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torm.mg/article/2028546
许剑虹 2019-12-08 07:20
https://i.imgur.com/eRdhka4.jpg
无论是民进党的吕秀莲还是国民党的马英九,都肯定65万来台国军是阻止中共赤化复兴基
地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五星红旗早已在台湾岛上飘扬,自由中国的子民应当饮水思源
。(许剑虹提供)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70周年的日子,然而由于中华民国正是当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推翻的对象,所以对岸的“国庆”看在有台湾这里等同于“国殇”。中共建政的70
周年,就是中华民国撤离大陆的70周年,只是中华民国政府由成都迁来台湾的日子发生于
1949年12月7日,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了足足两个月又七天。
虽然失去大陆,站在中华民国的立场上等同于亡国之恨,但是从正面角度来看,12月7日
又何尝不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新生之日?笔者并不是所谓中华民国“第二共和”论述的支
持者,也认为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应包含中国大陆与外蒙古,但我们还是要承认中华民国
是在由台湾、澎湖、金门与马祖组成的复兴基地上实现经济奇蹟。
更重要的是,中华民国还在复兴基地上实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第一次的民主奇蹟
。民主自由正是当年中共推翻中华民国时高喊的口号,可是最终证明中国人不需要靠皇帝
脸色过日子的,反而是当年被认为独裁、专制、封建和迂腐的中华民国政府,回过头来看
70年前那场红色革命更显讽刺。对于2,300万定居复兴基地的自由中国子民而言,这正是
纪念政府迁台70周年的重大意义。
比敦克尔克还要伟大的撤退
撇开1945年台湾光复时来台接受的军人与公教人员,还有1955年大陈撤退时来台的义民同
胞外,在1949年进入台湾的外省人口约有125万人。1940年的敦克尔克大撤退,成功将40
万名英国、法国还有比利时军人从即将沦陷于纳粹铁蹄的法兰西撤往不列颠,为西欧盟军
保存下了最后一股战力。不过若把敦克尔克大撤退与1949年大撤退相比,伟大的程度却是
小巫见大巫。
因为来台湾的不是只有60万大军,还有65万各行各业的老百姓。除了资本家与地主等中共
锁定的“阶级敌人”外,大量来台的平民百姓还包括文官、公务员与知识份子。外省技术
官僚与本省菁英携手合作,在美国援助下将原本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台湾快速带往工业化的
道路。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那段混乱岁月,也是撤退到台湾的知识份子保存住了中
华文化的香火。
同一批外省知识份子,尤其是以胡适、雷震、傅正、殷海光与余纪忠为代表的自由派知识
份子,更是身先士卒挑战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他们当中许多人,虽然在戒严体制下失去了
人生自由,但终究还是为中国人争取到了得来不易的民主制度。虽然我们没有向二战时的
盟军那样,发起一场类似于诺曼第登陆的战役成功光复大陆,但是从上面的三大意义来看
,能说1949年大撤退不伟大吗?
敦克尔克大撤退仅是军事上的意义,但是1949年大撤退从根本上避免了中华文化的灭顶之
灾,并让中国人过上了满清覆亡以来最富足的日子,甚至于秦始皇统一七国以来最自由的
日子。只要中华民国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天,对中共政权的威胁就是芒刺在背。所以从
各种意义上来看,我们都要感谢前人的付出与努力。
那么将中华民国政府从大陆带到台湾的首要功臣究竟是谁呢?是蒋中正吗?蒋中正确实领
导中国打赢了对日抗战,但是若论及政府迁台的功劳,他实际上可能只有一半。因为早在
1949年大撤退发生以前,蒋中正就因为徐蚌会战失败辞去了总统职务,虽然他还能以中国
国民党总裁身份调度黄埔系部队,但是却不具备将整个国家法统从大陆跨海带到台湾来的
