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宣] 手冲咖啡课程资讯

楼主: rhythm9527 (奶油饼大魔王)   2019-03-28 22:26:36
*此篇为店家广宣文
去年在秋生开了八堂的硬派手冲课后反映热烈,后续仍有许多老朋友新朋友询问及预约今年度课程
如今终于敲定学长通告啦!
这次我们以冲煮手法为主,8堂课总共会介绍8种手法与交叉组合,由浅至深了解每种手法的调性并组合微调成你想要的风味。
我们以【必要的理论+足量的练习+大量的交流】为重点
1小时的理论+示范、2小时的分组+实际冲煮
中间穿插大量的试饮、风味讨论、手法修正
务必要让大家都能快快进步,大量累积经验值
此次因为是实作课程,鼓励大家带自己的器材来上课
EX:手冲壶、温度计、秤、滤杯
可以不用跟同学排队等器材练习
也可以基本还原你的冲煮环境
不会回家无法复制神杯
这么超值好玩,还不快来一起玩咖啡~~
课程详情
▎时间: 4/12、4/19、4/26、5/3、5/10、5/17、5/24、5/31(每周五晚上1900-2130)
▎费用: NT500 / 堂 (务必先汇款及填写google表单) 汇款完成后才算报名完成
。开课前一周取消 可全额退费
。开课当周取消 退一半费用
▎报名网址:https://goo.gl/forms/P264Gguj3RBR18Nt1
▎汇款帐号:台新银行 812 帐号 2888-1000-117143
▎课程人数:满10人开班,每班最多20人
▎课程地点:秋生珈琲
(桃园市中坜区实践路225-13号)柏德社区内
==============================
4/12 (五) 第一堂
手冲入门课I 一刀流手法+筑粉墙
使用滤杯:HARIO v60
本堂是理论最多的一堂,会讲解【滤杯构造】
延伸出重要的排气原理,以及给水与流速的关联性
另一重点是【冲煮时间与风味的关系】
并利用一刀流去做验证,强化观念
务必要学会如何利用时间调整香酸甜的比例
最后学习筑粉墙的手法,并思考基础【层次的差异性】
最后学习筑粉墙的手法,并思考基础【层次的差异性】
==============================
4/19 (五) 第二堂
手冲入门课II 中心注水法+挖沙
使用滤杯:HARIO v60
本堂先讲解【闷蒸的目的性&手法】
然后与各位沟通 【滤泡手法】和【浸泡手法】到底为何
以及两者对风味和层次的影响
本堂最难的地方是讲述【层次感】的部分
比较挑战大家的想像力,但也是比较少人着墨的重要关键
最后以【中心注水法】和【挖沙】两种手法的交叉组合
去实现滤泡、浸泡、层次三大重点
==============================
4/26 (五) 第三堂
风味浓厚点滴法
使用滤杯:HARIO v60、KONO、客气六肋
本堂会先探讨【均速滤杯】和【变速滤杯】对风味和冲煮的差异
并以第一堂课学过的一刀流去进行验证
接着会探讨由kono延伸出最受欢迎的点滴法
包括【点滴法的概念、如何点滴、如何控制手冲壶】
而其中较难的几个关键也会大量着墨
。点滴时如何观察排气?
。如果排气不显著如何处理?
。如果排气不显著如何处理?
。要做出前段厚实尾韵清爽的点滴怎么做?
==============================
5/3 (五) 第四堂
全实做123堂疑难杂症给你问 +简易杯测
使用滤杯:HARIO v60、KONO、客气六肋
学完了1.2.3堂的5种手法,操作上一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全实做让你找到问题点,练出正常的风味呈现
还会示范5种手法的进阶组合技巧,让大家思考更多风味的可能性
。一刀流
。推粉法
。中心注水
。挖沙
。点滴法
搭配一场简易杯测,让你对杯中的原始风味可以更清晰
并思考如何利用杯测的结果来设计你的冲煮变量
==============================
5/10 (五) 第五堂
风味比例微调&黄金变量
使用滤杯:HARIO v60、KONO、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见烧
学会了前三堂的5种手法,但光会手法是不行的
我们要以更科学的方式去思考风味的组成
因此【全程以数据】的方式,使用复合手法打造你的黄金变量
因此【全程以数据】的方式,使用复合手法打造你的黄金变量
同时为了让各位更清晰理解比例微调的影响
除了惯用的锥形滤杯,也会以2种效果显著的梯形滤杯做示范
并分析四个影响风味的段落,并以实际冲煮进行验证
包括:
闷蒸的影响&微调
前段流速的影响&微调
后段水位的影响&微调
前后段给水比例对风味造成的影响
==============================
5/17 (五) 第六堂
甜感水位法
使用滤杯:HARIO v60、花瓣滤杯、八角滤杯
甜感不足是许多人冲煮咖啡时常遭遇的大问题
本堂将以甜感为主要议题,思考如何利用手法
将咖啡豆中的甜感逼出,做出甜味绵长的好喝咖啡
甜感水位手法在V60中可以应用但难度较高
因此会以花瓣和八角两种小变速滤杯当作入门滤杯
让大家【练习控制维持水位的手法】,并【测出自己的甜感水位】
最后还要搭配中心注水或推粉法,做出2种不同的层次
。甜味显著绵长
。酸甜均强化
。酸甜均强化
==============================
5/24(五)第七堂
特殊应用破解:搅拌法&金泽法
使用滤杯:HARIO v60、KONO
在学过了6种手法后,再学2种延伸应用手法
同时探讨特殊的手法,是否符合先前所学的概念
搅拌法和金泽法相当特殊,似乎摆脱了一般手冲的程序
但若认真观察粉层的状况,依然可以找到脉络
搅拌法的关键包括:
。搅拌的目的
。搅拌快慢多寡的差异性
。搅拌法的层次表现应用
金泽法的关键包括:
。点水的手法
。点水的频率、水量的影响
。点水的层次修正
以上2种手法,虽然特殊但也可与其他6种手法混合使用
且风味强烈有个性,相当值得一学
==============================
5/31 (五) 第八堂
期末总复习 全实做+简易杯测+冲煮赛
期末总复习 全实做+简易杯测+冲煮赛
使用滤杯:HARIO v60、KONO、客气六肋、花瓣、八角、三洋、波佐见
终于把8种手法通通学完,大量的冲煮资讯让你头晕脑胀?
给自己多一次全实做的机会,任何搞不清楚的大问小问通通为你解答
还会示范8种手法的进阶组合技巧,让大家思考更多风味的可能性
。一刀流
。推粉法
。中心注水
。挖沙
。点滴法
。甜感水位
。搅拌法
。金泽流
搭配一场简易杯测,让你对杯中的原始风味可以更清晰
本堂冲煮的成果请尽情拿给学长试喝,最终会评选出最好喝的一杯
并赠送咖啡豆2包或滤杯1个,作为【硬派模范生奖励】
作者: r162815 (titihung)   2019-04-02 08:02:00
请问有开假日班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