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侵略者永远欢迎“和平协议”,懦弱的善意

楼主: morgen (哇哈哈)   2019-02-27 10:10:54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4244
侵略者永远欢迎“和平协议”,懦弱的善意反而会把台湾拖向战争
2019/02/23, 政治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被侵略国在压力下让步“谋取”和平,反而会“喂养”野心家的胃口,让他的野心更加膨
胀,最后制造出更惨烈的战争。
2019年初这阵子台湾政坛上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各个政治人物抢著发挥创意,用奇怪的
形容词来形容两岸关系。先是高雄市长韩国瑜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两岸关系是“指腹为婚
”,遭到各方批评后,韩国瑜先是改口“你侬我侬”接着又改口“白首偕老”;台北市长
柯文哲不落人后的在2月13日说两岸是“先友后婚”,最妙的是18日吴敦义提出来台湾、
美国、中国的“桃园三结义”。
除此之外,从今年年初开始,国民党也开始公然谈起“两岸和平协议”这个在2016年被写
入政策纲领里的议题;除了本来就偏向激进急统的洪秀柱,甚至连朱立伦的岳父也跳出来
鼓吹。吴敦义也跳出来说:“两岸和平协议并不是投降协议。”面对这些亲中政治人物的
各种创意鬼话,陆委会则是以“拒绝恐怖情人”回应。
关于图博(中国称西藏)跟共产党签“和平协议”后得到多么凄惨的下场,网络上已经有
许多精彩的论述。图博在1951年跟中国签署和平协议后,1959年被中国并吞的先例近在眼
前,这些政治人物却抢著追随图博覆灭的轨迹。
如果我们先善意的推测,这些政治人物的动机不是为了卖台换取荣华富贵,那比较可能的
原因就是有一种压力,让他们觉得与中国签订和平协议是一件具有急迫性的事情。
2月18日香港的亲中媒体中评社发表了一篇社评。这篇社评的最后一句话,或许替我们解
答了台湾这些亲中政治人物心里究竟在害怕什么:
两岸路线是台湾2020大选的重中之重,但迄今,假议题太多,真议题太少,滥情民粹理盲
的讨论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让台湾的筹码快速流逝!
在网络上的讨论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亲中政治人物的支持者反应出这种悲观的心态。认
为随着中国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增长,台湾所拥有的筹码正在快速流失。如果不赶快趁台湾
还具有一定优势的时候释出善意跟中国谈判,未来等到台湾筹码进一步的流失,面对中国
的武力威胁,台湾只能接受更恶劣的结果。
这种思维很直观,如果我们用直觉反射来思考,会觉得好像真的是这样。可惜这样的思维
忽略了一个问题的本质。“和平协议”说穿了不过是一张写了字的白纸,他会产生效力,
是因为协议双方都有意为了和平而放弃野心。如果以为靠着一张纸就能约束怀抱野心的侵
略者,那可是最天真的幻想。
历史告诉我们,签订任何“和平协议”都不会改善被侵略国的处境,或是增加任何安全保
障。相反的,被侵略国在压力下让步“谋取”和平,反而会“喂养”野心家的胃口,让他
的野心更加膨胀,最后制造出更惨烈的战争。
让人感到“懦弱”的善意,反而是在煽动战争
要解释这种奇妙的心理,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左传》的小故事开始: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
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
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春秋时代的郑国,曾经有一个受到孔子推崇的政治家“子产”。在子产临终时,对他的继
任者说只有德行非常高超的人,才有办法用宽厚的政策治理民众,不然还不如严厉一点。
像火很猛烈,大家对火畏惧,所以被火烧死的少。水看起来懦弱,大家对水轻忽随便,结
果淹死的多,所以用宽厚的政策难度反而比较高。
子产的继任者大叔当政后,不忍心用严厉的政策,郑国反而出现大量盗贼,大叔很后悔没
有遵照子产的遗言行事。最后大叔调动大军围攻,造成大量死伤后才平定。这篇故事日后
被定名为〈子产论政宽猛〉。
虽说这则故事讨论的是内政问题,但他其实点出了一种心态。一般人都会觉得宽厚的善意
能够维持和平,降低冲突发生的机率;采取严厉的姿态容易挑起对立的气氛,则会让冲突
发生的机率升高。
然而子产告诉我们,如果你宽厚的善意带给对方“懦弱”的印象,让他对你产生轻忽随便
