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在西藏的权势 催促现代化成真了吗?

楼主: hallcom (http://goo.gl/Un5MW 赞)   2014-07-22 22:33:59
http://www.thetibetpost.com/zh/outlook/opinions-and-columns/4134-is-chinas-inf
luence-in-tibet-and-modernity-becoming-reality
中国在西藏的权势 催促现代化成真了吗?
‘国际西藏邮报2014年7月18日达兰萨拉报导’几世纪以来,朴实无华、美丽的西藏雪域
昔日是众多独特、神圣的艺术文化最后留存的宝库之一,也是文化的根源。就文化、历史
,和政治来看,西藏从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在1949年入侵西藏后,于1950和1970年间造成超过一百万的西藏人口死亡。中国首次
入侵后,第一批到西藏观光的游客惊讶的发现 ── 古老的僧院与寺庙几近毁坏,完整的
藏传佛教徒文化传统渐形崩解;而西藏社会深深的被掏空。
一年后,成千上万名西藏男人、女人,和小孩在印度、尼泊尔和不丹找到避难所。当他们
被迫离开在西藏的家园时,失去一切,并开始重新整顿他们的新生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尊者率先寻求印度和世界的支援,尽所能的留存古老的王国。尊者深切明白这项任务之重
── 保留西藏的独有文化将拯救西藏人民。
若没有文化认同度,那将毁之荡然。
尽管藏人流亡在外所处的困境重重,这个坚韧的民族在达赖喇嘛尊者的用心照护与引领下
,不断地进行宏伟的改革。流亡藏人着手复苏西藏文化的重建与实行;西藏之名以外,就
是西藏文化最为人所赞叹。重建的过程由某些流亡后重建的主要僧院机构进行维护;文化
与心灵资源的巨大成长网络巩固了西藏社群与藏传佛教。
行脚到流亡西藏的所在地,达兰萨拉,仿佛回到过去,见证了古老西藏人的生活方式。在
国际社会的见证下,达赖喇嘛尊者为西藏事业创建了一个强大,且遍及全世界拥护西藏文
化与心灵乐土的远见。
为了西藏本土的人民,流亡在外藏人的伟大重建是根深蒂固于民族自尊心的砥柱;同时,
也彰显他们重建与保护西藏文化认同的决心。在民主政治的氛围里,促成想法新颖,勇于
创新的新一代政治领袖们推陈出新,将西藏展现于世界的舞台,使这项文化创建得以实现

简略地回溯超过半世纪为自由而做的政治奋斗,不论遭遇多么艰苦,藏人从未丧失坚强的
民族韧性。努力争取的过程里,他们继续维持着崇高,热诚的精神;不停歇的以非暴力方
式而战。那些为了西藏,牺牲生命,而孤独的、承受着痛苦与其族裔并肩而战的藏人,已
经深刻的烙印在记忆里。藏人与许多中国人民表述:他们相信藏人以非暴力争取自由的方
式,已掀起涟漪,深深的划过,潜入西藏与中国的未来。
达赖喇嘛尊者近日说明,西藏人所采用的非暴力方式:一种慈悲的方式,就像《中间道路
》。尊者说,“如果西藏议题透过藏人的非暴力方式争取正义的到来,可以被解决;将可
竖立一个榜样给今日世界各地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若是有天西藏非暴力争取方式彻底无效,那么人们会说非暴力方式行不通,西藏就是一
例。因此,西藏非暴力方式争取正义不只对西藏人民很重要,同样的,对于在地球上致力
争取自由的国家而言,是一个典范。”
然而,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于过去60年来,透过研究、调查,和面谈方式试图研究为何西藏
有强烈反对发展的声音,和为何许多藏人拒绝住在他们的国家。
学者断定,将西藏文化的灭绝定义为有目的地毁坏整个或部分文化的一个系统。借由各式
各样的做法,一个民族的文化毁灭正在进行。
西藏族群广大的相信中国人在西藏进行的发展有确切的策略和目标,目的在分崩西藏人民
对西藏身分认同、价值观念、历史,和其他文化相关的联系,像是语言与文学。
中国政权用现代化的假象以各种方法掩盖他们在西藏施行的文化灭绝。审视中国的动机得
知,中国政权鼓励大规模的移民,企图完整地藉汉民族同化西藏文化,借此取代西藏居民
。部分同化的手段可能是为了利用西藏的天然资源,以矿产工业开发和大规模树木砍伐的
交易进行。
除了以政治动作制压藏人外,也犯下文化不平等的罪。例如,西藏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以佛
教徒的观念引导心灵与澄净心地,也从教育的课纲里移除。
文化灭绝的诸多例子可见于下列情形:使用藏语的人数下降,因为占尽优势的中文在各类
机构像是学校、商业,和愈来愈频繁的一般性沟通中使用。约有90%的僧院被捣毁,而藏
人则被迫公然指责德高望重的宗教泰斗,并参读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课程。过去到现在,中
国用可有限的杀死一些苍蝇与狗的方法逼迫藏人违反佛陀的教诲:不伤害任何有生命的动
物。
就中国在西藏进行的发展造成藏区无止尽的危机来看,西藏人应不懈地全心全力呼吁国际
社会的支援。尽管藏外的全力发展可以嘉惠西藏本土,但是藏人们应该亲身参与计画,确
实保留自身的文化认同与习俗遵循。中国也必须让在西藏的藏人发声,有权利决定自己族
群的未来。(台湾志工中译完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