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11-22 10:07:06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490401
林祖伟、李翰文/BBC 中文
https://i.imgur.com/fIlYpFn.jpg
(Getty Images)
香港区议会选举即将在11月24日举行,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在香港反对《逃犯条例》
修订的抗议持续之际,这场选举会否改变香港政治的基本版图。分析认为抗议活动有助民
主派选情,但由于区议会属地区工作,政治性质较为薄弱,这种判断能否成真有待观察。
6 月爆发的《逃犯条例》修订争议,触发许多新人从政,令这届区议会历史性地每个选区
都出现竞争。过往民主派政党因为资源人手不足等因素,令几十个选区出现零竞争,多数
由亲建制人士“自动当选”。BBC 中文采访了一些政坛“素人”(新手)以及在今届被年
轻人挑战的资深区议员,了解他们对选情的看法。
参选的新人
20来岁的张可森刚从大学硕士毕业,与许多香港新生代一样,他是一名“Slash”,即是
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他当过填词人、文化评论人、大学助教、研究助理、网媒编辑……
6月爆发反修例运动,他积极参与其中。其土生土长的新界屯门区,于7月6日出现了新界
地区首次反修例抗议游行,亦是示威活动“遍地开花”的重要地点。
7月初,张可森与一些屯门居民筹组的“屯门公园卫生关注组”,发起了一场警方批准的
游行,抗议公园有一些新移民唱歌作乐,造成噪音污染。这场游行表面好像与反修例无关
,但许多参与者其实也是反对修例,当中夹杂了明显的中港对立情绪。
这场游行中,许多人身穿“街坊装”,踢著拖鞋,那时候,“黑衣人”也并非这么普遍。
“我在屯门土生土长,见到大家好齐心,用街坊力量原来做到很多事。”
https://i.imgur.com/XW2JbrH.jpg
网民7月6日在屯门发起游行,抗议当地一些新移民长年在公园唱歌作乐,造成噪音污染。
(Getty Images)
这种感动触发他从政的念头,他响应连登讨论区的号召,加入了一些希望在11月区选出一
分力的Telegram群组,希望阻止建制派垄断各个选区,他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商讨后,决
定出战土生土长的社区。
“民主社会就是要让大家可以选择,大家其实很想有选择,对现状不满。”
屯门早前发生了一起困扰社区的事件,多人报称吸入不明气体感到不适,示威者把矛头指
向警察,结果令该区出现严重警民冲突。
许多区议会素人参选者也表态要求跟进事件,张可森也是其中一员,他说,这件事情后令
更多街坊认识他,他相信选民懂得作“最好的选择”。
特首选举的话语权
前记者李家伟也是受到反修例运动触发从政,他认为街头抗争以外,议会工作都十分重要
,“区议会已不是单纯民生职位,其实在香港政制架构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过去我们
不太重视,但如果想有改变,就要思考是否要参与其中。”
香港区议会是地方的行政机关,主要工作是就市政、地区交通等日常社区事务向政府提供
意见,以及审理一些政府给予地区的拨款。
但这些功能以外,区议会也与政治有所关连。香港立法会6个议席、以至负责选出特首的
选举委员会117个委员,都会预留给区议员。由于目前建制派在区议会占大多数议席,所
以选委会117个委员资格,全部由建制派垄断,如果民主派想透过区议会选举在选委会有
更大话语权,可能要比上届区议会多一倍的议席。
“在区议会层面,我们见到群众的时间更多,我们容易亲身面对群众,可以传达很多政治
理念,并促进大家交流,”李家伟说,“在今次区议会选举中希望让大家看到有新的力量
,为同一个愿景,想改变目前议会状况。”
https://i.imgur.com/cuLuUZO.png
建制派的牌
除了泛民主派,建制派阵营也派出了一些年轻政治新人参选,包括今年只有27岁的工联会
候选人李乐昕和民建联候选人林映惠。BBC中文尝试联络两人,但李乐昕婉拒访问,而记
者一直未能联络林映惠安排采访。
李乐昕接受香港亲中报章《文汇报》时说,香港社会现时气氛撕裂,相信民生工作可以是
弥合方法之一。相信街坊会选出有建设性、真正愿意为社区投入,又可以为自己解决切身
问题的候选人。
但也有香港建制派人士形容,今次选情“相当严峻”,各区受到示威者大规模破坏,竞选
活动受到影响,政府和警察受到持续批评,他们在街上也经常受到市民质疑。
区选临近,建制派政客减少表达支持政府的立场,甚至会予以批评,指政府迟迟未能“止
暴制乱”。他们亦会大打民生牌,指示威者在市区大规模暴力破坏,影响普通市民的生活
。
担任多年区议员、立场亲建制的古汉强对BBC中文说,目前的时势对其选情有影响,和以
往选举不一样,他说这次在街头摆设宣传站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减少了宣传活动。“我自
己没所谓,我做了几十年,你不要影响我们的义工。”
他没有告知BBC中文他的竞选工作受影响的详情,但强调自己的地区工作多年,成绩“有
目共睹”。
面对年轻人的挑战,他认为他们的宣传太简单,说怕他“自动当选”,但事实是,他做了
八届议员,每一届他都有竞争对手。BBC中文翻查资料,除了2003年他自动当选外,古汉
强过去多届区议会都能击败泛民主派候选人,成功连任。
另一名受泛民新人挑战的建制派候选人周洁冰对BBC中文说,“以往我们的选举都是君子
之争,好平静,但今次不是。”
周洁冰在湾仔当了30年区议员(主权移交前称为市政局议员),隶属香港最大建制派政党
民建联。由2007年起她的选区都只有她报名参选,多年都是“自动当选”,没有面对过任
何人挑战,今年是她久违的“选举工程”。
“我很担心街坊不知道要出来投票,可能好多街坊以为我会自动当选,”她与一班义工设
街站、派传单,不断播放录音,说“在目前纷乱的局势下,我更加要走出来,选择支持建
设,反对破坏的决心,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为社区做实事。”
她对BBC中文说,区议会应该是以地区工作为主,自己在地区工作多年从未间断,与街坊
联系很深。
面对新人的挑战,她坦言,民主的选举就是有竞争,她会努力向年轻一代解释,她们这一
代人曾经为他们做到的事情。
https://i.imgur.com/y1NjZat.jpg
民建联候选人的周洁冰自2007年起多次自动当选区议员,直至今年再遇竞争对手。
影响建制派选举部署
香港理工大学的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认为,这届区选有这么多亲泛民主派政治新
人参选显示的一点,“就是要把建制派赶走”。
他接受BBC中文访问时指出,这次没有选区可以有候选人自动当选,会影响建制派调配资
源的策略。
他认为建制派2015年的选举取得这么多议席,除了基层工作做得好、当时香港社会气氛没
有现时紧张外,还因为它可以十分有效地把宣传力量、工作人员等资源从一些没有竞争的
选民调动到有竞争的选区。“但这次每个选区都有竞争,变成资源调动不了。”
虽然这样,钟剑华认为泛民主派不会像外界一些分析所指的那样,会在这次区议会选举大
获全胜,因为建制派始终可以挽留基层选民的支持。“就算像我刚才说选情对泛民主派有
利,我也不会说他们会一面倒地胜出,可能只会不会像上届选举全面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