的心理,反而是变相鼓励他走向极端。相反的,如果严厉的姿态对能让你的对手产生畏惧
,对你保持警戒,反而能够促使他采取比较保守审慎的策略。
在郑国的例子里,子产的继任者再怎么不济,都拥有国家作为后盾的正规军队。但只要他
展现的软弱足以让人轻视,就连他治下的民众都敢武装起来成为盗贼。如果要维持和平,
就要平衡的使用严厉与宽厚,所以孔子评论子产:“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6/11/nyo3asr39n0umrlsx2iqp6d505pixt.jpg
德皇威廉二世
英国追求和平的善意,养肥了威廉二世贪婪的胃口
面对国民党指控拒签和平协议是“不要和平,只要战争”,行政院长苏贞昌以二次大战前
英国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鼓励作为回应。其实不只是二战,如果我们回顾一次大战,也可以
发现造成战争的原因,跟懦弱外交政策对野心家造成的鼓励脱不了关系。可以说人类史上
最大规模的战争,都是被同样的模式“喂养”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远因跟近因,分别是欧洲两大对立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的
形成,以及塞拉耶佛事件。而两者的成因,都源自于野心家从国际间追求“和平”的善意
尝到甜头,使他们越来越倾向军事冒险的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以德、奥为首,协约国则以英、法、俄三国为首。其中德国与法
国的冲突源于普法战争以来的历史仇恨,暂且按下不表。但“英、德”、“俄、奥”之间
的冲突都源自于野心家受到对手国家释出的善意所鼓舞,最终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全面战争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的外交规划中,德国应该全面与英、俄、奥等
国亲善,使法国就算对德国怀抱仇恨也无法报复。因此俾斯麦在殖民地政策上支持英国占
领埃及,这项让步让德国境内的爱国人士感到愤怒。但英国的狄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政府也投桃报李,把海军战略上极为重要的黑尔戈兰岛(Heligoland)送给德
国。
此时的英德关系,是双方都不互相怀抱野心,互利对等的释出善意,确实能提升双边的关
系。然而当德皇威廉二世继位逐走俾斯麦后,德国便希望在海外竞争中击溃英国。德国第
一步出手干预“第二次波耳战争”,德皇甚至规划直接派兵到南非跟英国兵戎相见。第二
步则是支持铁必制(Alfred von Tirpitz)扩充海军,向英国发起军备竞赛。
面对威廉二世的强硬态度,英国沙里斯布雷(Marquess of Salisbury)政府选择继续维
持善意,无视德国的威胁继续维持对德亲善。甚至在1898到1902年间持续向德国提议“英
德同盟”。这样的态度让威廉二世的野心大受鼓舞,决心在未来动用更强烈的军事投机手
段来谋取利益。
https://image3.thenewslens.com/2019/2/oeclkqgcjuu1px5hpr81a10m2vdlmo.jpg
用错误的方式追求和平,反而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首相“沙里斯布雷”。
军事史家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中严厉批评英国政
府的姑息态度,是让第一次大战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
于是,无论在葡属殖民地、在萨摩亚、在中国,英国沙里斯布雷政府所表现的软弱,几乎
印证了德皇所说的“十足的笨蛋”。这几年间的外交档案所揭露的,也都是读来令人可鄙
的文件。从外交档案,可追出沙里斯布雷政府对于后来的冲突,应负间接责任。因为很自
然的,德皇与他顾问的思维,必然可从他们的武吓法(mailed-fist method)想法证实。
站在这个角度,李德哈特甚至进一步认为威廉二世不需要负担挑起一战的责任。因为战前
英国政府外交上的软弱回应,都足以让德皇形成一种幻想,觉得只要透过武吓就能“和平
地”得到他想要的政治利益,而不觉得这会有引发战争的风险:
不过,德皇可以不负将武吓推及真正战争之责。这不是因为他曾有不喜欢武吓的证据,而
是他有从肤浅外表断事的倾向。他推断,对英国有限的威胁,很明显在未经风险下,即可
为德国带来战争利益。
英国政府一方面持续对德国释出善意,另一方面也在1898年与1901年口头警告德国的压力
可能会逼英国倒向法俄同盟。但英国政府软弱的态度让德国上下都觉得,英国加入法俄同