法理地位。
是蒋中正下台后,继任为总统的李宗仁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因为此刻李宗仁早就以胃
疾复发为理由流亡到美国去了。真正完成这项艰钜使命的,还是时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俗称“山西王”的阎锡山。笔者曾有幸访问于2016年过世,从太原一路追随到台北的阎
锡山末代秘书原馥庭老先生,提供第一手的历史见证。
原馥庭表示,包括中华民国国玺在内,都是在行政院长阎锡山带领下成功由大陆带来复兴
基地的。国号、国旗与国玺的来到,让中华民国得以在台湾延续大陆失去的法统,形成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庭抗礼的局面。有了海峡两岸的隔海分治,才有我们今天在台湾安居乐
业的现状,阎锡山先生真的是功不可没,历史要好好记下这一笔。
从分裂走向一统的国军
更让原馥庭永生难忘的,是蒋中正在1950年3月复行视事之后,阎锡山见台湾大局稳定,
又毅然决然的辞去了行政院长的职务。统治山西38年的“大军阀”阎锡山,最后选择了放
手,让与他亦敌亦友的蒋中正在台湾重掌大权。老长官阎锡山的表现,看在原馥庭眼中展
现出了民国军事强人少见的节操,让他一辈子深感敬佩。
迁台的头号功臣是阎锡山,保台的主要功臣就是老兵了。为什么笔者还是不把保台的首要
功劳归给蒋中正呢?因为1949年10月25日金门大捷时,蒋中正显然也还没有复行视事,但
很多老兵却从古宁头经东山岛一路打到滇缅边界。捍卫复兴基地的核心骨干,还是1949年
跟随政府号召来到台湾的60万大军。而这60万大军,却也不尽然都是“老蒋的人”。
自2012年投入抗战老兵访谈工作以来,笔者就发现许多自己访问的长者并不是在大陆时就
一路跟随蒋公。因为1928年的所谓北伐胜利,其实只带给中国表面上的统一,蒋中正领导
的中央政府影响力无法有效涵盖全国。不只是山西还被控制在阎锡山手里,广西、广东、
四川与云南等西南省份也掌控在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刘湘与龙云等地方实力派强人
手中。
此外还有张学良的东北军和冯玉祥的西北军存在,这些军事力量都无法为蒋中正控制。直
到对日抗战爆发后,各军事强人才放下彼此偏见,接受蒋中正领导走上抗日战场。经过八
年全面抗战的消耗,地方部队到1945年基本上只剩下阎锡山的晋绥军和李宗仁、白崇禧的
桂军还称得上独当一面。西北军、东北军、粤军与滇军不是被中央军消化,就是倒戈加入
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到1948年11月的徐蚌会战,黄埔系主力部队除52军以外几乎已经被消灭殆尽,反而是晋绥
军与桂军顽强抵抗解放军铺天盖地的攻势。晋绥军最英勇的表现,毫无疑问是发生在1949
年4月25日太原沦陷时,有500余名不愿意被解放军俘虏的山西军政干部选择集体自尽。
500名自尽的晋绥军干部中,甚至还包括与阎锡山最亲近的妹妹阎慧卿。
近年来有许多对岸或者独派的学者质疑“太原五百完人”故事的真实性,认为没有那么多
人在太原沦陷时自杀,还是有不少晋绥军将士为共军所俘虏。对此原馥庭提出反驳,指出
整个太原保卫战打了九个月,死掉的晋绥军将士又何止500人而已。晋绥军并不是唯一如
此顽强反共的地方部队,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是另外一个典范。
最近台北金刚出版社,就出版了一本《义烈孤雄:临危授命、殿后抗共、宁死不降的最后
国军将领卢英龙》的书,介绍桂系出身的梧州警察局长卢英龙将军如何与解放军力战到死
的故事。虽然是个反共到底的忠贞国民党员,但卢英龙本身却并非是蒋中正的信徒,甚至
还在战死前指控蒋中正是“霸占著国民党的独裁者”。
然而大陆的沦陷,让广大反共的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滇军、粤军与桂军将士
失去了过往赖以维生的地盘。除了改编为共军外,摆在他们眼前的两个选择是负隅顽抗到
全军覆没为止,以及想办法经由缅甸、越南或者香港调景岭来到台湾。无论他们是否有组
织的进入台湾,只要他们重新回归到国军的体系内,他们就自然变成黄埔系人马。
因为所有撤退到台湾的部队,都在孙立人、陈诚与蒋经国等人的整顿下彻底走上“黄埔化
”的道路。阎锡山的引退与白崇禧的失事,再加上李宗仁流亡海外都让晋绥军与桂军的势
力彻底瓦解。除了上述几支比较庞大的地方部队外,来台湾的外省军人还包括各省、县、
乡、镇的民团武装,甚至于满洲国军、华北治安军、蒙古军以及和平建国军等“伪军”老
