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康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楼主: gohole (好)   2015-05-11 16:59:44
文章网址:http://gotv.ctitv.com.tw/2015/05/16910.htm
累了吗?听首无与伦比的美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4otP-v6iI
康永哥最近被媒体报导的影音来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7vKcKp-iM&feature=youtu.be
如苏打绿青峰在《无与伦比的美丽》的词(写得真好),若你要形容《康熙来了》,
我会说-这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美丽。
身为康熙开播至今的粉丝,11年,在台湾电视史找不到第二个康熙,收视率、口碑、
精采度与忠实观众,层层堆叠,各种精彩对谈、故事与新闻,栩栩如生。
●有一种感情超越爱情 我们叫它“康熙”
http://gotv.ctitv.com.tw/2015/04/10880.htm
康永帮S擦眼泪
http://bit.ly/1H9ddvg
康熙的好与坏,只能拿不同时序的康熙比较,你要拿哪一个节目比较?我,想不出来。
从ASOS的《娱乐百分百》到《康熙来了》,当年的青春期女孩,看着小S跟自己一起经历
这些,爱情、亲情甚或专属于这个社会的暴力与温暖;年岁沉淀,慢慢看出康永哥那深邃
且带着纯真的体贴。
小S注定出现康熙,只因她身在此宫。(套句骆以军在《降生十二星座》的哏)而且继续带
给我们这一辈女孩,对!女孩,在疲惫又欢愉的人生里,依旧保有一条脐带,连接着过去

不会有大陆媒体特别针对《综艺大热门》或《食尚玩家》深入且大篇幅地报导,例如这篇
《“康熙?了”十年?:最好的?候?去了??》
http://www.huxiu.com/article/37371/1.html
别骂我在正体的台湾贴了残体,缺陷美正能映衬出我们的完整。
多数台湾媒体则是努力地唱衰《康熙来了》,毕竟每个电视台都好希望,自己的节目表里
,有一个《康熙来了》,贯穿了华人流行文化,成为前所未有的跨世代语汇与符号。
你可能已经很难找到一个时刻,比佼佼跟S拥抱的那一瞬间,更能贴近我们记忆里的那些
下午或早自习。
詹仁雄这么说。
“我认为有两件事情大家要冷静一点,康熙在这五年内,基本上还是在分众里头收视第一
的,Always第一名,也许五天里头有一天不是第一名,但是你要知道,带状节目一年要播
出两百次,我们可能是190次都是第一名,连续这样五年,那更不用讲前面一直都是,
所以这件事情上康熙到底有什么问题?”-〈詹仁雄:观众都下船了,电视台是要流去哪
?〉 身为粉丝,我明白为什么关于《康熙来了》的一切能成为新闻。众星拱月。
最近很多媒体报导康永哥那句,“《康熙来了》可不打算陪你一辈子,千万不要让我们陪
你一辈子,去找更广阔的世界。”
众媒体拱著《康熙来了》,即使是绵里针、手中线、身上衣、嘴里肉、刀子嘴或豆腐心,
11年来,我还是期待晚间10点,36频道。如此而已。
附上康永哥在中天青年论坛的完整影音,请恕我偏心,因为他带给我太多温暖跟体贴了,
想看其他讲者的影音,可至YouTube搜讲者名称跟中天青年论坛。那段康熙不打算陪你
一辈子的对谈在part 7,即使是2014年的事,少数媒体总会装作那是刚发生的事。
(只好当成一种宠爱)
●以下文章为书摘,节录自《我相信‧失败》,时报出版。
陈文茜:我觉得康永有一种能力,第一个是体谅别人,第二是自我很小,第三就是,虽然
你学英国文学、学电影,可是在必要时,你可以懂得、也愿意蹲下来去做《康熙来了》。
有一次你告诉我,其实小S才是主角,每次她去生产,收视率就会掉,而你也能怡然自得
地面对。康永有一种本事,可以在不同的跑道里转换角色,懂得大环境不同了,就蹲下来
,也不会抱怨,很明白地接受这个时代是小S的时代,她才是主角。我在新浪微博上问网
友,想问蔡康永什么问题,其中有一个提问:是,以你的背景,为什么愿意在《康熙来了
》里做绿叶,衬托小S?
