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柯文哲像技术官僚,不是有方向的政治家

楼主: LWong (人人期望可达到)   2018-10-24 16:49:30
失败主义和宿命主义,也许是柯文哲其人真这样想,亦可能是为了始终不表态,不得失任
何选民的选票效益至上论。当然不表态、模糊政治,片面务实,也许才是“白色系”的主
色。也就是一般事务和行政炉火纯清,但对大格局、国家层面的事情没有想法,甚至心里
认定那些事情在北京的权力范围之内。
柯文哲说要提高自己的价值,不是不对的,但提高价值并不是为了保持很多平常人期待的
“中立”,因为事情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中立和模糊空间。无论是站中也好、亲美也好,都
是作出选择,但没睡醒或装睡的人却会主张我们不应选择,并且以“弱国无外交”来包装
自己的毫无愿景、以“反正我随时会被出卖”来合理化任人鱼肉的无外交倾向。
柯文哲,疑美、疑西、疑外的方略,听起来总是相当“务实”,它描绘出一个灰暗的前景
:西瓜靠大边,不要太看得起自己,美国不会为了你而得罪中国。形格势禁时,便会将你
出卖给中国。
整天在说“世道险恶”的人,通常是来劝退,而不是劝进。这些话,香港人听得最多。
你认为弱国无外交,于是消极犬儒,最后真的变成任人宰割的弱国。据说柯有意选总统,
但他一直以来的言论都很像香港旧一辈英国人训练出来的技术官僚,能做事,却不是有方
向的政治家。据说中国官媒对柯文哲很留情,这自然是很有理由的。
原文:
卢斯达:柯文哲很像香港老一辈英国人训练出的技术官僚,却不是有方向的政治家
2018年10月24日 00:02:00
谋求连任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接受外媒专访,谈到在美中之间,台湾就像货架上的商品,不
能高估自己,必须想办法提升自身价值。有其他政敌攻击他失言,他对着本国传媒直接说
:弱国无外交嘛。
疑美、疑西、疑外的方略,听起来总是相当“务实”,它描绘出一个灰暗的前景:西瓜靠
大边,不要太看得起自己,美国不会为了你而得罪中国。形格势禁时,便会将你出卖给中
国。
有效的政治宣传(Propaganda),总得夹着三分真实。国际政治的无情和残酷,自然是相当
真实。然而这种事实铺陈,却多数不是鼓励小国更加要奋发图强、独立自主,要更加致力
于合纵连横和分散风险。整天在说“世道险恶”的人,通常是来劝退,而不是劝进。底牌
多数是一种认定“小国只能无奈被牺牲”的历史宿命主义。
这些话,香港人听得最多。八十年代中国决定要收回香港主权,英国最后还是放手撤出香
港。对于夹在大国之间的无力和悲哀,香港人自然点滴在心头。主权移交之后,中国在香
港基本上自行其是,想做什么都做得到,香港人争取自治持续受挫,更坐实了这类丧气话
的市场。也许柯文哲的话,就是一般香港人对自身命运的看法。主要是上一代人的主流香
港人或许都如此认为:没用的,外国都怕了中国。外国过问你的事,要不是口惠而实不至
,就是虚情假意。
然而如果中国已经强大到坚不可移,滴水不能漏入,那么我们在香港看见的事情就很奇怪
。就几个月前,香港民族党的召集人陈浩天因为到台湾出席“香港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监
察推动小组”的活动,回港后就受到亲中传媒全方位轰炸,保安局也在稍后马上将其组织
列为非法组织,得到类似黑社会的宪制地位;老一辈的占领运动倡议人戴耀廷也曾经在台
湾一个活动,大谈中国政权倒台之后各地前途如何的“想像”,回来后同样受到中方高规
格攻击。
还有其他反对派政团,每次跟外国联系,中国就会歇斯底里。例如被剥夺议席的前议员罗
冠聪就曾经在机场遇袭。事实上是,好像已经获得世界的中国,对于港台藏疆人民与其他
主权国的交往,一向极为忌违。为什么?这是个很值得想的问题。
弱国更需要外交
“弱国无外交”、“国际关系建基于国家利益”、一切都只是待价而沾的货品之类,当然
不假。没人以为会有国家因为纯粹“正义”而源源不绝给予援助。然而事实上是弱国更需
要外交。
弱国无外交的小国宿命主义,只是对现实的片面诠释。它不断强调国际之间的片面现实,
如何突破困局,则通常是语焉不祥。柯说,对于中国攻击台湾时,美国帮忙防卫的决心,
不应太过期待。明白人自然不会过份期待,但反过来想,听到一个民望很高、将来有兴趣
问鼎总统宝座的人公开这样说,美国人会怎么想,想想都令人尴尬——所以你是不指望我
方协防了?
