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电影座谈:从溪洲部落、三莺部落的三部밠…

楼主: dicot (多少楼台烟雨中)   2008-04-05 16:01:39
※ [本文转录自 NTUcontinent 看板]
作者: dicot (多少楼台烟雨中) 看板: NTUcontinent
标题: [宣传]电影座谈:从溪洲部落、三莺部落的三部影片谈起
时间: Sat Apr 5 16:00:06 2008
来吧来吧!从书桌前走过来吧!— 纪录片ING座谈
从溪洲部落、三莺部落的三部影片谈起,让我们来一场纪录片的实作练习题。
还记得你喜欢传播的原因吗?还记得你爱上拍片的理由吗?
还记得你遁入书海的初衷吗?我们读传播,是为了什么?
一日复一日,我们累积,我们成长;
一年复一年,我们熟练,我们习以为常。
说到头,我们真的学以致用,成为了想像中的那个人吗?
我们其实都明白,只是需要反省、提醒与行动。
纪录片的“学”与“用”,启动你心中所谓真实的小小火苗,
从溪洲部落、三莺部落的三部影片谈起,让我们来一场纪录片的实作练习题。
本学期期中报告:你的纪录片习题
时间:2008年4月8日(二)18:00~21:30
地点:国立政治大学 大勇楼417教室
报名:情义相挺 人来就好 免联系 免手续 免收费
本座谈藉著讨论溪洲部落、三莺部落的三部影片:
‘溪洲一线间’、‘天堂小孩’、‘别拆我家’,邀请马跃.比吼导演、 郭力昕老师、
郑文堂导演,与我们共同练习,机会难得,不要跷课搂!
座谈与影片放映相关资讯 与谈人(依照姓氏笔划排序)
马跃.比吼|纪录片《天堂小孩》导演
世新大学电影系毕,现任大肚根文化工作室负责人、影像纪录工作者,
作品有《如是生活如是Pangcah》、《揹起玉山最高峰》等,
曾获国内外多项奖项肯定。
郭力昕|国立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讲
师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博士,
长期关怀文化议题,评论犀利,学术专长为视觉传播、摄影理论、
影像媒介文化研究与媒介批评等。
郑文堂|电影导演长期
从事纪录片创作,作品有《梦幻部落》、《风中的小米田》、《经过》、
《深海》、《夏天的尾巴》等,活跃于台湾影坛,曾获国内外多项奖项肯定。
时间:2008年4月8日(二)18:00~21:30
地点:国立政治大学 大勇楼417教室
报名:情义相挺 免联系 免手续 免收费
活动内容
18:00~18:30 前情提要与小游戏开场
18:30~18:45 影片播映‘溪洲一线间’(片长约15分钟)
18:45~19:00 思考与讨论
19:00~19:15 影片播映‘天堂小孩’(片长约13分钟)
19:15~19:45 思考与讨论
19:45~20:00 影片播映‘别拆我家’(片长约18分钟)
20:00~21:00 总体座谈
21:00~21:30 自由交流
主办单位:政大 Compplication 工作坊
协办单位:国立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compplicatio
联络人:政大广电所 李若韵0928857699、张哲豪0933165839
有人说,纪录片是一种真实,将看不见的真相挖掘出来,
并让观众在银幕的面前虚拟的参与他;
也有人说,纪录片是一种说服,强调事件的立场,改变观众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我们是传播学院的学生,建构和解构世界是每日的工作,
我们在书桌前埋首,堆砌属于自己的梦想部落。
只是,这一张张的报告,这一本本的论文,到底该怎么学以致用,
在我们了解文本分析、批判理论或是法规政策、经营管理的同时,
所想的世界是什么呢?
10年前,还是学生的纪录片导演马耀‧比吼在三莺部落学习如何摄影,
目睹了公权力强制拆屋的画面,并拍摄了《天堂小孩》纪录片。
10年后的2008年2月 28日,三莺部落真的被拆除了!
随后,2008年3月,位在新店溪的溪洲部落,也同样面临拆迁的命运,
原民台的原住民新闻杂志节目播映《别拆我家》,
由记者与溪洲自救会的青年共同制作,
并让一位青年以自述的方式担任深度报导的口白;
2008年4月,公视的超级特派员播映《溪洲一线迁》,在短短的十分钟内,
回顾当地耆老定居溪洲的历史,和政府水利线的划分是如何选择性拆迁部落的真相。
他们都用影像说故事,说所谓的“都市原住民”的故事,
他们都希望让影像成为力量,让观众除了了解事件和诉求外,
更产生一种行动的力量,影像成为一种希望,落在每个人的心上,
你可以灌溉他使他茁壮,也可以收藏他默默的放在心上,
无论如何,你看见了他。
当学生离开了书桌,便要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里分析与应用,
谢谢你的参与,这是一颗行动的小种子,你已知道如何去照顾他,
那么,就从溪洲部落开始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