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研究撰写世界地理的僧人

楼主: hallcom (http://goo.gl/Un5MW 赞)   2014-06-27 23:20:57
标题:研究撰写世界地理的僧人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www.tibet.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6346
‘2014年6月24日达兰萨拉报导’伦敦消息:一份由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洛
桑永丹(Lobsang Yongdan)对藏文文本的研究,可能会改变西藏一般被描述为“孤立”、
“神秘”,且在二十世纪前不知其边界外事物的标准。
敏珠尔呼图克图(Btsan po no mon han)所撰写的文本,名为《世界总论‧世界广论》
(Dzam gling rgyas bshad/简称DGRB,意译为对世界的详细描述)。1830年首次于蒙古出
版,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大洲分为几个部分。文本有四分之一是在写西藏,不仅已有欧洲各
国语言的翻译本,也成为西藏必读经典。
世人对于敏珠尔呼图克图所知不多。他出生于1789年安多乌兰木鲁(U lan mu ru),称名
敏珠尔‧绛白却吉丹增赤列 (Ngag dbang 'phrin las rgya mtsho),被认证为第三世敏
珠尔呼图克图的第四世转世灵童,可能在二岁幼龄时即已进入广惠(Gser khog)寺研习佛
法,成为青海广惠寺的寺主,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自幼即被教导佛教因明、文学
和宇宙论。从1808年起,在拉萨最大寺院之一的哲蚌寺精研佛法。
约在1814年期间,四世敏珠尔呼图克图游历至北京,并成为了清朝皇帝的精神导师。在他
长居在北京时期,敏珠尔呼图克图阅读了早期耶稣会的地理学书籍,并与当时在北京的俄
罗斯东正教士团的成员友好。也会见了欧洲学者和外交官、科学家,与他们交谈世界地理
及当时的大事。书中逐一描述囊括他在各国际遇的证据。他在1839年于北京辞世,该年也
是发生满族和英国间第一次的鸦片战争。
洛桑永丹的研究将整部《世界总论‧世界广论》带入更深层理解的历史、政治、人类学脉
络。他追溯作者在19世纪初的北京与其他思想家在学术界的互动,招待了使节团、贸易站
,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的外交官。
永丹揭示了四世敏珠尔呼图克图以自己的意志着手汇集了详细的世界地理,促成了藏人知
识份子与欧洲世界及其他人在西方知识上平起平坐。
“我在初次研读四世敏珠尔呼图克图的作品时, 是以一个年轻藏僧的身分,试图了解我
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藏人早期如何研究世界地理,”永丹说道;“我花了四年时间对这份
作品寻找详细的地理概念、创作和回应。”他回想有天晚上在文本上遇到“一位老僧人邀
请我们一群人吃晚餐,席间在关于藏人和我们境外世界的话题,他告诉我们藏人早在英国
人及中国人抵达之前,就已认识了这个世界,藏人绘制世界图表就像早期欧洲人一样。那
时我们还不相信他,因为我们已经吸收了藏人对境外世界所知不多的普遍想法。”
以当时的风格,四世敏珠尔呼图克图发表略为武断的言论,尤其是在描述人的方面。“一
般来说,中国人是外表美丽而且体态良好的。他们说话轻声细语且彬彬有礼。虽然举止作
为深刻和诚实的思想家,但是事实上,他们习惯于欺骗和懦弱。他们很难相信别人,如果
他们真的相信某人,会是忠实而可靠的。”英国人无法打动他,因为“相较于其他欧洲人
,他们十分喜欢畅饮酒类以致态度无礼。”
“我的作品辩驳那些认为西藏是落后地方的观点,在英国人1904年到来,中国人1950年抵
达之前,藏人即独立参与欧洲事务,积极涉略翻译、研究以及用藏文书写关于欧洲的数学
、天文及地理知识,”永丹提到。“四世敏珠尔呼图克图对于非洲、中东及中亚国家的描
述,是凭借他自身与欧洲人相处的经历,显示这些国家对他而言并非新事物。更贴切的说
,在他眼里至少其中一些国家是藏人已经认识数百年的地方。”(消息来源:Heritage
Daily报导/台湾志工Peggy中译完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