兵。
许多1947年报名参加第二期青年军的知识青年,则来自于各乡镇地区的“黑五类”家庭,
因为在老家待不下去才出来从军。如此多来自不同派系,拥有不同经历的军人聚到台湾这
块土地上,并不是来自于他们对蒋中正或者中华民国的忠诚,而是对毛泽东式清算斗争的
仇恨与恐惧。总之到了复兴基地以后,所有的地方派系都与黄埔系融合,统一成了真正的
中华民国国军。
捍卫复兴基地的反抗军
对毛泽东的仇恨与恐惧,让这65万过去在大陆时效忠不同领袖的军人从一盘散沙重新凝聚
到一起,成为保卫台湾的坚定力量。至少到毛泽东去世,邓小平宣布改革开放以前,他们
是阻止中共赤化台湾的主力。其实除了本来立场就反共的中央军、地方军、“伪军”、民
团武装与青年军之外,还有一股力量在保卫复兴基地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那就是“
前共军”。
一些过去担任过共军,后来因为被俘虏或者不习惯中共统治模式而主动带枪投靠的老兵,
尤其是具备共产党党员身份的干部,显然比其他军人更加了解中共会以何种手段对待“叛
徒”。哪怕是遭到俘虏的共军,即便仍然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在回到大陆后依旧会遭到残
酷的政治清洗。基于自保的考量,绝大多数来台湾的前共军将士也投入了政府反共抗俄的
行列。
刚好这个月底有星际大战(Star Wars)电影即将上映,每次想到这些在第一线投入保台
战役的老兵,身为星战迷的笔者就会把他们与剧情中的反抗军联盟(Rebel Alliance)联
系在一起。因为如果有追星际大战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简称“叛军”(Rebel)的反抗
军联盟是由被银河帝国(Galactic Empire)篡位的银河共和国(Galactic Republic)演
变而来。
虽然整个国家都被武力庞大的帝国窃取而去,热爱自由与维护民主的少数人仍起身奋力一
搏,反抗皇帝白卜庭(Sheev Palpatine)的独裁统治。他们越挫越勇,屡战屡败,却从
来没有停止抵抗,最终推翻了皇帝并重新建立共和。真实的历史没有电影那么浪漫,但是
从许多中华民国国军的老兵身上,笔者看到了反抗军的精神。
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始终追随共和理念的仁人志士。比如说笔者访问过的欧重遥中校,
就参加过对日抗战的常德会战与衡阳会战,还有戡乱战争的徐蚌会战及金门大捷。每次与
笔者见面,他都骄傲表示自己参加过常德、衡阳与古宁头三场挽救中华民国生死存亡的战
役。跟随过方先觉与胡琏等名将的他,永远以自己国军的军人身份为荣。比如说曾经参与
枪决南京大屠杀战犯谷寿夫的老宪兵李选,在1948年就随青年军206师宪兵团来到台湾,
从来就没有上前线作战的任务指派。但是他觉得待在后方实在是无聊,居然自己跑到马祖
参加反共救国军“东海部队”,在福建沿海与解放军做硬碰硬的海上对抗。战争固然是腥
风血雨,李选却表示自己能健康平安撑到97岁,一切都已经相当知足,别无所求了。
抗战时先后干过西北军与“伪军”的姚云龙老伯,则在八二三砲战期间于大胆岛上担任第
9师少尉政治指导员。他因为抗拒中共的统战攻势,导致阵地惨遭解放军以黄磷弹砲击。
尽管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姚云龙仍表示自己相当怀念在金门前线与共军对峙的时光。因
为只有在前线共同抵御解放军的时候,外省人与台湾人不分你我团结到了一起。
还有位先当晋绥军,在山西战场上为8路军俘虏后加入解放军,并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
朝鲜的干部张一夫。他又于朝鲜战场上为美军俘虏,因忧虑回到大陆被视为“叛徒”看待
,毅然决然成为反共义士,重新回归国军怀抱。这位在国共两军之间转换过三次阵营的医
官,回到台湾后还一度随特战总队到滇缅边区服务,对中华民国的忠诚不容质疑。
来台后的国军与星际大战反抗军最像之处,在于空中战力最为顽强。我们虽然没有如路克
·天行者(Luke Skywalker)这样,可以驾驶一架X战机(X-Wing)就把死星(Death
Star)炸爆的天才飞行员,但是中华民国空军在50年代最不缺的就是空战英雄。如笔者访
问过的欧阳漪棻教官,他在1956年7月21日击落两架米格机的纪录,让西方国家普遍把台
湾视为飞行员王国看待。
接受过笔者访问的老兵数量很多,因为篇幅有限无法在此向各位读者介绍他们所有人的故
