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rudence (烦恼皆菩提)
2018-03-22 14:34:19社运人士被迫逃到台湾生活,究竟新加坡能接纳多元声音的空间多大?
在台湾,或许没有很多人知道他是谁。
身为一名部落客兼社运人士,鄞义林(Roy Ngerng)过去时常在自己的部落格《The
Heart Truths》里,讨论有关新加坡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看法。
自2014年,他将目光移到新加坡公积金政策(CPF)上,多次撰写文章批评这个“强制退
休基金”衍生出来的管理问题;后来一篇名为〈你的公积金去了哪儿?城市丰收教会审讯
的启示〉的文章让鄞义林身陷官司,因为他被指控涉嫌影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主席挪用公基金款项。
而这名主席正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总理李显龙后来透过发出律师信要求他撤下文章,并要求做出道歉和赔偿。因应总理的要
求,鄞义林删除了有关贴文,引述的新加坡政府网络资料也被删除;除了发表道歉声明,
他也愿意支付5千新币作为赔偿。不过,李显龙的律师以“诚意不足”驳回鄞义林的道歉
,认为他提出的赔偿金额具“嘲弄意味”,而决定控告他毁谤。
同年6月,鄞义林和其他维权人士发起“把公积金还给我们”的集会,在新加坡唯一准许
集会的芳林公园抗议,批评政府使用高压手段恐吓人民。他们也提出其他诉求,包括呼吁
政府提高存款利息、提高公基金的使用透明度和弹性空间。出乎他们预料,这场集会吸引
了约6千人前来。
集会结束后,鄞义林就被公司以“玩忽职守”为由解雇了。而随后,鄞义林毁谤李显龙罪
名成立。
2015年12月,李显龙的律师开案陈词,表示鄞义林并无悔意,且过去涉及毁谤部长的案件
赔偿金额都介于新币10万至40万间,而李显龙作为一国总理,因此要求法官判处鄞义林支
付高额赔偿。法院最后宣布鄞义林必须向李显龙支付约15万新币(约新台币360万)的赔
偿金。其中,10万新币为一般损害性赔偿,5万新币为加重性赔偿。
鄞义林最终同意分期缴付,但预计需要17年才能全部缴清。
鄞义林的文章探讨什么问题?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一直备受推崇,也是让李光耀颇为自豪的措施。
不过鄞义林发现,当地低收入户的实际工资名列全球发达国家中最低;此外,政府要求人
民将公积金用于教育、医疗等领域,但投资公积金的主权基金和政府公司对人民的派息却
是偏低的。他说道,资料显示目前仅有7%的长者拥有足够的公积金存款养老,八成的人无
法维持中等的生活水平。
那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怎么运作的?当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就撰写
〈新加坡人为什么抱怨公积金?〉一文,介绍了相关制度。
文中,王江雨提到新加坡现行的公积金制度是英国殖民政府在1955年所建立,政府以法令
形式要求当地公民和永久居民必需将他们的部分月收入存起来。对于55岁以下的雇员,他
们每个月必须存取其月收入的36%,其中雇员缴纳20%,而雇主缴纳16%。新加坡政府将利
用这笔金额来进行各种投资,并且支付一定利息给会员。
王江雨分析这个制度对于政府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安排,也具新加坡以“严父”治国的特色
。尤其,深信“菁英主义”的李光耀内心并不相信人民可以彻底为自己负责,因此才会“
替孩子管理金钱”。该副教授并不否认公积金制度的好处,但他也提到政府和人民的权益
在这个制度的运作中是不对等的。
他说道,政府强制占有人民的部分财产,对人民该怎么使用施加了种种限制,自己却可以
按照意志去使用。尤其,这笔庞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完全由政府官僚做主,一般人难以了
解如何运作。民众也开始抱怨政府支付的利息太低,包括在公积金的使用上缺乏弹性空间
。
该副教授的分析多少呼应了鄞义林在集会上的诉求,而这也意味着,鄞义林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民众的心声。
人权组织:新加坡扼杀公共事务辩论
针对鄞义林一案,《The Online Citizen》编辑许渊臣(Terry Xu)早前就撰文指出李显
龙在处理相关问题上“双重标准”。
新加坡去年因为“李光耀故居”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该编辑质疑,为何总理李显龙并没有
起诉让他“名誉受损”的李家兄妹,反而选择私下和解,并且愿意在国会上接受质询?相
较之下,鄞义林的“毁谤罪名”在此显得微不足道。从这一点看来,鄞义林一案大可以轻
松解决,李显龙其实只要透过发布声明回应即可。
此外,也有一些网络评论认为,年收入百万的总理提控一名普通公民,未免给人“以小欺
大”之感。
人权观察组织在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指出:新加坡政府过度利用刑事法律、压迫性的行规
规管和民事诉讼,去打压人民的言论和集会自由。那些批评政府和司法机关,或对宗教和
种族议题发表评论的人士,经常会面临刑事犯罪或民事侵权的控告。不过,控告的理据并
不充分。
该组织亚洲区副主任Phil Robertson就指出“新加坡自诩为现代化国家和做生意的好地方
,但自称为民主国家的人民不该因为批评政府,或是评论政治议题而担心受怕。”他也说
道,长期以来对于言论和公共抗议加以直接或间接的限制,新加坡公共事务的论辩已遭扼
杀。
被李显龙控告后,鄞义林现在难以在新加坡找到生计,即便是规模庞大的国际公司也不愿
聘请他,于是他在2016年被迫离开新加坡,逃到台湾。
鄞义林近期在接受半岛电视台访问时,表明自己已居住在台湾一段时间,他说道“如果你
没有住在新加坡,你不会明白那份恐惧。有时我会问大家(这个问题),他们会说自己不
怕。”鄞义林接着问“那你们会挑战政府吗?”,他说道他们的回应是迟疑的。
鄞义林于是笑着说“所以这代表你们恐惧啊!”
当然,也有新加坡民众是不认同鄞义林的,除了认为他不该毁谤总理,也质疑他的部落格
文章是否属实。不过换个角度,这个议题也提供了一个平台去思考:这个国度可以接纳多
元观点的“空间”,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