盟只是嘴砲说说而以。当时德国外长霍斯坦(Fiedrich von Holstein)就在书信中说:
英国这次警告要与法俄结盟的威胁,纯粹是一种英国的诈术……依我来看,应等到英国愈
加感觉非与我们结盟不可时,我们才与英国订定合适的协定。
就在这样的心态下,英国向德国追求和平的结果,反使自身陷入除非倒向法俄同盟与德国
敌对,就只能无止尽被德国勒索的困境,最终形成了爆发一战的外交格局。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9/2/fw0y9a7rgz729o7cf4u7v7sj7ekpap.jpg
1915年时,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图里同盟国标示为红色,协约国标示为绿色,
中立国标示为黄色。
塞尔维亚为了“和平”退让,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而塞拉耶佛事件之所以会酿成世界大战,背后的成因也与被懦弱外交政策鼓舞的野心家脱
不了关系。 鄂图曼帝国衰弱后,巴尔干半岛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导致了巴尔干半岛上的
民族纷纷建国,以及周边各国的瓜分。其中势力最大的分别是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两国
的主要民族分别是日耳曼人跟斯拉夫人。基于同文同种的情谊,两国也分别找来了跟自己
民族相同的德国以及俄罗斯在背后撑腰。
1908年奥匈帝国在外长艾仑塔(Alois Lexa von Aehrenthal)的主导下,并吞了属于鄂
图曼土耳其的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当时艾仑塔用假意支持俄罗斯取得达达尼尔海峡的
航行权,换取俄罗斯的谅解,却在并吞成功后食言而肥;并且又以武力威逼塞尔维亚停止
支持波士尼亚境内的斯拉夫人游击队。
在这次危机中,塞尔维亚先是呼吁俄罗斯跟英国武力干预,但两国考虑跟德国交战的后果
,最后都决定“追求和平”,尤其是受骗的俄罗斯决定暂时吞下这口恶气。塞尔维亚在英
、俄两国不愿意出手的情况下,权衡实力后也迫于奥匈帝国的压力“接受和平”。《哈布
斯堡的灭亡》一书描述奥匈帝国:
逼贝尔格勒公开表示,愿“在不要求赔偿或无条件的情况下”与维也纳保持“友好关系”

这次的成功鼓舞了奥匈帝国的野心,尤其是奥匈帝国的参谋总长:
康拉德(Franz Conrad von Hötzendorf)愚蠢地以为是他的局部动员,而非德国的介入
,扭转了局势。
这次的事件让康拉德高估奥匈帝国陆军的战力,以及这支军队对周遭各国的威吓能力,更
让他认为奥匈帝国可以透过军事威吓的手法继续得到期望的利益。日后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著作中评论这个时期的康拉德“他代表了那个最危险的结合体,即专注于
外交政策的参谋总长。”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9/2/hhnkozd9ef5jq7io6v6c1ihzbqz8kp.png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画红斜线”处即为塞尔维亚占领后又受迫于奥匈帝国武吓所
放弃的领土。
到了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以塞尔维亚为首的巴尔干各民族国家组成“巴尔干同
盟”联手打垮鄂图曼土耳其。其中塞尔维亚得到了大量的领土,处于战场范围外的奥匈帝
国却一无所得。因为害怕塞尔维亚扩张的太大,奥匈帝国又再次故技重施,动员50万的军
队威吓入侵塞尔维亚,逼他吐出大部分的占领区让阿尔巴尼亚独立。
在这次事件中,作为塞尔维亚背后的老大哥,俄罗斯也动员了30万人准备反制奥匈帝国,
但最后仍是忌惮于跟德国交战而在最后关头决定“接受和平”。这次军事威吓带来的外交
胜利,又再度鼓舞了康拉德:
康拉德认定俄罗斯打退堂鼓,乃是因为他的局部动员,也认定他本可以入侵塞尔维亚和蒙
特内格罗然后全身而退。
经历了这两次的“外交胜利”,让奥匈帝国的参谋总长认为在下次危机爆发时,他可以采
取更极端的手法,无惧俄罗斯出兵的威胁,直接入侵塞尔维亚。因此在1914年塞拉耶佛事
件发生后,康拉德强力的游说奥匈帝国的皇帝用武力解决。
在这样的意见影响下,1914年7月7日奥匈帝国外长贝希托尔德(Count Leopold
Berchtold)就派幕僚长亚历山大‧霍尤斯(Alexander Hoyos)跟德国外交部次长密会,
会中定调:
这场暗杀事件将被用来“编造与塞尔维亚算帐的借口”。
康拉德在之前几次危机中,被各国善意养到“过度乐观”的野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惨
重的一场杀戮。
这些发起战争的当事人有多乐观呢?
