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8-02 14:47:00“就像拿小茶杯舀浴缸的水”!CNN:三峡大坝神话早已破灭,防洪容量不到洪患10%
https://www.storm.mg/article/2905268?mode=whole
王颖芝 2020-08-02 10:00
https://i.imgur.com/beswfgp.jpg
2020年7月,中国三峡大坝泄洪。(AP)
1994年动工时,三峡大坝不仅承担著水力发电、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责大任,北京当局
更寄望借此驯服世界第三长的河流──长江,以保护中下游人民不受泛滥所害,彰显中国
科技进步与民族荣耀。可惜如今看来,一切仿佛事与愿违。
三峡大坝工程是场举国动员的浩大盛事,总花费2兆人民币(约台币8.4兆元),耗时将近
20年才完工,沿线超过120万居民被迫迁移。但北京当局不断宣传,这是一座可以抵挡“
千年一遇大洪水”的神奇保护伞,然而随着媒体标题逐渐下修为“百年一遇”、“数十年
一遇”,不难发现神话已然渐渐破灭。
数十年最严重洪水
今年6月,长江遭逢据说是60年来最强降雨,贵州、重庆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多地发生洪灾
,重庆更出现80年来最大洪水,水位一度超过堤防防洪上限。数场洪患下来,至少158位
民众死亡或失踪,367万人被迫撤迁,间接受影响者多达548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1440亿
人民币(约台币6046亿元)。
负责营运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宣称,三峡大坝至少拦截了182亿立方公尺水量;一位
水利部门高层也告诉官媒《青年日报》,三峡大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有效减少水平
面上升的速度与幅度”。但不少地理学家、水利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记录到,今夏长江流域
水位之高屡破纪录,三峡大坝的功用明显失色。
人类最大水利工程......仅是一个“小茶杯”
三峡大坝工程在2003年正式开始蓄水和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水库防洪库容共221.5亿
立方公尺,能缓解中下游枯水季的航运交通。三峡电站每年发电量约22500兆瓦,相当于
每年节约5000万吨燃煤,也大大减少空气污染。三峡大坝发电量是美国最大水力发电厂大
古力水坝(Grand Coulee Dam)三倍之多。而根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三
峡大坝是少数能从外太空以肉眼观察的人工建筑之一。
兴建之前,三峡大坝的目标其实不是水力发电,而是解决长江中下游洪患问题。原本构想
是,在上游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兴建水坝,将大量雨水储存在长达660公里的
巨大水库并定期释放。10月至5月的干季,水库正常蓄水位175公尺,6月雨季来临前会降
到145公尺以下,空出220亿立方公尺、相当于900万个奥运会标准泳池的防洪库容,以准
备承接夏季滂沱雨水。
但长期批评三峡工程的地理学家范晓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这一点点容量根本比不
上汛期的猛烈降雨。根据范晓估算,如果真的遇上“百年一遇强降雨”,将有2440亿立方
公尺的雨水会在2个月内流经三峡,几乎是死海的两倍之多,而三峡大坝承受力还不到10%。
“就像用小茶杯去舀一个大浴缸的水,从洪水管理的角度,大坝的代价远大于好处,”范
晓说。
https://i.imgur.com/UT5R5ex.jpg
2020年7月,中国三峡大坝泄洪。(AP)
水坝运作多年,水位却屡创新高
此外,雨季豪降雨通常接二连三,即使三峡大坝能在短时间内拦住大量雨水,也必须尽快
腾出空间迎接下一波。从今年6月底开始,北京当局已经被迫泄洪好几次,却疑似因为隐
瞒开闸数量及泄洪日期,导致下游变成一片水乡泽国。即便如此,江西省的鄱阳湖水位仍
然到达史上最高位,远超过1998年长江大水的高度,那场水灾至少造成4000人丧命。重庆
、四川、贵州等省分也陆续突破历史新高。
阿拉巴马州名誉地理学教授尚克曼(David Shankman)表示,目前的高水位证明三峡大坝
