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歼灭十三区》老片重拍的吸引力

楼主: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2-11-27 18:30:28
原文发表网址(附电影海报、预告片与相关资讯超连结)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0307927
我曾在部落格某篇的观后感说过,看到过往经典在现代影片画质与拍摄技术的双重提
升下重生,对我个人而言,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而这部《歼灭十三区》也是一个很
好的例子。
我没看过John Carpenter十万美金版本的旧版,不过光看预告片,我就觉得翻拍的新
版是值得的:不论是画质或是枪战场面,新版都胜过旧版许多(其实这也是应该的,
都隔了几十年了,电影拍摄技术都不知已经提升了多少,拍出来的新版还胜不过旧版
,导演应该要去切腹了);然而,在某些影评人和观众的眼中,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最大的关键似乎在于新版跟旧版在细节方面上有极大的差别,新版在情境背景的建构
上似乎出了很大的问题,新版的简略故事情节如下:
即将关闭的第十三区警署突然接获指示,必须协助因为暴风雪导致无法带领犯人直达
监狱的法警们,拘留一名重犯一个晚上;这名重犯的出现,让第十三区警署陷入极度
危险的困境,一群配有强大火力的团队要在当晚攻陷第十三区警署,目标是杀死那名
重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连警署里的警察也无须留下活口……
这样的情节称不上复杂,但颇具戏剧张力,可惜却出现了一个不合常理的小漏洞(也
是某些影评大力抨击的点):既然反派有充裕的火力与足够的时间,要攻陷的目标是
一个与外界失去连系的地点,那怎么会久攻不下呢,反派连直升机都能出动了,火箭
筒或手榴弹之类的强大火力会弄不到?
故事当中一度出现卧底奸细的情节(某人突然冒着枪林弹雨跑进第十三区警署,被警
方怀疑是敌方派来的奸细),那我就在想:何不在一开始就先设定警方内部传出贪渎
情事,可能是某警员替反派头头洗钱,洗钱的帐户密码只有那名警员知道,而那警员
恰好就在第十三区警署内,所以反派头头投鼠忌器,担心误杀了那名警员,才会没有
使用破坏力强大的军火攻击第十三区警署。
而这点还可以拿来设计成推理的线索:伊森霍克饰演的警察在逃走时,想到这个疑点
(对方可以大举进攻却没有这么作,肯定事有蹊跷),所以才会带了“那样道具”在
身上,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可以避开情节的不合理性,同时又合理化最后突破困
境的幸运(啊不然主角是小叮当还是日日野,身上还可以无缘无故冒出“那样道具”
?)
即便剧情细节上出现了漏洞,但基本上我还是相当喜欢这部电影的,简单却又具高张
力的剧情,加上剧烈紧凑的爆破枪战,非常有娱乐性,相较于其他高成本重特效的动
作片,《歼灭十三区》的成本效益十分高(这样简单的剧情也难怪John Carpenter的
版本能以十万美金就搞定),相当适合有志拍摄台湾动作电影的电影工作者参考效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