蔡康永:文茜跟我虽然很熟,可是我们对某些事情的见解还是很不一样。说我蹲下来主持
《康熙来了》,说实话,我一点都没有蹲下来的感觉,反而在主持《真情指数》时,常常
有蹲下来的感觉。《真情指数》是个一对一的访谈节目,访问各个领域的重要人士,当中
有一些是我认为重要,但别人觉得不重要的人,比方像饭岛爱这样的人物。当时有一位台
湾的社会贤达,听说上个礼拜播的是饭岛爱,他就拒绝录下一集,要求与饭岛爱中间要隔
两个人,才愿意参加录影。
为什么主持《真情指数》时,我反而会有蹲下来的感觉,因为有些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社
会贤达,会要求主持人必须对他们表示一定程度的敬意。超过一个以上的来宾在受访前与
工作人员沟通时,要求要称受访者为“大师”。
可是看过《真情指数》的人会发现,不管博士、院长、部长任何官位,任何领域的领袖,
我一律称先生或者小姐。我当时对此很坚持,因为我觉得,如果你被拱在大师的位置上,
受访时你会无法恢复“人”的位置,无法用人的立场来回答我的问题。一称你为大师,你
就不好意思说自己也会放屁跟拉屎。当时虽然有蹲下来的感觉,但我靠着硬撑,撑住了这
个我要求的态度。
可是,往往在我充分准备来宾的资料后,会发现对方很多事情是有破绽的,之后你就会觉
得,他跟你想得不一样。
为什么我说主持《康熙来了》,一点都没有蹲下来的感觉?我想到一个例子,《论语》里
,孔子去跟农夫跟园丁聊天,说如果讲到种田的技术,吾不如老农,讲到种花的技术,吾
不如老圃。种田的人跟种花的人在专业知识上,我是比不过他们的。所以,即使孔子去跟
老园丁和老农夫讲话,都会发现有一些见识不凡的部分。孔子还讲,不以言举人,不以言
废人。
你不要因为这个人讲了一句话就推崇他的人格,也不要因为这个人是混蛋就不信他讲的话
。很多人是混蛋可是讲的话偶尔是对的,很多人是圣人可是讲的话有时是错的。我是一个
很喜欢跟非学院的人讲话的人。
陈文茜:我为什么会说蹲下来,是因为我对你的来宾名单印象太深刻。《康熙来了》访问
过许纯美、柯赐海,但是你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是蹲下来,那是学到什么? 蔡康永:我
不觉得你一定要跟别人学到什么,你光是见识到什么就够好玩了。 陈文茜:非常好的态
度,这个不错。
蔡康永:遭到挫折的时候,通常会因为见识到某一个人的力量,让你忽然醒过来,发现到
原来对他来讲,这是一件小事。比方说你看到蟑螂,尖叫“有蟑螂”!然后有一个人徒手
就把牠打烂,当你看到别人徒手杀蟑螂,你会有一种震撼感,好像突然得到一种解脱,原
来对他来讲,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解脱是不是正面的,我不知道,可是有的时
候,我们需要那个东西。所以,柯赐海跟许纯美有没有让我见识到一些事情,我必须说有
。比方说见识到目中无人,这很值得见识吧。许纯美可能不认得你和我,也不认得李敖、
星云法师、监察院长这些人,对她来讲那都不重要。
我不是要大家模仿这样的人,而是要理解,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而这些人只是其中之
一。 陈文茜:康永不希望我定论他的人生,因为他觉得他还会有下一个版本。
你说从UCLA唸完电影后,一直想要写脚本,接着就表现在你书里的爱情短剧,把文学跟电
影脚本做结合。当你告诉我最近在忙着拍电影,有一句话我还满感动的。你说,人在太年
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梦完成,不是一件很精采的事。
蔡康永:我其实满愿意跟大家提醒一下,有好多人都喜欢引用张爱玲的一句话“成名要趁
早”。每次看到有人引用张爱玲这话,我就想为什么?张爱玲的人生很棒吗?张爱玲的人
生糟透了。你怎么会用一个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话来做为你的座右铭呢?张爱玲是
非常棒的小说家,只此而已。我完全认同如果你想写小说,要去看张爱玲的小说,体会她
为什么把小说写得这么好。可是张爱玲对人生的建议,拜托,张爱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乱
七八糟。所以,不要乱引用名人讲的话,就像我谈到不以言废人,不以言举人,不要把人
跟言混在一起。
张爱玲这句话是很迷人,她也成名甚早,可是她的人生并不令人觉得幸福愉快。所以我要
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在网络上面发言的人,常常都是对文字有掌握能力的人,对文字有掌
握能力的人常常是文艺青年,文艺青年的人生常常很可怕,所以,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常在
网络上写东西的人讲的话,他们只是爱讲话而已,不是他们很有本事,讲出对的、有智慧
的话来。很多沉默的人是过得很好的,他们只是不善于整天在脸书上一小时发一篇文章。