根本无法预防严重洪灾,只能在降雨量较小的年份里达到调节作用。尚克曼说:“这是在
陈述事实,这座水坝已经全力运作很多年了,但现在我们记录到史上最高水位。”
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IHE Delft Institute for Water Education)助理教授马
伦斯(Miroslav Marence)则说,期待三峡大坝解决长江水患原本就是不切实际。举例而
言,大坝虽然可以拦截上游的豪降雨,却对中下游的降水束手无策,这也是今年中国洪灾
的主因。
马伦斯说:“只依赖一座水坝是不可能的。”
风调雨顺彰显统治正当性
千年来,华夏中原的人民与统治者都在持续对抗水患。对古代帝王而言,整治河川不仅能
稳定经济、拯救苍生,风调雨顺更是天家正统象征,自然灾害往往会让民心恐惧,认为统
治者已失去上天赋予的正当性。
科技日新月异,但传统心态绵延至今,中国每一任现代领导人无不渴望成功统御长江。三
峡大坝工程构想最早出现在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派出数十
位工程师赴美研考,还延揽兴建美国胡佛大坝(the Hoover Dam)的著名工程师萨凡奇(
John L. Savage)参与测量工程,后来因国共内战无疾而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指定周恩来规划三峡工程,但在技术、地理等复杂条件
下迟迟未动工,最后又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而无线延期。1970年代末期,中国政
府推动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成为建设重点,在邓小平强力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下,
三峡工程再度被提出,不料遇上许多专业人士强烈反对,还有学者在“六四天安门事件”
中被逮捕。中国国务院分析后仍坚称经济方面利大于弊,终于在1992年通过议案。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中,赞成票只占出席总票数约67.1%,在中共政
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低支持率。
中国最早的环境记者戴静在其1994年著作《扬子!扬子!》(Yangtze! Yangtze!(注)
)写下,许多代表几乎是在准备投票时,才第一次看到有关三峡大坝工程的动议。当时的
吉林省人大代表之一杨新人表示:“大多数代表都不知道这项工程的技术内容,就是闭着
眼睛投票而已。”
无论如何,工程仍在1994年开始动工。
https://i.imgur.com/XYnCHCw.jpg
长家三峡大坝前后图。(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农民没前景、古蹟沉水底
三峡大坝的争议不只在控制洪患的能力高低,社会整体成本也是最为人诟病的部分。整个
工程淹没了长江2座城市、114座小镇与1680座村庄,超过120万人被迫迁移,光是移民经
费就占去总计划45%。
反对三峡工程的重要人物、旅德水利专家王维洛曾指出,随着水位逐年上升、地层变软等
因素,三峡工程移民历经至少2至3次的搬迁,但获得补助只有政府宣传的1/3。根据中国
科学院研究,因为工程而迁移的农民平均收入骤减20%以上,许多人落入无田可种、无工
可做、没有出路的“三无”状态。2013年,中共当局首次承认,部分补助款项已被官员诈
领或不当使用。
此外,三峡大坝不仅淹没峡谷与良田,也造成至少1200处古蹟名胜从此没入水下,大批学
者奔走抢救也于事无补,包括白鹤梁、大昌古镇和屈原的故乡秭归县城都尽数沉入水底。
部分建筑物如张飞庙、屈原祠等古建筑遭到迁移,但千年历史风貌完全无法复制。
地震频率增加18倍
最糟的是,三峡大坝造成严重的地理与生态冲击,包括淤泥堆积于水库,造成水质恶化,
大规模开山破土也影响植被生态;中国官媒新华社还曾报导,水坝大幅增加地表压力,容
蓄水量又侵蚀土层边缘,地震、土石流都变得更频繁。
2003年,三峡大坝刚开始蓄水时就曾发生崩塌事件,当时水库水位仅约135公尺,却出现
数起小型土石流,几个星期后,一大片山头突然崩落掉进江里,毁掉了346栋房屋、造成
20余艘船只翻覆,至少造成24人死亡。而根据中国地震局统计,从2003年至2009年之间,
三峡水库沿岸记录下3429起小型地震,但在2000年至2003年间仅纪录到94起地震,足足增
加18倍。
新华社还曾报导,三峡大坝在2003年开始蓄水后没几天,就被揭露坝身出现多达80余条裂
