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一系列的文,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个人认为闷蒸的目的是为了让滤杯里的咖啡粉形成一个稳定的冲煮状态。
而一开始将水平铺在咖啡粉的目的,就是要借由水的特性让滤杯里的咖啡浓度均ㄧ,等待二氧化碳排出,避免气体干扰萃取后再行注水,这时便能确保在冲煮的过程不会因为有些粉没吸到水而影响稳定性。
而闷蒸的时间就要看粉的粗细(影响水渗透的时间)、豆子的新鲜度(影响排气的时间)去做调整。
然而,提到冲煮手法的不同如何去影响闷蒸的时间,这边就用小豆大提到的Kono、Mett Perger和星巴克的冲煮法做比较。
首先,Kono流,俗称滴滴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闷蒸阶段时,用‘点滴’的方式进行闷蒸,并将‘闷蒸时间拉长’,这两个做法会导致:咖啡浓度提高,口感层次更多更丰富。
原因就是用点滴的方式会使得滤杯里咖啡的浓度没那么均匀,借此提高层次感,而闷蒸时间拉长,则会让萃取率提高,使味道更浓厚。
而为了避免萃取过多的杂味,所以Kono流非常要求研磨的均匀度,磨豆机的选择便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了。
再来是Mett Perger的搅拌法,其方法有两大重点:‘粉极细’和‘闷蒸时搅拌后静置’再注水,首先为了使咖啡豆的风味充分萃取,将粉磨的很细,那为什么闷蒸的时候要搅拌呢?因为当粉极细的时候,水不容易渗透到滤杯的各个角落,为了均匀萃取,才会进行搅拌,之后的静置则是为了排气。
而此做法则适用于烘得很好的豆子,因为此法会将豆子里的风味充分展现出来,不管是好的或坏的味道,十分考验烘豆师的技术。
最后,则是星巴克的冲煮法,闷蒸5秒,只注水中间,3分钟冲完。
闷蒸5秒基本上很难让水在滤杯中均匀分布,但是以后面的‘只注水中间’和‘3分钟冲完’来看则可以推断是以小水注的方式进行冲煮,我认为发明这个方法的人肯定有跟Kono流借镜,Kono流很重视冲煮时手的稳定性,而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稳定性与品质,才会做出这种改变提高容错率。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有错还请各位大大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