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童年期的结束--纪念吉野朔实老师

楼主: zigzag (Ζ)   2016-06-11 17:16:54
※ [本文转录自 GirlComics 看板 #1NMzQz-X ]
作者: zigzag (Ζ) 看板: GirlComics
标题: [心得] 童年期的结束--纪念吉野朔实老师
时间: Sat Jun 11 17:15:34 2016
http://goo.gl/bXmFsT
日本少女漫画家吉野朔实因病于2016年4月20日逝世,年57岁。
http://matome.naver.jp/odai/2146221367481558301
(此连结内有老师本人照片)
=====================
我非常喜爱吉野朔实老师,但她似乎在台湾算是很冷门的作者,
早期出版过的台版作品大多绝版也未重出,
连近年唯一长篇作品《童年期》(Period) 早已于2014年完结了,
台版最终卷也一直不出版!(才5集而已!)
前阵子在comic板庆活动时才得知她过世的消息,非常震惊!
因此出了一题海龟汤小小纪念一下,
但有鉴于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老师,
所以妄自决定要写一篇心得介绍加以补充,
故在此抛砖引玉,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在网络上找资料的时候看到有人提到她是胰脏癌过世,
但正式发布的新闻似乎都没提及死因。
胰脏癌很难发现,也因此很难治疗、死亡率很高。)
另:因为鄙人记忆年久失修,下文中有些早期出版且已绝版的台版译本,
  书名并不是很确定,希望拙文能召唤出神人大大来补完!在此先谢谢了!
=====================
根据wiki记载,1959年出生的吉野朔实,于1980年出道,
成名暨代表作是1985~1987年间连载并集结出版的《少年は荒野をめざす》。
这部作品有出过台版,书名我不大记得,可能是《荒野中的少年》之类。
(还是《前进荒野的少年》?)
现在查老师的资料,这部作品一定是最先跳出来的,
也可以说,这部作品所探讨的主题和诠释的角度,奠定了吉野老师一贯的基调。
其他主要漫画作品大致有:
月下の一群(1983~1984)
HAPPY AGE(1985)
ジュリエットの卵(1988~1989,全5卷),台版名《空谷幽兰》
天使の声(1989)
La Maschera(ラ・マスケーラ)(1990),台版名《红色假面》?
いたいけな瞳(1991~1993,全5卷),台版名《冷眼情深》
Eccentrics(エキセントリクス)(1993~1994)
恋爱的瞬间(1996~1997)
ぼくだけが知っている(1996~1998)
瞳子(2001)
グールドを聴きながら(2001)
栗林かなえの犯罪(2001),台版《栗林小姐的犯罪》
记忆の技法(2002),台版《摇摆的记忆》
透明人间の失踪(2003),台版《透明人间失踪》
Period(ピリオド)(2004~2014,全5卷),台版《童年期》(东立)
(注:1. 以上作品列表引自日文wiki: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90%89%E9%87%8E%E6%9C%94%E5%AE%9F)
2. 以上未标注有台版者,是我未查到资料,不确定有无代理过)
《前进荒野的少年》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吉野老师的作品,一看就爱上了,
从此只要看到吉野老师的名字一定会租来看,后来更是直接买下来
(2000年后的作品;不过也没几本,都是单本完结,长篇也不算长)。
现在更遗憾当年没有远见,没早点把荒野少年、冷眼情深等中文版作品收藏起来,
现在应该也找不到了。QQ
(还是干脆把日文学好直接看日文版好了啦!)
吉野老师早年的画风相当唯美纤细,但又带着锐利冷冽的笔触,
构图特色是适当的留白画面和带着意识流的分镜和口白,
整体呈现一种与读者之间略有距离的疏离隔阂、边缘感,
与她想探讨或诠释的故事主题与人物性格十分搭调。
我觉得与惣领冬实的路线有点接近(巧的是,惣领老师也是1959年1月出生!)
(在找资料时意外发现,中村明日美子老师在一次访谈中曾说到,
自己作品中说明性台词和独白偏少的特色,可能是受到吉野朔实和多田由美的影响!)
代表作《ジュリエットの卵》、《少年は荒野をめざす》、《いたいけな瞳》等,
根据我模糊的印象,主角大多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少年少女。
因为对固有传统社会价值观的质疑而无法融入家庭或学校群体,
在荒地、荒野或其他废弃场所游荡反而还比较自在,
因此与处境相似的人相遇、同病相怜、找到归属感。
吉野老师笔下的少年少女主角,常会具备敏锐甚至趋于尖锐的个性,
再加上老师优美的画风,常使我觉得人物很具透明感。
吉野老师不大描写温情场面,反而比较常揭露人性中的残酷。
甚至,不只是遵从或守护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人们会对主角们残酷,
遭受漠视、排挤或欺负的边缘人主角们,其实也会对他人残酷。
介绍吉野老师的网页资料都提到老师以描绘青少年心理与自我认同见长,
此外我认为老师擅长的更是特别针对青少年在成长期中感受到的
平常中的异常,与善意中的恶意,这类价值表里矛盾混淆的现象。
尽管已有不少杰出的漫画处理了这样的议题,
诸如家庭问题和校园的小团体排挤或霸凌等等,
但吉野老师的处理手法比较不倾向以情节推动(plot driven),
而比较倾向心理描述。
但并不是说老师的作品就较缺乏情节或戏剧性,
其实老师很多作品一开始的设定就奠定了戏剧性发展的基础了,
例如《童年期》主角的家庭关系与各自的性格设定。
而在2000年之后,我觉得吉野老师的画风逐渐转向成人(淑女)画风,
纤细透明唯美感褪去了些,取而代之的是:
更为简洁留白的构图、间或出现较粗犷大力的笔触、分格或分镜也较偏简单等等。
(我觉得吉田秋生老师的《海街diary》系列也有类似的倾向。)
有些短篇作品也摆脱老师一贯的尖锐冷冽,走幽默喜剧路线。
可参见短篇集《栗林小姐的犯罪》、《透明人间失踪》等。
不过晚期长篇代表作《童年期》(也是遗作)还是回归老师一贯路线,
尖锐地质疑所谓家族、亲情、血缘、父子关系这些传统社会伦理结构。
(还没看第五集完结篇,不知道老师是怎样处理兄弟俩和这个家的"孽缘"。
希望台湾出版社好心看在吉野老师过世的分上把它出完啊啊啊)
以下是在网络上找到的几篇老师作品的评论,写得比较深入,也请参考: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3310.html
(童年期)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4978.html
(透明人间失踪)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29.html
(摇摆的记忆)
=====================
最后放几张老师作品的网络连结请大家欣赏--


(短网址:http://goo.gl/CFJVgu)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51T-7O7D45L._SX346_BO1,204,203,200_.jpg
(短网址:http://goo.gl/NoNUJx)
http://flowers.shogakukan.co.jp/ss/yoshino_wp_l.html
(这张是桌布!喜欢的话可以抓下来放桌面!)
(先不管老师作品内容的阴暗走向,其实老师大多数的彩稿都非常唯美梦幻啊!
也因此老师也留有不少书籍封面插画作品。)




(少年荒野的内页作画)


http://goo.gl/4Yx3Qm
(ジュリエットの卵的内页图)
作者: chister ( )   2016-06-11 19:02:00
作者: jkohakuei (洁子)   2016-06-11 20:17:00
推><
楼主: zigzag (Ζ)   2016-06-11 20:30:00
改错字 >////<
作者: onigiri (请给我食物)   2016-06-11 21:49:00
原来有少女漫板@@(重点误
作者: rissos (rissos)   2016-06-11 23:18:00
楼上X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