缝,但当局却说裂缝只会漏水,对水坝本身的安全性不构成威胁。对于还记得河南“75.8
”溃坝事件(又称驻马店水库溃坝)的中国人民而言,这些裂缝漏出的其实是恐惧。1975
年8月台风尼娜导致的特大暴雨冲击下,河南省共62座水库集体溃坝,一口气淹没了30县
市、680万座房屋,官方统计的死亡数字就有2万6千人,但若加上后续瘟疫、饥荒等影响
,受灾人数不知高出多少倍。
直到2011年,中国国务院终于公开承认三峡大坝引发的危机。国务院当时声明:“虽然三
峡大坝带来巨大好处,还是造成某些急迫问题,例如提升迁移人民的生活条件、保护环境
以及预防地理灾害等。”
“水库的时代已经过去”
数十年前,美国已经发现水坝未必能控制洪患的问题,1994年美国垦务局督察毕尔德(
Daniel P. Beard)在一场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美国的水坝时代已经过去”,必须另找
方法处理水患。毕尔德说,兴建水坝的代价往往远超过预期,恐怕永远无法衡量。
尚克曼也说,美国西北部海岸很多水库都应当移除,因为妨碍了鱼类洄游与繁殖;西南方
上游深山里的水坝也造成环境污染,更因拦截河砂造成海岸线倒退。荷兰专家马伦斯则表
示,全球在1950至1980年代间兴起的“水坝潮”早已消失,许多国家与组织现在多在研究
如何补救水坝带来的环境冲击。
但中国似乎还未跟上时代风气,截至2019年,中国可以容纳超过300万立方公尺水量的大
型水坝还有23841座,足足占了全球水坝总数的41%。
不少地理学家指出,虽然水力电厂能提供大量且便宜的电力,但水坝造成的环境灾害和经
济损失,恐怕难以弥补。长江全长逾6300公里,一共流经29个大城市,其中最大的三个城
市重庆、武汉与上海,人口加起来就超过5500万人,用电量早已远超过水坝所能提供。比
起运用水坝防堵洪水,人类或许更需要学习让河流保持自然风貌。
“洪水不是问题,那是河流本来就会做的事。问题在于流域上住了太多人,他们当然会变
成洪水受灾户,”尚克曼说。
注:扬子江原指南京以下至长江口段,早年西方人多从扬子江进入中国河道,欧美至今仍
惯以扬子江称呼长江。
───────────────────────────────────────
三峡大坝好棒棒?中国称今年已挡6次洪水 破洞也不会溃堤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00801/NVOFE7OEQFJ2YP5TG7WO76J34A/
中国今年6月入夏以后,水患不断,尤其长江流域附近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等地
,引发大规模淹水,状况严重,也让外界一度质疑长江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甚至是否已
濒临溃堤的临界点。不过中国昨晚再度透过官媒强调,长江三峡大坝的能力非常好,今年
已经成功挡下6次洪水,而且完全没有溃堤的可能。
《新华网》报导指出,今年入汛以来,三峡大坝已经成功应对6次洪水,而在上月27日发
生的长江第3号,也已经安然通过三峡大坝。截至29日下午2时的纪录,三峡枢纽入库流量
退至每秒34000立方公尺。报导更强调,三峡大坝通过多轮次“蓄”与“放”,提高防洪
库容利用率,总拦蓄水量近182亿立方公尺,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官媒强调,三峡大坝今年遇上6次洪水,不只全部“安打”,更没有溃堤的问题。面对溃
堤疑虑,《新京报》访问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及中国水
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张博庭强调,三峡大坝的结构非常安全,而且“汛期比
枯水期还更安全”。
张博庭解释,夏天洪水来的时候,三峡大坝要腾出库容来应对上游来水,但此时三峡库区
的水位都比较低,一般都不高于160公尺。反观冬天、春天,长江进入枯水期,三峡大坝
要蓄水抗旱,因此库区水位高,一般都要达到175公尺,结构的受力也要相应的更大一些
,因此张博庭强调:“枯水期三峡大坝的安全性都没问题,洪水期更没有问题了。”
另外王浩也指出,三峡大坝采用的是混凝土重力坝,是超载能力最强的坝型,具有很高的
安全性,不怕洪水漫坝,且世界建坝史上,还没有混凝土重力坝发生漫坝后溃决的先例。
张博庭更补通说:“混凝土重力坝的特点,就是哪怕裂开一个口子,也就那个口子泄水,
它就相当于关不上闸门,但不会导致垮坝。”(施旖婕/综合外电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