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是该叫中华民国也好,叫台湾也罢,没有他们的努力
是绝对保存不下来的。即便是主张台独的前中华民国副总统吕秀莲,提到这些为保护台湾
牺牲奉献的外省老兵时也是敬佩不已。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笔者未来还会继续介绍他们
的故事。
台湾要饮水思源
老兵的故事本来就是复杂的,因为就如同笔者在本文所描述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南辕北
辙的背景,来自不同省份,服务于不同军种,甚至效忠的也是不一样的派系领袖。唯一把
他们团结到一起的,是1949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毛泽东在中国大陆实施的暴虐统治。尤
其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无论过去他们喜欢不喜欢两蒋父子,都只能团
结在他们领导下捍卫中华民国。
可是在毛泽东去世,且大陆在邓小平领导下重新回归中华文化正轨,并于经济、国防还有
外交成就上取得惊人成就之后,确实有许多老兵放下了对共产党的仇恨,期待两岸走向和
解之路。毕竟当年迫使他们来台湾的,坦白讲是毛泽东的激进政策而非整个中国共产党。
许多老兵本身就有亲人手足在中共阵营服务,而且也没有少吃毛泽东暴政的苦头,要他们
全面否定对岸确实是相当困难的。
再加上台湾解严之后,又出现了蓝绿统独之争。从过去的李登辉到今天的民进党,为了争
夺选票刻意操作省籍情节,升高莫须有的族群对立。许多外省老兵感觉自己一辈子的付出
被否定,甚至遭部分独派人士视为“外国人”或“中共同路人”看待,从而使他们产生认
同中国大陆多于民进党的情况,实在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悲剧。
另外老兵们复杂的派系背景,也让他们在来台湾后极为容易被卷入白色恐怖之中。比方说
海军官校36年班到38年班的学生,就因为普遍被视为投共的马尾海军大家长陈绍宽系统人
马,在海军白色恐怖时代遭到各式各样的囚禁、刑求与虐待。许多人甚至还没来到台湾,
就在厦门被装入麻布袋丢到海里淹死。类似的悲剧,也容易让部份外省老兵对蒋家父子持
否定甚至于痛恨的态度。
在当下这个许多人喜欢以“二分法”来看待问题的环境里,老兵们的外省背景与中国认同
,很容易让外界把他们和“统派”、“深蓝”等概念画上等号。可是就笔者个人访谈的经
历来看,外省老兵其实是台湾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都有。即便是支
持台湾独立,主张两岸永远分离,甚至于每次投票都投民进党的外省老兵笔者都不是没有
见过,虽然数量确实是相当稀少。
目前整体而言,外省老兵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希望在延续中华民国体制的前提下,尽
可能维持好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因为对于他们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台湾与大陆都是自
己的家园,手心手臂都是肉,不该投入永无止境的手足相残之中。不过中华民国背后所象
征的民主政治,却是他们用一辈子血汗换回来的奇蹟,那才是绝对不可取代的。
确实也有相对少数的老兵,因为对民进党的厌恶和对民族主义的信仰拥抱了中共,甚至乐
于接受“一国两制”。不过在自诩民主自由的台湾,应该要有足够的雅量包容这种意见。
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理念不同,却又可以彼此接纳,才能彰显出民主的可贵。更
何况我们不该忘记,哪怕是今天主张“一国两制”的老兵,还是在60年前站在第一线抵御
过赤化的洪流。
无论怎么看,至少在1949年到1979年那30年两岸对抗的岁月里,老兵们曾放下过彼此的差
异,团结起来对抗中共这个红色帝国,并阻止了这个“共同敌人”占领台湾,争取到了我
们这些后代今天安居乐业的日子,怎么样都没有不感谢他们的道理。如今这些经历过1949
年大撤退的世代也即将凋零,难道不该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说一声“感谢你为国效力”吗
?
*作者为中美关系研究、军事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