这类论述,跟二十年前没有分别,好像这一两年国际间的新变化完全没发生过。他们无视
美国(特别是外交、军事、情报界)对中国在不同层面尝试改变国际秩序的做法,已展现
出一种以前只会在中国见到的歇斯底里。
副总统彭斯的演说大力批评中国的国际行为,诚然没有把话说尽,留一口气希望中国当局
回头是岸,但冷战的气氛铺陈已久。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亦早有异动,这些国家对中国输出
的高铁工程、一带一路议题的反动,亦早已不是新鲜事。
(新)冷战的重点其实不是热战或者代理人战争之别,而是强国会将整个世界看成互相联
结的连锁。一块都不能失去。固然美国在韩国、日本等国身上得到了围堵共产主义或者驻
军军费之类的利益,但说到底事情能够发生,还是因为有一个防微杜渐的大战略。为了防
止对方得分,自己万不愿意也要投资进去。为了防止一个国家变色,大量美军真的去了一
个自己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地方送死。韩战、越战、中情局对世界各国政府、机构、个人、
间谍线人等等的投资,她策动各种事情的开销,在纸上是看不清的。
历史从来没有那么理性
冷战有其理性面,例如美苏最后没有互射核弹,然而它亦有其非理性面,双方对于意识形
态“骨牌效应”的恐惧,促使了他们介入了不少本来不应介入的地方。小国宿命主义是建
基于国际关系是理性的假设,然而国家始终由人组成。国家的领导者、外交官都不是机械
,他们还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国家也不会永远理性。两次大战都是在全世界都不认为会
打仗的情况、因最不可能的突发事件而开打。萨拉热窝究竟在哪里?不太清楚,但那里曾
经死过一个奥匈帝国皇储,世界就马上乱成一团,互相开火。
不是说世界会轻易重复这个模式,只是说历史从来没有那么理性,而是始终充满随机性。
中国代表庞大利益,美国始终会妥协。两年前,世界上9成人都这样认为。因为我们坚信
自己理性,国家也理性,所以事情的走向不会逃得出我们的理性轨道。
川普刚刚上场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很多评论和预测,认为川普是一个商人,他选前说的
一切都是虚张声势,之后的动作是讨价还价,不会真的动手损害当时十分不错的中美关系
。然而现在中美已经交恶,局势的发展令所有人跌破眼镜。
美国本来视中国为战略伙伴,短短两年间,朝中就有一股势力要改弦更张,将中国视为战
略对手。中国有官媒称彭斯的演说是“被害妄想”,其实歪打正著也说对了什么。正所谓
Perception is reality (观念就是真实),既然美国认定了中国要跟她抢夺全球霸权,
她就会开动机器阻止。既然美国这样看,这就会变成世界现实,而世界各国也会被扯进去
。接下来就是站边的问题。
柯文哲说要提高自己的价值,不是不对的,但提高价值并不是为了保持很多平常人期待的
“中立”,因为事情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中立和模糊空间。先不说战后台湾产业根本是在美
国设计的蓝图中成长,但无论是站中也好、亲美也好,都是作出选择,但没睡醒或装睡的
人却会主张我们不应选择,并且以“弱国无外交”来包装自己的毫无愿景、以“反正我随
时会被出卖”来合理化任人鱼肉的无外交倾向。
小国更要外交,因为无外交的迟早会变成弱国,甚至亡国。外交是谋求将自己镶嵌在战场
的有利位置,因为这些位置不会多,要早占。其实比起不少邻近地区,台湾已算有牌可打
,只是怕一些不打牌的人控制局面,坐这山,望那山,最后什么都没有投注,或者想继续
吃两边好处最后两边也得罪。
不是有方向的政治家
最“务实”的看法,就是认识到中美斗争的大战役,弱国小国如何将头埋在沙里希望保持
中立,事情还是很可能波及自己。政治人物应该拿出实际的应对方略,而不是说一些貌似
老成,但其实人人都知道的现实。弱国手上的牌不多、我们是棋子之类,事实本来如此,
说出来亦无关宏旨。既然你也认定事情就是如此,那选任何人、做什么都没办法改变啦。
疑美则不如就投中,但是在选举面前自然又是要否认。说来说去,其实都是不愿表露确切
的倾向。
失败主义和宿命主义,也许是其人真这样想,亦可能是为了始终不表态,不得失任何选民
的选票效益至上论。当然不表态、模糊政治,片面务实,也许才是“白色系”的主色。也
就是一般事务和行政炉火纯清,但对大格局、国家层面的事情没有想法,甚至心里认定那
些事情在北京的权力范围之内。
小国宿命主义,就像强权斗争,一样在最后变成自我实现预言。你认为弱国无外交,于是
消极犬儒,最后真的变成任人宰割的弱国。据说柯有意选总统,但他一直以来的言论都很
像香港旧一辈英国人训练出来的技术官僚,能做事,却不是有方向的政治家。据说中国官
媒对柯文哲很留情,这自然是很有理由的。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047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