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负面言论消毒 中国经济学者肯定双循环
https://is.gd/oZju0D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经济理论后,引发外界议论,经济
学者刘元春则说,要防止一些人利用这个新理论来宣扬“偏激、落后”的思想。
近来已有越来越多中国学者为双循环理论站出来。微信公众号“经济学家圈”今天刊出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的采访。他在24日参加了习近平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
谈会”。
刘元春说,任何一种经济循环都是由国内大循环及国际大循环组成的,但要以何种为主体
,必须视国家的发展阶段、环境和目标而定。
他强调,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解释为闭关锁国,“这种理解是严重错误”;或者简单以
为这是要解决外需不足,所以要出口转内销、与国际产业链脱钩,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
他认为,中国当前的双循环理论还要解决内在成长动力及发展矛盾的问题。其中,科技创
新被认为是推动新动能的关键。其他诸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区域协调不稳定等基础性问
题也必须解决。
刘元春坦言,实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是,目前中美大国博奕
、特别是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打好,这是关键。必须在中短期内通过制度优势,把突破核心
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解决。
他说,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表示,目前这个理论的讨论还需要继续,所以有一些争论也是正
常的。
此外,综合陆媒报导,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26日在全国政协常
委会会议上发言,也肯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指这是当前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做大、民众收
入水准持续提高的关键,特别应该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大力加强基础性公共
服务,释放私人消费潜力。
有鉴于国际循环也很重要,李稻葵还主张,要更加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的竞争与合作,“进
一步放开科技人员的科技检索和出国的政策”,积极引进国际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