这是我给年轻人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是,张爱玲成名甚早,后来呢?最近有一本很残忍的书,是张爱玲跟夏志清教
授之间的书信来往文集。她一直写信跟夏志清说,我最近被蚂蚁跟虫骚扰,必须搬家。如
果这事情只出现一次,我会相信,可是同样的内容,张爱玲给夏志清写了很多次。一个人
不会一直遇到蚂蚁跟虫,不然就是她的状况有问题。当然很可惜,一个这么棒的作家流落
在异国不被赏识。她后来的梦想是什么?是把她的小说翻成英文卖给美国出版社,但没有
成功,这带给她很大的挫折。你读张爱玲就知道,她的文字翻译成英文会流失掉非常多美
丽的部分,所以能够理解当时美国出版社的编辑们,可能不太能够欣赏她小说的美好。
我举张爱玲的例子来回答文茜的提问:没有道理梦想要在一开始就统统都搞定。你要给自
己人生保留不同的乐趣,在不同的阶段搞定,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乐趣。所
以,年轻人就搞定现在的事情。如果有梦想尚未完成,不要着急,可以等到对的年纪,你
终究会让它发生,可是你要不断地靠近它,这点很重要。你不用急着完成你的梦想,可是
你要不断地靠近梦想。我从美国学完电影回到台湾时,我一直靠近的梦想是讲故事。我很
爱讲故事,不管是透过演讲、写作、拍电影、做节目都没关系。透过讲故事带给别人快乐
跟力量,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件事。
陈文茜:所以,不必急着完成,可是要不断地贴近你的梦想。还好,我的梦想还没有完成
,所以我觉得好像还有一条长长的路可以去追,那是很棒的事。 青年提问: 提问:一开
始看《康熙来了》时,觉得怎么口味这么重,有这么多的爆点,但是看久了,觉得哏就那
些,内心的雀跃没有了。
康永哥曾说,会在合适的时机离开《康熙来了》,是不是在那些哏慢慢穷尽的时候,就是
你离开的时机。
蔡康永:当你觉得一个节目重复的时候,就是你离开那个节目的时候,不是我离开的时候
。什么叫作长大?就是我们终于体会到有一件事情不再那么迷人,有更迷人的事情值得追
求。对于所有跟康熙挥别的观众,我都充满了欣喜,很高兴你们找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好多人碰到我会说,每天都花一小时看《康熙来了》。我吓一跳,心想你一天有花一小时
陪你爸吗?没有。一天从人家的人生中摘过来一小时,是非常有罪恶感的事情。每一次
《康熙来了》的收视率偏低,都是因为撞上了某一出厉害的剧,比方说《兰陵王》、
《浪漫满屋》、《半泽直树》,我们收视率立刻变一半,只好自我勉励,他们只有十集,
播完我们就回来了。《甄嬛传》也好,《流星花园》也好,有一天,你会跟它挥别的。
你会长大,所以,《康熙来了》可不打算陪你一辈子,千万不要让我们陪你一辈子,去找
更广阔的世界。
至于会不会感觉到重复?我最近也在想这件事。我只能常常勉励制作人,好的厨师,每天
都面对同样的食材,你就得给我做出好吃的菜来。川菜也好,上海菜、广东菜、台湾菜,
都是同样的原料,不会没事幻想今天要煮海豚还穿山甲。以前康熙能请到文茜、许纯美,
就好像请到了海豚跟穿山甲这一类珍贵的食材,但不会每天都请得到这么奇特的人物来上
节目。所以,终究要回归现实,然后重复。
如果有个厨师每天炒菜的时候说,“天啊,我又在炒猪肉了,我真的很厌倦炒猪肉。”那
就是他离开厨房的时候。可是,如果他还能够靠着加一点盐、酱油、糖,把猪肉变出一点
新的味道来,他就还没到离开厨房的时候。太阳底下的事情,重复不变。不要认为你的创
意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你这么认为,只是你读的书不够多而已,不是你真的那么厉害。不
要把创新当成一个极端的追求。我觉得创新被过度的高估了,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用有创意
的手法处理旧的东西,会比一味地追求创新更实际,也更隽永。
作者: herman1110 (饼饼XD)   2015-05-11 18:49:00
作者: xiaogai (Xiao_Gai)   2015-05-11 19:09:00
作者: emilyfan (随风)   2015-05-11 22:00:00
康永说得真好
作者: shharon2323 (fish)   2015-05-11 22:09:00
这集很好看也非常有收获
作者: michellebtb (Michelle)   2015-05-11 22:27:00
康永讲得很棒,好喜欢他的文字!
作者: robotcl (停停)   2015-05-11 23:48:00
作者: leeweikai   2015-05-12 14:57:00
真好看
作者: bottger (我爱任时完)   2015-05-12 20:15:00
喜欢这篇访谈里面康永的观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