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赴大陆任教老师:难以适应得配合党政策

楼主: skyhawkptt (skyhawk)   2020-04-27 15:21:14
回台意愿都很强烈!赴大陆任教老师:难以适应得配合党政策做研究
https://is.gd/OiyPEv
自从2012年6月中国大陆开放台湾人担任高校教师以来,为数不少的台湾年轻博士离乡背
井到大陆闯荡。这些在大陆任教的台籍教师,大多受到少子化潮流及博士过剩的大环境而
选择“西进”,中国大陆也看准这一批在台找不到头路的学术人才,祭出各种优惠措施向
台湾年轻博士招手。一推一拉之间,保守估计台师西进有5、600人。本期《交流》杂志特
别邀请在浙江宁波大学及台北海洋科技大学皆有任教经验、现在在国家实验研究院科技政
策研究与资讯中心服务的吴瑟致,以及几位正在福建任教、不愿具名的台师现身说法,谈
谈他们在大陆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心理的调适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想法。
台湾无鞭可执 西进找机会
要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未知的旅途,外界总会好奇,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到大陆去?是
不是那里的薪水比台湾高很多?在大陆有一年教学经验的宁波大学教授吴瑟致澄清,“薪
资不算很低,但也没想像中高”,他进一步解释,“中国大陆当地高校教师原始薪资偏低
,为了拉近与台湾大学教师的薪资水准,校方会以安家费或科研启动费等名目提供补贴”

但吴瑟致也不否认,中国大陆高校的确存在高薪。对于理工类、高科技背景或所需技术的
人才,校方能提供优厚薪资,助理教授年薪35~50万元人民币都有可能,有些甚至一个月
就有10多万元人民币。本薪以外,只要会争取研究计画,额外的收入更是可观。大陆高校
教师有分穷老师跟富老师,薪资可以差好几十倍。
既然能拿到高薪的人不多,台湾年轻博士为何还要离乡背井赴陆任教?多位西进台师无奈
表示,“主要是因为台湾没机会”。西进台师很少是因为薪资,尤其排名越前面的学校薪
资越低,但为了未来职涯发展,还是有台湾年轻博士前仆后继。吴瑟致以自己为例,退伍
后,他在浙江宁波大学及广东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都取得任教的机会,最后他选择薪资较低
的宁波大学,理由是宁波大学是公立大学,排名较前面,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虽挂名大
陆名校“中山大学”,却是私人企业办的学校。
空降台师遭排挤? 大致和平相处
台师有如空降部队进入学校,薪资还可能比大陆的同事高,不会受到排挤吗?一位在福建
执教鞭的老师谈到,这些对外招聘台师的员额,大多属于编制外,不会占到当地教师的职
缺,同事间也还算和平相处。
吴瑟致补充,也有台师在编制内,以早期西进者较多,尤其在中国大陆取得博士学位者,
比较容易成为编制内教师。外界印象编制内工作较有保障,但吴瑟致认为,编制内与编制
外在购屋津贴、社会保险上差别不大,关键在于编制外是“合约制”。合约制给薪较有弹
性,通常非顶尖学校较有谈的空间,这些学校为了拼排名,愿意祭出较高薪水吸引台师,
但台师相对就有履行合约的义务。合约通常会规定几年内要达成所要求的科研成果,例如
在3年内发表3~4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未达标将予以解聘。看似“硬指标
”,但包括吴瑟致及一名福建台师皆认为没想像中严重,大部分的情况校方都愿意弹性处
理,通常可延个一、两年。
框框架架的学术环境 台师发挥空间有限
在大陆工作生活,非自己熟悉的家乡,难免有不适应的地方。对此,受访台师普遍认为,
在中国大陆教书,最难以适应的,反而不是当地生活习惯,而是学术限制。不同于台湾的
大学普遍开放教师自由选择教科书,大陆大学的教科书必须使用“校定本”或“院定本”
,老师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在授课过程中,如遇敏感议题,很容易就会被学生纠正。“我
当时教的是国际经济法,教到国际企业时,提到台湾的国际企业,马上就被学生举手纠正
,说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吴瑟致无奈地说。
“他们的思维也跟台湾很不同”,吴瑟致说。思维的不同反映在论文体例上,与当地教师
合作撰写研究计画,他们的开头一定是写“配合政府提什么政策、党中央讲什么话”等作
为前言,一些台师一开始都不是很适应。
除了学术自由,外界很好奇台籍教师会不会连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吴瑟致说,他个人在
中国大陆教书期间,不时会受到一些“关切”。“偶尔会有公安来按门铃,或当地台办来
拜访请吃饭”,总体而言,有些不习惯,但不至于到严密监视程度。
两岸学生大不同 台湾求低标 大陆求高标
在两岸都教过书的吴瑟致,谈起两岸学生表现,特别有感触。与外界所认知的差不多,大
陆学生的确比较用功,但相对地,他们也比较汲汲营营于分数,“因为成绩对他们未来留
学、申请研究所或找工作都有帮助,而大陆每个学校、每个系都会拼学生就业率”。功利
导向的学习,导致学生都很在意分数,“所以老师在学期末打分数时压力都很大”。
至于两岸学生学习态度,“台湾学生修课是不要被当,大陆学生修课是要拿高分”,一个
是低标,另一个是高标,思维大不同。表现在尊师重道上,两岸学生都会尊重老师,只是
大陆学生尊重老师总隐含一点功利色彩,“可以说他们比较有狼性吧”,吴瑟致说。
谈到师生关系,吴瑟致说,台湾的大学师生互动一般较为热络,老师请客时有所见,“我
也理所当然常会请大陆学生一起用餐喝饮料,大陆学生对此却很讶异,他们说当地老师比
较不会这样做”,台湾的人情味还是浓厚些。
赴陆前要先做好功课
少子化造成学生来源减少,冲击大学生存,迫使许多年轻博士赴陆发展另谋他路,但透过
受访台师了解,他们念兹在兹的还是台湾。只要台湾有工作机会,他们回台的意向都很强
烈。少部分不打算回台者,多半是因为不愿意放弃高薪,或是已适应当地生活,或是已在
当地成家立业。
吴瑟致以过来人经验分享,他说,“我不会负面看待台湾年轻博士赴陆任教的选择,毕竟
对个人职涯发展而言去大陆历练并不是件坏事,只是去之前要做很多准备”。他建议赴陆
任教前应该做好功课,必须准备充分,否则人生地不熟,不仅要适应生活大小事,还可能
面临学术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冲击。种种课题,都需要预作准备,完整考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