在游说奥匈帝国皇帝发动战争后,参谋总长康拉德从7月7日开始,立刻带情妇度假3周。
主掌运输的参谋部铁路局长也去度假,奥匈帝国现役的16个军里也有7个军让士兵放假参
与农忙。而德皇在决定开战后,也搭船展开3个星期的挪威峡湾之旅、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Younger)去波希米亚泡温泉、陆军部长也去度假。小毛奇在温泉胜地发
出的书信写道:
奥地利必须击败塞尔维亚人,然后迅速缔和,要求以奥塞结盟为缔和的唯一条件。
最夸张的是,当时塞尔维亚的参谋总长普特尼克(Radomir Putnik)在塞拉耶佛事件发生
时,正在奥匈帝国境内旅游。在事件爆发后于布达佩斯火车站遭到奥匈帝国逮捕,奥匈帝
国甚至“很有义气的”礼送他出境回塞尔维亚。
为什么德、奥两国会这么有信心这场入侵不会掀起全面战争?原因就在于过去数次危机中
塞尔维亚、俄罗斯跟英国展现出来的妥协态度,让他们觉得军事“勒索”是一种毫不冒险
的“安全行为”。这最终导致了人类近代史上惨烈的伤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9/2/kylfba9kn41db2ee5mqnne0r2txe86.jpg
据传为塞拉耶佛事件中凶手被逮捕的照片(也有说法这张照片中被抓的是旁观的路人)。
为什么“懦弱”会鼓舞侵略者的野心?
西方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兹(Carl Von Clausewitz)有一句名言很传神地描述了这种心
态的成因:
没有人——应该说没有脑筋正常的人——会发起一个战争,却不先思考他想透过战争得到
什么,以及要怎样去得到。
(no one starts a war-or rather, no one in his senses ought to do so-without
first being clear in his mind what he intends to achieve by that war and how
he intends to conduct it.)
克劳塞维兹告诉我们,战争是一门精算的艺术,任何人之所以打算发动战争,都源自于他
清楚他想要从这个战争中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军事恫吓作为战争的一环,也是依循
同样的逻辑。如果今天军事恫吓能够让野心家获取他想要的条件,军事恫吓就会成为野心
家“实用”的手段。
只要成功得手过一次,自然会鼓励野心家越来越喜爱拥抱军事恫吓的手法,甚至将他进化
成战争。野心家之所以会动用武力,就是因为他很“确信”自己可以透过武力得到自己想
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如果“为了和平”而让他得手,并不会让他珍惜和平的可贵,反而是
在“教育”他动用武力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更加鼓励野心家去使用暴力。
就算签订和平协议的是“国与国”,最后导向的仍然是战争
我们前面之所以花大篇幅去谈一战的例子,是因为一战的例子,尤其是塞尔维亚面对奥匈
帝国侵略野心的例子,特别值得今日的台湾借镜。
当前许多的讨论,都聚焦在跟中国签订“和平协议”的危险,是向国际宣告台湾是中国的
一部分。
然而,只要中国一天不承诺“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就算中国在和平协议的内容中承认
这是一份“国与国”之间签订的协议,一份倾向中国的和平协议最终仍会把台湾拖向战争

塞尔维亚跟奥匈帝国在主权上是完全对等的两个国家,更是分属斯拉夫跟日耳曼两个不同
的民族,塞尔维亚在外交上还得到俄罗斯帝国正式的支持。但是从1908年以来两国外交上
的发展,就可以看到塞尔维亚每一次为了“和平”在外交上的退让,都刺激奥匈帝国的野
心变得更加激进。
1908年奥匈帝国图谋的是将塞尔维亚势力赶出自己控制的区域;得手后,到了1912年奥匈
帝国就开始图谋,要塞尔维亚放弃巴尔干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再次得手后,1914年奥匈帝
国就图谋直接入侵塞尔维亚了。
奥匈帝国内部不是没有稳健的鸽派,但是当鹰派每次的投机冒险都换得了成功,稳健鸽派
对政策的影响力也在无形中遭到削弱,最终造就了最激进的鹰派得以掌控政府。
放在台湾的脉络中,今天中国尚未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台湾便自己在武力威胁下
自乱阵脚的退让,要求签订“和平协议”。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向中国释放一种信号,告诉
中国台湾人就是贱骨头欠威胁。这个信号将刺激中国执政者的野心,让他开始思考采取激
烈的武力手段来威胁台湾,试试看下一次能够让台湾的底线退到什么程度。
因为如此,无论台湾这些亲中政治人物原始的出发点是不是真心追求和平,签署“和平协
议”造成的后果都是更惨烈的战争。而且按照李德哈特的理论,这些倡议签订和平协议的
政治人物才是真正煽动战争的罪魁。因为中国的野心家就是在他们的喂养下,被一步一步
引向战争。
不管这份东西的形式是“和平协议”、“和平协约”甚至是建立在互相承认国家主权的“
和平条约”都一样。两岸之间的和平不在形式上的和平,而在于中国是不是真的愿意放弃
并吞台湾的野心。只要中国不放弃并吞台湾,任何形式签订的保障都比大富翁游戏发行的
纸钞还没有意义。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7/1/wpvo4ggtc6om2xsb4tx3w36lud1hog.jpg
在1996年飞弹危机中,重挫中国侵略野心的前总统李登辉先生。
该怎么做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这时有人会问:“如果不签和平协议,台湾该怎么做?”
