为自己尊严受辱的中
国人却也不少。毕竟无论中国在这个框架下得到多少利益,这个框架终究还是建立在华盛
顿体系之上,而不是北京或者台北的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中共自习近平上台以来,开始出现回归毛泽东时代路线,甚至效法往日的大
日本帝国挑战起美国来了。无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官方文宣,还是习近平“太
平洋够大,足以容下两个霸权”的言论,都应证中共不再以屈服于华盛顿体系感到满足。
随着中共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政治还有军事力量,美国终将成为中共打造“东亚
新秩序”的终极敌人。
美国与中共之间的贸易战、经济战打得越是猛烈,中华民族主义者对美国的敌视就越是强
烈。虽然这股强大的中华民族主义,本身就是美国100年前为了对付日本所培植起来的,
就好像100年前英国为了对付鄂图曼帝国所煽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最终成为西方世界的敌
人一样。台湾的蓝绿两党高层,虽然还是以亲美派为主流,但是底层却也都出现了不一样
的声音。
台湾泛蓝阵营的基层支持者,与大陆人一样多为强烈的中华民族主义者,而且心中还怀有
《雅尔达密约》以及中美断交等一系列中华民国被美国出卖的历史记忆,对美国的印象本
来就打了许多折扣。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大陆的各种打压,还有川普上台后一系列看似亲近
民进党的作为,更让台湾统派人士质疑起中华民国过去75年来扮演美国盟友的角色是否值
得。
不只是今天川普统治下的美国,甚至是二战期间与中华民国并肩作战的美国,看在统派眼
中也不再是正义的象征,而是在背后挑起中日战争的真正元凶,只因为美国不愿意见到中
国与日本在亚洲建立起一个属于黄种人的联盟体系。今年7月去世的统派大老王晓波指出
:“我们不能不说,美国的这项策略是成功的,中日两民族血战八年,两败俱伤,而保证
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霸权地位。”
显见当年孙中山与汪精卫的想法,逐渐取代两蒋父子过往的亲美政策成为今日台湾泛蓝支
持者对美国的主流观点。过去他们抗议美国,是为了抗议美国出卖友邦,没有坚持与中华
民国一起反共到底。现在他们则是愿意与一切痛恨美国的势力,包括他们过去所痛恨的中
共,甚至日本联合起来打倒美国,两种心态的差距相当巨大,值得我们给予注意。
至于民进党和独派支持者,因为从来不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本来不该把他们
列入《九国公约》的相关讨论中。然而表面上极度亲美的他们,实际上却也受制于“三个
公报,一个法案”,或者“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框架之中不可自拔。未来他们如果有
了实力或者美国之外的第二个合作选项,势必也有成为华盛顿体系挑战者的可能性,这点
我们同样不可忽视。
*作者为中美关系研究,军事写作者。本文应《光计画》之邀约撰写,授权转载。即将在
12月上映的《光计画》是一部关于1945年后台湾的外交、国际关系与认同转变的纪录片。
复杂的国际关系须从历史脉络逐一梳理与分析,或许我们将有机会在混沌的2020年底窥探
台湾未来道路的轮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