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搭接长度疑问

楼主: likarl (果真是笨蛋)   2017-05-01 15:53:03
除非预铸工法,否则梁构件普遍以主筋搭接方式来完成钢筋续接,但国内的钢筋混凝土教
学普遍以断面强度分析为主,对于钢筋搭接都是以教条式的教学为主,然而一个构件破坏
往往是发生在钢筋搭接处,实际上真的因断面强度不足而破坏反而少之又少。以下为敝人
就结构工程实务设计经验进行分享,若有错误地方请大家不吝指正。
梁主筋的搭接位置与梁构材的弯矩分布有关,而搭接长度与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伸展长度有
关,因此以下说明的重点就着重在于“弯矩分布”与“伸展长度”上。
1.端部不受束制的梁构件(ex: 小梁)
在规范中对于不受地震力之构件如小梁,并无特别限定可搭接的位置,只有”鼓励”钢筋
搭接触尽量远离钢筋最大拉力处,体现在规范上的条文就是所谓“甲级搭接1.0ld与乙级
搭接1.3ld”(ld就是伸展长度),由于要满足甲级搭接的条件对设计者与工地施作者要
求过于严苛,所以没有特别讲都是采用乙级搭接,反而是甲级搭接视为特例处理。
既然是要远离钢筋最大拉力处,就有两种可能:1.钢筋受压处、2.钢筋拉力较小处,如果
实际来看一个简支小梁,其弯矩分布如下图,由此我们可得知:
http://imgur.com/AlG53iX
搭接位置(1)的选择是来自于:该处梁主筋必受压。
搭接位置(2)的选择是来自于:该处梁主筋拉力较小。
又位置(1)采用之搭接长度为压力搭接、而位置(2)则采用乙级搭接长度。一般实务一支梁
皆采用一次搭接,附图两个搭接仅为可行位置示意。
Q:梁顶层受压钢筋搭接长度是否须由“受压钢筋搭接长度*1.3”?
A:不用,要乘上顶层钢筋修正系数1.3的规定是用于“受拉钢筋”,不是说受压钢筋没有
混凝土沉降的问题,而是受压处混凝土不会开裂(握裹较好),且实验显示钢筋抗压搭接
强度主要是靠钢筋端部之支承压力而得。
2.端部受束制的梁构件(ex: 大梁)
在规范中承受地震力的梁构件,则有限定不可搭接位置为:(A)构材接头内;(B)距接头交
接面 2 倍构材深度以内范围,规范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限定,是因为(A)(B)处为可能发生
塑铰而混凝土剥落丧失握裹力,此时合并受震时大梁弯矩图可作出以下搭接建议:
http://imgur.com/tndYyse
此时
搭接位置(3)的选择是来自于:该处梁主筋”较可能”受压。
搭接位置(4)的选择是来自于:该处梁主筋拉力较小。
又位置(3)采用之搭接长度为乙级搭接长度*1.3、而位置(4)则采用乙级搭接长度。
Q:为何大梁小梁上层钢筋搭接位置一样,但是搭接长度差那么多?
A:前面提到搭接位置(3)处的梁主筋”较可能”受压,意味着该处可能产生拉力,并不是
因为向上垂直地震力的关系,而是因为地震侧力引致的梁内力,不一定会像附图所示这么
均匀,在考虑弯矩分布的不确定性下,该处建议视为受拉钢筋进行搭接!又因为受拉钢筋
之伸展长度应计及深度效应,故此处搭接长度*1.3。
3.综上所述,该监造的回答并非完全正确或错误,只是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在里面
,建议修正如下:
“梁筋搭接触应‘尽量避免在最大拉力区’
此时小梁可搭接位置下层在梁两端,上层在中央
而大梁可搭接位置下层在柱面往内2倍梁深以内,上层在中央
除了小梁上层中央可采压力搭接长度(不必考虑深度修正)
其他搭接位置皆依乙级搭接长度并考虑深度修正”
以上仅针对简单的长梁作说明,但不包含短梁、连续梁或是集中载重等其他的状况,这些
不太可能一一说清楚,此时应咨询贵营造厂受聘的主任技师(专任工程人员),依其所受
的专业训练来替你解答。
希望这样的回复有帮到你!
※ 引述《eese5412 (台服李星神)》之铭言:
: 各位大大前辈好
: 小弟遇到一个搭接长度的问题
: 以下两张图为本案的钢筋搭接标准图
: 及钢筋伸展长度图
: http://imgur.com/a/giU5d
: http://imgur.com/a/ZhJJe
: 以一简支梁为例 梁深超过30cm
: fc'=280
: fy'=4200
: 主筋号数为#7
: 小弟以为搭接长度应该看标准图上的"受拉钢筋"
: 故下层为105 上层为顶层钢筋105x1.3=136.5
: 问过监造得到的答案是
: 因梁筋搭接处为受压区
: 即下层在柱两侧端 上层在中间端搭接
: 所以看一般钢筋的搭接长度即可
: 所以是下层为60 上层为60x1.3=78
: 想请问各位前辈 是正确的吗?
: 因小弟资历尚浅 没遇过搭接这么短的梁..
: 心里充满疑问 且觉得毛毛der
: 希望各位前辈帮小弟释疑谢谢~
作者: eese5412 (hd5412)   2017-05-01 20:55:00
感谢l大细心为小弟解答今天询问过设计的结构技师给我的答案是:你会怕或是不知道用多长的话就统一用受拉钢筋长度搭接~
作者: charlie418 (阡陌)   2017-05-02 00:49:00
实用,感谢分享
作者: yochilde (糖果人)   2017-05-02 07:53:00
详细推
作者: entity (迷路达人)   2017-05-02 10:2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