成功展现勇气让野心家顿挫武吓野心的例子古今皆有,而且台湾人根本不需要外求,距今
将近30年前,台湾就已经成功地用勇气化解过中国武吓的危机。
1996年在前总统李登辉先生的领导下,台湾即将举行有史以来第一次民选总统。当时中国
为了武吓台湾,从1995年开始,直接在台湾海峡“试射飞弹”,并且将落点选在台湾主要
港口基隆与高雄外海。同时中国也在沿海省份“动员军队”进行登陆作战演习。习于军事
研究的人都深知,演习动员跟正视入侵前的军事动员常常只有一线之隔,尤其是利用演习
来掩护实质的入侵也是军事上常用的策略。
当时台湾内部的畅销书《一九九五闰八月》就绘声绘影的宣传中共突袭台湾可能的情况,
甚至当时有消息显示中共就算不拿下台湾,也有可能拿下金门、马祖。就连美军都动员第
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准备面对战争。
然而在李登辉先生的领导下,台湾提高战备严阵以待,全国民众也展现了高度的勇气,没
有在中共的威胁下屈服。在1996年的选举中用选票“教训”了北京政府,支持强硬对抗中
国的李登辉先生连任,粉碎了中国野心家试图动用武力获取政治利益的野心。
根据日本防卫省2017年出版的《中国安全战略报告》,1996年的这次顿挫让中共对军事动
武感到绝望,深怕下一次武吓失效会直接促成台湾独立。中共也在这次失败后大幅改变“
统战”的方式,改采透过政策优惠、金钱收买还有礼遇台湾政治人物的方式来讨好台湾。
可以说现在那些两岸政商买办可以吃香喝辣,吃得完全是台湾人民在1996年用勇气战胜中
国所换来的政治红利。愚蠢的是,这些人享受了20几年的政治红利后,却希望用完全相反
的错误政策继续保有这项红利。
试问,如果中国发现只要用武吓便能达成他要的,继续花钱养你们这些买办,搞那些有的
没的和平交流还有什么意义呢?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9/2/vxg89k90co0mtqf7m0rriqgybi43od.jpg
1996年台海危机中,进行军演的中国军舰。
结论:侵略者永远是“和平”的爱好者,因为他想要轻松的进入我们的国家
面对任何形式的“和平协议”,台湾人都要想清楚,这不过是用糖衣所包装的毒药。最后
我们以“西方兵圣”克劳塞维兹的名言作结。
人家早在200多年前早就警告我们这种“和平”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只是请鬼拿药单。如
果台湾人还是执迷不悟,自己作死,那最后台湾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恐怕也
是刚好而已:
征服者永远是和平的爱好者(正如拿破仑总是这样说自己),他想要轻松的进入我们的国
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选择战争,因此,你要不是成为弱者,或就得主动防范
,始终维持武装起来以免被突袭攻破。
(A conqueror is always a lover of peace 〔as Bonaparte always asserted of
himself〕; he would like to make his entry into our state unopposed; in order
to prevent this, we must choose war, and therefore also make preparations,
that is in other words, it is just the weak, or that side which must defend
itself, which should be always armed in order not to be taken by surpris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